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用“不是省油的灯”来形容某人的精明、干练等。
,刘邦的老婆孩子都可以用以上的三句话来形容。
在刘邦最穷的时候嫁给刘邦,其眼光无人能比。
在刘邦称帝后,她帮助刘邦翦除异己,,男人都望尘莫及。
刘邦驾崩之后,她打击之前的刘邦宠妃、分封外戚、治国理政、控制等,都做到了极致。
是伟大的女性,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女性,更是一位具有的女性。
戚姬,很多人都说她的下场悲惨,被吕后整成了“人彘”。
我却觉得她没有那么悲惨,当初一哭二闹三上吊,天天逼着刘邦废太子立自己儿子的时候她考虑过其他人的感受吗?没有!所以,她最终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高祖最大的庶子。
他是刘邦当年还是小小亭长的时候与勾搭成奸生下的私生子。
被封为齐王,在位十三年。
吕后对他母亲的恨转嫁到了他的身上,还好自甘下贱,认了吕后所生的女儿,他的异母妹妹为王,否则也会被吕后杀死。
他是聪明的,只是这手段太过于下贱。
刘邦嫡长子,吕后所生。
16岁继承皇位,假如没有吕后的干政和报复,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
可惜,他事事讲仁义道德。
可仁义道德,并不是皇帝要在乎的,皇帝只能在乎手中的权利是否还在自己手中,之后再去考虑仁义道德。
最终,他在异母弟被毒死、惨死、母亲吕后太过于残忍的打击之下,重病缠身,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他本可以成为少年天子,可他只是一个妾的孩子。
纵然得到皇帝的喜爱,也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
小如意是悲惨的,自己被毒死,母亲遭受了世间最为残忍的报复。
一个最不可能当上皇帝却登上了皇帝宝座的皇子。
这一切都是命,也可以说是幸运,还可以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是一个合格的天子,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当时百裕,天下小康。
他与他的儿子共同开创了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他还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在母亲患病的三年里,他下朝之后就去伺候自己的母亲,并亲尝汤药,直到母亲康复,自己病倒。
刘邦的一个老实而痴情的儿子,十一年,受封。
吕后时期,因赵王刘友饿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的女儿为王后。
吕后七年),吕产之女毒杀刘恢的宠妃,刘恢因此,于同年六月,殉情自杀。
吕后认为刘恢因为妇人自杀,废黜其嗣。
他本来可以当一个无忧无虑的诸侯王,奈何生于帝王家,那无情的“权利”争夺使他平静的生活变得波澜起伏,最终殉情自杀。
若说他的哥哥刘恢是悲惨的,那刘友更是悲惨,汉高祖十一年受封淮阳王。
元年,吕后派人毒杀赵隐王刘如意,改封刘友为赵王。
吕后七年,刘友的王后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心生妒忌,便向吕后诬告刘友想反叛。
吕后大怒,于是召刘友进京,将他软禁起来,并断绝粮食,刘友饿死在软禁之所,以平民礼节下葬,谥号幽王。
公元前196年被封淮南王。
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
公元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
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没有死在吕后手里,最为诸侯王的他,应该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好一个诸侯王。
奈何,他要造反,最后却死在了绝食上。
汉高祖十一年,燕王卢绾逃到匈奴。
汉高祖十二年二月,汉高祖封儿子刘建为燕王。
吕后七年九月,受封燕王十五年的刘建去世,谥号“灵”。
刘建与姬妾生有一子,吕后派人将他杀害,因此刘建没有后代,封国随即废除。
自己没被吕后杀,只因去世的早,可他的儿子却没躲过吕后的“毒手”。
差点成了和亲的牺牲品,吕后最爱的女儿。
嫁赵王张敖为妻,生子张偃,吕后封其为鲁元王,故又称鲁元太后;生女,吕后为巩固势力,借“亲上加亲”之名将其嫁给鲁元公主弟弟汉惠帝。
王太后,一个是鲁元王太后;另一个是自己异母哥哥的王太后。
“最是无情帝王家”,对,说的一点没错。
刘邦本来和和气气的一家子,却因为权力变成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