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汉武帝刘彻死后却是独自下葬的 他为什么没有跟皇后合葬呢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死后为什么是独自下葬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大汉天子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兴刀兵,将大汉王朝带到了霸主的地位,将匈奴人打的一蹶不振,从此奠定了强汉,打通,让中原人得以和西域通商,他的功绩可以算的上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年轻的时候就看到了匈奴的残暴,自己父亲呕心沥血为大汉留下了充足的财富,刘彻即位之后,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刘彻死后,独自下葬,并没有皇后和他合葬,这在历史上是不常见的,那这是为什么呢? 汉武帝前后有两个皇后,在他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就和自己的表妹念奴娇感情很好,还流传下来“”的典故,后来他即位之后正式迎娶了自己的表妹,封她为皇后。

可能后来念奴娇太爱汉武帝了,受不了汉武帝宠信别的妃子,嫉妒使她经常去找汉武帝无理取闹,时间久了汉武帝就对念奴娇产生了厌烦。

念奴娇为了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就在宫中使用了巫蛊,这件事被汉武帝发现,汉武帝很忌讳巫蛊这件事,大怒之下就把念奴娇的皇后之位废除了。

后来汉武帝宠幸卫子夫,她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

卫子夫本来是奴婢出身,得到汉武帝的宠幸之后,为人处事谨小慎微,她也十分了解汉武帝的内心,加上她的弟弟为大汉立下了,所以她得以和汉武帝相守几十年,还为汉武帝生了三个男孩一个女孩。

后来因为太子被奸臣陷害,太子为了自保,就调兵保护自己,但是这在汉武帝眼里就成了太子举兵造反,汉武帝把太子抓来,杀掉了太子全家。

卫子夫深知汉武帝的为人,自己就在后宫上吊自尽了。

汉武帝到了晚年,独宠钩戈夫人,生下了汉昭帝,但是汉武帝担心太子以后即位,年龄太小。

会重蹈窦覆辙,就狠下心把钩戈夫人赐死。

汉武帝后期可算得上有些残暴,因为猜疑杀了很多自己的家人,所以最后下葬的时候没有皇后可以合葬,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彤贵妃深受宠爱是后宫二把手,为什么死后会葬在砖池内

她深受宠爱是后宫二把手,却无故连降三级,死后葬入低下的砖池内,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皇宫中,没有谁能久宠不衰,尤其是那些以色侍人的,色衰而爱驰,而后宫的很多女子凭借着自己漂亮的资本轻松赢得过的专宠,却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后宫新来的更加年轻漂亮的女人而慢慢被皇帝冷淡,然后孤苦度过一生,今天湘妹子要和各位讲的是帝后妃中的一个女人,在道光帝后妃嫔中,久宠不衰不被降级的女人很少,而她就是其中一个,曾经被纳为专宠,而后又连被降三级,她就是道光帝的。 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四月十九日,比道光帝要小35岁,郎中玉彰的女儿,道光十一年(1831年)入宫,此时的舒穆鲁氏只有15岁,初入宫时赐号彤贵人,第二年便被晋升为彤嫔,道光十三年(1833年)再次被晋封为彤妃,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诏封彤贵妃,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从一小小贵人直线升到了贵妃之位,可见其在这段时间里十分受道光帝宠爱。 道光帝在孝逝世后不再立皇后,本来贵妃在后妃中是位居第三等,因为没有皇后,所以贵妃也就是仅次于皇贵妃位居第二,当时宫中的皇贵妃是博尔济吉特氏,后宫事务也是由她主持,所以彤贵妃相当于是宫中的二把手,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举办了彤贵妃的册封礼,这一天,她正式被册封为彤贵妃,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好运刚刚来临,却突然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十日,彤贵妃被降为彤贵人,这一下连被降了三级,一下子又回到了刚入宫时的封号,年轻的时候可以凭借美貌轻松晋升,可现如今已经将近三十岁的彤贵妃,再怎么会保养也比不上新进入宫的年轻漂亮的后妃,所以一直到道光帝死,她也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 直到帝即位,她才从彤贵人晋升到彤嫔,帝即位后,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六日再次晋封她为彤贵妃,第一次从贵人到贵妃只用了6年时间,这次却用了24年时间,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少个20年呀? 光绪三年(1877年)彤贵妃逝世,金棺安于田村,九月三日由田村奉移,九月八日葬入砖池内,正常来说,妃以上的级别都应葬入石券地宫,而她身为贵妃却葬入低下的砖池内,真是可怜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武帝刘彻刘彻:对匈奴的战争巩固了汉初新兴政权

维护国家的统一,是“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之举抗击匈奴是发生在西汉年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抗击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 扰,进一步巩固了汉初新兴的封建政权。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初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强盛。 东面打败了东胡,西面赶走了居住在今甘肃境内的大月氏,北面臣服了丁零族,而在南 面,则经常侵犯汉朝边境,有时竟深入到离汉朝都城仅350公里的地方,严重地威胁着 汉朝封建政权。网络配图在公元前200年曾亲率32万大军打匈奴,却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 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南)7天7夜。此后,刘邦为了全力对付内部封建割据势力,对匈奴 暂时采取了“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每年送去一定数量的黄金、绢、 絮,米、酒,允许人民往来买卖。以后几代,虽然一度注意改革边防制度,实行屯 田垦荒,但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即位。这时汉朝已建立60多年,封建政权巩固,经济上也有了实力。因而,他有条件和匈奴进行斗争,从根本上解除内地的威胁。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对匈奴的政策。主战派大行(官名,主管对外 联络)说道:“听说战国时的代国,是个小国,还能抗击匈奴。现在陛下神威,国 家一统,匈奴却侵盗不止,就是因为不怕我们。我认为对匈奴应该抗击。”御史大夫韩 安国连连反对。他说:“高帝当年打匈奴即遭到围困,7天没吃东西,只好‘和亲’, 至今已五世平安了。还是不打为好。”王恢严厉驳斥了的论调,建议采取诱敌深入,以“伏兵袭 击”的作战方法。汉武帝支持王恢的主张。匈汉战争至此开始。 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有 三次:河南之战、和。网络配图公元前127年,匈奴贵族以两万骑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县)、渔阳。汉武帝派青 年将领率3万骑出云中(今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今甘肃东部),收复河套 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 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长安的威胁。于是,汉武帝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万屯垦,又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 派兵驻守。卫青升为长平侯。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了匈奴的右贤王,生擒匈 奴王子10余人,凯旋而归。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的统帅。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一位18岁的将领。他是卫青的外甥。一 次,他一马当先,率领800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汉武帝据此封他为冠 军侯,给他造了一座阔气的房子,让他去看。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表 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河西战役是从公元前121年3月开始的。霍去病率领1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在皋兰 山脚下和匈奴骑兵交战,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境内)追击500多公里。夏天,霍去病率几万骑兵,行军1000多公里,一直打到祁连山麓,给匈奴贵族以沉重的打击。汉 武帝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10万定居农垦。河西走廊 的收复,解除了汉王朝的西部威胁,打通了汉和西域交往的道路。网络配图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规模最大。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 兵,分别从定襄郡(今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共击匈奴单于 (匈奴首领)于漠北。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今杭爱 山脉),歼敌1.9万余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今 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在这次战役中,汉武帝还组织了14万匹战马随行,以备换 用,派了10万辎重兵转运粮草,保证了主力军的物资供应。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 奴北徙漠北。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以60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 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