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个个都不是什么心性淡泊之人,都想着如何拼尽全力,抢夺地盘,称霸天下。也因此三国时期战乱频仍,出现了合肥之战、赤壁之战、板桥之战等多个大规模战争。也出现了关羽、张辽、张飞、于禁等著名大将。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采用计谋,水淹了于禁七军,也是其中十分精彩的战争片段。但是就有人会对此心存疑惑,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到底于禁的七军有多少人马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首先若说万人为一军,那么七军便有七万人。根据三国实际情况分析,此种分析几乎无可能。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
这也就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关羽水淹七军了。但是个人觉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不是因为关羽有多么神武,而是借助了天时地利等因素,他趁着汉水暴涨,派遣水军将于禁所率的军队全部俘虏。那么于禁所率的七军究竟有多少人呢?
如果说按照史料中的记载,一万人为一军,那么于禁所率领的军队至少也得有七万人了。此时关羽就算占了优势,若是于禁拼死一搏,只怕关羽也不会轻易成功。况且东汉末年就已经有了许多的战争,导致人口锐减,而之后魏蜀吴三国之间又不断彼此攻伐,战乱频仍,人口之数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增长。况且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率十一万大军攻打曹魏,曹操也只不过是出兵两万多人抵抗。此时曹操刚从汉中退出,一时间又怎么会有能力调动七万人之多的军队呢?所以说七万之众是不可能的。
第二,根据三国时期曹魏、蜀汉的大致兵力分析,我们不难知道,于禁所率七军最多为三万人。
众所周知,蜀汉自始至终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国,据史料记载,蜀汉总共的兵力也至多也不过只有十万人马。关羽身为蜀汉第一大将,在攻打于禁时,所能率领的军队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就算是在无比重要的赤壁之战中,东吴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也不过是拿出了三万多人给周瑜统领的部队。蜀汉的实力比东吴还不如,如果于禁真的有七万大军,关羽又怎么会压得住于禁呢?

我们再来看曹魏的情况。曹操在公元216年刚刚取得汉中之后,随即便又带兵迎战孙权,并在公元217年于濡须口击败孙权。但是公元218年,当曹操率主力部队南战孙权之时,刘备却趁机对汉中发动猛攻。于是曹操又急忙带着大批人马赶去救援汉中。
这一段时间内,曹操都在一直忙着征战四方,兵力也必然都处在紧张的状态。否则他也不会仅留下七千人马镇守合肥,抵挡孙吴了。而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曹操只能尽力的迅速集结可用之兵了。是以从各方面来看,三万之军是最确切的。
第三,据各类史料记载,并分析曹魏兵制,我们也不难从中推断,于禁七军共有三万人左右。
据《说文解字·卷十四·车部·军》记载:圜围也。四千人为军。"根据这一条文献记载,我们不难知道,于禁所统七军一共大致应当有两万八千人。但除了这些军队之外,于禁本身官拜左将军,也有自己的直属部队一千多人,加上这一千多人,于禁此时所率的七军,大概也有三万人左右了。而根据《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
而这里的记载也跟上文提到的《说文解字》中对"军"的解释相吻合,即一军为四千人。那么于禁所率的七军也就是有二万八千人。而三国时期魏国魏国兵制又分为低级列、火、队、曲、侯等;中级司马、校尉、裨将军等;高级军官有将军、副将军等。而各个长官所统领的士兵人数又是根据魏国军队的编制而分配的,大致一一推测过来,一"军"所有的人数,也大致和史料记载的相一致,大约为四千人。
由此可知,通过对魏国兵制的分析,以及对史料记载的探究,我们不难知道,关羽水淹七军时,七军大致是有三万人的。你是如何看待于禁的?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什么会被淹死?
死后,吴夫人担忧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安定。此时有一人,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吴夫人这才放心。 这个人却不是文臣谋士,是个武将,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十二虎臣之一。 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首级。 吴夫人问江东能否安定。董袭回答:“江东之地,有山川之固,长江天险,而主公是一位好的掌事者,对百恩德,上下都齐心效命,张昭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为帮手,正是之时,不用担心。”众人都认为董袭的话豪壮! 208年,孙权报父仇,征讨黄祖,黄祖用两条艨艟横在河面扼守沔口,艨艟之上有一千多人,弓弩交替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向前。董袭和各带100名敢死士,每人身披两副铠甲,突击到艨艟前。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条缆绳,艨艟散开,孙权大军终于能够前进。 黄祖打开城门逃走,被吴兵追杀。次日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日宴会,归于你断缆之功!” 213年,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前往,孙权命董袭率五楼船驻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并求董袭一起逃出。 但董袭大怒说:“我受主公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再说要逃走的立斩!”于是无人敢逃。当夜船沉,董袭淹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一代奸雄曹操要攻打东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
本来是征伐的,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你这家伙太坏了,我对你这么好,拿你当亲兄弟,你却背后给我捅刀子。现在我都给灭了,我照样也灭了你。网络配图 于是曹操就对刘备进行了斩首行动,行动很彻底,如果不是刘备带着很多老百姓逃跑,估计早就被曹操赶上了,小命也早已玩玩了。可是刘备就是刘备,曹操跑得快,刘备逃得更快。因此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 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心里很气恼,他怕和刘备联合,就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自然是吓唬孙权,可他不知道,孙权可不是刘琮,人家是射虎的英雄,看到信之后,孙权想到的是我如何要给曹操斗法,可惜没人帮助他,孙权很郁闷,也想让人帮助他。 曹操不是纸老虎,孙权明白,强大的袁绍说没有就没有了。不过孙权也没弄明白,老曹,你打刘备就打刘备,为何要扯上我,还说和我要在东吴会猎,会猎就会猎,还要带上八十万水军,咋,搞恐吓。老曹,我给你讲,孙权我,可不是吓大的。 本来曹操想打孙权,手下人就有异议。那个叫的谋士,说:曹丞相你是好样的,打败袁绍,北征乌桓,拿下荆州,威震四海,这是很牛逼哄哄的事情。这事到此为止,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奖励士兵,多练练军事,这样一旦咱们,让孙权这小子自动乖乖的会投降咱。 曹操很不高兴,搞什么搞,老贾,当初是你劝我要出兵的,现在刚刚拿下了荆州,刘备也吓得跑了,怎么你倒唱起了反调。 贾诩头一扬,脖子梗了一下,笑着说:丞相,以前没有得到荆州,现在已经得到了荆州,不一样。 曹操沉默不语,不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人来报:曹丞相,咱的士兵,拉肚子的太多。网络配图 奥,我知道了。 傍晚,曹操和贾诩、等谋士走了出去,但见大营帐子里两名士兵在熬药,走进帐子里,十多名士兵躺卧在地,不住的再叫,他们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多时,又有几个士兵被抬了进来。 什么病,曹操赶紧问。 发疟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且呕吐,拉稀屎……军医连忙跑了过来,向曹操汇报道。 曹操看了看贾诩:老贾,不能打孙权这也是个理由吧。贾诩伸出了手指,道:丞相,高见。 程昱此时看了看贾诩,对曹操说:丞相,我以为要赶快打东吴。 仲德,说说理由。 主公无敌于天下,现在拿下荆州,威震江东,孙权肯定吓坏了。他自己不敢对付,一定会拉上刘备,趁两小子还没准备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贾诩心里想:你小子绝对是个馊主意,你以为孙权给刘琮一样,孙权手下要兵有兵,要谋士有谋士。当年跟着打天下的人物健在,真的不好对付。贾诩没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说:揍他,谁不老实揍谁!孙权这家伙肯定不想投降,要投降,早来了。 文若,你的意见呢?曹操问,这是曹操手下首席谋士,二荀在当时可了不得。网络配图 打,现在有的水军八万,如果咱们水陆并进,还有孙权的活路。现在不打,一旦养虎为患,岂不可恨。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看西北韩遂,我等离许都那么远,一旦马超进犯,招呼不过来。 报,刘备和、刘琦等人合兵一处。刘备派出前与孙权谋划。 这时王粲走了进来,丞相,应该趁此千载难逢之机会,水陆并进,一统华夏,千古功名,举手之间尔。 哈哈,到底是仲宣说话提气。 贾诩心里悲凉了许多,这个曹丞相,现在怎么如此,可是他又不敢再言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来的,比起其他人,曹操对自己其实还没有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喃喃的看着翻滚的波涛,心里想:这真的是一统江东的前兆? 事实上,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曹操也不能免俗,只是贾诩也没有过分坚持,可惜老曹接下来要吃大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