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三国奇事:亡国帝王汉献帝时期竟然也有吉兆发生

时间:2025-03-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是最后一个,一生动则颠沛流离,定则如同囚犯,虽然说也有那么几天锦衣玉食的生活,但那日子过得,连一个普通人也不如。

一般人可能都会干那么一两件随心所欲的事情,刘协这个皇帝却不能。

母亲因为他遭遇杀身之祸,妻子因为他而,汉朝江山到了他这儿戛然而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也是上天的“旨意”让他登上大位的,因为母亲生他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天示吉兆”。

汉献帝是的次子,汉少帝的异母弟弟,名叫刘协。

他的母亲王美人王荣,深得汉灵帝的宠爱。

当时,灵帝的皇后是何皇后,这个人非常嫉妒,王美人怀孕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汉灵帝。

王美人怕何皇后的嫉妒给自己招来灾祸,就偷偷地服用坠胎药,但是没有奏效。

不仅如此,这王美人自怀孕后,还总是梦见太阳跟着自己走,她认为这也许是一个吉兆,就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孩子生下来以后,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害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放到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服用后当场死亡。

汉灵帝查出这是何皇后所为,想将其废黜,可是宦官们一齐为她求情,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

刘协这时候还不足月,灵帝害怕刘协再遭陷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抚养。

汉灵帝死后,刘辩继承皇位,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为陈留王。

何皇后成为太后,临朝处理政务,实际上,大权掌握在她哥哥大将军手中。

灵帝死后不久,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

何进逮捕杀死了宦官蹇硕。

宦官、段珪等人又在内宫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史称“之乱”。

、和何进的部将带兵进宫,杀死了宦官两千多人。

张让、段珪不能抵敌,劫持少帝和刘协出宫,正在仓皇间,遇见了率领的所谓前来“救驾”的陇西铁骑。

少帝刘辩见到这种情形,吓得浑身哆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

内侍和一班文官也是惊慌失措,大气也不敢出。

尚书卢植率军赶到后,杀死了张让、段珪,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中。

董卓的军队控制了京城局势以后,就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

这一年,刘协九岁。

刘协登基以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加封太师,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

董卓所属的部队在洛阳城大肆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洛阳城被烧成一片废墟。

各地郡守联合起来共讨董卓,很快形成了对洛阳的包围之势。

董卓为了避免,洛阳城又如同废墟,就一把火烧毁洛阳,挟持汉献帝和朝廷官员迁都长安。

汉献帝以及朝廷文官们不想任董卓摆布,想借助各地诸侯的力量铲除董卓。

但是,各地诸侯正在忙着扩大自己的地盘,根本不管朝廷之事,汉献帝只能依靠长安朝廷内的力量自己行事。

司徒与等人联合起来刺杀了董卓,两人共同主持了朝政。

可是,王允骄傲自满,气量狭小,吕布又是没有立场的一介武夫,他们根本不能控制关中局面。

董卓死后不到一个月,其部将李榷、郭汜、范稠、张济攻入长安,杀死了王允,将军们又控制了汉献帝。

可是不久,他们之间又发生了矛盾,相互大打出手,长安城又陷于战火之中。

郭汜想将献帝抢入军营,以便争得政治上的主动,却不想被李榷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将献帝和大臣们劫进军营,汉献帝又一次成为人质。

李、郭相互攻打数月,长安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等人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等人的控制,辗转东行。

公元196年,汉献帝被前来迎接的兖州刺史接入洛阳。

这时候,天下已经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袁绍占据着河北地区,占据江东,占据荆州,割据益州,西部凉州为韩遂和占有。

汉献帝这时候还是名义上的皇帝,曹操觉得他还有一定的政治资源,有了他,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抢先接走了汉献帝刘协。

但是,曹操只不过是要利用汉献帝这个“天子”的价值,并不是要把天下整顿好再还给刘协这个天降“吉兆”皇帝,于是,他以洛阳宫殿残破不堪,城市毁坏为由,将汉献帝挟持到了许县,称之为许都。

从此,汉献帝又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任其摆布。

曹操晚年,中原地区已经完全归其所有,天下虽然形成了三分局面,但吴蜀两家已经形不成对曹魏(曹操被封为魏王)的威胁,但曹操并没有废黜汉献帝。

究竟是什么原因?有说是他要证明自己真的没有“异志”,有的说是他作为臣子,不应该由他来废黜这个皇帝,而自己的儿子不是汉献帝的臣子,取而代之不存在“篡逆”问题。

果然,曹操死后,继位为魏王,当年12月逼迫汉献帝将皇帝之位禅让,曹丕即位为皇帝,改国号为魏。

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自此,汉朝。

刘协自公元190年为皇帝,220年禅位,共计31年。

刘协这个吉兆,除了给他一个傀儡皇帝的头衔,其他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吉利,相反,他的妻子还因为他而引来横祸。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献帝不满曹操,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杀死曹操。

事情败露后,董承等人被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写给父亲伏完,希望他效仿董承,铲除曹操,但伏完始终没敢行动。

后来,伏皇后的这个密谋败露,曹操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

接着,曹操派人带兵包围了皇宫。

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当中,被人搜到后拖了出来。

伏皇后向刘协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然后问前来捉拿皇后的官员:“天下有这道理吗?”不管有没有这道理,伏皇后还是被幽闭而死,刘协和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酒毒杀,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这样的皇帝,与匹夫何异! 这样一个如同囚徒一样的皇帝,为什么还要弄出一个吉兆来呢?这当中,大概有刘家传统的关系,也有后世之人感情的因素。

刘家皇帝从开始就有“吉兆”,后来那个、都有。

这当中有一层意思,本来这皇帝不应该是他的,后来不知道就阴差阳错弄到了他的头上,为了防止人们,就弄出这么个吉兆来。

老天爷的意思,你还敢有所怀疑吗?就像这个刘协,正统皇帝是他的哥哥——皇后生的嫡长子刘辩,正常情况下,当皇帝轮不到他!还有这汉家的天下,就这样被曹魏夺了去,在很多人心里总那么不舒服,因为这汉献帝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恶!尤其是这亡国之君往往都是昏君、暴君、荒淫之君,汉献帝不是,这就让人给了他不少的同情。

人们不知道这老天究竟是哪根筋弄拧了,怎么好好的汉家天下,就这样了呢?这刘协还没有“驾崩”呐! 吉兆并没有给汉献帝刘协带来什么吉利,可见,吉兆这东西听过一笑也就算了,当真不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亡国奴的救世主还是暴君?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夏侯惇、夏侯渊:三国对族兄弟,也是一代奸雄曹操的左膀右臂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本文评说三国一对族兄弟,曹魏双夏侯,小编怀着尊崇之心,力求还原真实的、这对族兄弟,着力展示他俩在曹魏帝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注:本文所称的双夏侯,指夏侯惇、夏侯渊 众所周知,因为《三国演义》传播广泛的缘故,不少人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受了演义不少影响,缺少客观公正。 陈留起兵时,双夏侯就跟着曹操混了,堪称曹操左膀右臂。那时候呀,双夏侯在曹操心中的位置,甚至比老婆还高。因为双夏侯为他征战杀伐,,使曹操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 双夏侯均是西汉开国元勋的后代,遗传基因不错。曹操的父亲在过继给之前,原是夏之子、夏侯婴的后人。如此一来,曹操和双夏侯之间,实际上是族人关系,无形之中,在曹操心里,双夏侯的份量,比一般将领来得重,心重产生权重。 双夏侯很争气,跟在曹操屁股后面,乐颠颠地跑,玩转北方,立功无数。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也是双夏侯建功立业的过程。 先说说夏侯惇的功劳,他参加过讨董之战,担任司马,后屯白马,做折冲校尉,当东郡太守。你看看,曹操地盘上的兵家要地,由夏侯惇管理,可见曹操对夏侯惇的倚重。交给其他人,心里不踏实啊。 挂了,率余部继续奋斗,与曹操为敌。很简单,为争夺汉廷最高统治权,你死我活。吕布与曹操对垒,完全是政治斗争。 吕布强悍狡诈,其部队很能打,防御战、运动战、游击战,样样精通。起初曹操常常吃亏,因为除了和吕布打,曹操还要和、、、等诸侯玩耍,搞得疲于奔命,心力交猝。 194年,曹操东征陶谦,让夏侯惇驻守濮阳,、突然反水,归顺吕布,一起对付夏侯惇。因为曹操的家眷在鄄城,夏侯惇不得不率军到鄄城,援救曹操家眷。吕布乘虚而入,攻占了濮阳。 此时曹军士气低落,吕布派将领跑到曹营,向夏侯惇诈降,说吕布,总之描黑吕布,夏侯惇乃一介武夫,脑子一根筋,收留了吕布部将。 祸起萧墙,吕布部将乘机劫持了夏侯惇! 幸亏韩浩冷静,率兵包围军营,扬言如不释放夏侯惇,杀入营中,玉石俱焚。你们这样玩,那咱们一起玩! 吕布部将很害怕,竟然释放了夏侯惇,这次劫持人质事件,来得快,去得快,夏侯惇熬过了人生最难熬的时刻,因为搞得不好,是要命的啊。演义为了表现夏侯惇勇武,没写此事。 演义里,夏侯惇拔矢啖睛,,颇吸引眼珠,其实真实的历史,夏侯惇左目受伤,是在征伐徐州之前,在与、力保三城时,一次反攻吕布军,左眼被流矢射中,瞎了,不是曹性干的。试想一下,战场上眼睛被射瞎,血流不止,马肚子夹不住了,还有力气杀敌吗? 此后夏侯惇率军攻新野,中了刘备军埋伏,惨败而归。曹操没有责罚,依然重用。 206年,卫固在河东作乱,曹操派夏侯惇前去平叛,卫固授首。 215年,夏侯惇参与讨伐之战,表现一般。 216年,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屯兵居巢,与吴军对垒。 夏侯惇极尽荣耀之事,发生在219年,因为攻打襄樊,曹操亲自率军抵达摩陂,召见夏侯惇,与之同车。夏侯惇出入曹操居室,如自家一般,无需通报。荣宠如此,夫复何求? 220年4月,夏侯惇病故,这是曹操病故不久的事,在曹魏政坛引起一阵骚动。天子亲穿素服,到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为忠侯,规格之高,为那时魏国臣子之首。 233年5月,夏侯惇受到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夏侯渊的故事,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时,夏侯渊担任后勤部长,督运兖州、豫州、徐州军粮,缓解了曹军缺粮局面。 201年9月,昌豨作乱,夏侯渊奉命讨伐,打了几个月,军粮快吃完了,夏侯渊准备退军,在张辽劝阻下,劝降昌豨,搞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夏侯渊的脑子不如夏侯惇好使,武人色彩更浓。 207年,余部徐和、司马俱在济南、一带作乱,夏侯渊率军平叛,斩徐和,很快消灭了这股异己势力。 209年,陈兰、梅成、雷绪等据灊、六县反叛,夏侯渊率军讨灭之。 211年1月,商曜在大陵一带作乱,曹操授予夏侯渊征西护军的职务,讨伐叛军。夏侯渊命令为先锋,攻破叛军二十多处据点,斩商曜,屠杀大陵乱民。 211年3月,曹操命钟繇讨伐张鲁,让夏侯渊兵出河东,配合钟繇军作战。同年8月,夏侯渊率部随曹操征伐、韩遂等部,在渭南大战,取得胜利,后留守长安。 此后,夏侯渊成为曹操势力西方主帅,虎步关右,多次担任救火队长,平定各地叛乱。乱民听到夏侯渊名字,胆颤心惊。 218年,刘备集中主力,进至阳平关一线,意图汉中。 夏侯渊岂能让刘备得逞,率军出战,与刘备军厮杀数月,相持不下。 刘备在走马谷祭出烧围角之计,诱夏侯渊救火、修补鹿角。当夏侯渊率军行动时,突出奇兵,从半山腰杀来,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斩于马下,这就是后人的定军山之战,是夏侯渊军旅生涯最大的败笔,成就了刘备、黄忠的功名。 平心而论,此番汉中之战,对曹魏而言,夏侯渊功不可没,虽死犹荣。 曹操听闻夏侯渊阵亡,伤悼不已,亲发大军,为夏侯渊报仇,与刘备争夺汉中。 243年7月,诏祀夏侯渊于太祖曹操宗庙。 双夏侯是曹魏帝国元勋,其后代与曹家交好,多有婚配。 民间有关三国二十四武将纯武力排名,夏侯惇位列十一,夏侯渊位列十二,中等水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