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
行台司勋郎中等十有八人为学士。
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
”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
”十八学士是:杜如晦、、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
李世民命画家作《秦府十八学士》图像,学士之一褚亮写赞语。
被选为学士的,非常荣耀,当时人誉称为“登瀛州”(神山名,仙人所居)。
杜如晦:少英爽,喜读书,以风流自命。
隋时曾补滏阳尉,弃官去。
李渊平定京师,秦王引为府兵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
从秦王征伐,常参与机密。
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兼文学馆学士。
与房玄龄等谋划策动“”,助李世民夺得帝位。
后任、检校侍中兼代,进位尚书右仆射,为唐初。
房玄龄:熟读典籍,善作文,工书法。
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补隰城尉。
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掌文书起草)。
累进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文学馆学士。
他辅助李世民经略天下,每攻占一城,各将领争先抢取财物,唯独玄龄留意收集人才。
在参与“玄武门之变”秦王即帝位后,任中书令,进尚书左仆射。
监修国史。
为相十五年。
史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虞世市:幼时笃志勤学,作文、书法俱优。
时,任秘书郎,迁起居舍人。
归唐后,为秦王府参军,转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太宗即位后,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迁秘书少监、秘书监。
每与唐太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
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
褚亮:幼聪明好学,,善作文,喜交结名贤。
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
李世民闻褚亮名,延授秦王文学。
秦王每有征伐,常侍从。
太宗贞观元年,为弘文馆学士,后进授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待等。
其子褚遂良,官至中书令。
姚思廉:父为史学家,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勤学寡欲。
陈时为扬州主薄,入隋为汉王府参军,唐初授秦王文学,不久引为文学馆学士。
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
受诏撰梁、陈二史。
思廉在其父遗稿的基础上,采集他书,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
后官至散骑常侍。
李玄道:隋时为齐王府属。
李密占据洛口,引为记室。
李世民召为秦王府主薄、文学馆学士。
贞观元年,迁给事中,后外任幽州长史、常州刺史。
为人正直,在职清简。
蔡允恭:善缀文,隋时历任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内史舍人。
李世民引为秦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
贞观初,任太子洗马(掌图籍),不久致仕,有集十卷,又撰《后梁春秋》十卷。
薛元敬:武德中,为秘书郎。
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直记室,文学馆学士。
世民为太子时,任太子舍人,专掌文翰,不久卒。
颜相时:弟,武德中为秦府学士。
贞观中迁谏议大夫,有谏臣之风。
不久转礼部侍郎。
于志宁:隋末为冠氏县一长。
李世民为渭北道厅军元帅时,召补记室。
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时,授于志宁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
贞观三年,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
撰《谏苑》二十卷。
后兼太子詹事。
为皇太子,复拜太子左庶子,迁侍中,监修国史。
高宗时拜尚书左仆射。
曾参与编撰各种于补令、礼典。
苏世长:隋时任长安令,迁都水少监。
武德时任谏议大夫。
后历职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文学馆学士。
贞观初出为巴州刺史。
薛收:薛道衡之子。
隋大业末举秀才,固辞不应。
经房玄龄推荐,李世民召见,授秦府主蒲,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
檄书露布(不加检封的文书),多出于薛收之手。
后迁天策府记室参军。
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陆德明:陈时任国子助教。
隋场帝时为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
李世民征为秦府文学馆学士。
不久补太学博士。
贞观初,拜国子博士。
撰《经典释文》三十卷,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及i备家训话考证斟酌而成。
另撰《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孔颖达:少读经书。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李世民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提升为国子博士。
贞观初,转给事中。
后历任国子司业、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
曾与等人撰写隋史,又奉命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成为经学注疏的“定本”,考试经学的准则。
盖文达:博涉经史,尤明三传。
武德中,授国子助教,李世民召为文学馆直学士。
贞观十年,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
十三年,授国子司业。
十八年,授崇贤馆学士。
许敬宗:隋时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
后入,李密以为元帅府记室。
世民召补秦府学士。
贞观八年,授著作郎,兼修国史。
迁中书舍人。
十七年,修武德贞观实录成,暂任检校黄门侍郎。
李治为太子,迁太子右庶子。
十九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高宗即位,为。
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六年,拜礼部尚书。
因力主为皇后,升侍中,监修国史。
官至中书令、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即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掌国政,是武则天的重要信臣。
唐太宗即位后,改门下省的修文馆为弘文馆,置于正殿左侧。
于弘文殿收藏四库书二十余万卷。
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
“令更日宿直。
听朝之暇,引入殿内,讲论经义,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
”(《儒学列传》上)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等都是原文学馆学士,欧阳询、萧德言则是新增的。
欧阳询是著名的书法家,隋时官太常博士。
入唐,任给事中。
武德七年,奉命与等撰《艺文类聚》一百卷。
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掌礼乐、刑罚等事)、弘文馆学士。
萧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传。
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后拜秘书少监。
唐制,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悦直学士。
随机文章这招太狠了!皇后到死都不知道 甄嬛为何要在景仁宫养鸽子到底有沒有夏朝?它存在的原因?否定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夏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却不清算她还天天上门请安宋朝有那些州?乡?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