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桓公是被谁弑杀的?卫桓公是个怎么样的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卫桓公是春秋时期,第13任国君,在位一共15年时间。

卫桓公并不是公正妻的儿子,但却是被正妻庄姜抚养长大,此后被立为太子。
卫桓公还有两个弟弟和,原本卫桓公还十分宠爱弟弟州吁,但州吁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最后集合卫国流民将卫桓公弑杀,并且自立为君。
而卫桓公也成为了春秋第一位遭到弑杀的国君,州吁为什么要弑杀自己的兄长?这背后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古代,有一个字是最为大逆不道的,那就是弑。
它的意思是子杀父、臣杀君,前者违背天理人伦,后者违背礼法纲常。
无论在哪朝那代,这种行为都是被人所唾弃的,是要写在史书上被后世所咒骂的。
在春秋时期,弑君的行为一开始是没有人敢做,直到一个倒霉的国君成为第一个牺牲品后,这个潘多拉魔盒就被打开了。
公元前735年,卫国国君卫庄公去世,太子完继位,他就是卫桓公。
卫桓公能够坐上王位,实在有些侥幸。
因为他的母亲身份极为低微,不仅不是正室夫人,而且还是妾室陪嫁的媵。
按照周王朝嫡长制的原则,他根本没有继承权。
正室夫人是公主庄姜,是一位有名的美人,《》中《硕人》的卫国民歌就是描述她的美丽。
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成为了两千多年来美女标准。
更牛的是,她还是很有才华,《诗经》中的《燕燕》一诗就是她写的,此诗是第一首送别诗,因此她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但这样的美女诗人,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得卫庄公的宠爱,甚至没有生儿育女。
卫庄公喜欢的是两位来自陈国的女子,一个是妾室厉妫,一个就是作为厉妫陪嫁丫头而来的戴妫。

厉妫生有一个儿子,但是很早就夭折了,戴妫所生的儿子,就是公子完。
恩,大概这个名字确实不吉利,埋下了他以后人生悲剧的伏笔。
不过,一开始公子完还是幸运的,卫庄公让他认庄姜作母亲。
这就意味着他取得了嫡长子的身份,将来是可以继承王位的。
更为幸运的是,庄姜心地善良,待公子完视如己出,并且竭尽全力帮助他。
其实后来卫庄公更喜欢另外一个儿子州吁,一度想让州吁作继承人。
但因为庄姜背后是齐国势力,最终还是公子完如愿以偿。
卫桓公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将胡作非为、残害百姓的州吁罢免所有职务。
州吁害怕接下来就是被杀的命运,赶紧逃离了卫国。
然而,州吁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在逃亡生活中,他时时不忘,因此到处结交亡命之徒,其中就包括了共叔段。
共叔段更不是什么好人,他是国君的弟弟,曾经因为要夺取郑国的王位而攻打郑桓公。
他的谋反遭到了惨败,因此,共叔段便出走,逃到了卫国的共地。
这两人勾结起来,日日夜夜就是考虑找机会向自己的兄弟讨债。
最终,州吁等到了机会,为了这个机会,他等待了十六年。
在公元前719年,州吁邀请了卫国的流亡人士一起,趁卫桓公不备,突然发动叛乱。

要说卫桓公也确实能力平平,干了这么多年的国君,却被一群流民击败。
州吁攻入王宫后,不顾当时的礼法,悍然将自己的兄弟卫桓公杀害。
史书上对于卫桓公之死只有几个字: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卫桓公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被弑杀的国君,此后当时的社会就是所说的局面了。
各种弑君事件层出不穷,据《》中记载,春秋时期被弑杀的国君一共有36人。
也就是说,自从州吁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后,就有35个国君步其后尘。
滑稽的事,第一个步后尘的就是州吁本人。
他推翻了卫桓公后,自立为卫国国君。
他倒是够义气,不忘当年与共叔段相交的情分,替他攻打郑国。
然而,州吁的统治是大失民心。
卫国大臣石碏找到了陈国国君陈桓公请求报仇,因为卫桓公也有陈国的血统,因此陈桓公痛快答应了。
州吁在当上国君后仅仅几个月就被杀死,这也是他的后果。
他死之后,连称呼都变成卫废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梦见自己会游泳是什么预兆
梦见自己会游泳是什么预兆?五行主水,得此梦,主事业中多可得他人之信任,彼此财运良好之迹象,梦见游泳之事多为流动之财,事业可长久之征兆。春天梦见自己会游泳,水木相生者,乃是木旺之时,事业多有好运之意,拓展能力极强者财运更胜一筹,若非与他人间合作共处,或有真诚相待之情意,事业多有不得之力。夏天梦之,得财之事,多为他人相处,若非与他人间真诚相处,或有共进退之想法,则财运难以亨通之象,求财者不可自我主张秋天得此梦者,主异性关系复杂,情感有烦恼在心,金水两旺之人,身边多有异性之追求,奈何两人并非情投意合,则感情之事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乱。冬天得此梦则水旺,事业中可有他人相助,贵人运多者生活安乐。
解析:郑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武姜?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小儿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之后又逼着郑庄公给他增加人口,军队,财富等等,郑庄公一直隐忍,直到共叔段公开谋反,郑庄公一击致命。恼怒的对母亲说出了“不至黄泉,勿相见”,这才有了后来黄泉相见的故事。 一般来说,对这一段历史,对郑庄公有两个观点,第一种是说郑庄公确实宅心仁厚,孝顺母亲,关爱弟弟,一直包容他们,直到共叔段自己作死才忍无可忍。第二种是说郑庄公其实是一个阴谋家,他故意对弟弟和母亲的不合理要求采取忍耐态度。就是为了纵容弟弟谋反,以便自己动手时名正言顺。 但是呢,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说,以上这两种观点可能都不对,实际上更可能的原因是:郑庄公早期是不得不顺从母亲,之后当条件成熟时,对母亲和弟弟进行了总清算。 我们先说说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 首先,是庄公即位时的年龄,郑庄公是公元前757年出生,公元前743年即位,同年他的母亲要求他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也就是说,郑庄公面对这个棘手问题的时候,只有14岁,就算古人那时候早熟,已经在他爹死之前开始参与政事,恐怕人脉和威望也都基本为0,所以面对母亲武姜的强势以及娘家的影响力,他是不可能不屈服的。 第二,武姜的娘家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她的老爹就是申侯,申侯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耳熟?那个联合了攻灭了西周的国君也叫申侯。西周的灭亡虽然因为“”这个故事变得充满了故事性,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旁支都拿掉,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废了王后——申侯联合犬戎攻灭西周——申侯联合其它诸侯扶持。而这个申侯,就是武姜她爹。也就是说,武姜的老爹,可是一个刚刚灭掉了西周,还控制着东周小朝廷的大神,面对这样的实力,年幼的郑庄公想不怂也不行啊。 申国的来龙去脉,一直是各个历史学家考证的热点,有一种说法是,申国就是西戎的其中一支——申戎建立的国家,西周建国之后,和西戎的战争就没停过,在西力鼎盛的时候,申戎选择了归顺,受封为申侯,建立申国。但是之后西周国力日渐衰落,申国又开始不服管,跟西周的冲突开始加剧,直到千亩之战大败周军,周王室和申国达成了协议,由王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幽王娶了申侯的女儿,申侯进入朝廷掌权达成了合议。所以周王室和申侯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烽火戏诸侯故事。 而在灭亡西周建立东周之后,申国就在历史上没有特别多的戏份了,可以猜测,东周的建立是申国国力的顶点,同时,也是衰落的开始,并且衰落的速度还比较快,到郑庄公开始对共叔段动手的公元前722年左右的时候,申国的国力很可能已经不大行了,加上郑庄公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已经毫无问题了,所以在郑庄公击败共叔段并杀了他的时候,武姜无能为力,申国也没有帮助共叔段。 除了内部事务之外,郑国能在郑庄公时代成为当时的一个小霸,也和申国有一定的关系,申侯扶持平立了东周,自己自然要把持东政,之后(郑庄公他爹)也娶了申侯的女儿也就是武姜,之后郑武公也被周王室授予了朝廷的大权,这其中除了有郑国国力因素外,申侯也一定推动了此事。这更进一步加速了郑国对外的扩张,也让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越来越差,以至于最后爆发了名震天下的,当然,这些都是另一个精彩的故事了。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鬼故事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人类不是真正的地球人,人类成囚犯/地球成监狱(上帝是外星人)闪雷兽存在吗,潘多拉最顶级掠食者/13公里外即可发现猎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