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清朝末年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太后 ?

时间:2024-05-3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到慈禧太后,耳熟能详的人非常多,都知道这位太后掌权了很多年,那么为什么慈可以掌控权力呢?为什么没人敢反慈禧?清朝这么多厉害的人,为什么没有人推翻慈禧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咸丰皇帝死后,慈禧由于很强的控制欲,很快就联合慈安太后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形成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局面,到后来同治皇帝长大了,才不得已把政权还给皇帝。

清朝末年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太后 ?

当同治帝去世后,光绪即位,两个太后再度垂帘听政,之后慈安太后的死也很有可能跟慈禧有关系,因为她随后又罢免了恭亲王,自己独掌大权,把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那个时候慈禧太后的威力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的原因之一,也有很多的大臣想要推翻慈禧太后,但是后来都已经被慈禧太后阻止了,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很大的权力。

晚清时能人辈出,为何无人能扳倒慈禧?可以说慈禧太后是封建保守者的坚强的后盾;清朝大部分官员的思想非常保守,不开放加上清朝的制度太腐败,皇帝没有实权,朝廷变成洋人的天堂;中国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很少有人有改革精神。

所以改变不了清朝这种腐败无能的现状。

自然就没人反抗了。

慈禧是什么样的人物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50岁以前的慈禧可以说是一个很有野心、和政治手腕、且懂得用人服人的狠角色。

在政治方面,咸丰皇帝死前立四大臣摄政,而咸丰刚死慈禧立刻肃清四大臣可见其政治手腕之快狠。

在人士方面,这时的慈禧先后玩转了老一派的恭亲王、曾国藩、左宗棠,后派的李鸿章、张之洞,以及清流派的翁同和、等一大批痕角色。

利用各派之间党争的矛盾左右权衡而各为其用,可以说同治中兴的出现和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清朝末年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太后 ?

50岁以后的慈禧可以说是一个无野心,但又贪恋权利的人且无比自私、固执且不择手段的人。

在政治方面因为她独揽朝纲故持己见导致中国错过了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

在军事方面,她不懂军事却横加干涉军事的发展,好高骛远只图表面上的富强而忽视了骨子里的腐败和衰落,用大笔的白银打造了一只看似强大而实际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甲午之战,庚子国变2场打败,连她自己都搞不懂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银子打造的军队那么不经打。

在外交方面,她依然相信中国老法的权谋直属而并固执的认为这一套对老外也有效,最后被老外以各种各样的条约搞的整个国家被蚕食的千疮百孔。

在个人挥霍方面,慈禧的作风可以说媲美任何一个古之帝王,即使在国家与日本即将交战之际,慈禧还想着如何为自己办寿甚至动用本就不多的军费。

为什么慈禧可以掌权这么久首先清晚期皇嗣凋零,缺少皇位的继承人,另外慈禧本身容颜出众,又善于玩弄权术,也有一定的治国才能。

再加上咸丰皇帝去世以后,慈禧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造就了那时清朝内部实行的是太后垂帘和大臣辅政的制度。

慈禧跟辅政大臣貌似权力相当,其实慈禧更有优势,更容易“挟天子以令诸侯”。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

清朝末年为什么没人反抗慈禧太后 ?

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

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晚清如果没有慈禧会怎样没有慈禧会是什么样子不好说,但是可以知道晚清的时候如果是一位明君当政是完全有可能挽救时局的,因为慈禧时期的清朝国力并不是很弱。

作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或许有过登基称帝的念头,但她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份"忠诚"是非常可贵的。

而且总体来说,慈禧太后忠于爱新觉罗皇室,所有的权力斗争都只限于家族内部,没有让外姓人牵扯其中。

在清朝灭亡这件事上,慈禧太后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她并不是根本原因。

从乾隆闭关锁国开始,大清朝慢慢走向衰败,最后的结局早已注定。

封建王朝的没落是历史必然,不能将国家灭亡归责于某一个人身上。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黑暗?辽东三杰没一个好下场

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代更替史。每当朝代衰落的时候,不仅仅会冒出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更还有周边民族的伺机窥视,尤其是北方两大民族——蒙古和。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明末抵制满族入关的三元力将——辽东三杰,让你真真切切地明白什么叫自己玩死自己。 辽东三杰指的是熊廷弼、、。他们都是明末军事统帅,在大明王朝在辽东抗击后金入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辽东三杰。 3 熊廷弼——为所害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2 孙承宗——城破后自缢而死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既是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位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的妒忌,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在家高阳县住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 1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时期,却又受到了的赞赏。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随机文章大清朝多位皇帝中,你最欣赏哪位皇帝风格或政绩?全球干尸睡美人,跨越4000年干尸如同女孩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长剑20巡航导弹射程,俄专家认为在3000公里以上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朝末年节度使聘用炼丹师研制突火枪,打在敌军身上竟然毫发无伤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拥有著名的:火药、造纸、印刷术、罗盘。其中火药尤其著名,史书记载火药最早产生于时期。 那么,火药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史书记载,发明火药的其实是唐朝时期的炼丹师。唐朝时期,李家信仰太上老君李耳。因此,道家在唐朝是活得很好的。一些道士受到朝野的吹捧。唐朝道家信仰长生不老的传说,许多人开始修炼仙丹,吃了仙丹就能长生不老。 这在现代人看来,长生不老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唐朝当时的炼丹师却,这些炼丹师每天专心研制炼丹药。然而,历史也和这群炼丹师开了一个玩笑。炼丹师的仙丹倒是没有真的炼成,这些唐朝时期的“科学家”没有把仙丹炼制出来,却把火药给制造出来了。 《旧唐书》中记载唐朝中晚期火药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面。到了唐朝末年,火药竟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这得益于唐朝开放的风气,当时的唐朝君王没有时期那种闭关锁国的思维。倒是十分的开放,这可能和唐朝的强大、开放、自信、包容的现实有关。 火药发明以后、唐朝末年人们开始用来制造烟花、火药筒。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火药的运用范围得到了迅速扩大。唐朝的炼丹师得到一些开明的节度使的重用,精心研制了历史著名的前发式火药筒。 唐朝末年节度使之间混战、战火连天、甚至一些强大的节度使公开与大唐朝廷开战,甚至拉来火药筒。这个时候的火器威力还很一般,有时候两军交战火器直接打到敌军士兵身上,竟然毫发无伤。唐朝末年,节度使与节度使交战。两方军队在一座山谷里交战,李克用派兵拉开了火药筒对付的朱温大军。 当时,李克用的实力不如朱温强大。但是李克用有十三个儿子十分骁勇善战,被称为“十三太保”。李克用重用西北的炼丹师研制出威力更巨大的火药筒专门对付朱温州的大军。李克用这个火药筒,叫做突火枪,属于唐朝末年比较先进的火药武器。 然而,当朱温亲率大军进入埋伏圈的时候。李克用下令突火枪大队放炮!这个时候,数十个士兵列队轮番上阵对山谷的敌军进行“炮击”。然而,这些炮弹打到朱温的军队身上居然没有造成多大的杀伤力,只是炮弹引起的气压波将附近的几个士兵震倒在地上而已。这些士兵拍拍身上的炮灰,又安然无恙地站起来! 由此可见,唐朝末年火药刚刚发明出来,这个时候的火器研制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即使是节度使李克用重金聘用的炼丹师制造出来的火药筒,威力也非常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