首页 > 历史

历史上最惨的皇后,亲眼看到自家王朝的覆灭

时间:2025-03-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标题所说的这个皇后,还真是历史上的见证者。

能当上皇后,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无比荣耀和幸运的事情。

但她的幸运背后,却伴随着更大的不幸,她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王朝覆灭,又看到了父亲的王朝覆灭,最终走入了熊熊烈火之中,含恨自尽。

公元前1年8月15日,西汉第十三个突然驾崩,享年只有25岁。

本来,汉哀帝已经将权力交给了男宠,并将曾经的打压得奄奄一息。

然而,董贤毫无政治斗争经验,也没有真正的威望,更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

和王略加威胁恐吓,董贤就乖乖交出权力,并且和妻子一同自尽,主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避免王氏外戚再受打击,王莽坚持不立成年皇帝,专门挑选了中山王刘衎为帝,这就是汉平帝。

刘衎只有九岁,当然是令人摆布的傀儡。

可是随着刘衎的长大,王莽也有所顾忌,他想出了当年权臣一样的主意,就是要将女儿嫁给刘衎。

这样一来,自己当了国丈,更便于管束皇帝。

王莽是一个极为注重舆论的人,他不愿意遭人非议,被人指责专门讲女儿送进宫当皇后。

于是,他以皇帝名义大面积选后,看起来所有女有机会。

其实,到底谁入选,谁能当皇后,还不就是他说了算。

可是,王莽为了掩人耳目,却还向自己的姑母、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表示,自己的女儿才貌不佳,也为了避嫌,实在不应该和其她女子共同参选。

王政君太后一听,还真的信以为真,就同意了王莽的请求。

不光是王莽的女儿,就连其她王氏女子,都被全部淘汰。

眼看自己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就要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也没有难倒王莽,他让王公大臣们共同上书,集体称赞自己女儿的贤惠,而且推为正宫之选。

王太后这才知道,自己的侄子原来只不过是在演戏。

可是,事已至此,王莽的权力太盛,王太后也只能同意公卿所奏,以盛大而隆重的礼仪,让汉平帝迎娶了王莽的女儿。

完成这样一出包办婚姻之后,王莽的权力更进一步,被封为宰衡,地位甚至在诸侯王之上。

然而,这位王皇后的辉煌顶点,也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她的父亲,只是拿她当一个工具,并不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

汉平帝成婚的时候年仅12岁,根本就是个小孩子,更为悲催的是,汉平帝在14岁的时候,就突然驾崩,有说法是被王莽毒死的。

此时的王皇后,自然升格为太后,可是这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升格。

她父亲的权力达到鼎盛,他立的玄孙,只有两岁的为太子,并且呼唤为,自己则胆大包天号称假皇帝。

当然,后来他连假皇帝也不愿意做了,直接当上了真皇帝,建立了新朝。

也就是说,王皇后看到自己的父亲,亲手结束了丈夫的王朝。

王莽自然不会恶意处置自己的女儿,但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王皇后被改成安定公太后,后来又被改为黄皇室主。

这个称号,相当于公主,从太后、皇后变成公主,这个身份相当尴尬,王皇后首开先河,当然此后还是有人也遭到如此的命运。

可是,王皇后的耳根并不清净。

他父亲建立的新朝,到处反抗。

就在公元23年,攻入长安后,诛杀了王莽,王皇后又见到了自己父亲的新朝覆灭。

绿林军到处放火,焚毁了,王皇后叹息自己没有面目再去见到汉家天子,流着泪,走入了火海之中,结束了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杀父乱母的历史真相如何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蒙哥大汗是如何死的?历史记载死法哪种最靠谱?

对历史上大汗到底是怎么死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许多地方,蒙哥大汗更是蒙古杰出的军事首领。

他的军队以剽悍著称,攻破许多城池,然而在向“倚天拔地,雄峙一方,三面临江,开势陡绝”的合州(今四川省合川县)钓鱼城进攻时,受到了重创,所谓的“上帝之鞭”折于城下。

1258年(宝佑六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御营亲兵10万,分三路进攻四川,连克南宋许多州县,兵临钓鱼城下。

蒙哥由于入川以来连连获胜,根本不把钓鱼城放在眼里,并狂妄宣称:“不出一月,我将踏平钓鱼城。

”可是,从1259年2月起,蒙哥亲自指挥蒙古军数次进攻,损兵折将,连总帅先锋汪德臣也毙命于钓鱼城下。

7月,蒙哥这位横扫欧亚无敌手、使欧洲人闻之哆嗦的“上帝之鞭”也折于城下。

钓鱼城也因之而被各国史学家称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但由于史料对蒙哥死因记载不明,因而,蒙哥的死因,引起了史学家的诸多猜测,至今仍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观点。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被宋军射死的。

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在《蜀捷》诗里说:“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

”叙利亚阿部耳法剌底编著的《世界史节本》,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张传玺、李培浩编著的《中国通史讲授纲要》对蒙哥之死都持飞矢射死的观点。

现存于四川省合川县钓鱼城旧址钓鱼山忠义祠内,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合州所立的《新建二公祠堂记》石碑碑文也说蒙哥是“中飞矢而死”。

二是因进攻连连受挫,最后忧虑而死。

南宋人黄震编著的《古今纪要逸编》认为蒙哥因为屡攻合州钓鱼城不克,且多次被合州知州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

三是溺水死亡。

口授而成的《海屯纪年》说蒙哥是在进攻宋军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潜水者凿穿船底,落水而死。

四是生病医治无效而死。

波斯政治家和文学家剌施特哀丁编著的《史集》中说,蒙哥好饮酒,时天气炎热,蒙哥军中流行痢疾,蒙哥亦染疾而死。

清人在《续》也持这种说法。

五是为炮风所震伤而死。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钓鱼城记》一文中说蒙哥是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遭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蒙哥为“炮风所震,因成疾。

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今四川重庆北碚北温泉)而殁”。

1484年,四川巡按谢士元在《游钓鱼山诗序》里也说蒙哥是遭“炮风致疾”而死。

时张森楷先生主持编修的《合川县志》也有相同记载,并说蒙哥中炮风的地方就是今钓鱼城嘉陵江对岸的东山(现称炮台山)。

1980年出版的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编写的《钓鱼城史实考察》一书采纳了《钓鱼城记》的观点,还说合州知州王坚在蒙哥中炮风之后,又命人把从钓鱼城天池里捞起来的30多斤重的大鱼和几百个面饼送到蒙哥营中,并附书一封,告诉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并说城里粮食和水都很充足,蒙哥再有10年也攻不破钓鱼城。

重伤中的蒙哥见到物和信,又羞又气,退兵温汤峡而亡。

六是炮石所伤致死。

刘译华、冯尔康编著的《中国古代史》及邱树森著的《史话》均采纳此种观点,认为蒙哥在率军攻城时,被宋军所发炮石击中,因伤势过重而死。

综上所述,蒙哥究竟为何而死于钓鱼城下,尚未有定论。

“上帝之鞭”究竟如何断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