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此人竟以为帝王会因为自己功劳大而让位,最后下场很凄惨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东晋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有的说他是真英雄,对国家一片丹心。

有的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窃国,为了取代司马家,自己当。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不能不承认,桓温在东晋历史上是一个人才。

桓温首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桓温十五岁那年,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韩晃杀害,一个叫江播的人也参与了其中。

韩晃当年就死了,15岁的桓温发誓要杀了江播,为父亲报仇。

三年后,江播死了。

但江播的儿子们怕桓温来寻仇,就先准备好兵器,以防不测。

结果还是没防住。

桓温扮成吊丧的人混进去,杀了江播的三个儿子,为父亲报了仇。

桓温这种为父报仇的执着精神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许。

桓温的情怀还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慨上。

在他第二次北伐时,路过金城,看到自己早年做琅琊内史时栽下的柳树已经又粗又壮,不禁感慨万分,说下一句的话,“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说着,他还流下了感叹的泪水。

一个能从自然万物中得出经典结论的人,一个能被自然感动的人,是值得后人尊敬的。

桓温自认为本领超强,他常常把自己比作司马懿、刘琨一类的人。

有一次,他在北方得到一个老婢女,这人曾做过刘琨的家伎。

老婢女一见桓温就哭了,说他长得像刘琨。

桓温一听很高兴,赶紧整了整衣冠,问她哪里像。

老婢女说,脸庞像,就是瘦了点;眼睛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像,就是矮了点;声音像,就是过于女人味了点。

这几像,仔细琢磨一下,其实哪都不像。

桓温非常失望,倒头便睡,好几天都。

不过,一个老女人的话并没有把桓温打击倒,他照样带兵,照样北伐。

在经过两次的北伐胜利后,他建议把都城迁回洛阳。

但是,东晋没有一个人同意。

他们不是害怕胡人再次侵袭,就是过惯了南方的安逸生活,总之,迁都的事不被人提起。

而桓温,在经过叛将的墓时,大叫王敦为“可人。

”还跟他身边的亲信说,“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这样的话。

这不是有另立山头的想法吗?拿着东晋的官兵,做着自己的梦想,难怪人们对桓温有看法。

桓温本想像曹操和司马懿一样先立功,然后再名正言顺地向朝廷要名分。

可是,第三次北伐失败,桓温的声誉受到影响,为了在朝中更好地立足,他逼着废了皇帝,然后立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简文帝。

一废一立,桓温的地位大增,他在朝中,把不听话的全部干掉。

就连傀儡皇帝司马昱,也时时担心自己会被废掉。

可是,司马昱第二年就去世了。

临死前,他下诏把皇位传给太子,王坦之、谢安和桓温一起辅政。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桓温却感到非常失望。

他以为,凭自己的权力和拥戴之功,司马昱即使不禅让,也会让自己做摄政,结果却是和别人平分秋色。

从此,桓温心生怨恨。

结果,这一气竟然气出了病,不久就死了。

桓温可以算得上历史上最傻的人。

有拥立之功就能让皇帝自动让位?哪个皇帝不是被逼着才禅让?这种奇葩想法不被人嘲笑才怪!而他没收到禅让的诏书被气死,可真的是个悲催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孙权一方霸主:但喝醉之后竟做了这样的事情

喝酒,少喝点是雅事,喝的适中是正事,喝的太多就要坏事。普通人如此,身居高位之人更是如此。时期,掌握天下的三位君主,喝酒好吟诗,于是有了《短歌行》;喝酒爱郁闷,于是有了的感慨;那么喝酒之后的酒品怎么样呢?网络配图 答案是真不怎么样?正常人喝酒耍酒疯的事,他全能做出来。一次他在武昌临钓台宴请群臣,喝着喝着就有点醉了,他举着杯子,对群臣说道:“今天大家一定要喝的尽兴,直到有人喝多了,从这个临钓台掉下去,咱们才停止。”他这么一说,江东老臣,看不下去了,颤颤巍巍跑到自己的马车上躲了起来。 孙权一看这老头不给面子,很不高兴就派人把他喊了回来,问他:“大家一起喝的挺高兴的,你为啥发火啊?”张昭回答道:“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网络配图 这老头直接将孙权比作了,这是很重的话了,换了度量小点的君主,基本就可以拉出去砍了。不过孙权虽然喝多了,但是脑袋还是很清醒的,听完张昭的讽刺,孙权感到很惭愧,酒宴也就不欢而散。 虽然孙权认识到自己喝酒犯迷糊的事不对,但是并没有想改正的意思。没多久,喝酒抽风的毛病又范了。这回他不仅自己喝酒喝的非常积极,还很主动的去给下边的大臣倒酒。一杯又是一杯的,一个叫虞翻的大臣有点扛不住了,就倒地上装迷糊。不过他是真有点迷糊了,孙权刚走,他就坐了起来,正好和孙权来了一个四目相对。网络配图 孙权这下很生气,拔出宝剑就要砍他。这时候大司农刘基赶紧跑过来抱住孙权说:“大王不要在喝酒的时候杀虞翻,虞翻就是有罪,等酒醒了以后再说。大王雅量敬贤的声明还是要考虑考虑的。”孙权说:“曹操都能杀,我杀一个虞翻算什么?”刘基赶紧劝解到:“曹操伤害天下士人,所以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大王您是讲究德义的人,怎么能和曹操相比。” 这几句话哄得孙权很开心,虞翻也躲过了一劫。第二天孙权酒醒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就和身边的人嘱咐道:“以后我喝多了要杀人,都不能杀,你们都拦着点。”大臣们虽然口里称是,但是心里估计也很纠结,你是大王,脾气一上来,那还不是说杀就杀,怎么就不考虑戒酒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禅的能力和智商究竟如何?至少不比曹丕差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