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明朝这个帝王脾气出名的好 跟宋仁宗有的一拼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历朝历代,既有商纣、、、这样的残暴之君,也有、唐太宗、这样的仁厚之帝。

宋仁宗当政时,著名的铁面公然在朝堂上与他争辩,反对张贵妃的叔父为宣徽使。

说到激烈处,唾沫星沾到宋仁宗脸上。

宋仁宗只好用手拂去,却也无可奈何。

回到后宫,张贵妃关切地来问情况。

宋仁宗没好气地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更是公认的脾气好,甚至比宋仁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的众多里,朱载垕的童年最悲惨。

网络配图 他母亲杜康妃没有得到父亲嘉靖帝的宠爱,他本人又不是长子,因此基本上没有得到父爱。

加之“二龙不相见”的魔咒,嘉靖帝对朱载垕长期漠不关心,虽然是父子,两人却极少见面。

朱载垕前去皇宫请安,也常常被冷漠地拒之门外。

就连杜康妃死去,嘉靖帝也不允许朱载垕为母亲守孝。

所以,朱载垕就在母亲不疼、父亲不爱的环境里,尴尬地度过了30个年头。

当然,或许正因为此,朱载垕得以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使得他后来登基做皇帝后,处理朝政较为宽厚仁慈。

朱载垕还在做裕王时,生活简朴,在吃方面没啥特殊爱好,唯独喜爱吃驴肠。

逢年过节餐桌上必然有这道菜。

他登基后,一次偶然经过御膳房,听到里面传来驴子的惨叫声。

他询问厨子后得知,烹饪驴肠这道菜的过程很残忍。

在那以后,朱载垕就再也不吃驴肠了。

众所周知,在明朝,除了、等少数时期,文官比较收敛外。

其余时期,文官表现得相当强势,动不动就上奏章“怒怼”皇帝。

朱载垕登基不久,便受到这种“待遇”。

1570年,即隆庆三年,大臣郑履淳打了一份报告上来:“陛下御极三祀矣,曾召问一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

回奏蒙谴,补牍奚从?内批径出,封还何自?” 意思是什么呢?陛下当了三年皇帝,亲自召见过大臣吗?亲自主持策划过国家大事吗?批复奏折,真的是自己亲自干的吗? 这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朱载垕是懒皇帝。

如果是换了一个脾气暴躁的皇帝,这郑履淳不死也得脱三层皮。

可朱载垕看了却不以为然,也不给郑履淳小鞋穿。

后来,朱载垕又遇到更加“愤青”的。

网络配图 海瑞外放应天巡抚期间,兴修水利,安抚穷困百姓。

同时,遏制兼并,惩办豪强,连退休阁老也被他追究责任。

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朱载垕一方面表扬海瑞干得漂亮,一方面又让海瑞改任南京粮储。

没想到海瑞毫不领情,他马上辞官不做,还上奏章,怒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骂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妇人。

当时的内阁首辅芳看了奏章,自嘲道:“我应该是个老妈子吧?” 朱载垕得知此事后,也没生气,只是调侃李春芳:“国事艰难,你当老妈子的辛苦了。

” 当然,朱载垕宽厚仁慈,却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老好人”。

该出手时就出手,他在继位之初,就着手整治官场上的腐败之风,搞掉了一批贪官和庸官。

明朝官场风气为之一变。

朱载垕还干过一件注定将载入史册的事情:解除海禁。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在明朝初期,由于倭寇经常骚扰东南沿海,朱元璋随即颁布海禁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止民间海外贸易。

此后,虽然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有“下西洋”的壮举,可这纯属明朝与藩属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朱载垕继位不久,便诏告群臣:“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

”解除海禁因此提上议事日程。

随后,在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的提议下,朱载垕正式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海外贸易,还主动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史称“”。

“隆庆开关”给明朝经济注入了活力,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

很快,白花花的银子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

数据显示,从1567年到1644年,77年间,通过海外贸易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福建月港,从此被欧洲商人形象地称为“银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帝王:茶叶多少钱一斤?茶农:500文!雍正回宫便处死3人

众所周知,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虽然乾纲独断,但、雷厉风行,他自信十足又洞悉下情,勤政不息又讲究效率,刚毅果断又处处小心,又从善如流。 总之,雍正是个集权谋、冷酷、柔情、多疑、阴冷、深沉、薄情寡义于一体的皇帝,他性格复杂,我们很难用一种盖棺定论来说雍正。但雍正皇帝有一点是公认的,他勤政,是个实干家。 纵观一代,雍正的勤劳是出了名的,他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历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雍正勤政到什么程度呢? 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雍正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 雍正皇帝自己都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意思是他每天要处理50至60件事,更要命的是,雍正受教育程度高,文笔好,他喜欢在奏折上写评语。 结果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 后来有人将雍正批阅过的7000多份奏折编成《雍正朱批谕旨》,光是装订的线装本就足有半米厚。 那么,雍正为何这么多事情要做,这么多奏折?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他下令各省督抚密上奏折,后来又将此特权下放到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不久后他又规定将权力进一步下放到地方知州等中级官员,对此他解释说:“道府等员,乃系小臣,品级卑微,无奏对之分。” 也就是说地方知州等中级官员可以直接写奏折给雍正皇帝,你说他能不忙吗? 而清王朝在雍正的铁腕治理下,也显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国库更是日渐充盈,昔日松弛腐败的官僚渐渐消失。 除了在宫中办公外,雍正还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同时考察下面官员有没有欺上瞒下。 有一年,河南发生黄河水灾,当时静在河南料理事务,为详细了解灾情,雍正在随从的陪同下,秘密的出宫,微服私访到了河南。 调研完后,雍正一行人就返回京城,不过他们在途径山西晋城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雍正一行人因为累了,来到了一家茶叶店稍作休息。店老板看客人上门了,急忙热情招待,命人奉茶。口渴的雍正,拿起茶杯就喝了好几口。 忽然间,一股茶香而来,鲜爽、醇香,雍正喝完后,还有回甘,作为一个品茗的高手,雍正一喝就知道这是什么茶,于是他:“请问掌柜,这茶是不是安徽黄山的毛尖?” 茶老板一看这是位行家,立马说:“客人是识茶之人,这就是上等的黄山毛尖,我大儿子前天刚从徽州带回来,只带了百斤不到。” 雍正是品茶高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清人画行乐图轴》中看到,画中雍正皇帝手持如意端坐于山林之中,在画面右侧,于石台上放置了外出携带的茶碗、茶壶等。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携式茶器,是一套茶具箱。 雍正听完茶农的回答后,很高兴,毕竟自己喝出来了,这跟皇宫中喝的一样,味道没变,于是又问道:“这茶叶多少钱一斤?” 茶老板看雍正一行人不像本地人,于是说:“只收您500文一斤!” 谁知茶老板话音一落,雍正脸色异常难看,陪同的张廷玉见此,急忙叫他称上两斤茶。付了钱后,雍正一行人走出了茶店,一声不吭,为啥呢?只因刚才茶叶店掌柜的话触动了他的内心。 据说在出宫前,他在与总管盛安闲聊时,聊到茶叶的价格,担任户部侍郎,又是内务府总管的盛安竟然告诉雍正,这黄山毛尖要一斤30两。 30两和500文,差距太大。估计很多人,看不懂。那我用现代的计算方式来看看,清朝一文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0.2元,一两就是200元,一两等于1000文。500文就是100元,30两呢?6000元。你说差距大不大?相差60倍。这是什么利润? 众所周知,雍正是一个实干家,来不得半点虚的。回到京城后的雍正立马命人彻查此事,果然发现了其中暗藏玄机,猫腻很深,原来盛安、皇、商人秦永安三个互相勾结,故意哄抬价格,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 知道真相后的雍正勃然大怒,当场下令,将这三人全部抄家,处斩。由此可见,雍正,雷厉风行,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随机文章清朝的皇后权力多大?这件事让人傻眼:竟然是她决定蒙古现千年木乃伊身体完好,身穿裘皮母马陪葬(高端奢华)王思潮分析北京不明飞行物,飞行高度普通飞机无法达到揭秘现在还存活着美人鱼吗,美国海军抓到活体美人鱼秘密研究太阳系是外星人制造的​,人类被外星人囚禁(阴谋论/不可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高力士本来不是奸臣?竟因帝王离世吐血而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