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是犍为郡武阳县人,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很有声望政绩。
建安十九年(214年),平定益州,自领益州牧,以张翼为书佐。

建安末年,张翼被举为孝廉,出任江阳郡下江阳县县长。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出兵攻打汉中,张翼也跟随参战。
亲自率兵前来救援,张翼跟从在汉水之战中击破曹军。
后转任涪陵县县令,升任梓潼郡太守,并逐渐升任为广汉郡太守,蜀郡太守。
建兴九年(231年),庲降都督李恢逝世,蜀廷任命张翼为庲降都督,兼绥南中郎将,驻牂牁郡平夷县,出震南中。
张翼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于是在建兴十一年(233年),夷族首领刘胄起兵作乱造反。
张翼出兵讨伐,还未攻破刘胄,蜀汉朝廷便征召张翼回朝,众部将都认为应该火速返回朝廷请罪,张翼说道:“不能这样,我是因为蛮夷起兵骚乱,不称职才被征召回朝的。
但是接替我的人还没有到达,而我正身临战场,应当组织运送、屯积粮草,作为讨灭叛贼的物资,怎么可以因为被免除官职的缘故而荒废国家的政事呢?”于是继续统领事务,毫不松懈,直至接任的庲降都督马忠到达前线后才出发回朝。
马忠依靠张翼打下的基础得以击杀刘胄,讨平叛乱,蜀汉丞相得知这件事后非常赞许张翼。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兵出斜谷北伐曹魏,以张翼为前部都督,领扶风郡太守。

八月,诸葛亮病逝,大军撤回成都,拜张翼为前领军,并追封之前讨伐刘胄的功劳,赐予张翼关内侯的爵位。
延熙元年(238年),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
后升迁为建威督,授予节符,并进封为都亭侯,拜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
亢维之锐 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张翼同卫将军一起回到成都,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一次出兵伐魏,唯有张翼一人当庭争辩,认为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
同年夏,姜维率领张翼等人出兵伐魏,并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
八月二日,汉军进至陇西郡狄道县,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军队,王经退回狄道城,魏军死在洮水的士兵上以万计。
姜维想要趁胜进军,张翼劝谏道:“可以停止了,不应该继续进军,进军的话可能会毁掉这份大功,就像一样。
”姜维大怒,不听劝谏,将王经包围在狄道城内,后魏将陈泰和邓艾前来救援,汉军最终还是没有攻克城池。
九月二十五日,张翼随姜维撤围退军。
自从张翼在朝堂之上提出不同意见后,姜维内心就与张翼不和,然而一直勉强张翼跟随出征伐魏,张翼也不得已而一同前往。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官位与右车骑将军相等。

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
” 国难身死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兴兵进攻蜀汉。
后主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
九月,钟会军攻陷阳安关口,得以,姜维亦为邓艾所逼,于是与廖化、张翼、董厥军会合,一同退守剑阁,抵御钟会的进攻。
同年十一月,蜀汉卫将军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主刘禅动向不明。
张翼等人于是随姜维向东进入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以察明虚实,不久后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
张翼在变乱中为乱兵所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无法解释的迷案: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想做啥?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解析:用假信骗走汉献帝的三国第一造假高手是哪位
董昭这个人,属于时期第一流的谋士,他有个癖好,一生爱骗人,爱造假。从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就一骗惊人。他先是伪造的檄文,谋得魏郡太守之职。后又伪造的书信,写给当时兵马最强而没有帮手的杨奉。董昭在信中先非常肉麻的夸了一通杨奉,像什么“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放佛曹操真的很仰慕杨奉,甚至许为知己,夸赞杨奉拥护返回洛阳功劳盖世,无人可比,实在是太伟大了。搞的杨奉看了信之后美滋滋的。最后这事竟然被吹成了。结果是曹操和杨奉两人都很开心。 都说一个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曹操第一次见到董昭,就喜欢上了他:一是他的容貌让曹操惊奇,二是他的“移驾幸许都”的计策,也就是写假信从杨奉和中骗走汉献帝。使曹操不但得以立足,而且他的势力从此发展壮大,渐成气候。 董昭作为天子的来使来见曹操。曹操见他,精神充足,暗想:现在东都大荒,民不聊生,官兵面带菜色,此人怎么吃得这样胖?他诚恳地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董昭说:“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注意清淡饮食,坚持这样做有三十年了。”曹操信服地点点头。他问董昭现在担任什么职务,董昭说:“我是济阳定陶人,初举孝廉,原来曾在袁绍、张杨手下谋职。听说天子还都,特来觐见,官奉正议郎。”曹操连忙站起来,设宴招待他。有人急报“一支队伍向东边开走了,不知是什么人。”董昭说:“一定是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为您的到来,引兵欲投大梁去。”曹操问:“李、郭二贼这一去将做什么?”董昭说:“ 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您所擒,不足介意。” 曹操与董昭两人一见如故,说话投机,曹操向董昭讨教朝廷大事。董昭说:“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这是要建立像那样的之业。只是众将领,人殊意异,心里未必愿意服从您的指挥;如果留在这儿,恐有不便,只有移驾去许都,才是上策。现在朝廷流亡,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复徙驾,肯定不符合众人的心愿。——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早做决断。”利害都考虑到了,摆出来供曹操决策时参考。曹操惊喜莫名,他觉得董昭的建策非常是时候,但他不能不担心杨奉,担心在朝的大臣,害怕夜长梦多,发生他变。董昭说:“这件事情好办:先用书信稳住杨奉,再明白申告大臣:京师无粮,许都靠近鲁阳,鲁阳是天下粮仓,粮食筹集、转运方便,所以将迁到许都,大臣得知,谁不愿意跟随您?”曹操认为董昭说的很有道理。董昭离开时,曹操拉住他的手说:“只要我有什么难题,还会向您请教的。” 侍中太史令王立夜观天象,认为“大汉气数将尽,晋魏之地,必有兴起的人。”劝曹操说:“汉以火德王,而您是土命。许都属土,到那儿必然兴旺。火能生土,土地旺木:正合董昭、王立的说法,他日必然兴起。”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奏请皇帝搬到许都,皇帝也只好听从,文武百官都愿意跟随曹操。 到了许都,曹操放开手脚做事了:他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赏罚功罪、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他手里攥着,他当即提拔了一批人:荀彧做侍中、尚书令,做军师,为司马祭酒,刘晔当司空曹掾,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曹洪皆为将军,吕虔、、、、皆为校尉,有这批文臣武将众星拱月,从此,朝廷上下,一切大事均有曹操做主,皇帝基本成了摆设。 董昭不过是一介儒生,他提出“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此言一出,如拨云见雾,点拨了曹操,使曹操拿定了主意,要立自己的根基,从此实现了工作重心和重点的转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可以大干一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