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是如何对待后周帝王的?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屠杀?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这时候符和周恭帝,也就是七岁的柴宗训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相拥而泣,之后都换上白色的衣服乘轿子离开王宫,避居天清寺。赵匡胤和众将涌入皇宫,四处搜掠,宫女纷纷闪避、跪拜。这时候赵匡胤看到有位宫女带着两个小男孩,衣饰不同,于是盘问,宫女说,这是世宗的两位王子。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赵匡胤问众人:“这怎么办呢?”赵普回答说:“带走吧。”一种版本是赵匡胤自己回头对众人说:“还等什么呢?”于是左右把孩子抓走了。两种版本虽然不同,但都表现出赵匡胤的真实内心,想杀尽后人,斩草除根。只是第一则含蓄一点,想必是后人为尊者讳,不好说的太直接,把恶人让给赵普去做了。第二种就直接多了。从赵匡胤的生平、性格看,第二种更符合武将出身的赵匡胤的风格。 两种版本的故事后来都提到一个人物,叫潘美。潘美在里,也叫做潘仁美,是一个大奸大恶之辈,是朝廷里反派人物的代表。而在历史上的潘美则是北宋初期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在北宋平定南汉、北汉的时候建立了赫赫功勋。而面对急于清楚后周皇族势力的赵匡胤,众将皆附和,唯独潘美默不作声。赵匡胤就问为什么。潘美答道:“臣和陛下都北面服侍世宗,劝陛下杀掉世宗之子,则有负世宗;劝陛下不杀世宗之子,就有负陛下。”还有一个版本,潘美回答:“臣岂敢以为不可,只是于理未安。”两种版本都表现出潘美是一个有自己独立主见的人。第一种直言进谏,并且点明杀世宗之子有负世宗,这是作为臣子的不忠。一开始我很怀疑这种回答的真实性,以为第二种更贴近真实,因为表意更加含蓄,对赵匡胤的进谏也更加委婉,只是于理未安,按理当然是不能杀的,而理是什么,就是赵匡胤曾经是后周的臣子,至少是周世宗提拔、任的臣子。不过仔细想想,或许第一种才是真实。潘美此人出名极早,在高平一战之中就立下功勋,之后虽然名位不如赵匡胤,却是赵匡胤不可忽视的重要助手,和赵关系不错。而此时还是赵匡胤进入都城的时刻,说话当还有几分兄弟语气,且大家都感念周世宗的恩情,因此。赵匡胤当然会越来越反感兄弟们的这种语气,于是之后就有了“杯酒释兵权”,确立君臣之分了。 无论怎样,赵匡胤在兵变之初,曾经想过杀掉甚至杀尽后周皇室,以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但是他也明白的意识到,所有自己的亲信,都曾经是周世宗重用、信任的将领,对周世宗都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恩之心,如果进行屠杀,明显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赵匡胤命人追还一个男孩,交给潘美,让潘美收为养子,为世宗留下另一支血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甘延寿和陈汤在为西汉稳定做了什么贡献?
甘延寿与同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将领,两人曾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合力率领军队斩杀匈奴郅支单于,为西汉的国家安全与边疆的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因立下大功,两人皆被封侯,甘延寿被封为义成侯,陈汤被封为关内侯。 甘延寿,字君况,家乡位于现今的甘肃庆城。他家世良好,出身名门,年少时期就相当擅长骑射,后因其出色的骑射技艺而被选入御林军。甘延寿自身力量很大,投举重物之类的一般人都比不上他,同时他的轻功还非常好,据传能够飞跃御林军驻地内的亭台楼阁。后因他的出色表现,甘延寿被提拔为郎官,又因的看重而被升为辽东太守,虽然因事而被免官。之后甘延寿被派出使西域,与当时的副校尉陈汤协力击杀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陈汤,字子公,家乡位于现今的山东兖州。年轻时,陈汤就喜好读书,学识渊博,因为家境贫寒而以乞讨借钱为生,却因此而被人瞧不起。后相继被人举荐,陈汤得以成为郎官,主动请命出使西域,于几年后被任命为副校尉。之后陈汤就被命令与当时身为校尉的甘延寿共同出使西域,两人率兵合力击杀匈奴郅支单于,立下大功,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并且还被封为关内侯。陈汤的一生其实起起伏伏不断,有功也有过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曾为西汉边疆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甘延寿陈汤报捷疏 甘延寿陈汤报捷疏是甘延寿与陈汤两人率兵协力击杀匈奴的郅支单于后,向朝廷报告胜利消息所写的书信。书信中,他们大力赞扬了汉朝的强大与皇帝的深明大义,汇报了已将匈奴郅支单于斩杀,表达了必将诛杀侵犯汉朝之人的决心。 时期,甘延寿与陈汤两人曾被派出使西域。到达西域后,陈汤建议联合其他西域少数民族国家,但甘延寿认为应该先禀告朝廷在实施这个措施。然而没想到的是,在甘延寿生病时期,陈汤独自假称皇上的命令,出动了西域各国的军队。甘延寿虽想阻止,但遭到了陈汤的呵斥,无奈只能听从陈汤。之后两人上书弹劾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并陈述了现下军队的情况。之后甘延寿和陈汤两人率领军队出兵攻打郅支单于所在的康居国,利用的战术大败郅支单于,将郅支单于斩杀于剑下。 斩杀郅支单于之后,甘延寿和陈汤两人就向朝廷上书,请求将郅支单于以及匈奴中地位较为尊贵的人的首级取下并悬挂于京城中那些异国之人所居住的街道,以此来展示汉朝的威严,增强汉朝在异国中的威信,表明凡是前来侵犯汉朝的人,不论是有多远,都必将诛杀他们。之后汉元帝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甘延寿和陈汤两人的西域征战为汉朝边疆的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西汉立下,同时也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