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500余人因为义气集体自杀,中国史上仅此一例

时间:2025-03-3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史上为了忠和义而自杀的事例不胜枚举,可是有一个人,当他自杀之后,却有500余人激于义气而集体自杀,中国史上仅此一例。

这个人就是田横。

秦末乱世,有实力的豪强纷纷揭竿而起,逐鹿天下。

狄县人田儋也不例外,自立为齐王。

秦国大将出兵征讨,杀死了田儋。

田儋的堂弟田荣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又委任自己的弟弟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

灭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并把田市迁徙到胶东去,让他做胶东王;立伴随项羽一同人关的齐国大将田都为齐王,立投降项羽的田安为济北王。

田荣呢,因为当时不听从项羽的将令,不肯出兵帮助楚国和赵国攻打秦国,因此不得封王,于是田荣非常怨恨项羽。

刚好赵国的大将陈余因为失职也没有封王,田荣就趁机一边怂恿陈余起兵造反,一边阻止田市迁徙胶东,又出兵攻打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想把水搅浑,自己好来个。

田都打不过田荣,逃亡到了楚国;田市害怕强大的项羽,不敢违背项羽的封赏,趁田荣不注意,带着人偷偷逃跑到胶东,去做他的胶东王。

这一来就打乱了田荣的如意算盘,田荣大怒,派兵追杀了田市,又攻打济北王田安,并把田安也杀了。

于是田荣自立为齐王,把项羽封的三齐之地全部兼并了。

项羽一看田荣这不是藐视自己,明着和自己对抗吗?遂,起兵伐齐。

田荣如何是项羽的对手,兵败被杀。

项羽为了泄恨,像一把火烧了一样,把齐国的城郭全烧了,所到之处,大肆屠杀。

这一来齐国人不干了,纷纷起来造反。

田横,齐国的散兵游卒都归结到他的麾下,聚集了数万人。

反击项羽。

汉王一看项羽远在齐国作战,有机可乘,遂率领诸侯攻打项羽的老巢楚国。

项羽无法兼顾,只好放田横一马,赶紧回兵与刘邦作战。

田横得以腾出手来收复齐国的城郭,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担任丞相,国事都出于田横之手。

三年后,刘邦一边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和田横,要他们归顺;一边派大将率兵向齐国进发,以备田广和田横不同意归顺时发动进攻。

田横眼看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自觉齐国弱小,不归顺恐怕不行,于是解除了齐国在历下的边防守备,向汉朝示好。

谁知韩信出尔反尔,向毫无防备的历下发动突然袭击,并乘胜追击,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田横大怒,以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立刻把郦食其下锅煮了,然后兵分四路:齐王田广东走高密,田横自己逃往博地,守相田光逃往城阳,将军田既驻守胶东。

楚国派龙且率兵救齐,龙且和田广在高密会师,和汉兵对垒。

汉将韩信和打败了龙且和田广的联军,杀了龙且和田广;俘虏了守相田光。

田横在博地听说田广已死,遂自立为齐王,回兵还击灌婴,却被灌婴击败。

田横只好继续逃亡,逃到了中立国梁国,归顺了。

这边汉将曹参继续进兵,杀了田既。

于是齐国终于平定,汉立韩信为代齐王。

一年后,刘邦打败项羽,汉朝正式建立。

刘邦封彭越为,彭越无法中立了。

田横走投无路,带着500多名部下东人海,驻扎在海中的一座小岛上。

刘邦心想,田横兄弟在齐国根基牢固,现在不斩草除根,等田横在岛上做大再回到齐国来,恐怕还要酿成大乱,于是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召他入朝做官。

田横辞谢道:“我要接受陛下您的诏令,就要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朝为官,可是我却把他哥哥下锅煮了,我害怕郦商跟我为难,因此不敢奉诏,请陛下允许我以庶人(老百姓)的身份一辈子驻守在这个海岛上吧。

” 使者回报,刘邦给郦商下诏说:“田横马上就要入朝,谁要敢动他和他的随从一根汗毛,立刻灭族!” 使者第二次登上海岛,把刘邦的诏书给田横看过,转达刘邦的话说:“田横入朝,最大可以封王,最小也可以封侯;如果不来,就要派大军诛灭。

” 田横被逼到了绝路,只好带了两个门客前往洛阳。

这一天众人来到了离洛阳30里一个叫尸乡的驿站。

尸乡这个地名很古怪,好像预兆着田横马上就要陈尸这里一样。

田横对使者说:“臣子见天子应当先沐浴更衣。

”于是在这个驿站稍作停留。

田横对两个门客说:“本来我和汉王都是国君,大家,可是如今汉王做了,我却要称臣,真是天大的耻辱。

况且我把郦商的哥哥下锅煮了,现在却要和人家的弟弟同朝共事,即使郦商畏惧天子的诏书不敢把我怎么样,我自己能不感到惭愧吗?陛下召我入朝,不过是想见一见我的容貌罢了,现在陛下就在洛阳,离这里30里的距离,把我的头斩下来送到洛阳还不会腐烂,陛下还能够看清我的容貌。

” 于是田横拔剑自刎,两个门客和使者纵马奔驰,赶往洛阳。

刘邦看到田横栩栩如生的头颅,流着泪说:“唉,田横真了不起!兄弟三人自布衣起家,先后都做了齐王,真是贤人啊!”刘邦封两个门客为都尉,用诸侯王的礼制埋葬了田横。

葬礼完毕,两个门客在田横墓旁挖了两个洞,然后躺到洞里自杀而死。

刘邦又派人去海岛上召余下的500余人人朝,他们听说田横已死,皆自杀,追随田横的亡灵而去。

随机文章菅原道真简介美国NASA承认外星人存在,NASA的秘密档案公布外星飞行器火龙卷和水龙卷撞一起,小概率事件/火龙卷造成1000人死亡这些催眠图片你敢看5秒,15张图片看完让您迅速进入美好的梦乡十大超人系果实排名,霸主震震果实竟然不是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 本来是因为他有精神病

有的人认为,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面。 据史载;太子对的滥杀无辜不以为然,曾多次劝谏。有一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地上,叫朱标捡起来,朱标左观右看,无处下手。朱元璋笑了,他说:“这根荆棘条不好拿吧?假如我替你将那些尖刺削光磨平,岂不是很好拿了吗?——现在我所杀的,都是将来有可能威胁到你的皇位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网络配图 可见,他的滥杀功臣,是在为大明王朝消除隐患,以确保他子孙后代皇位的安全。 有的人认为,朱元璋出身草莽,早年浪迹江湖,深知贪官污吏强取豪夺之恶,草民深受欺凌投告无门之苦。他仇视权贵,仇视压迫,仇视阴谋,他想建立一个官吏奉公守法、百居乐业的清明世界。 登基前夕,战乱未定,他就任命为律令总裁官,会同、刘基等二十人负责制定法律。他自己也“每御西楼,召诸臣赐坐,从容讲论律义”,逐条审议,然后颁布执行。洪武六年(1373),他又派刑部尚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总计六百零六条,颁布执行。 他是一个以法治国的严厉的君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一例,还是战争时期,粮食紧张,朱元璋曾严令禁酒。大将胡大海的儿子犯酒禁,当斩。都事王恺进言:胡大海正在前线拼杀,可饶。朱元璋大怒道:“宁可胡大海反了,不可坏我号令!”说罢,竟自己抽刀把他杀了。这与他冷冷地对说“杀人偿命”,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那些功臣勋旧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天下是自己血拼出来的,他们和朱元璋共过生死患难,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那些法令条文是管束小民的,与他们毫不相干。他们骄恣横暴,为所欲为。史载:洪武三年,“时武臣恃功骄恣,得罪者渐众”;洪武四年,“时诸勋臣所赐公田庄佃,多倚势冒法,凌暴乡里”。洪武六年,朱元璋敕令工部专门铸造了申戒公侯的铁榜,规定公侯人家倚势凌人、夺侵田产财物,和私托门下、隐蔽差徭的,都处斩罪。网络配图 但他们在铁榜之后,仍不收敛。如,蓄庄奴假子数千,鱼肉乡里,尝占东昌民田,御史依法提审,蓝玉竟一顿乱棍把他打走。又令家人贩购云南私盐,阻坏盐法。又如郭英,私养家奴百五十余人,又擅杀男女五人。周德兴(与朱元璋同村)营宅第逾制,赵仲中城破遁逃,等等。 朱元璋曾说:“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以猛、以严治国,是朱元璋的既定方针,这些人触犯法令,实是罪有应得,根本不存在嗜杀或滥杀的问题。 还有人认为,朱元璋一生受到了太多的精神冲击,地位的卑下、处境的恶劣、战斗的艰苦、牺牲的惨烈,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一旦黄袍加身,过大的落差使他有恍然若梦之感。他常常幻想这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唯恐。自卑、恐惧、危机意识纠结在一起,在他的精神上形成了一种变态的被害妄想。他是一种偏执型的人格障碍者,时时犯疑心病,到处安插耳目,遍布特务网,到头来仍然是惴惴不安,。在日益加剧的恐惧感的追迫下,经历了长期战争岁月的洪武,本能地倾向于一种较为彻底的解决办法——从肉体上消灭他想象中的潜在对手,这就是他一再地制造冤狱,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屠杀的根本原因。网络配图 一人犯罪,按一家一族进行屠杀。枭示、凌迟、剥皮、抽筋,以及刷洗、抽肠、黥刺、剕、劓、阉割、挑膝盖等名目繁多的非刑折磨。从朱元璋致人于死命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上看,他早已堕落成乐于用他人血污来填补自己精神空虚的虐杀狂。 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所遇到的性格类型》一文中指出,这一类的精神病患者是“被成功毁灭的人”。 焦躁,狂怒,精神失控,疑心病,恐惧,被害妄想,终日追踪着朱元璋,折磨着他,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雍正为什么会杀掉自己儿子弘时?是因为怕他夺权吗?

即爱新觉罗·,是我国皇帝,的儿子、的爹。在雍正当政的13年中,他实行、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诸多制度,可以说他是个明君,而非仁君,也就是说他治理国家能力很强,虽然也有不好的一面,但终归益大于弊。据历载雍正最怕的人是他的一个皇子,这个皇子是谁呢?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那么,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 雍正最怕的一个皇子是谁?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即位,这就是。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有的说,康熙临死前曾手书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而胤禛串通隆科多等人,把遗诏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即了皇帝位。也有人说,康熙临死前并没有什么遗诏,而是隆科多耍了手腕,将康熙死前宣召十四子改成宣召四子;还有的说,康熙本来就以四子胤?为继承人,如此等等。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之至今还是个悬案。但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十四阿哥胤禵当时只是一个贝子,康熙挑选他到西北带兵,独当一面,肯定有他的理由,当然也有很深的用心。然而,自当雍正登基后,首先是让胤禵与他掌握的西北军队脱离,然后再禁止他进北京城,把他与其他皇子分隔开。留在景陵的胤禵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实际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夺位的机会也不大,因为雍正早已在他的身边安排了伏兵—。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的说法,是让他时时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胤禵的心中怨恨交加,对雍正的态度当然不会好。雍正说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礼犯分。” 接着,雍正先给胤禵一个郡王的爵位,很快又降为贝子。雍正四年(1726年)开始,胤禵和他的儿子被关押在寿皇殿。几年之后,有一个名叫蔡怀玺的人秘密写了一封信,投进胤禵的院子里,信中称胤禵为皇帝。 胤禵不想惹事,把秘信当中的一些话语剪掉,藏了起来。胤禵还对监视他的将领说这是一件小事,可以随便处置,不必声张出去。雍正据此认为,胤禵此时仍然不老实,心中还有悖乱之意,不知悔改。 因为与雍正是同胞兄弟,胤禵最终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因为莫名其妙的腹疾死在牢狱之中。直到乾隆继位,他才被放出来,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 所以说雍正最怕的一个皇子是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 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 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据《清皇室四谱》的记载:“弘时长大,且已有子,忽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 那么,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呢?原因很简单,是他选定的接班人,而弘时不服气,想杀死弘历而争权夺位。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儿子也要杀。这就是统治者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