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11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卡尔登酒店,拜访了坐在轮椅上的中国抗日老将、前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团长刘放吾。她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感谢刘放吾当年率部在仁安羌解救英军的义举。美国总统布什也致信刘放吾,感谢他解救500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及数千名英军的英勇行为。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在半个世纪之后,依然受到英美国家首脑人物如此礼遇?这就是享誉中外的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缅语意为“油河”,是当时缅甸和整个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油田,也是缅甸战场中英联军油料的主要来源。对资源日益短缺的日军来说,石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日军抢在英军之前在仁安羌东、北、南三面设伏,在抢占油田的同时包围了败退的英军主力,英军向中国远征军求救。
解救英军的任务落到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身上。新编第38师的前身是隶属财政部的税警总团,这支部队配备了清一色的美式武器。第113团团长刘放吾接到任务后,于1942年4月17日晚,带领1000人赶到仁安羌并完成攻击准备,第二天拂晓便展开攻击,至中午将宾河北岸的日军肃清。但转而进攻南岸时,遭到日军猛烈阻击。20日拂晓,113团再次向日军发动猛攻。担任主攻的第1营在团长刘放吾的亲自率领下,迅速涉水过河,登上南岸,与日军展开肉搏战。第3营营长张琦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直至战死。至下午5时,第113团终于击溃日军,攻克整个仁安羌油田区域。趁日军溃逃之际,第113团首先将被俘的英军、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救出。接着,掩护英缅第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等7000余人向北撤退。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给危急中的缅甸战局带来一线生机。英国官方将英军在仁安羌脱险称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并将4月20日定为“光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
仁安羌大捷后英印军继续向印度方向撤退,中国军队为其殿后。侵缅日军如潮水般反扑过来,在撤退过程中,中国远征军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
1942年5月8日,电台传来日军占领密支那的消息,中国远征军撤回国内的退路被切断。此刻远征军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从人迹罕至的野人山原始森林撤退回国,二是跟随英军撤回印度。
中国远征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条路。两个半月中,第5军主力穿越纵深达200多公里的野人山区,历尽艰险,损失惨重。第5军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的主力部队,入缅时全军3个师和军直属队共4.2万余人,在战斗中伤亡7300人,而撤退途中伤亡达1.47万人。撤离缅甸后,全军仅剩2万人。
1942年7月,昆明志舟体育场,上万民众在此举行隆重的公祭。公祭的英雄就是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野人山地区撤退途中,戴安澜身负重伤,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部队行动达10天后壮烈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了全国性的悼念大会。
1942年,对于中国远征军而言,浴血奋战却壮志未酬,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而言,则是一个传奇。这一年,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军队在异国他乡是如何不屈不挠地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以巨大的牺牲直接支援周边国家的抗日斗争,鼓舞了中外抗日军民的斗志。中国远征军首次出征缅甸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以血肉之躯换来的经验教训,为后来的缅北、滇西大反攻,为英美盟军在亚太地区的反攻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缅战争中,为什么清朝打不赢一个小小的缅甸
,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时期,清朝国力达到了鼎盛。凭借强大的国力,发动了多次战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骜不驯的准噶尔部都给扫平了。不过虽然大清国强盛一时,但在征伐缅甸的战争中,清政府败的一塌糊涂,打了四次都没打赢。那么强盛的大清国为何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缅甸?第一,虽然大清国非常强盛,但缅甸也不弱。缅甸是东南亚的强国,人口众多,国力强盛,连当时的暹罗(泰国)、老挝都被他吞并了。如果不是清政府出兵攻打缅甸,很可能缅甸会统一东南亚。当时缅甸不仅拥有数十万勇敢善战的土兵,还有一支由五千多名滑膛枪手组成的西方国家雇佣兵,火器装备水平远远高于清军,所以清军在战争中吃了不小的亏。 第二,缅甸地形崎岖复杂,气候炎热潮湿,让远道而来的清军非常不适应,因为和热带疾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高。以当时的条件来讲,缅甸的湿热环境和热带疾病绝对是清军的大敌。现代化装备的远征军穿过缅北丛林都损失惨重,不要说拿着长矛的清军。而缅甸人就不同了,缅甸军队熟悉地形,适应环境,在丛林中和清军周旋,不断消耗清军。清军一撤他们就出来了,清军一来他们又转移了,把清军拖得疲惫不堪。清政府没办法,所以不得不放弃战争,退出了缅甸。 第三,清朝虽然对缅甸的入侵非常愤怒,多次出兵攻打缅甸,但清朝根本没把缅甸这个蛮夷放在眼里。清军每次出动的军队不过数万,远不像征讨准噶尔那样倾巢出动。即使如此,前线的清军仍然没把缅甸当回事,经常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轻敌冒进,结果遭到了缅甸军队的埋伏。缅甸为了对付清军采取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把轻敌冒进的清军打的溃不成军。由于清军远道而来,又不熟悉地形,所以在双方的拉锯战中,清军被拖得筋疲力尽,特别是后勤压力不堪重负,因此清政府决定停止这场没有胜算的战争。清缅战争打了将近五年,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清政府和缅甸都没有占多大的便宜。所以,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匆匆结束了这场战争。 随机文章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超炫街头疾走运动跑酷,中国小伙获冠军奖金仅4500美元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美国拖挂式房车文化,美国人的享乐主义使得拖挂式房车文化兴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缅战争中,为什么清朝打不赢一个小小的缅甸
,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时期,清朝国力达到了鼎盛。凭借强大的国力,发动了多次战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骜不驯的准噶尔部都给扫平了。不过虽然大清国强盛一时,但在征伐缅甸的战争中,清政府败的一塌糊涂,打了四次都没打赢。那么强盛的大清国为何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缅甸?第一,虽然大清国非常强盛,但缅甸也不弱。缅甸是东南亚的强国,人口众多,国力强盛,连当时的暹罗(泰国)、老挝都被他吞并了。如果不是清政府出兵攻打缅甸,很可能缅甸会统一东南亚。当时缅甸不仅拥有数十万勇敢善战的土兵,还有一支由五千多名滑膛枪手组成的西方国家雇佣兵,火器装备水平远远高于清军,所以清军在战争中吃了不小的亏。 第二,缅甸地形崎岖复杂,气候炎热潮湿,让远道而来的清军非常不适应,因为和热带疾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高。以当时的条件来讲,缅甸的湿热环境和热带疾病绝对是清军的大敌。现代化装备的远征军穿过缅北丛林都损失惨重,不要说拿着长矛的清军。而缅甸人就不同了,缅甸军队熟悉地形,适应环境,在丛林中和清军周旋,不断消耗清军。清军一撤他们就出来了,清军一来他们又转移了,把清军拖得疲惫不堪。清政府没办法,所以不得不放弃战争,退出了缅甸。 第三,清朝虽然对缅甸的入侵非常愤怒,多次出兵攻打缅甸,但清朝根本没把缅甸这个蛮夷放在眼里。清军每次出动的军队不过数万,远不像征讨准噶尔那样倾巢出动。即使如此,前线的清军仍然没把缅甸当回事,经常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轻敌冒进,结果遭到了缅甸军队的埋伏。缅甸为了对付清军采取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把轻敌冒进的清军打的溃不成军。由于清军远道而来,又不熟悉地形,所以在双方的拉锯战中,清军被拖得筋疲力尽,特别是后勤压力不堪重负,因此清政府决定停止这场没有胜算的战争。清缅战争打了将近五年,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清政府和缅甸都没有占多大的便宜。所以,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匆匆结束了这场战争。 随机文章夏朝孔甲的历史资料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美丽的北极光之谜,解读北极光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有一天火星撞地球,两者都将毁灭(可能性为0)中国突破20倍音速导弹,6806米/秒1小时绕地球一圈(无法证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