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中国宫廷史上十大著名淫乱女人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赵氏姐妹淫乱咸阳城

  赵氏姐妹入宫以后极受汉成帝宠爱,两人迅速调整为政治同盟,飞燕当上了皇后,合德也当上了昭仪。

  不过,“息肌丸”最大的缺陷就是会破坏生殖系统,永远不能生育。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教赵飞燕煮汤洗涤,可是已无法挽救。飞燕合德,百密一疏,悔不当初。

  于是合德坚持要得到皇帝刘骜一人所有的宠爱。凡是和刘骜有染的女人一律处死,嫔妃生的孩子逼着皇帝下令杀死;她指东皇帝绝不敢向西,她要星星皇帝不敢给月亮。

剧中的赵氏姐妹


剧中的赵氏姐妹

  而飞燕则干脆装怀孕避开皇帝老儿,一车一车地往皇后寝宫里运帅哥。那时的咸阳城,14岁以上40岁以下的男人,没有没跟飞燕上过床的,出了门啊,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他们有个称号,叫做“青年近卫军”。

  全咸阳的人都知道,皇帝也知道,不过,凡是有人告密说皇后淫乱,皇帝就把告状人杀了。也罢,眼不见为净。

  2、山阴公主广纳男宠

  有一天,山阴公主看着宫里成群的美女宫娥,不禁牢骚满腹。对刘子业发作起来:“我和皇上,虽然有男女之别,却都是先皇的骨血,说起来都是一样的。

  可是你却有三宫六院,佳丽上万人,而我却只能守着一个驸马过日子。世界上的事情,竟有不公平到了这种地步的!”——“ 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嘿嘿,这话听起来倒也很有道理啊,公主和皇帝,都是一个爹生的儿女,凭什么皇帝后宫美女嫔妃上万人,公主却只能有一个驸马?

  刘子业听了姐姐这番说话,立刻“知错就改”,拍胸保证要让山阴公主心满意足。

山阴公主


山阴公主(资料图)

  刘子业虽然对政事毫不关心,但是对这件事却是雷厉风行——立马挑了三十名英俊少年,送到了公主府,让山阴公主一体纳为男宠,即“面首”。

  “面”,指的是面貌俊美,“首”则是指头发黑亮——发主肾气,头发生得好,自然性能力较强,于是山阴公主就广纳男宠,让他们为自己的淫欲服务。

  3、夏姬——当之无愧地“大众情人”

  夏姬无疑是一个美得无可比拟的女子。只可惜那个年代没有摄影技术,我们看不到她的姿容仪态。如果换在现代社会,她应该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大众情人”,而且老少通杀。

  哎,真是通杀啊,因为凡是跟她有过关系的男子,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是死于非命,就是祸及家族,甚至亡国。早死还算是命最好的。这位性感尤物,因此被卫道士们认为是“不祥之人”。我们则可以用现代的辞汇,称她为“情人杀手”。

  夏姬可能并不是郑穆公宠妃所生的女儿,因为美艳不可方物的她长大以后,居然只是被许配给小小陈国的一位大夫御叔为妻而已。当然其中还有另一种原因:她犯了跟齐文姜一样的毛病,跟自己的亲哥公子蛮勾搭上了——结果公子蛮没两年就死啦。但是,初婚的丈夫身份不高,并不影响美貌的震撼力。独生子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御叔病死了。成为寡妇的夏姬居住在一个叫株林的地方。

  陈灵公刚刚即位,便打起了这位成熟美艳寡妇的主意。还让她的儿子夏徵舒继承了父亲的大夫职位。打夏姬主意的男人当然不止陈灵公一人,成为入幕之宾的,也不止他一个。

夏姬(资料图)


夏姬(资料图)

  与陈灵公一样,被夏姬选中的男人还有两位,都是朝中的贵族大臣,一个叫公孙宁,一个叫仪行父。而且据说陈灵公就是公孙宁推荐给夏姬的,这项举荐的目的就是要分夏姬用在仪行父身上的心思,因此很是令仪行父恼火。

  俺们这些外人兼后人,是怎么也想不出夏姬是如何居中调停的,总之到了最后,这三个男人居然能够和平共处,每当夏徵舒外出,他们仨就跑去跟夏姬幽会。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连自己的内衣,都一人送了一件 ——灵公得到的是汗衫,仪行父是碧罗襦,孔宁是锦裆。君臣三人,穿着情妇送的内衣去上朝。但是,他们议的不是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这三个男人,居然不顾满朝文武的侧目,公开讨论夏姬的风情万种,并兴高采烈地赞不绝口。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终于听不下去了,当场制止了这番对话,并对陈灵公加以劝谏。陈灵公对败兴的泄治衔恨在心,暗地里纵容孔宁、仪行父,让他们杀害了泄治。朝臣噤若寒蝉。

  三个奸夫于是没了忌惮,干脆公开在夏家摆下酒宴,与夏姬饮酒作乐。

  4、贾南风——荒淫放荡的皇后

  三杯下肚,本来就没多少脑子的三个家伙,更是满口胡柴。居然当着夏徵舒的面,说他是他们共同的儿子,并议论起他的相貌,到底象谁更多一点?

  贾南风在生活上荒淫放荡令人吃惊。本来她对丈夫就不甚中意,怨他呆痴无味,不解风情,因而,她早就与可以自由出入宫掖的官员如太医令程据等人淫乱。自从大权在握,她更毫无顾忌,大肆搜罗男宠供其淫乐,搞得朝野上下沸沸扬扬。她手下有批人专门给她到处物色健美的少年,秘密送到宫中。


  据说,洛阳城南住着一位小吏,长得相貌堂堂,英俊潇洒,忽然有一天,他穿着极其华丽的衣服值勤,大家见了,都怀疑衣服是他偷来的。长官也心有疑虑,让他当众说个明白。这小吏为了洗刷自己,就娓娓道来:

  某一日,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她说,家里有得重病之人,巫师讲应找家住城南的少年来驱邪消灾,想暂时让我走一趟,事后必有重谢。于是,我答应随她去。上了车,她放下帷布,将我装在一个大竹木箱中。走了约十余里,过了六七道门,才把我从箱中放出来。我抬头一看,眼前琼楼玉宇,富丽堂皇,甚是气派。我就问:“这是到了哪儿?”

贾南风——荒淫放荡的皇后(资料图)


贾南风——荒淫放荡的皇后(资料图)

  有人告诉我说“是天上”。我也没有多问。接着就让我洗了热水澡,那水中香气袭人,以前从未享受过。刚洗完,就有人送来了漂亮的衣物,还端来了美味佳肴。待酒足饭饱,忽见一个女子,看上去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矮小,脸色青黑,眉后还有一块小疵。她留我住了几晚,与她同床共枕,极尽欢宴。临走,从她那儿出来时,赠给了我这些东西。

  众人听他讲完,都明白了这女子就是皇后贾南风,便讪笑着离去了。

  这一时期,经常发生俊美男子失踪的事,原来都是被贾南风弄到宫中,供其淫乐后,被秘密杀死埋掉了。惟有这个城南小吏,因为不但长得端丽,而且生性乖巧,能说会道,很得贾南风怜爱,这样他才捡了一条命,活着出来。


  平心而论,上帝给她关了一扇门,又给她开了一扇窗。贾南风尽管有千般丑恶、万般无耻,她还是有一项能耐能在宫里立住脚,而且把手伸很长,就是权术。史书说她“妒忌多权诈”。看来,权力不仅是男人的春药,也是女人的。贾南风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先杀死杨骏,诛其亲族数千人;又杀死司马亮及其党羽;最后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反手除掉年仅21岁的楚王。贾南风从妹妹那儿抱来一个男孩,冒充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太子。一路杀将过来,也把她的欲望挑逗得愈加斗志昂扬。

5、与儿子乱伦的路惠男

  大事已定,刘骏即尊封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封立妃子王氏为皇后,并派人马上去接她们进京。刘骏从未和母亲分开这么长时间的,这些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念记着母亲,现在讨伐成功,他更是迫不及待地想与母亲团聚,与母亲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刘骏已准备好,等到母亲一来到,就要为她举行一个盛大的尊封典礼,他们母子多年来饱受冷遇,是该好好补偿一下了。

  这天,太后终于来到了京城,刘骏马上出城迎接,母子相见之时,也顾不上礼仪了,紧紧相拥而泣,久久不愿分开。刘骏本想多陪陪母亲的,可由于有太多的公事了,所以在把母亲接入城后,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去忙别的事了。这天晚上,刘骏如常地忙到深夜才睡。在睡梦中,刘骏梦到在临幸一个妃子,正当他如痴如醉之时,猛然间发现那个妃子竟是自己的母亲!不知为什么,这使他更为兴奋。刘骏随即也醒了,他发现自己汗湿重衣,裆下也湿了一大遍。


  第二天就是尊封太后的大典。刘骏因为昨晚的梦,在面对母亲时难免有些不自然,而盛装在身的母亲又是那么雍容华贵,那么美丽,虽已四十出头了,可岁月却没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那风韵仍是那样的慑人心魄。刘骏不愿再看自己的母亲,可又忍不住、同时也不能不去看。他不禁盼这典礼快些结束。可当典礼结束时,看着母亲离开的身影,刘骏心中却感到一阵难言的失落。


  典礼结束后,接着就是盛大的宴会。在后宫的宴席中,那些贵妇人谁不想巴结太后,因此争相向太后敬酒。太后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儿子竟能成为皇上,自己竟能被尊封为太后,她感到这一切象做梦一般,简直要让幸福感压得喘不过气来。恍惚之间,她几乎来者不拒,杯来即干。这样,她很快就玉山倾倒,不胜酒力。她匆匆和众人话别后,就由宫女扶着回宫里宽衣就寝了。

路惠男


路惠男

  刘骏在前面的宴席和众皇亲大臣们也喝了不少酒,散席后,他见不到母亲,就问皇后太后哪去了,皇后告诉他太后喝多了,已回宫里睡了。刘骏听到母亲已睡了,不禁一阵兴奋,他猛然想起了小时候那次看到母亲午睡时的情景,那使他终身难忘的情景。借着醉意,刘骏带了两个太监,激动地赶去太后寝宫。当他去到太后寝宫,宫里的太监宫女忙全都迎出门外。

  “太后睡了吗?”刘骏问。

  “回皇上,睡下了,已睡沉了。”领头的太监答到。

  刘骏听了,心中又是一阵激动,“我要进去看看太后。”

  “回皇上,这不太方便吧,太后她……”领头的太监吱唔着。

  “放肆!”刘骏断喝一声,抬脚就走。

  进入寝宫,刘骏慢慢走近母亲床边。红烛之下,只见母亲半裸着身子,真的睡沉了。天气炎热,太后身上没穿什么,怨不得领头的太监说“不太方便”了。刘骏痴痴地站在母亲床边,贪婪地看着母亲,母亲美丽的脸庞,薄衣紧裹着的美妙的身段,光洁修长的大腿,白皙诱人的双足,再次撩动刘骏不可遏制的欲火,而这欲火比以前那次更为强烈。刘骏在长时间的犹豫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当刘骏向母亲请安的时候,太后就象什么事也没发生那样,待儿子一如往常。刘骏见状,也安下心来。那晚的风流,使刘骏刻骨铭心,他在母亲身上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这也让他食髓知味了。没过多久,这天刘骏在饮宴过后,再次来到母亲寝宫。一到那里,他就让太监宫女全退出门外守候,他说有要事和太后商议。他母亲当然知道他的心思,可又不好阻拦。在全部人退出宫门外后,刘骏马上就把母亲抱住向她求欢。

  6、王妃徐昭佩的风流事

  中国古代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成语,反映出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的风流事。据《南史》记载,她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嫁给了萧绎。

  现在可以分析,她有严重的性苦闷,对婚姻生活和性生活是不满的,她自恃出身名门显贵,就胆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来发泄性苦闷。

  萧绎眇一目,是个“独眼龙”,于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边,名曰“半面妆”,她的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她嗜酒,常常喝醉,呕吐在皇帝的龙袍上。

  萧绎吃不消她,于是开始疏远她,移情于其他三宫六院。

剧中的王妃徐昭佩


剧中的王妃徐昭佩

  她在独守空房的情况下,就找情夫了。先是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一个风流道士智远;后来又结识上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时她已是个中年妇女,所以这个情夫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徐娘半老”的出典。从这番话也可看出他们之间只是相互玩弄的关系,竟把女人和狗、马相提并论。

  后来,徐昭佩又邀请当时的一个叫贺徽的诗人,到一个尼姑庵约会,在“白角枕”上一唱一和。这些行为当然为皇帝所不容,最后萧绎下了决心,借口另一个宠妃的死是徐妃因妒而暗下毒手,逼她自杀,她只好投了井。萧绎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体捞起来送还她娘家,声言是“出妻”。徐妃的风流生涯就是这样以悲剧而结束的。

  7、历史上甘做妓女的皇太后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为妓虽是亡国之后的事,但“为后不如为娼”的感慨,仍不免叫人喷饭!我国历史上的皇后、皇太后很多,但像南北朝时期北齐胡太后这样荒淫无度、寡廉少耻、竟然以做妓女为乐的皇太后实属罕见。

  胡太后是北齐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人,其父姓胡名延,母亲姓芦。天保(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年号,公元550年——559年)初年,长相出众的胡氏在朝廷选美中被选为长广王妃。公元561年,武成皇帝高湛继承了北齐的皇位后,将长广王妃胡氏册立为皇后。

  胡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却并不得宠,因为武成皇帝宠爱的人是嫂子李祖娥,武成皇帝因此常常留宿在昭信宫,而将胡皇后冷落在一边。生性淫荡的胡皇后耐不住寂寞,竟然与宫中“诸阉人亵狎”。当时,武成皇帝最亲信的大臣是给事中和士开。因此经常出入武成皇帝身边的和士开很快便引起了胡皇后的注意,她开始频频向和士开抛媚眼。和士开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自然非常乐意与胡皇后亲近。两人因此一拍即合,很快便勾搭成奸。

  野心勃勃的和士开有了胡皇后这个靠山之后开始不满足于“亲信”的地位。为此,和士开劝武成皇帝传位给胡太后的儿子、太子高纬,自己做一个耳根清静的太上皇,这样便可以无牵无挂地享乐。昏庸无能的武成皇帝采纳了和士开的建议,于公元564年让位给太子高纬。从此深居简出,尽情享乐。三年后,武成皇帝高湛终因酒色过度而亡。太子高纬继承皇位后,尊母亲胡皇后为皇太后,胡太后和和士开的奸情没有了障碍,更加肆无忌惮,朝廷内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正直的大臣对此极为不满,纷纷上奏皇帝高纬,要求处死和士开。年少昏庸的后主高纬惧怕得罪母亲胡太后,只好忍气吞声,不敢采取任何行动。和士开乘机重用亲信,排除异己,一时权倾朝野,地位显赫,被皇帝高纬封为淮阳王,成了北齐王朝里的大红人。

胡太后影视剧照


胡太后影视剧照

  和士开自以为有了胡太后这张王牌便可以横行天下,畅通无阻,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张谋杀他的大网正悄悄朝他撒来。原来,皇帝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早就恨透了和士开。高俨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一向不好,遂与冯子琮密谋,在和士开上朝的路上,派心腹杀了和士开。和士开死后,难耐寂寞的胡太后借拜佛之名,经常出入寺院,很快又与寺院里的昙献和尚勾搭成奸。两人一开始仅仅在寺院里的禅房里幽会,后来胡太后竟然以“讲经”为名将昙献和尚请到武成皇帝生前经常居住的内殿里,“日夜与昙献寝处”。

  胡太后与昙献的奸情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连寺院里的和尚们也暗地里将昙献和尚“谓之为太上者”。只有皇帝高纬还蒙在鼓里。有一天,高纬入宫给母亲胡太后请安,发现胡太后身边站着两名新来的女尼姑长得眉清目秀,非常漂亮,心中顿生爱慕之情。从母亲房间出来后,他当即下诏令两名漂亮的女尼进宫“侍寝”。当天晚上,两名女尼姑被带到高纬的寝宫后,高纬欲和她们行鱼水之欢,没想到女尼姑竟然死不相从。高纬大怒,命人强行将她们的衣服扒光,这才发现“宫女”原来是辗转男扮女装的年轻和尚。

  8、安乐公主:杀父蓄“面首”留名千古

  安乐公主(?~710年)唐中宗女。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武三思子),后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中宗时,开府设官,略卖官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曾自请为皇太女。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生活奢侈。景云元年(710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

  唐中宗李显生有八个女儿,第七女名李裹儿,是中宗被废后,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李裹儿十多岁时,姿性聪慧,容貌美艳,中宗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待中宗被召回到东宫后,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

  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年纪比安乐公主大一岁,常在宫中出入。武崇训常在宫中偷香窃玉,和宫女做下许多风流事情,以致外面沸沸扬扬谣传武崇训上烝祖姑母,传在武则天耳中,觉得太不堪了,便把安乐公主指配与武崇训,以平息浮言。临嫁时贵戚显宦,无不往贺。宰相李峤、苏味道,及郎官沈佺期、宋之问等都献入诗文称颂。其实安乐公主与武崇训已在暗中勾搭上了。下嫁以后不出六个月,安乐公主便产下一男婴。

  不久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安乐公主渐渐地恃宠而骄,权侵天下。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桓彦范劝谏中宗说:“牝鸡司晨,有害无利,请皇后专居中宫,勿预外事。”中宗却并不理睬。

安乐公主(资料图)


安乐公主(资料图)

  武崇训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闲冶,且在突厥数年,通晓番语胡舞,比武崇训年轻英俊,常进驸马府闲谈。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常常在一块儿说笑。武延秀见这安乐公主长得真是天姿国色,便一心一意地在这公主身上用功夫。安乐公主看他既威武又英俊,还寻欢献媚,便也把持不住,二人在背地里结下风流私情,终日在府中打情骂俏,合府上下只有武崇训不知情。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他经常遭受到韦后的排斥、太平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戏弄,而自己无权无势,只得忍气吞声,但暗地里却积蓄势力。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李重俊甚为不平,神龙三年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李重俊被杀。

  武崇训在李重俊的叛乱中被杀死,安乐公主便乐得与武延秀共叙幽欢,武延秀骤得公主委身,自然格外尽力,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的二人明目张胆起来,公然与夫妇一般同起同卧。中宗闻知,索性将安乐公主许配武延秀。韦氏见武延秀翩翩少年,也不禁惹起欲火,后来竟迫令武延秀侍寝,居然母女同欢。

  9、武则天的四面首:与女儿太平公主共用情夫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薛怀义既是武则天的面首,同时也是太平公主的情夫,可以说是武则天与太平公主母女两人共享的男妾。薛怀义曾主持重修洛阳白马寺,先后晋封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右卫大将军、鄂国公等。他颐指气使,骄横傲慢之极,富贵而骄,多蓄女子于外,又因武则天有其他内宠,薛怀义深为妒恨,更加为非做歹,恣意放火烧毁以五百万巨资建起的宏伟的明堂。武则天很是厌恶,太平公主便与其乳母合谋,使健妇扑杀了他。

  武则天年已七十,春秋虽高,齿发不衰,丰肌艳态,宛若少女。颐养之余,欲心转炽,武则天宠幸的面首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柳良宾、侯祥、僧惠范等多人。这些人都是以“阳道壮伟”而深得武氏宠爱。此类面首大部分是经过太平公主亲身尝试之后再推荐给武则天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俊貌美姿,善音律歌词。两人均涂脂抹粉,着锦绣豪华衣装,深受武则天宠幸。他们兄弟二人平步青云,屡被加封晋升。因武氏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二人权倾朝中,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在武则天生前,他们做威弄权,一直备受宠信,炙手可热,骄横无比。

  鉴于历代皇帝有三宫六院,武则天也想仿效。据《旧唐书》记载:“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供奉。”这时左补阙朱敬则进谏道:“臣闻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则前圣格言也。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

资料图:剧中的武则天


资料图:剧中的武则天

  近闻上舍奉御柳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臣愚职在谏诤,不敢不奏。”武则天对朱敬则的犯颜直谏不但没有大发雷霆之怒,恰恰相反,竟然对他加以褒奖,说是“非卿直言,朕不知此”。并且赐给彩绢马匹。这样,既掩盖了她在宫中的丑闻,保全了面子,又收到了广开言路的良好政治名声。

  武则天把满足性的需要当作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后人分析她的高寿,除了接受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思想与学说,注意起居饮食和思想情志,并且重视导引术等体育活动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与她晚年在性生活方面过得愉快和满足分不开的。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全唐诗》等录有其诗多首,如其《如意娘》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10、秦始皇之母,淫乱引杀身之祸

  统一中国的一代枭雄秦始皇,其母和吕不韦私通,还不满足,吕不韦又为她找到一个阴茎硕大的名叫钡哪凶樱让他拔去须眉、冒充宦者而得侍太后。

  “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生子二人,皆匿之。”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之母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之母

  后来焙退与太后生的两个孩子都被秦始皇杀了。相传秦始皇的母亲本来是吕不韦的妾,怀孕后,吕把她献给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的。

  原来这两名“宫女”是昙献手下的小和尚,因为长得漂亮而被胡太后看中。胡太后欲把他们带回宫中淫乐,又怕儿子高纬知道,为掩人耳目遂将两名小和尚乔装打扮成女尼姑的模样带进宫中。高纬不明就里,强行将他们带回自己的寝宫,从而将母亲胡太后的奸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高纬明白了母后的秽行后,恼羞成怒。第二天,他下令严查两名小僧的来历,结果将昙献和尚也挖了出来。事情真相大白后,高纬下令将昙献和尚和两名小僧全部斩首,将母亲胡太后迁居北宫,幽禁起来,并下令“内外侍者一律不得与太后相见”。追查中,高纬还发现元山王等地方官吏“皆太后之所昵也,遂下令一并诛杀。

  公元577年,北周一举灭了腐败的北齐王朝,胡太后因此重新获得了自由。当时,胡太后年龄不过40岁,虽然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失去了皇太后地位而又十分淫荡的胡太后竟然和她的儿媳妇——齐后主高纬,年仅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皇后穆邪利(小字黄花)一起在北周的首都长安闹市区里沦落成妓女,消息传开后,长安人士争相前往,一时盛况空前。恬不知耻的胡太后竟然兴奋地对儿媳妇穆皇后说:“为后不如为娼更有乐趣。”

  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18年——600年),胡太后病死在长安,结束了她那丑恶而又淫荡的一生。

历史上田文镜李绂互参案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跟电视剧的一样吗

《王朝》中雍正继位,委任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却遭到了河南官员的极力反对,虽然处处掣肘,但是“一意孤行”,不惜得罪全河南的士绅也要勉力推行新政。前往直隶任总督的李绂路过河南,和田文镜不欢而散,决议联合河南文官京官结党倒田,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进而演变成“科甲朋党案”,在历史上有详细记载。 电视剧《雍正王朝》根据二月河先生小说《》改编,在保留了历史走向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艺术构思加工。 剧中雍正发现官员联名上的弹劾田文镜的折子上,是朋党所为,于是和老十三进行了一番对话,老十三建议雍正略微惩治田文镜,雍正虽面上答应,最后却乾纲独断,得罪了天下的清流文官。 上文—— 老十三:查过了,这些人和八哥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联系。皇上,臣弟也仔细琢磨过这件事情,这件事很挠头哇。这些人都是清流,其中很多人还是有名望的清官,比方说李绂。皇上,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啊。 雍正:不,朕决不会惩处田文镜。田文镜不是诺敏,不是,何况他们这么做表面上是冲著田文镜,可是骨子里却冲著新政来的,冲著朕来的。 老十三:可是河南罢考一案震动太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清流都给得罪光了吧。 雍正:任何人,不管是谁干扰新政的推行,朕绝不让步,绝不姑息。哪怕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朕也在所不惜。 老十三:您…………皇上,我不管您现在听得进去还是听不进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您还得忍下来呀。 雍正:有酒吗,给我来一口,朕一个人出去走走。 雍正后来的做法是差点把李绂处决,跟随李绂煽乱朝纲朋党乱政的都处死。雍正这里说的很对,李绂等人表面是冲着田文镜,实际就是冲着“新政”来的,倘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新政就无法继续推行,功亏一篑。 随机文章为什么宋朝这么弱却有320年的历史?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布雷路怪兽吃人图片真相,与熊相似体型巨大(专家称是虚构生物)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科学推算太阳的寿命100亿年(剩50亿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会那么惨烈?真相是什么

在历史上,中国的农民起义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破坏力极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贯穿于其始终。其中,更是发生了几次 导致改朝换代的大起义,如起义、绿林、、、起义、元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白莲教起义、起义,等等。 建国以来,这些农民起 义被官方史学界,认为是正义与进步的化身,沉重打击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他们很大程度忽略了这些所谓起义的巨大破坏性,每当它们爆发,华夏大地都要面临一次人口大灭绝。秦汉农民战 争后,人口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后,人口同样减少了三分之二;黄巾起义后,5700多万人口,更是十不存一。其流毒之广,破坏力之强,不禁让人侧目。在世界上,中国 农民以其勤劳、温和以及强大的忍耐性而闻名,然而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形成了数十万,甚至于上百万人规模的大起义呢?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统一”,可能是造成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重大原因。那么统一,到底会给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何种便利呢?本文将一一为大家道来。 统一帝国的“群聚”现象加剧了农民起义的规模 对于大规模农民起义来说,群体性的聚集是最为主要的形成要素之一。在大规模的群体中,谣言、负面情绪以及邪教思想很容易得到快速传播,有时候只需一匹夫振臂一呼,就会有千万人响 应。在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不受控制的群聚都严加戒备。在周厉王时期,为了防止国人串联作乱,更是在街道上密布秘密警察,随时抓捕相互交头接耳者。这使得人民相遇,只能道路以目 。到了后世,三人以上的聚会往往要报备官府。婚丧嫁娶的宴饮如果不报备,不能随意举行。到了现代,政府仍对游行、结社等群聚活动,严加控制。 在统一帝国建立之前,人民被人为的割裂,不可能实现全国性的串联,所以暴动仅仅限于一国或者一地。比如的“庄矫暴郢”事件,并没有扩散到其他诸侯国。然而,当统一帝国建立后 ,人民大规模的群聚成为了可能。统一帝国的群聚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性群聚,另一种是自发性群聚。 行政性群聚,多发生于大规模戍边、基础建设和救灾活动之中。统一帝国建立后,国防、基础建设以及救灾需求大大提升,政府不得不组织大量人民进行这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大量 聚集,有时候多达数十万。而以当时的生产力,又不足使政府具有驾驭这么多人力的能力。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漏洞,瘟疫、饥饿、过劳死在戍卒、民夫之中横行,因此邪教、谣言以及负面 情绪就更容易传播了。戍卒手中有武器,民夫手中有工具,加上庞大的数量,一场大规模起义就发生了。 以陈胜吴广起义为案例。在统一帝国建立前,作为楚人的陈胜吴广远在南方,可能压根就不知道匈奴以及长城为何物。如今要他们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屯戍,肯定会心生不满。 在这种不满的情绪下,不安定分子陈胜的谣言就很有市场。当时,陈胜以及九百名戍卒被大雨阻止在大泽乡,眼看就要失期。陈胜利用戍卒们对于秦法的不熟悉,散布“失期当斩”的谣言。 而实际上按照秦律,失期不过只是罚没一个盾牌而已,远不至于判处死刑;而且一下子处死九百人,很明显不现实。当戍卒们出现恐慌后,陈胜吴广不失时机地开始,用迷信蛊惑戍 卒。比如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塞进鱼的体内,再比如在戍卒们休息地附近学狐狸叫,不断地呼喊“陈胜王,大楚兴”。谣言引发了戍卒们造反的念头,迷信思想坚定了戍卒们造反的决心 ,于是席卷全国的就爆发了。 因为群聚容易生乱,专制政府对于大规模基础建设可谓是慎之又慎。到了元末,黄河发生大规模洪灾,许多大臣都不主张救灾,就是这个原因。当政府决定救灾后,民工们果然受到“石 人一只眼”的蛊惑,发动大规模的起义。 自发性群聚,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邪教的横行。中国的农民起义很少为宗教而打响,但是却也少不了宗教。中国的统一,为邪教们流窜全国提供了方便,实现了大串联。例如黄巾起义, 教主布道于全国,获得了数以百万计人民的支持。张角趁势将教众分为三十六方,遍布于全国,在同一天发动大规模起义。一个月内,黄巾起义的战火遍布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 事。如果在分封时代,这样全国性的大串联是不可想象的。 统一时代的流官制度加重人民的剥削 中国的统一,造就了一个具有庞大面积的大帝国。为了有效统治这个广大区域,并防止封建领主的割据,历朝历代大多使用郡县制,派遣有任期的流官到地方进行治理。为了防止流官在地方 作乱,中央制订了严格的回避制度,也就是说官员不得在故乡任职。这个制度严格到什么地步呢?年间,浙江绍兴府通判一职出缺,于是吏部推出了顺天籍官员张廷泰补缺。但在乾隆帝 接见张廷泰时,听出了他的绍兴口音,“因加询问”,得知其幼年曾随父在绍兴居住数年,于是乾隆取消原拟任命,让张廷泰到福建任职。 这样的制度虽然避免了流官割据一方,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副作用。流官非封建领主,治理的地方并不是自己所有的领地,他们只是所在地人民的“牧”,而不是“主”。所以地方治理的好 不好,人民是否,并不是广大流官们所关心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没有大过就好,所以很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状态。更有甚者,流官们还会与当地豪强沆瀣一气,疯狂地贪污 受贿,残害人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绝非虚言。 在以后,历代政府为了防止农民起义,往往采取轻徭薄赋的税收政策。这种政策意在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口,通过集腋成裘的手段,从地方抽取巨大的财富。这样的政策既富了国家,也减 轻了人民负担。在西欧、日本的封建社会,领主们对手下农奴的剥削率要远高于中国。有些领主收取的租税,甚至达到了农民收成的六成。但是农奴是领主们的财产,注定了他们不会将农奴 往死里逼。但是对于中国的流官们来说,逼死个把农民是毫无压力的,强占农民的田地是可行的,甚至像强盗一样抢劫商旅也可以做到。例如西晋巨富石崇,他的巨额财富居然是通过在荆州 当地方官,抢掠商人所得。 在五代,官员对于人们的盘剥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后唐冯贽的《云仙杂记·拔丁钱》记载:“官员赵在礼之在宋州,贪污受贿,害苦了百姓。后来他被朝廷外派他地,百姓欣然相贺,都说: ‘此人若去,可为眼中拔钉子,何快哉!’结果赵在礼听到了,大为愤怒,立即上表求在宋州继任一年。赵在礼于是命吏籍管内户口,不论主客,每岁一千,纳之于家,仅在一年的时间就获 钱百万。” 在专制时代,循吏清官往往是少数,这些人被万古传颂。多的就是贪官污吏,受到层层剥削,人民又如何会不反抗呢?所以在那个时代,人民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非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甚至 并不是与中央政府矛盾,而是与官僚阶级的矛盾。在官逼民反后,起义参加者不仅是农民,地主同样也会参与,而且往往还是带头人。他们打出的旗号往往不是抢班夺权,而是要反贪官。就 如所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也就是“反贪官,不反”的意思。 统一帝国造就了流贼的猖獗 中国农民起义军,往往有另一个称号--流贼。中国面积广大,给流动作战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当一个地方发生大起义后,农民起义军往往化为流贼,向全国蔓延。例如唐末的黄巢起义 ,数十万流贼在的领地上南征北战,避实就虚,以乌合之众竟连破名城,在南方攻破了广州,向北连唐朝首都洛阳、长安也被攻破。另一个大的流贼时期在元末,红巾军并分三路向元朝 发动总攻,兵锋竟然远至元朝上都以及朝鲜。到了明末,、李自成、罗汝才等人在陕北发动起义,转战中国多个省份,李自成更是攻破了北京,将明王朝灭亡。 流贼往往是因为一场自然灾害而引发,饥饿的贫民同时受到贪官污吏的盘剥,不得不造反。饥饿贪婪的流贼们往往抢光、吃光、杀光自己途经的一切,被他们劫掠的当地人往往会因此一贫如 洗。为了生存,这些人也被流贼们所裹挟,自己也成了流贼。就这样,流贼的队伍如滚雪球般变大,很快就能扩展至十万以上的规模。当他们遇到训练有素政府军的围剿时,流贼们往往会一 哄而散、,向全国各地蔓延。 对于许多流官来说,他们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往往是治安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与的流贼们抗衡。他们所在的地区也就成了流贼们重点的进攻对象,成为流贼们扩大实力 的基地。对于有实力对付流贼的朝廷命官来说,主动攻击流贼无异于自找麻烦,他们往往自满于保境安民,只是将流贼们赶走就行。在唐末和明末,流贼们之所以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很大 程度就是由于那些地方实力派不肯互相合作,导致流贼的实力越来越强。 历史上的流贼们并不像现在历史书中说的那么“伟光正”,他们带来的破坏绝不下于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他们所经过的地区,留下的往往只有尸体和废墟。所谓“均田免粮”、“闯王来了 不纳粮”,不过是句漂亮话而已。例如黄巢“起义”,流贼们缺乏军粮,他们居然以人肉为粮。他们用大石碾将抓来的百姓压成粉末,并把肉泥蒸熟当饭吃,其残忍简直。再如 时期的赤眉起义,赤眉流贼将所到之处全部抢光,从关东到关中,他们所经之处竟然都成了一片白地。所以说,农民起义所造成的流贼,大大增强了其破坏力。 与中国相似,也经常面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困扰,其中发源于中亚的阿布·穆斯林起义更是颠覆了伍麦叶王朝,实现了改朝换代。 而对于封建制度,或有封建性质的国家来说,流寇很难生存。领主们将自己领民保护在坞堡之中,流寇们想要获得给养,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领主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人民,打击流寇更会不遗余力。 例如在汉末,地主豪强们纷纷起兵,在各处打击。人数多达数十万人的黄巾军,竟然在几年内就被地主的“义兵”所歼灭。在日本,曾发生了大规模的“一向宗”起义,虽然声势浩大 ,却受困于日本大名众多,始终成不了大气候,最终被大军阀织田信长所歼灭。 在西欧,农民起义并不少,著名的起义有尼卡起义、扎克雷起义、闵采尔起义、胡斯起义、起义,等等。然而,这些起义大多都没有形成气候,被封建势力联合剿杀,远没有中国的农民起义那么声势夺人。究其缘由,盖因西欧实行封建制度,广大农民被被封建领主们人为的分割开,无法实现串联,不能成为流贼,很容易被封建领主们联合剿杀。 很显然,分封的制度对于农民起义的烈度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 统一中国的农民更有改朝换代的信心 中国的统一国家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要远大于西欧和日本。在时期,中国的贵族社会就开始瓦解,平民阶层开始上位。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墨家强调“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法家强调“军功爵、法不阿贵”。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的缩影,平民通过努力也可以当飞黄腾达的信念传播至民间。在秦末,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奏响了平民抢班夺权的最强音。在战争中,平民带着胥吏、吹鼓手、屠夫等人,打败了秦朝和,建立了,开始了“布衣将相”的时候。刘邦以一介布衣称霸天下,给未来的起义者们开了个“好头”。在以后的历届王朝,很多起义者都以推翻政府、建号称帝为目标,其中是除刘邦以外,另一个成功者。 然而在封建势力强大的西欧和日本,阶级固化远比中国严重,贵族与平民泾渭分明,平民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贵族。西欧的许多农民起义,并没有目标,也没有指导方针,其目的往往在 于减少剥削,而不是推翻自己的领主。当自己的目的达到后,农民往往又回到自己的领主身边,继续受剥削。当然,还有一些农奴选择逃亡,投靠到自由城市做工。 在封建国家,贵族阶层能够掌握远高于农民的武力,从而使得贵族与平民的力量对比变得十分悬殊。在西欧,一个全身披挂的骑士可以轻易击败数十倍于他的农民;在日本,一个武士可以因为平民对他“无礼”,将其斩杀而不用付任何责任。因为贵族们的武力压制,导致农民不敢反抗,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这与中国农民反抗朝廷的自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之,统一对于中国具有相当多的好处,但也带来了农民起义的狂烈,加强了农民起义的规模、频率以及破坏力,可谓是有得必有失。因为农民起义,中国总是困扰于王朝周期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面临一次人口大灭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在统一的同时,如何避免大规模的动乱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反思的问题。 随机文章神奇的口红效应是什么意思,口红大卖就是经济大萧条时期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掌控生物能的穆里亚文明,最后化身树木沉睡再也没有醒来纳粹太阳炮摧毁地面城市,希特勒最看好的黑科技(现代都造不出来)揭秘盗墓的人为什么活不久,鬼魂缠身/神秘病毒/机关灭杀盗墓者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