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有着怎么样的政治成就?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政治 腓力二世是卡佩王朝的第一位强大的君主。

在执政初期,他首先力图摆脱摄政的束缚。

与埃诺的伊莎贝拉的婚姻在客观上有利于腓力与香槟家族的斗争。

尤其是1180年其父路易七世病危时,腓力二世抛开摄政独自与来访的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会谈并签订条约,使香槟家族陷于孤立。

后来他迫使香槟的亨利割让了大量领地,包括阿米耶努瓦、维尔芒杜瓦和瓦卢瓦。

这些领地成为王室领地的一部分,充实了腓力二世的力量。

然而不久,香槟家族与佛兰德伯爵菲利普·德·阿尔萨斯联合,发起一场反对腓力二世的战争。

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腓力于1185年与菲利普达成协议,解决了双方的领土纠纷。

腓力二世奉行明显的使国家集权化的政策,力图抑制使法国王权陷于瘫痪的强大诸侯。

这主要通过以下办法来实现:争取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支持,与经济繁荣的城市维持良好关系(腓力二世大大扩展了路易六世给予城市自治权的制度,并且把市政宪章实行到诸侯领地内的城市中去,这就使得大贵族受到自己领地内城市的掣肘),极力拓展王室领地。

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王室领地的直接扩大,这使腓力二世有能力与骜不驯的贵族进行对抗。

通过4次大规模的合并领地,腓力二世事实上成为法国最大的封建领主。

王室领地的最大扩展来自于腓力二世与英格兰金雀花王朝诸国王的斗争。

金雀花王朝的始祖亨利二世由于出身法国贵族而在法国境内拥有大量领地,包括安茹和诺曼底,又通过婚姻获得对阿基坦的统治权。

为了削弱亨利二世的势力,腓力二世竭力挑拨亨利和他的几个儿子(亨利、理查、约翰)之间的关系。

腓力二世支持理查和约翰在亨利二世晚年发动的叛乱;在理查一世继承王位后,他又积极策划打击理查。

军事 腓力二世是1189年~1192年的第三次的领袖之一。

欧洲的另外两位重要君主,腓特烈一世和英王理查一世也参加了这次十字军东征。

这次东征毫无成果:腓特烈在小亚细亚渡河时淹死,腓力二世与理查矛盾明显而分道扬镳(腓力于1191年返回法国)。

理查单独与穆斯林领袖萨拉丁议和后,在返回途中被新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的封臣、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俘虏。

亨利六世后来成为腓力二世的重要盟友,他们在反对理查的问题上是意见一致的。

腓力二世不断蚕食金雀花王朝领地的行为终于引起理查的反击:在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九世和纳瓦拉国王桑乔六世的支持下,理查一世在法国本土向腓力发起攻击。

一时间腓力二世似乎腹背受敌,因为桑乔六世从南方侵袭法国。

但是理查一世的运气很不好。

在与腓力二世艰难地达成了一个为期5年的停战协议(1199年1月13日)之后,理查去围攻其宿敌利摩日子爵的领地沙吕斯堡。

他在是役中被箭射中,不久因伤重去世。

理查对腓力的战役没有取得任何重要结果。

在理查一世去世后,腓力二世继续反对他的继任者约翰(亨利二世最小的儿子)。

腓力与约翰的第一次矛盾爆发于1200年,起因是后者与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的婚姻。

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原本是马尔什伯爵于格十世·德·吕济昂的未婚妻,她与约翰的婚姻使吕济昂家族失去了可能的领地嫁妆,于格·德·吕济昂遂请求腓力二世主持公道。

腓力二世抓住机会打击约翰,他以领主的身份要求其封臣、阿基坦公爵约翰到法国应诉。

在遭到约翰当然的拒绝后,腓力宣布金雀花家族在法国的所有领地都被法国国王没收。

腓力并于1202年与布列塔尼公爵阿尔蒂尔一世结盟。

阿尔蒂尔是约翰的侄子,他拥有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金雀花王朝的许多法国附庸都希望用他来取代刚愎自用的约翰。

腓力二世利用这一点诱使阿尔蒂尔一世向他效忠,约定夹击约翰的领地(诺曼底和普瓦图)。

然而阿尔蒂尔在1203年7月31日于米拉波附近遭到约翰的奇袭,被俘虏后带往鲁昂。

不久阿尔蒂尔就神秘地失踪了,普遍认为他被约翰下令杀害。

腓力二世于是挑明了反对约翰的立场,于是年再次进攻诺曼底;他在摧毁了许多城堡之后,集中兵力攻打加亚尔堡。

尽管英国士兵英勇奋战,这座工事还是于1204年3月6日陷落。

整个诺曼底随后都落入腓力二世手中。

令人惊异的是,在腓力二世侵入诺曼底时,约翰却返回了英格兰。

外交 1206年10月13日,腓力二世与约翰在图阿尔签订和约。

这个和约对法国王室压倒性地有利:约翰被迫放弃罗亚尔以北所有原属金雀花王朝的领地,包括诺曼底、阿基坦、安茹和图赖讷。

按照条约,约翰应保有普瓦图;但腓力于1207年就又侵入了这一地区。

约翰希望夺回失去的领地,与欧洲大陆上另一位重要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结盟,约定从东西夹击腓力二世的法国。

他可谓是找错了结盟对象;奥托四世本身正受到教廷史上最强大的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孤立。

1214年2月,约翰最终在拉罗歇尔登陆,很快进入安茹。

1214年7月27日,腓力二世领导法军与约翰和奥托四世的联军在布汶战役中展开决战。

法军在战斗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布汶战役具有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西欧发生的第一场伤亡重大的战役,而且还标志着法兰西取代德意志成为欧洲大陆上最主要的国家。

德国在以后的历史中不断衰弱、分裂,而法国则在百年战争后成为西欧的头号强国。

尽管腓力二世与教会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但他从未受制于他们。

他对教皇关于清剿朗格多克地区的异端的要求充耳不闻。

他也拒绝了为英诺森三世发动一场反对阿尔比派异端的十字军。

1223年7月14日,腓力二世去世于芒特,遗体安葬在圣但尼修道院。

腓力二世是第一个没有在生前就给王储提前加冕的卡佩王朝国王。

因为此时,法国王室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再用这种方式来确保王位了。

建造城堡 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巴黎市区周围建起了坚固的城墙。

约在1200年,腓力二世在巴黎中心城岛西端建立一座方形城堡;这座城堡后来成为卢浮宫的前身。

同年,腓力二世正式批准巴黎大学的成立。

于是从那时开始,许多学校被建立起来,包括现代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大学(1257年,时为路易九世统治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军队奇才法国帝王拿破仑是个左撇子吗

是法国的伟人之一,他的事迹和生活习惯经常被后人进行相关的研究。根据相关的记载,军事奇才的拿破仑是一个左撇子,那么拿破仑又因为自己的左撇子制定了什么政策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人都是习惯性地使用自己的右手,但是也有人习惯使用自己的左手,后者被人称为“左撇子”,在很早之前,人们甚至将“左撇子”归为残疾人的一类中去。相关的记载曾经提过,拿破仑就是一名左撇子,拿破仑是使用自己的左手拿枪以及指挥的,在拿破仑成为君王后,拿破仑就下令让军队的士兵使用左手拿枪。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有两种通行制度,一种是左行制,一种是右行制。右行制之所以会流行,主要是因为拿破仑的缘故。法国刚开始时,车辆都是左行的,行军也是靠左侧。但是因为拿破仑是左撇子,所以拿破仑下达命令,要求行人和车辆全部靠右,军队同样也是靠右,以方便拿破仑指挥。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发现,其实使用左手的人比使用右手的人聪明,使用左手的人大脑的神经系统比右撇子强,所以左撇子的人大多具有运动才能或者是拥有超强的记忆力。拿破仑就是左撇子,他一生的成就也证明了拿破仑的聪明之处。而且虽然拿破仑是左撇子,并没有影响到他指挥军队。 拿破仑是左撇子这件事情已经是被后人所证实,也因为拿破仑是左撇子,这才导致了世界上左行制的出现。 拿破仑加冕有哪些影响 拿破仑,是法国史实上记载的一名伟人,他战功无数,为法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少学者仍会研究拿破仑的事迹。拿破仑加冕这个事情更为后人所关注,那么拿破仑加冕的影响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八零四年十一月六日,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拿破仑正式加冕,成为了第一帝国的君主,被人称为“拿破仑一世”。拿破仑加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拿破仑加冕有利于法国国内的统一,为法国对外进行军事扩张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保障;二是拿破仑加冕有利于拿破仑为法国接下来的发展实施了各种的政策,拿破仑加冕后大力地推进了法国各行业的发展,颁布了相关的法典;三是拿破仑加冕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鼓励了资本主义在法国的发展。 由此可见,拿破仑加冕很好地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法国人民历经了五年时间的革命才推翻了封建主义,拿破仑加冕又将法国变成了一个帝国,这又怎么会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呢?其实拿破仑加冕所产生的影响还稳定了国内的“保皇派”,这使得法国趋于稳定和统一,国内的稳定是法国发展的保证,更是法国对外扩张的保证。 拿破仑加冕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此举很好地维护了法国的统一,使得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以保存下来。 拿破仑遗体后来怎么样了 拿破仑在失败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生活,其实就是被囚禁在那里了。然后几年之后就去世了。关于拿破仑如何去世的这个问题,官方的说法是死于癌症,但是真实性有待验证。但是在拿破仑身上不确定的问题还不止这一个。许多人甚至质疑拿破仑遗体的真假。那么拿破仑遗体发生了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拿破仑自从去世之后就被就地安葬了,他的遗体在圣赫勒拿岛度过了许多年,知道1804年才被挖掘出来,但是自从那一天开始人们对拿破仑遗体一直有着不同的质疑。拿破仑遗体的是否是真的也一直不能被确认。而且一直以来法国也不允许对拿破仑遗体进行验证,可是这样反而让更多人怀疑拿破仑遗体是假的。 当时拿破仑遗体被安葬在流放地,英法两国多次交涉之后才将拿破仑遗体迎回祖国,最后安葬在荣军院的地下室中。说拿破仑遗体是假的主要还是根据之前拿破仑的一幅画像,之前人们发现在他脸上某个位置有个疤痕,但是如今的拿破仑遗体的复原图上却并没有这一点,有的人还说在荣军院里的拿破仑遗体其实是他的管家。而且人们对于复原图上的人也比较怀疑,认为本来就有些肥胖的拿破仑在身患癌症之后不可能是那么年轻的样子。 除此之外还有拿破仑遗体上许多东西都变得和从前不一样,包括他的牙和一些其他物品,于是人们质疑根本就是英国偷换了拿破仑的遗体。但是关于拿破仑遗体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至今还是没有人可以说的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骁勇善战,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却不堪一击

1915年德国名将冯·为了打破德军跟英法联军沿德法边境和低地国家对峙的僵局,以及赶走多线作战带来的疲惫。 德军决定集中力量先打穿法国,然后再收拾英国、俄罗斯。而作为法国首都巴黎的门户——凡尔登要塞,被预定为了德军击穿法国的着力点。 为此自1916年2月起,德国皇太子威廉亲率约50个师(人数约百万),约占德军西线总兵力一半的兵力,开始向凡尔登发起猛攻。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击穿“凡尔登要塞”钢筋水泥构建的战壕、碉堡。负责进攻的德军集中了1204门火炮,其中包括中重型火炮683门,希望用铺天盖地的火力,吓破法国人的胆子。 面对如此的德国人,虽然由于兵力捉襟见肘,法国在德国进攻的时间点上,只能拿出11个师来防御宽达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的防线。 但是法国士兵并没有丝毫的胆怯,他们拿起枪无畏的冲进战壕,用青涩且有丝丝颤抖的手,疯狂射击着子弹,只求不让德国人前进一步,因为他们背后就是巴黎。 他们若失守,巴黎将沦陷,法国将不复存在,法国人民将成为德国人统治下的二等人。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士兵有着如此坚定抗争到底的决心,仅11个师的士兵面对百万级德军的进攻,得以扛到了夏天约60个师的援军到来,并成功主导建起了百万人数的防御战线。 随着德军在兵力上已经完全不占优势,以进攻方战损一般高于防御方的战斗定律来说,直接预示着德军再拿下“凡尔登要塞”几乎不可能了。 9月2日在德军8月最后攻势失利之后,德国下令不再进攻,而法军则趁机发起了反攻,12月11日凡尔登一线双方的对峙线,完全回到2月战斗开打之前的局面。 战后统计这场持续约1年的对峙战斗中,双方发射了约4000万发炮弹,战斗伤亡人数达到了近百万,“凡尔登要塞”因此成为“绞肉机”的代名词。 而作为战斗最后的胜利方,法军凭借顽强的防御力,得到了“世界第一陆军”的美称。但遗憾的是,这个美称在1940年被德国人给彻底践踏了。 在的带领下,德国“魔化”为了“纳粹帝国”,他们打着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仇的旗号发动二战,并在1940年5月10日向曾经打败过德国的法国发起冲击,并于6月21日迫使法国当局投降,用时2个月不到。 至于为什么在一战中“骁勇善战”的法国人,会在二战中如此。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落后挨打”,跟我们中国当年在鸦片战争中“落后挨打”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我们当时思想、武器都落后,而法国人只是思想落后。二战的战斗开打之初,法国军队坚定的认为二战一定是战壕对峙。但德国人已经遥遥领先的明白了“运动中歼敌”才是二战该打的战斗方式。 因而在灭亡法国的战斗中,德军完全绕过了曾经在一战中让他们“蹦牙”的凡尔登要塞,以及它的加强版马奇诺防线,选择用新型武器坦克的速度,打一个快速突击包抄。 事实证明这个“快速突击包抄”是完全正确的,1940年6月14日德军的走进了法国首都巴黎。 随机文章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则,怎么对付墨菲定律(调整心态/需内心强大)出丑效应是什么意思,完美无瑕的人不受人喜欢(优缺明显惹人爱)人根峰和母门洞传说,传闻是伏羲和女娲造人后留下的产物拉美羽蛇神的传说,掌管雨季丰收和生死(传闻是中国龙的化身)人死后在棺材多久腐烂,一年时间里腐烂变大后分解(极度恶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