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北宋灭亡后是南宋是真的吗?其实还有一个过渡政权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北宋灭亡后是南宋吗 其实还有一个过渡政权

  北宋之后的朝代不是南宋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北宋之后是什么朝代?答案当然是南宋了。但是,在南宋和北宋之间,其实还存在过一个由宋人建立的过渡政权,时间非常短暂,那就是伪楚。

  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都城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至此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image.png

  占领东京后,身为游牧民族的金人,对于汉地的水土和人文不能适应,不能很好地领导农耕社会。

  金人便打算只占有宋河北河东地区的土地,所以在进入东京城之后,他们把城中百姓的金银财宝抢夺一空后想要离开。但他们怎么会愿意将已经到手的财富和土地白白扔掉呢?于是金人决定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对宋地人民进行变相的统治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建立傀儡政权并不简单。城中的一些官吏、人民依旧坚决拥护赵氏,向金军请求复立赵氏,遭到了金军拒绝。

  金军认为赵氏皇族不是好的选择,他们想找一个软弱好控制的人。可能有人问了,“弱宋”还不够弱吗?虽然宋面对金兵进攻一次次的退让,最终导致了北宋灭亡。但是如果给宋人机会,势必反击。这要从宋辽“澶渊之盟”说起。早前北宋和辽国经过了二十五年战争,到了宋真宗时期,两国终于议和,合约内容为: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史称“澶渊之盟”。

image.png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

  但是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儿皇帝石敬瑭就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澶渊之盟”之后更是不能收回。

  宋徽宗时期,辽国内乱,他想要做一个“千古名君”,想要收回祖祖辈辈都没能收复的失地。便趁此机会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拿回燕云十六州。

  宋违背了“澶渊之盟”,让金认清了赵氏皇族骨子里的反叛,不容易控制。另外他们在交战过程中看清了宋军的实力,也就是没啥实力。所以金趁机大举南下,引发了“靖康之变”。

  金国想要设置傀儡政权,他们当然想选择性一个容易控制的人了,最后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张邦昌身上。

  张邦昌是宋朝宰相,之前与康王赵构一起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如此说来,金人与他就是旧相识了,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个懦弱胆小、有求必应的人,所以对他很认可。

  但是张邦昌这边不同意了,他虽然苟且求和,但并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这个差事不是好做的。但金人坚决立张邦昌,不惜以城中百姓为要挟,声称张邦昌如果不登基,就屠杀老百姓,张邦昌只好屈服。

image.png

  1127年3月7日,张邦昌傀儡政权在金兵的维护和金政权的册封下宣告成立,国号“大楚”,后世又称“张楚”、“伪楚”。一个国家,加上了“伪”字,就成了不被历史承认的傀儡政权。

  《大金国志》卷三十二:“邦昌即位首尾三十三日,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见群臣称‘予’不称‘朕’,旨称‘面旨’,由内降只曰‘中旨’,宣告四方则曰‘宣旨’,手诏则曰‘手书’,至于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张邦昌谨封’。大抵每事不敢有僭意,逼迫金国之命尔。”

  果然如张邦昌所想,这个龙椅很不好坐,他自己每天胆战心惊。在他当上这个帝王之后,根本不敢以君主自居,对于赵宋皇室的物品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声明自己只是暂为保管,还在很多物品上加上了封条。在面对官员时称“予”不称“朕”,百官对他行礼,他便站起来还礼。张邦昌这个人非常清醒,他将自己与皇帝身份分得很清。

image.png

  果然,张邦昌的皇帝只做了三十三日。

  3月29日,在立张邦昌为傀儡之后,金人放心的撤兵回到了北方。

  4月10日,张邦昌退位,还政于康王赵构,即宋高宗。至此,张邦昌的大楚伪政权宣告结束。

  张邦昌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证明自己没有觊觎皇位,不想做大楚的皇帝,但是曾经与他共患难的赵构还是没有放过他,找了一个罪名将他赐死了。

  张邦昌的下场令人唏嘘,他做皇帝是身不由己,虽然做了很多事情想保全性命,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死。在金人选择他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明朝大将徐达,是如何用25万军队灭亡元朝的呢?

中国古代,从北至南征伐胜利比较多,而从南至北征伐取得胜利的例子。1367年11月,第一名将奉之令,率部打响北伐之战,最终灭掉了强大的,堪称从南至北征伐最成功的例子。 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数量并不多,只有25万。那时候,元朝的精锐部队还没有遭到大的打击,战斗力还很强。那么,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灭掉强大的元朝? 原因很多。首先,得益于徐达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从历史上看,不管是三国诸葛亮、的北伐,还是东晋、、的北伐,以及、的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方不稳;而后方不稳,多牛逼的军事行动,也无法持久;勉强进军,也难免形成“孤军深入”态势。 徐达的北伐则不同。当徐达大军出发后,朱元璋坐镇南京,耐着性子将南方各种问题解决了。这样,后方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向前线提供后勤保障,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徐达这仗就越打越舒心,越打越顺畅。 其次,徐达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个正确合理的作战步骤。当时,北伐副将提出,直接攻进元朝大都,以最快的速度灭掉元朝。朱元璋和参谋军师都认为,这种战术还是过于轻敌,忽视了元朝的精锐力量。 于是,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徐达制定了“三步走”的北伐战略。第一步,迂回山东、河南、陕西,在迂回作战中大量杀伤元军精锐力量。第二步,当元军精锐力量被歼灭得差不多了,再向河北以及元朝大都进军,直捣黄龙。第三步,攻陷元朝大都后,逐步扫荡北方各地,促进北方的统一。 应该说,徐达在北伐之战中,严格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扎稳打,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第三,徐达本人是一个军事天才,这没得说。令人称奇的是,徐达北伐之战,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军师智囊团,有常遇春这种超一流高手作为副手,手下还有一帮精力旺盛、能征善战的将领。 在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徐达的每一个战术计划都得到完美的实现,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第四、也得益于元朝的内讧。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谢幕,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内讧杀伤力最大。 在元朝末期,皇族内部发生激烈的争权夺利。仅仅在1295-1368短短的70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10位。这就是说,一个活了70岁的老人,就有可能经历过10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无休无止的内部争斗,使得元朝耗尽了精力和资源,像一个庞然大物,被人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第五、徐达不仅骁勇善战,治军也很严明。北伐军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这就吸引了无数饱受元朝残酷统治之苦的老百姓前来投靠。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徐达从不杀降。元朝军队投降过来的官兵,他都妥善安置。这样,虽然只带了25万军队出征,可打了几场大战后,徐达的北伐军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鄫国是如何灭亡的?被谁灭亡的

在兰陵县城西北部、文峰山东麓,坐落着故城遗址。鄫国是个不起眼的小国,从故城遗址面积推测,整个国家方圆不过百里。进入春秋以后,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国倒霉事不断,命运从来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受尽周边各国摆布,最终难逃亡国的命运。 见死不救 仗义解围 鄫国的始祖可以追溯到的次子曲烈,历史非常悠久。进入春秋时期,山东大地变得热闹了起来。齐鲁强势,莒邾崛起,南方的淮夷也变得蠢蠢欲动,原本相安无事的邻国们一下对鄫国。尤其是和邾国经常来犯,让鄫国百姓不宁,不得已,鄫国投靠了强大的鲁国,每年交些“保护费”,指望能换几天太平日子。 为了亲上加亲,鄫国国君娶了的女儿季姬,这样一来,季姬生的儿子成了鄫国国君未来的法定继承人,按理说正中鲁国下怀,是天大的好事。但鄫子动起了歪脑筋,没过多久,又主动和莒国攀亲,娶莒女为妾,还对她宠爱有加,这下子触动了鲁国敏感的神经。 鲁国的继任者向来对鄫国没好感,公元前646年,鄫国国君让季姬独自一人回娘家探亲,更是惹恼了鲁僖公,一度扣留了季姬,不让她回去。虽然事情后来解决了,但是鲁僖公心里一直闹别扭,总想找机会收拾收拾鄫国。 两年之后,报复的机会来了。这年,季姬病逝,到了冬天,南方的淮夷突然来犯,弱小的鄫国措手不及,连忙向自己的“老大”鲁国求救。鲁僖公见此情景正高兴不已,自然是置江湖道义于不顾,拒绝出兵。 这下可抓了瞎,好在鄫国国君深谙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转而向求救。此时的齐桓公已经是中原霸主,一听淮夷敢乱来,内心的英雄主义“爆棚”,便亮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把鲁、宋、陈、卫、郑、许、邢、曹的国君约到一起,商量救鄫大计。最终,列国决定以防御为主,加固鄫国城池,把习惯水战的淮夷人挡在国门之外。 随后,齐国摊派任务,让盟国们派出大批奴隶役人,在鄫国,掘土垒城。当时正赶上数九寒天,帮别人的国家修城本就心不甘情不愿,又吃不饱穿不暖,饱受压迫后,这些役人竟然奋起暴动,一夜间杀死监工修城的酷吏,纷纷逃遁山林,筑城计划不得已中止。但鄫国筑城之举也向淮夷人宣示,东方诸侯联盟不允许蛮夷部落向鄫国发起挑衅,最终促使淮夷放弃了进犯的意图。 戕杀鄫子 鲁军进驻鄫地“维和” 退去了淮夷,鄫国国君暂时缓了口气,可后面的一场杀身之祸却已经在向他招手。 江山代有“霸主”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出手帮助鄫国不久,齐桓公就去世了,齐国大乱。宋襄公帮齐国平定内乱后,声望飙升,一心想学前辈齐桓公,也尝尝当霸主的滋味。公元前640年,雄心勃勃的宋襄公邀请滕、曹、邾、鄫等国在之南会盟,终于要将霸主梦付诸行动。 大国有命,小国不敢不从,更何况鄫国向来都是与强者做朋友的。接到会议通知后,鄫子很快就颠颠地上路了,可不知道是路程估计不足,还是有别的原因,总之路上耽搁,迟到了两天。鄫子未能按时参加此次会议,还自作主张,赶到邾国与邾国国君会见,这下子可激怒了正志得意满的宋襄公。 宋襄公为了报复鄫子,无所不用其极。鄫国和东夷人关系不好,世代为仇,于是,宋襄公决定杀了鄫子,用来祭祀东夷之神。在他看来,此举既能笼络、威胁东夷,又能震慑那些不够听话的盟国,再巧妙不过了。 宋襄公自己不动手,反倒命令邾文公将鄫子扣留,并把鄫子押到东夷人的神社“次睢之社”。随后,宋襄公公然以祭祀次睢之神的名义,下令杀死鄫国国君,并将其肢解烹煮、沉入沂河,手段之残忍。 按说这次邾国也是挺无辜的,稀里糊涂成了别人手中的刀,但过了半个世纪,又一位鄫国国君死在邾国之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公元前591年,邾国对外扩张,入侵鄫国,杀了鄫子,还要掠夺一番。 不过这一次,邾国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鄫子遇害后,太子即位,无力报仇的他很自然地向鲁国寻求庇护,鲁国便借机派军队在鄫国的几个重要城邑驻扎,鄫国成了鲁国实际的附庸。打来打去,反让鲁国捡了便宜,邾国真是有苦说不出。 其实,与其说鲁国在帮助鄫国,还不如说鲁国是在帮自己。由于之前黄河改道,鄫国以南茫茫湿地和浩瀚湖泊露出大面积的滩涂,成为可耕作的肥田沃土,而且这些土地还是无主之地。鄫国国小民少,又遭遇连年战乱,当然没能力去“掘金”,过去十年里,鲁国大批的奴隶纷纷南下谋生,到湖泊滩涂边开垦“王土”,给鲁国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此时鲁国驻兵,既能给鄫国一个顺水人情,又能将这片粮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想称臣都不行 莒国外孙成功篡权 鲁国将鄫国变成自己的附庸还不甘心,到鲁襄公的时候,干脆想把整个鄫国都变成自己的合法地盘。这么大的事,鲁国自己不能擅作主张,于是鲁襄公亲自跑去找当时的霸主晋侯汇报思想。 晋侯一听,这事情对自己没啥好处,起初并不同意。鲁国大夫孟献子是个聪明人,耐心给晋侯做工作,说鲁国一心跟着走,可是鲁国偏小,无法向晋国缴纳足够的贡赋,如果能让鄫国归附鲁国的话,鲁国就有足够的财物进贡给晋国,支持晋国的霸主事业了。见鲁国有这份“孝心”,晋侯很欣慰,就同意了。 纸里包不住火,消息很快传开,早就对鄫国垂涎欲滴的莒国、邾国坐不住了,两国结盟反对鄫国属鲁,从东西两面出兵进攻鄫国。为救援鄫国,鲁国派大夫臧孙纥率鲁国军队攻入邾国,狐骀一战,鲁国大败。虽然如此,但是有盟主晋国力挺,鄫国附属于鲁国的地位却无法改变。后来,鲁国主政三十多年的名臣去世,没有运回国都曲阜安葬,而是葬在了鄫城的西丘上,意在向诸国宣告,鄫国已成为鲁国的一部分。 莒国认为鄫国附鲁会危及莒国安全,便于公元前567年,突然派军攻入鄫国,占领鄫城,并杀掉了鄫子时泰。国不可一日无君,身怀杀父之仇的太子巫显然不讨莒国的喜欢。鄫子时泰的原配早亡,后来续娶莒国女子,两人生了个女儿。等到女儿长大后,她又嫁到莒国,生了个男孩。如此算来,该男孩是鄫子时泰的外孙。在莒国的操纵下,这个外孙成了鄫国国君,因为外孙是外姓,所以鄫国香火断了,国家也就灭亡了。 原来的法定继承人太子巫为了躲避追杀,只能率众投奔鲁国,被聘为卿士。至此,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鄫国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莒国为鲁国所灭,鄫国的领土又重新回到了鲁国手中。 随机文章请问什么是康雍干盛世?专家解读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最快速度达1.6公里/秒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小翅膀轻轻一挥引起美国超强龙卷风距离产生美感的刺猬效应,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也应有私密空间无毒有益的王蛇之牛奶蛇,无毒温顺好饲养(最受欢迎的宠物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