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三国第一谋士刘巴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起故事,恐怕最让人振奋与热血的就是那些沙场厮杀、尔虞我诈,武将英雄与谋臣智士,从来都是人们敬佩的对象。

而说到三国里著名的谋士,大家第一时间又会想到,但其实三国第一谋士另有其人,就连诸葛亮也要自叹弗如,那么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诸葛亮雄才大略,能被他看在眼里的人委实不多,不过有一个人却非常厉害,诸葛亮费劲周折也要把他网罗至麾下,可见对其看重,并且在公开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

”网络配图 子彻,即,荆州零陵人。

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曾任苍梧太守。

父刘祥,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刘巴少时就早慧聪颖,很有才干,却养成了恃才傲物的个性。

虽然同,但他一直瞧不起刘备“织席贩履”之出身,因此从骨子里藐视刘备。

刘巴在十八岁时,就担任荆州郡署户曹吏主簿。

当时刘备正好来荆州投奔。

的刘巴当时已经很有名气,刘备叫自己外甥周不疑去向他求学,刘巴拼命推辞掉了,说:“我那点学问真算不了什么,你让你外甥拜我为师,就好比摧毁了鸾凤之艳丽,一头扎进燕雀的小天地,这怎能让他变得更聪明呢?”搞得刘备很没面子。

因为看不起刘备,所以在刘巴的政治理念里,根本就没把刘备当回事。

后来刘备落魄,在长坂坡被打的,夹着尾巴奔逃之际,刘巴更是北上去投靠,好歹人家刘备也是刘家人啊,不带这么落井下石的。

名士刘巴来投靠,曹操,让他做了自己的贴身助理,后来又被曹操派去招抚长沙、零陵等地,对其重用,不过刘巴的运气不太好,人看走眼了,结果曹操在接下来的赤壁大战之中惨败。

随后刘备占据荆州,因为刘巴打心眼里看不起这厮,提早撒丫子跑了,逃到交趾地界。

在刘巴跑路之前,诸葛亮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劝他归顺刘备,而刘巴这么给他回复了一句话,道:“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

足下何言邪!”网络配图 大意是说,我受曹操的派遣而未成事,不敢自夸,你跟我扯个毛线啊!毫不犹豫就把诸葛亮给拒绝了,使“先主深以为恨”。

刘巴逃到交趾国还不够,又改了姓,就怕牛皮糖刘备找到自己,后来在交趾这个地方混的也不太好,常常和当地最高地方长官闹矛盾,所以撒丫子又跑了,跑回益州,然后被抓住了,又经历了点风波,刘巴被送到了益州牧的面前,刘璋以为奇,重用之。

《零陵先贤传》原文记载:巴入交趾,更姓为张。

与交趾太守士谿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

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杀之。

主簿曰:“此非常人,不可杀也。

”主簿请自送至州,见益州牧刘璋,璋父焉昔为巴父祥所举孝廉,见巴惊喜,每大事辄以咨访。

刘巴在为刘璋效力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很有远见的建议,那就是不要接纳刘备入川,那个小兔崽子是个十足的小人,绝对不能引狼入室。

不过刘璋手底下还有一个人,叫做张松,这个家伙是亲刘备派的,力主劝谏主公联合刘备,全力干翻曹操怼死。

刘璋没什么主见,看张松一副对自己的样子,就傻了吧唧的信了他的话,迎接刘备入蜀,一起干大事业。

网络配图 等到后来张松暗通刘备的事情败露后,刘璋才明白刘巴说的是正确的,悔不该当初,不过此时的刘璋大势已去,根本无力回天,益州地盘果然很快就被刘备收入囊中。

虽然刘备之前一直对刘巴存有怨念,但在进攻益州的时候,还是下令,“谁敢加害刘巴,就灭他三族。

” 后来刘巴被缚,把刘备乐得跟开了花一样,这下你总算跑不了了吧! 刘备再次邀请刘巴加入自己小米加步枪的队伍,哥俩打天下,谁他妈都不怕,而诸葛亮也在这个时候机智的上线,再次给他写信,走投无路之下,刘巴只好投靠在了的当初十分鄙夷的刘备帐下。

势比人强,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巴也早已放下对刘备的成见,乱世英雄,不论出身,能者得天下。

刘巴为人节俭,不愿与人交往,只重公事。

刘备登基时,所有文诰策命都出自刘巴之笔。

刘继兴考证,其时有诸葛亮、、刘巴、、伊籍“共造蜀科”之说:蜀科之制,由此五人所制。

可见刘巴的能耐确实很大。

网络配图 刘巴最牛的贡献是在归附刘备后不久。

史载,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

刘巴说:“小事一桩,三个动作搞定: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统一全国物价。

后来刘备称赞过刘巴,说道:“子彻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大意是说,子彻此人才智绝人,只有像孤这样的英雄才能用之,孤之外的其他人想驾驭他可就难了,这种给别人吹牛逼的时候还要把自己也给捧上去,除了刘备别人是干不出来的。

只不过可惜的是,在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刘巴就病逝,时年只有三十九岁,可谓天妒英才。

如此,大家对三国的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历史上三国时期全都战死的西川四将!

西川四将,是时期益州军部下四位大将的合称,分别是张任、刘璝、泠苞、。网络配图 1、张任 张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官至益州从事。张任在《平话》中为蜀川元帅,形象较历史上出入较大。张任把守险要濯锦江上的升仙桥,军半月不能进。后受托梦,教与作法,得以过桥,交战中张任不足三合即被黄忠斩于马下。网络配图 2、刘璝 刘璝,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将。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受命率兵抗击刘备,旋即败归。益州牧刘璋部将。璋请刘备入川,其将璝等不悦。后二刘设宴,备将、欲乘机杀璋,璝及张任、泠苞、邓贤等御之。后备攻益州,璋遂令璝、泠苞、张任、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拒备。四将行兵之次,璝请同往锦屏山问命於紫虚上人。所得灾运,璝信,任不从。璝数与备军战,各有胜负,后退守雒城。及任亡,备军闻城。璝在城上大骂。备将方待取箭射之,其将张翼拔剑砍翻璝,开门投降。 3、泠苞 泠(líng)苞(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刘璋的部将。在小说《》中,泠苞登场于第60至63回,其形象较历史上丰富许多。性格刚勇。刘璋想邀请刘备入川,泠苞等文臣武将都认为不可行,刘璋不听。魏延在席上舞剑想要谋害刘璋时,泠苞起身舞剑阻止。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侵攻益州,刘璋派泠苞、刘璝、张任、邓贤等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抵抗刘备。泠苞被黄忠击败,被魏延的伏兵所擒。 泠苞以招降其他将领为理由逃回,后来泠苞打算决水淹没刘备军,计谋却被彭羕用占卜识破,刘备军事先有了准备。刘璋军因此战败,泠苞被魏延俘虏,刘备下令将泠苞处决。网络配图 4、邓贤 益州牧刘璋部将。贤为蜀中名将,血气方刚。璋欲引刘备入川,贤等一班文武官皆以为不可,璋不从。后备军师庞统命魏延於宴中舞剑,取璋性命,贤、泠苞、张任等知其意,与之共舞。建安十六年,备取益州,璋遣贤、苞、任、刘璝等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以拒备。贤与苞於城外下寨,设埋伏困延。后延果来劫寨,贤伏兵出,延慌走,忽延马失蹄,将延掀将下来。贤马奔到,挺枪来刺延。枪未到处,黄忠弓弦响,贤倒撞下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一太后放着自己的儿子不立,却立侄子为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赤乌(第四个年号)末年,孙权的第六子()大婚。嫁给孙休的这名女子不是外人,而是孙休的姐姐和的女儿。按照辈分,朱氏和孙休的关系是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其实也不是孙休非要娶自己的外甥女,是孙权点的鸳鸯谱。 站在今天的角度,或许这桩婚姻有些不伦不类。但在封建时代,这倒也不是孙权家族的独创。西汉时,就曾将自己亲闺女的女儿嫁给了儿子。孙休和孙鲁育尚且不是一个母亲,而刘盈和鲁元公主却是同父同母。 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而且又是庶子,所以跟皇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朱氏嫁给孙休之初,孙休只是的一个。婚后朱氏跟着孙休在他的封地生活。 孙权立的第一位继承人是,这位吴国太子还算有些才能,只可惜命短。孙登临终时,曾留下遗言举荐为太子。所以,孙登去世后孙和就成了吴国的新太子。但后来,孙和却遭到孙霸与全公主的诬陷,而后失势。这就是吴国历史上的南鲁党争,南鲁党争的结果是孙霸被杀,孙和被废。 孙和被废黜后,孙权就把宠妃潘淑的儿子孙亮立为了第三任太子。孙亮十岁登基,十五岁亲政。然而孙亮亲政后刚一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了会稽王。孙亮被废后,孙休被迎立为帝。孙休登基四年后的262年,朱氏被立为皇后,随后孙休和朱氏的长子孙酦(wān)被立为太子。 朱氏从王妃变成了朱皇后,可谓喜从天降。朱皇后的母亲孙鲁育,曾因孙仪等人谋杀权臣孙峻的事儿,被自己的亲姐姐孙鲁班诬陷,后遭到孙峻的冤杀。孙休即位后还为朱皇后的母亲平了反。可见朱皇后和舅舅孙休的婚姻还是和美的。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朱氏被立为皇后的第三年,孙休就得了暴病撒手人寰了。虽然孙休去世前,已经立好了太子。但此时的早已失去了昔日三足鼎立的平衡局势,蜀国刚刚被曹魏消灭,这时的吴国也是内忧外患。所以,群臣都觉得应该找一位成熟的宗室子弟继承大统。 最后在左将军万彧的操作下,孙休的侄子(父为孙和)成了最佳人选。当时吴国的主政大臣是丞相濮阳兴和张布,在万彧的举荐下,这二人于是找到了朱皇后询问她的意见。鹅湖逸士在他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朱皇后是气质突出的窈窕淑女一类女性。 当濮阳兴和张布找到她时,她跟这两个大臣说,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得社稷大事,只要他们能够保证让孙皓来继位对吴国没什么损害她就满意。意思很明显,就是点头同意了让孙皓继位。 这位朱皇后(当时应该是了)放着自己现成的太子儿子不立,竟立侄子做了吴国。所以,最后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孙皓刚开始对朱皇后还比较恭敬,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权柄的稳定,他的狼子野心也越来越明显。 孙皓即位一个月后,就把他的生母何姬尊为了皇太后,直接把朱皇后由太后贬为了景皇后。最终265年的7月,年仅三十余岁的朱皇后被孙皓逼死。朱皇后不仅去世的时候不在正殿,就连去世后的丧事也办得极其失礼。 而孙皓呢,沉溺酒色,嗜好杀戮,昏庸残暴的他最终把吴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280年,孙吴被西晋所灭,后孙皓投降,四年后死于洛阳。孙皓是亡国之君,但吴国的灭亡朱皇后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