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除了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古蜀国还有哪些文化?

时间:2025-03-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字面意思是葵蚕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曾有多个朝代,不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后于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灭亡。

古代蜀人先祖为蜀,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代羌人(语言学上属於藏缅语族)的一个分支。

四川西北部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年代约在前3500年到前3000年。

出现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

宝墩文化 约在前2500年至前1700年的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学文化遗存。

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

遗址主要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由1996年后发现的新津宝墩村(最大的一个,60万平方米左右,建立的城墙有卵石覆盖)、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8座史前遗址群组成,相当于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期。

建筑城的面积10-60万平方米不等,这些城址大多选择在河流台地上,并沿河流方向平行修筑,各个城址都有高耸的土筑城墙,有的还有宽大的壕沟,城址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也可能与治水有关。

房屋建筑以长方形的木(竹)骨泥墙方式修建,有的城址内还发现了大型礼仪性建筑,可能已形成拥有宗教和政治中心的中心聚落。

生活生产工具主要使用通体磨制的小型石器,切割和钻孔技术也已被熟练地掌握。

陶器以泥条盘筑加慢轮修整,器形富有变化,生产技术已十分先进,人们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三星堆文化 前1700-前1200年左右成都平原进入三星堆文化时期。

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达的青铜文化。

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鱼凫朝时期。

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国作为长江上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强盛时期。

遗址三星堆文化主要体现为三星堆遗址的第二和第三期,位于360万平方米的三星堆古城内。

建筑发现了密集的房屋遗迹,众多的祭祀坑、灰坑、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墓地等遗迹现象。

生活三星堆遗址已经是一个具有大量财富,有着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娴熟的玉石器加工技术,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文明古国。

出土了大量让世人震惊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及象牙等精美器物。

这些器物造型奇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个性。

十二桥文化 十二桥文化约在前1200-前600年,三星堆在前1000年左右被废弃,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成都平原的中心,是四川盆地青铜时代中期的一个考古学文化。

十二桥文化承袭了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又包含着许多新的文化因素,文化范围分布非常广泛。

其中金沙遗址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个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是古国另一个都邑所在,十二桥文化是古蜀文明发展阶段中的又一个辉煌。

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杜宇时期。

遗址十二桥文化以2001年初发现的金沙遗址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出土文物等级最高,延续的时间最长。

现已探明金沙遗址的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主体文化年代在晚期至西周时期。

建筑华夏族记载中的古蜀第四个时期,杜宇时期的城市有都城郫邑(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二里处,即民间传说中的杜鹃古城)和瞿上两座。

金沙遗址内现已发现了大型的建筑基址区、大型的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址、墓地等重要遗存。

此时期的房屋建筑有干栏式木构建筑和木(竹)骨泥墙建筑两种形式。

生活石质生产工具仍然以通体磨制的小型斧、锛、凿为主;盛行尖底陶器;卜甲的多见是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特征。

祭祀区内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的礼仪用器,其面貌与三星堆文化相同或相似。

晚期蜀文化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16年,即开时期,相当于中原春秋时期至秦国占领巴蜀前,是古蜀文明发展中的最后一个高峰--晚期蜀文化时期。

遗址成都市区商业街发现的规模宏大的船棺墓地、新都马家等级高贵的木椁墓可能就是当时蜀王族或国王的陵墓。

建筑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下辖县双流县)。

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

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通道。

生活精美的漆木器,巨大的船形棺,极具地域特点的巴蜀式铜兵器,还有至今不能识读的"巴蜀图语"都成为此时期文明发展的代表。

随机文章希罗多德在埃及埋葬全球干尸睡美人,跨越4000年干尸如同女孩视错觉形成的恐怖图片,九成物理学家不敢全部看完魔鬼阿斯摩蒂尔斯,九层地狱之主连神祗都害怕(从未被击败过)探索死亡基因是什么,判断人类几点死亡/抵抗绝症的新方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史上的东吴破虏将军孙坚出生有哪些离奇事?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杜文秀用了多长时间反抗清王朝?他是如何死的

杜文秀简介记载他号百香、字云焕、又名杨秀。三年出生于云南永昌保山县一个家庭。在10岁后过继给姨妈,改,更名为杜文秀。自幼好学13岁通晓儒家典籍,17岁考中秀才。16岁补廪膳生员道光十五年以代表身份上京上控“保山惨案”制造者,但未获公正处理。六年发生的聚团杀回事件,让杜文秀在蒙化起兵,同年10月被推举为最高领导人,建立起大理革命政权。杜文秀简介指出他用10余年的时间来反抗清王朝。并且提出了“革命满清”等响亮的口号。六年十月他组织20万大军进攻昆明,占领几十座城池。后因覆灭,清军抽取优势兵力前来进攻,致使杜文秀东征失利。同治十一年清军围攻大理,为免百姓遭到屠城的命运,杜文秀服毒后被押解至清营后英勇就义。 杜文秀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将领,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从杜文秀简介中可以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个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统治者的压迫的革命家。他拥有广大的胸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不但在政治、军事方面表现出来卓越的才能,而且在处理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上表现出前无古人的宽阔胸怀。直至今日他仍然被云南回、汉、白等族人民所敬仰。 杜文秀是云南人,自幼读书,为人刚毅正直,见义勇为。十九世纪中期,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震撼下,云南各族人民举起了反抗清王朝的革命旗帜,其中以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将近20年之久。在解放以来发表的诸多作品对杜文秀本人的评价却莫衷一是,而且他本人也是史学界争议的课题。那么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呢?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呢?杜文秀在1856年秋于蒙化起义,联合回、汉、白、彝各族人民一举攻克大理,并且建立政权,成为最高领导人,并且宣布听从天平天国号令。指挥起义军不断打击清朝反动统治,让云南各族人民成为了反清斗争中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他还对大理政权实行了许许多多有利于各族人民的改革。 强调回汉民族一律平等,深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改进,从而使得起义队伍不断扩大。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出杜文秀是个热爱和平、在大理地区实现了人人平等的将领。对中国未来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做出了榜样与贡献。1873年,清军兵临大理,杜文秀见到大势已去,避免破城后清军屠城,决定牺牲自己,服毒后出城与清军议和,被杀牺牲。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这是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是一位负责的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