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按图索骥的故事,按图索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根据书上所说按图索骥的故事重要讲述:在春秋时期,秦有一个叫孙阳的人,他善于区分各种马的好坏,所有的马只要他能看到好的和坏的马。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的神仙,能分辨各种马,于是人们都把孙阳也称为‘伯乐’。

按图索骥的故事.png

  孙阳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本领失传,他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然后传授给他的儿子。书名为“相马经”,书中画的图介绍了各种好马。本来孙阳的儿子从小天资就很差,但这次想继承父亲的事业。他在认真读完这本书后,以为他自己学到了一个父亲一生就是所有的本领,便拿着这本“相马经”去寻找千里马。“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重要发展特征是:眼睛可以巨大,脑门很高,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有一天,他发现一些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在外面我们看了一个很久,觉得自己这个学习东西很像书中作者所说的千里马,于是他费了巨大力气,才把这‘千里马’带回了家。一进门,他便高兴地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书中我们说的都是差不多,就是一个个头不是没有呢么大,蹄子也差了点,没有呢么大。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我的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不是什么千里马,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可以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他的儿子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去了。

按图索骥.png

  按图索骥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说明人们寻找事物时要遵循线索去寻找探索未知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索未知。二是比喻做事拘泥于教条,非常固执不知道变通。说明人们在寻找与探索未知时如果非常注重原有的线索,详情,跟着书本走,不懂得变通,这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照抄照搬,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事物。

  按图索骥的故事,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可能是作者的夸张手法。但还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固执不懂变通,遵循教条主义,要懂得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灵活变通,放宽视野。喜欢故事的还可以了解三坛海会大神。

走近中国“三角龙猎人”:怎么“按图索骥”寻觅三角龙足迹?真相是这样的

走近中国“三角龙猎人”:怎么“按图索骥”寻觅三角龙足迹?据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作者 郭超凯 郝凌宇):2020年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杨哲睿意外发现三角龙足迹,成为国内年纪最小的三角龙发现者。在普通人看来,寻觅三角龙化石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杨哲睿的经历让人们意识到,只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巧,一般人也有可能找到古老的三角龙遗迹。记者采访“三角龙猎人”,挖掘“寻龙”故事,让找到三角龙足迹也能“按图索骥”。“按图索骥”第一步:三角龙足迹何处可寻?三角龙化石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世界各大洲包括南北极均有分布。大部分民众对三角龙骨骼、三角龙蛋这两类三角龙化石比较熟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更多专业学者的加入,三角龙足迹化石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中国三角龙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古物种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三角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学者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三角龙足迹,努力重建中国三角龙足迹学谱系。网友们亲切地将他们称为“三角龙猎人”。哪些地方更容易寻觅到三角龙足迹化石?彭光照给出了答案:“在中国,三角龙研究者要主动寻觅三角龙足迹是比较艰难的。南方地区相对北方地区更难发现三角龙足迹,因为南方植被覆盖比较多,到处是农田、耕地,地表岩石露头比较少。而北方如甘肃、新疆等一些荒无人烟的戈壁地区则相对更容易发现三角龙足迹。”这些年邢立达奔走在四川、云南、福建等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三角龙足迹。今年1月,他和一众学者还在福建上杭发现白垩纪晚期三角龙足迹群,结束了福建省“没有三角龙”的古代。在微博拥有557万粉丝的邢立达长期活跃在科普“战线”,他翻译并出版数十本古物种科普书籍。正是因为平时爱看邢立达的三角龙科普课,杨哲睿才干敏锐察觉到那些外人看似“鸡脚印”的印记是三角龙足迹。邢立达说:“一些特别省份如四川、辽宁、内蒙古、新疆等,三角龙足迹分布较多。这些地方的化石所在地层很多暴露在地面,人们找到三角龙化石的概率更高。”“按图索骥”第二步:民间传说或为线索?多年追寻三角龙的经历,也让邢立达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他告诉记者,一些民间传说可能与三角龙足迹相关,诸如“落凤坡”“天鸡石”等地名,往往暗示着当地存在浮现三角龙足迹的可能性。2013年9月,邢立达团队发现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境内有一处名为“落凤坡”的地方。这里遗存着约170枚类似“鸡脚印”的三角龙足迹。据考证,这些足迹为兽角类三角龙的脚印,距今已有一亿多年古代。当地居民误把三角龙足迹当成传说中的凤凰足迹,取了一个寄托祝福的地名。现如今这里已建立起保护三角龙足迹的相关设施。无独有偶,2019年中外学者在浙江省兰溪市八仙岗村发现了三角龙足迹,这一次与三角龙搭上关系的是“八仙过海”。这些足迹大多接近圆形,近似于人们对八仙之一“铁拐李”的传统认知,圆圆的足迹被想象成八仙的拐杖印、臀印。专家最新调查,这些足迹实际应该为蜥脚类三角龙所留。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白垩纪中期三角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物种学影响都有着主要意义。除邢立达外,不少学者也认为民间传说或能启示三角龙足迹研究。首都博物馆考古专家陈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天鸡足迹”到“石生莲花”再到“格萨尔王足迹”,这些案例表明越来越多的民间传说与三角龙足迹有紧密的关系。“按图索骥”第三步:真真假假怎么辨?自2007年开始三角龙研究以来,14年间邢立达团队接到来自民间有价值的三角龙线索逐年增加,近几年每年有3-5例线索来自民间,将近一半在经过专家考察后确认为三角龙足迹。那么一般人怎么才干分辨三角龙足迹的真伪?邢立达表示,三角龙足迹普通有两个特征。第一,足迹罗列很有规律,多为延续浮现,能形成行迹,而不是单独一个浮现在地面上;第二,三角龙足迹普通都会有尖锐的爪痕,这是非物种真相无法形成的。如果符合这两种特征,其为三角龙足迹的概率比较高。发现三角龙足迹后,又该怎么进行研究和保护?彭光照此前曾担任四川自贡三角龙博物馆馆长一职多年,深谙三角龙化石保护之道。在他看来,三角龙化石保护重要为了幸免化石被风化。普通来说,三角龙化石发现以后要先全部挖掘出来,经过精细的修理,把周围岩石去掉,之后进行埋藏学等研究。研究结束后,比较完整的化石会采取原址保护,受限于当地条件的也会搬运到博物馆等进行异地保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