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隋末两大悲剧王世充李密:默默的为李渊做注脚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李密: “王者不死”的神话破灭 古往今来,似乎称王之人均有不死之身,危急之时总能逢凶化吉,其实是一种事后的思维。

李密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次次逃脱,在离当一步之遥的地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李密的第一次充满了传奇色彩。

第二次在小山村教书被人告发,在被抓之前又逃了。

第三次官府抓他,刚好不在家,又逃了。

在与的决战中,中箭落马,也没死。

民间流行歌谣‘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

勿浪语,谁道许!’,暗示李密将做皇帝,改朝换代之时历史上多少童谣最后都验证了,估计李密也深不疑。

盲目发动与的决战,估计也相信王者不死吧。

然而,最终李密被乱箭射杀于唐将盛彦师之手,如果不是李密,盛彦师也许在历史上留不下名字。

败于手下败将 王世充每次都被李密打得找不到北,最后干脆龟缩不出。

不料氓山一战,大意失荆州。

“他人嫁衣”, 被李渊忽悠的一愣一愣, 建立的最大功臣。

李密为李渊牵制并消灭了隋唐大部分的兵力,为贡献了一半良将。

唐朝的建立要论首功,当是李密。

李渊政治上的老到和脸皮之厚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详细讲一下,那绝对是真功夫。

李密胜极之时,给李渊写了封信,人在得意时总有点,”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就是让李渊识相点,他李密才是天下盟主。

李渊的回信倒是配合的很,把自己讲的一文不值,把李密捧上了天,”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李渊的这招叫“骄其志”,舔的李密晕头转向,找不到北。

从此无暇西顾,专心的替李渊打扫战场。

李密兵败之时,似乎还惦记着李渊的忽悠,千不该万不该去投奔了李渊。

我统计了一下,隋末凡是最后归降了李渊的反王,没有一个善终的。

李渊表面上礼遇有加,暗地里使绊,一不给实职,二派人去勒索,搞得李密实在待不下去,然后以叛逃罪光明正大的杀之。

如此黯然离开历史舞台,身死之手,实在让人叹息。

历史形象任人打扮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后来的李密形象被描述成了一个胸无大志,嫉贤妒能,的形象,电视剧真是害人啊。

王世充: 读隋唐史,王世充这厮给人的感觉是信马由缰,无底线,无节操,无顾忌。

我前面写了一篇文章,讲李密为什么不去投靠徐世绩,讲到愧疚让他背了包袱,但如果换作王世充,是断然背不上这样的包袱的。

因为他是胡人,中华文化对他的浸染不让一般汉人那样深入到骨髓,他行事规则简单,像个野人一般。

或许在中呈现出另一种魅力,反正是爱上了这匹野马,还给了他一片草原,王世充在隋炀帝的眷顾下青云之上。

其实这人挺值的,说他不公平,是站在他的角度调侃一下。

王世充不公平之一:没有遇到李密之前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遇到李密之后被打回原型。

遇到李密之后,被李密打得找不到北,三次大战,每次都是先胜后败。

尤其以第一次最为经典。

大业十三年九月, 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余万。

王世充出兵向李密挑战,双方在洛口对阵。

王军士气正旺,全力进攻,首战告捷,击毙李密重要将领柴孝和。

李密此时的用兵方显和霸气,他果断放弃主战场,以部分兵力牵制王军主力,亲率精兵进攻王世充设在黑石的大本营,王世充军狼狈撤退,被李密乘机追击,先胜后败。

王世充不公平之二:好不容易灭了李密,收了陈咬金(陈知节)一干大将,结果反的发,跑的跑。

战败李密后,王世充将秦琼、程咬金、罗世信,裴仁基,裴行俨等一干名将全部俘虏,并极尽笼络。

然而没有一个英雄看得起他,裴仁基,裴行俨密谋搞政变,宁死不服。

秦琼、程咬金趁与唐军交战时直接投唐,很有礼貌的,一点不给面子的抛弃了王世充:“荷公接待,极欲报恩。

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

”(我们得到了你的特殊礼遇,也想报答你,但你疑心太重,不能容人,我们不想与你为伍,就此告别,后会有期),罗世信步其后尘,直接拉了一直队伍投降了唐朝。

王世充不公平之三:皇帝还没坐热,李世民又来打他。

王世充怎么也想不通,都做皇帝不好吗,为什么非得打他呢?李世民,王世充对峙时,王世充说:“长安、洛阳,各有分地,世充唯愿自守,不敢西侵。

”意思是说都当皇帝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打啊。

真实幼稚的可爱,too simple,too naive。

王世充不公平之四:好不容易拉来了援军,援军被先灭了。

讲的是李世民虎牢关一战,兴冲冲赶来救王世充的窦建德自投落网,被李世民一锅端掉,以后会好好讲讲李世民这这荡气回肠的一战。

王世充不公平之五:说好的不杀呢?王世充投降之后,李世民答应不杀。

李渊不得已把他贬为庶民,结果发配的路上被仇家杀掉,而且这仇家未受到李渊任何处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李密,王世充,这两个隋末上演巅峰对决的一对冤家,忙活了半天,真是白忙了,早知如此,两人真该坐下来喝一杯,唱一首“我俩,太不公平”。

这世上没有谁是公平的,谁也没法尽得好处,李渊好不容易做了皇帝,最后被儿子李世民干掉。

李世民呢,把引狼入室,李世子孙几乎被武则天干掉一半。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还是公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悲剧帝王:九五之尊竟为什么下场悲惨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隋末群雄争霸,李渊为什么会甘愿当个小弟?

还不知道隋末群雄争霸,谁能让唐高祖李渊甘当小弟?兵威震天下为唐做嫁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是李唐王朝剪灭群雄,一统了天下。 不过,在当初诸侯争霸时期,曾经有那么一位枭雄人物实力还在李唐之上。为了和此人搞好关系,开国高祖李渊,曾经给写了一封信。信中的言辞非常谦卑,李渊不但主动表态愿意给此人当小弟,还恭维此人应该顺应上天安排,成为天下之主。 此人是谁? 此人就是曾经在隋朝末年称霸一时的瓦岗寨之主李密。 李渊的信是这样的:天生蒸人,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余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冀早膺图箓,以宁兆庶。 大概意思是说,天生万民就该有人出面来管理。这管理百姓的人,除了老弟您还有谁?老夫我年过五十,就算是有心也无力了。我只是很高兴我能依附到像老弟您一样厉害的英雄。希望老弟您早日接受上天的安排,让万民得到太平。 李渊为何会对同为诸侯的李密卑躬屈膝? 一方面李渊夺取关中后,对其他诸侯多拱手臣服,致力于巩固基业。此举使得李唐在关中站稳脚跟,短时期避过了隋朝反扑的锋芒。 另一方面李密的实力也确实强大。瓦岗寨群英汇聚,骁勇善战者有之,用兵如神者有之。李密一度成为反隋诸侯盟主,确实是实力使然。 不过,傲娇无比的李密为何又沦落到兵败将亡,只能到李唐避难,并最终身亡的惨境? 李密麾下虽然能人众多,但是,因为李密害死了瓦岗寨前任领袖翟让,使得瓦岗寨高层分裂。 另外,瓦岗寨锋芒毕露,成为隋朝的头号大敌,并且,在隋朝主力覆灭后,又成为各路诸侯的头号大敌。 当时的李密,北方有,西方有,南方有杜伏威、辅公佑,东南有、,真可谓强敌环伺。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密本应当,逐步扩大,可是,他却四方出击,四面树敌,尤其是在屡败隋军,击败王世充之后骄傲自满,宠信奸佞,最终导致瓦岗寨覆灭。 灭亡之后李密带着残部投靠了李渊,李渊表面上也对李密以礼相待。不过,李渊在接受李密投降之后,立刻就把瓦岗寨旧部一一分化。大家为了自家前途,也纷纷选择了离开。只有寥寥数人还忠于李密。 可是,落魄时的李密还自大无比,觉得自己虽然兵败,但是手中还掌握着许多地盘,许多兵马,对待李渊给出的待遇很不满意。 在投降李渊后不久,李密再次起兵,劫掠一番之后想要逃出李唐辖区。没想到今非昔比,李密在投降之后的影响力已经直线下降。李唐出动了数十名士兵就把李密军队杀散,李密本人也被斩杀。 得意 时不知收敛锋芒,亲贤远佞;失败时不能认清形势,狂妄自大。李密败亡,实属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