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汲黯当众说汉武帝刘彻虚伪,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汲黯当众说汉武帝刘彻虚伪,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黯为人性少礼面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这是《史记》中对西汉名臣汲黯的描述。

image.png

  汲黯

  在汉武帝刘彻时期,经历了“文景之治”后,西汉王朝到达国力的顶峰,而一代雄主刘彻登基为帝,开疆扩土,让西汉王朝达到了顶峰。汉武帝刘彻文治武功,在西汉王朝内部是九五之尊,说一不二,但是他见到一个人,只能像小学生一样,站着挨训,这个人就是汲黯。当时不仅汉武帝刘彻,连西汉朝廷的权臣们见到汲黯,也占不到廉价,如果汲黯对他们笑一笑,他们就会感觉很高兴了。汲黯是哪位?为什么他如此牛气?

  汲黯本是卫国人,他的祖辈都在为西汉朝廷效力,后来因为父亲保举,正式当了太子洗马。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汲黯担任了西汉的言官,从此开始了汲黯“训”人的一生。当时窦太后的弟弟田,被汉武帝刘彻升任丞相。田蚡是窦太后的弟弟,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因此朝堂众臣见到田,每个人都毕恭毕敬地鞠躬,而汲黯见了田蚡,对田拱拱手,田就能高兴一整天。

  田蚡也知道汲黯训人的能力,汲黯训人不管时间,不管地点,也不管对象,汉武帝刘彻都拿他没办法,田蚡自然也不敢招惹汲黯。在一次汉武帝刘彻准备招纳四海人才,众臣夸赞汉武帝刘彻,功比尧舜,文物武功,而汲黯却冒出一句话,在《史记》记载中: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汲黯当着众臣的面,直接说汉武帝刘彻虚伪,内心都是欲望,只是表面上实行仁义,而汉武帝刘彻听到汲黯说了这番话,脸色突变,找了个理由,解散了朝会。汉武帝刘彻回到后宫后,才对身边的近侍说:“汲黯这个人太直了,朝堂之上也不会朕面子。”汉武帝刘彻只是私下说说,并没有处罚汲黯。

  汲黯训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只能听着,而汲黯对于西汉爱拍马屁的权臣们,也是没留一丝情面。有一次朝会,权臣公孙弘正在向汉武帝刘彻进言,汲黯听到后,当场开训:“你个齐国人,乱议朝堂大事,应该斩首示众。”原本,在上朝前,众臣已经议论好方案,但是公孙弘听到汉武帝刘彻的意思,同方案不相同,于是在进言中,改了大家的提案。汲黯听到方案不同,当场开始怒斥公孙弘,说他只为拍帝王马屁,全然不顾朝廷大事。

  汲黯怒斥公孙弘

  而张汤看着汲黯怒斥公孙弘,只敢跪在地上,心里咒骂汲黯:“你骂吧,把朝堂众臣都得罪光了,看看你的下场吧。”汲黯同公孙弘、张汤之间的矛盾,属于政见不同,汲黯信奉黄老之说,而公孙弘迎奉儒家学说,张汤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三种不同的学说,在朝堂上激荡,而敢为自己学说,在朝堂上直言的,却只有汲黯一个人。公孙弘和张汤俩人只会拍汉武帝刘彻马屁,汉武帝刘彻想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在汉武帝刘彻的心中,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用起来很舒服,所以大加提拔他们两个。而汲黯训完这个,训那个,汉武帝刘彻依旧重用了他。

  除了文臣,武将也很敬重汲黯。大将军卫青北征匈奴,加上姐姐卫子夫担任了皇后,外甥刘据成为了太子,可谓当朝红人。当时朝堂众臣见到卫青,都会行跪拜礼,而汲黯见到卫大将军,却只是拱拱手,和一样的待遇。在《史记》记载中: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汲黯解释了不跪拜卫青的真相,他认为拱手也是对大将军的尊重,并没有因此贬低大将军的身份。卫青看到正直的汲黯,对他也愈加尊重,常常向他请教问题。

  汲黯除了爱训人,还有两次公开违抗圣旨,一次东越国内部发生内战,汉武帝刘彻派遣汲黯前去查看,而汲黯走到半路,就原路返回了,他给汉武帝刘彻的解释是:“蛮夷之间混战,我去看那个干嘛?”汉武帝刘彻笑了笑,这件事就过去了。

image.png

  汲黯两次违抗圣旨

  第二件事情是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烧毁了千余间民房,汉武帝刘彻派遣汲黯去往河内郡查探,而汲黯听说河内郡的火灾已经熄灭,百姓们已经妥善安置。他转身去往河南郡,因为河南郡刚刚遭受了水灾,他去往河南郡擅自开仓放粮,赈济受灾百姓。汲黯又一次抗命,汉武帝刘彻得知消息后,无奈摆了摆手,这件事又过去了。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如此放纵汲黯?西汉权臣们为什么如此怵汲黯?还是因为汲黯有四大优点,众人都无法撼动汉武帝刘彻心中汲黯的地位。汲黯的第一个优点,他为人刚直,他在私德方面没有污点,不像公孙弘和张汤两人只为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做所有事情都靠汉武帝刘彻的意思,汉武帝刘彻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他们投机取巧,帆叶网,天天拍汉武帝刘彻的马屁,自然他们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臣子。而汲黯为人正直,他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汉武帝刘彻心中汲黯就是一个知己,他们在汉武帝刘彻心目中的地位不同,汉武帝刘彻对他们的态度也就不同。

  汲黯第二个优点是有义气,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汲黯: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

  司马迁把汲黯评价为一个侠客,这个评价却是贴切,汲黯不像一个文官,更像一个武将。他具备一个战场杀敌的武将,具备的所有气质,比如在田窦之争中,窦婴当作失势的老贵族,田当作新生的权贵,朝堂众臣都站在田蚡这边。大家都知道,窦婴占理,但是都站队了权势更大的丞相田蚡。只有汲黯公开支持窦婴,替窦婴说话,可见汲黯此人多重视义气。

  汉武帝刘彻

  汲黯第三个优点是忠君爱国,汉武帝刘彻能够容忍汲黯,除了把汲黯当成知己,还有汲黯一切初心都是为了国家,汲黯不同于拍马屁的朝堂众臣,他当场批评汉武帝刘彻,也是提出自己对国家正确的进言。汉武帝刘彻知道汲黯批评的出发点,就是忠君爱国,因此对他的容忍度很高,许多事情都笑一笑就过去了。

  汲黯第四个优点是一心为民,从匈奴浑邪王归降汉王朝这个事件中,可见汲黯进入仕途,不光光是帝王和西汉帝国,更为了底层的百姓,当初河南郡开仓放粮是一个,而浑邪王归降,更看出了浑邪王的初心。

  匈奴归降后,汉武帝刘彻认为是一件大事,于是他命令边关的百姓们准备马匹,迎接匈奴士兵,还大力封赏匈奴权贵。而就在这时,边关的百姓不愿意出马,气的汉武帝刘彻要把边关的县令给杀了。后来,又出现了边关百姓,同匈奴私下交易,逮捕了五百人,准备查证罪行后处死。

  汲黯为民求情

  而汲黯听说了消息,连夜跑入宫中,要求见汉武帝刘彻,把汉武帝刘彻从被窝里给拽了出来,就开始痛哭流涕,他说:“匈奴是我们的敌人,百姓们是我们的臣民,因为敌人,杀害我们的臣民们,陛下觉得这样合适吗?”汲黯一席话,汉武帝刘彻幡然觉醒,命令不再搞隆重的迎接,把监狱里的五百臣民给释放了,汲黯就是这么爱民,他的话在汉武帝刘彻那里就是这么有力量。

  汉武帝刘彻曾经对严助评价汲黯:

  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在汉武帝刘彻心中,能有汲黯这样一位国之柱石,一位可以随时警醒自己的知己,是汉武帝刘彻的荣幸。汲黯能够身处汉武帝刘彻的时代,见证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亲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位臣子的荣光。

历史上田文镜李绂互参案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跟电视剧的一样吗

《王朝》中雍正继位,委任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却遭到了河南官员的极力反对,虽然处处掣肘,但是“一意孤行”,不惜得罪全河南的士绅也要勉力推行新政。前往直隶任总督的李绂路过河南,和田文镜不欢而散,决议联合河南文官京官结党倒田,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进而演变成“科甲朋党案”,在历史上有详细记载。 电视剧《雍正王朝》根据二月河先生小说《》改编,在保留了历史走向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艺术构思加工。 剧中雍正发现官员联名上的弹劾田文镜的折子上,是朋党所为,于是和老十三进行了一番对话,老十三建议雍正略微惩治田文镜,雍正虽面上答应,最后却乾纲独断,得罪了天下的清流文官。 上文—— 老十三:查过了,这些人和八哥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联系。皇上,臣弟也仔细琢磨过这件事情,这件事很挠头哇。这些人都是清流,其中很多人还是有名望的清官,比方说李绂。皇上,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啊。 雍正:不,朕决不会惩处田文镜。田文镜不是诺敏,不是,何况他们这么做表面上是冲著田文镜,可是骨子里却冲著新政来的,冲著朕来的。 老十三:可是河南罢考一案震动太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清流都给得罪光了吧。 雍正:任何人,不管是谁干扰新政的推行,朕绝不让步,绝不姑息。哪怕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朕也在所不惜。 老十三:您…………皇上,我不管您现在听得进去还是听不进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您还得忍下来呀。 雍正:有酒吗,给我来一口,朕一个人出去走走。 雍正后来的做法是差点把李绂处决,跟随李绂煽乱朝纲朋党乱政的都处死。雍正这里说的很对,李绂等人表面是冲着田文镜,实际就是冲着“新政”来的,倘若对田文镜略加惩处,新政就无法继续推行,功亏一篑。 随机文章为什么宋朝这么弱却有320年的历史?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布雷路怪兽吃人图片真相,与熊相似体型巨大(专家称是虚构生物)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科学推算太阳的寿命100亿年(剩50亿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电视剧中的李绂有没有被黑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的

首先电视剧《王朝》并没有黑李绂,李绂被雍正整是因为李绂作为清流代表,他集结河南文官集体参办镜,阻止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官,一体纳粮”。田文镜参李绂结党营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不论电视剧还是小说《雍正王朝》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简单加工。 当时情况河南科举考生集体罢考,雍正气头上。雍正推行新政势在必行,这侵害读书人利益,雍正都说了“宁可得罪天下读书人,都要推行新政,表面上李绂一波人是冲着田文镜,实际上是冲着朕来的。”李绂一波人为当时天下读书人,现有孔孟,后有君臣天下,这种思想正是雍正要整治的,不能让读书人白白享受朝堂供奉。 李绂在《雍正王朝》中科考舞弊案和孙嘉诚被年羹尧杀害,参死年羹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绂作为直隶总督威望甚高,更是陆王理学的继任者,说他为当时天下文宗也不为过。但是就这样一位天下文人的代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带头质疑当朝,阻碍新政推行,不整他,难道放任不管? 李绂也算真汉子,史书记载,李绂成被雍正押赴刑场,刀驾到脖子上问“现在知道田文镜好了吗”李绂不改其志向。后来雍正派人查没李绂宅第时,发现李绂为官清廉,家中妻子配饰居然都是铜制品,这才放了李绂。李绂在朝任户部侍郎,后来告老回乡,做学问,78岁病逝。 随机文章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河南周口清朝干尸,一夜间疑似还魂自己消失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现今已经灭绝的三叠纪龟龙,头似恐龙背顶尖刺甲壳/很像玄武神兽揭秘伪装成地球人的外星人,暗中观察人类文明的威胁性(高高在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汉朝古代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