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寺,坐落于成都北郊,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就归葬在此,成为唯一安葬在昭觉寺碑林里的“在家人”。戴季陶与昭觉寺有何渊源,传说中蒋纬国到底是不是他亲生儿子?作为民国时期的知名人物,生前有怎样的风云故事?


人物简介>>>
戴季陶,(1891年—1949年),籍贯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国民党元老之一。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12年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创办《民权报》,后任孙中山秘书。黄埔军校成立后,曾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以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1949年2月11日,在广州东园招待所服安眠药自杀。
机缘
戴季陶是国民党元老,曾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而当年昭觉寺方丈清定法师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他们算是旧相识。
在家人的坟墓 只有戴季陶一个
绿树掩映的碑林位于圆通宝殿的背面,就在寺院后院,里面葬着不少圆寂的和尚。戴季陶的墓地四周用栏杆维护,坟前供奉有香火。塔形墓碑上部有屋檐式攒尖顶,覆琉璃瓦,跟碑林里的灵骨塔风格一致。
历经二十年风霜雨露,白色碑面添了岁月的痕迹,已有些发黄。原来清晰的字迹也已有些晕染,变得模糊,不过仍能辨认出正中刻着的篆书大字“吴兴戴传贤季陶先生之墓、德配钮夫人有恒合葬于此”。旁边刻有楷体小字“后学秦孝仪薰沐书石”,最左边一列写着“岁次庚午春吉孝孙大成、南基奉灵火化迁葬立碑本支百世虔祷”。“那就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坟墓,里面还葬着他的夫人和母亲。”昭觉寺方丈演法大和尚说,寺庙里一般只安葬出家人,所以碑林里葬着一些圆寂的和尚,供香客拜祭,在家人的坟墓只有戴季陶一个,“也是因了机缘巧合,算是戴季陶跟寺院有缘。”
演法师父是清定法师的侍者,曾伴其16年,对于当年迁坟的事情知晓一些情况。据他回忆,戴季陶原本葬在成都的东门,1993年经过前任方丈清定法师的同意才迁到昭觉寺。戴季陶是国民党元老,曾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而清定法师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当年,清定法师会同意,可能也因为有这样的一些渊源。”
波折
盗墓人看上了戴墓的几块棺木,盗墓后将遗骸埋在一条小河边,经法医鉴定,确认为戴季陶及其夫人和母亲的骸骨。
文革中被盗墓 小河边寻得骸骨
戴季陶能安眠昭觉寺,当中经历了诸多波折。
1949年,戴季陶在广州去世后,其子戴安国护送灵柩乘专机回到成都,与夫人钮有恒合葬在枣子巷,葬在有戴季陶母亲的戴家花园。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要兴建成都中医学院,棺木被移到城郊罗家碾的一个竹园里安葬,后来竹园也不复存在了。
文革期间,坟墓被盗,遗骸无处可寻。
1988年,蒋纬国向大陆方面打听遗骸的下落。1989年,蒋纬国又派私人代表找到当年在黄埔军校就读时最好的同学李赣驹,托付他寻找戴季陶的遗骨。经过李赣驹的努力,上海有关单位出面向四川省委统战部、省公安厅求助。
经过上海市公安局与四川省公安厅的联合调查,终于在罗家碾一带找到当年盗墓的人。据盗墓人交代,那时候因为生活非常困难,他看上了戴墓的几块棺木,盗墓后将遗骸埋在一条小河边。经警方仔细搜索辨认,最终找到三个头颅和一堆骸骨,经法医鉴定,确认为戴季陶及其夫人和母亲的骸骨。
经蒋纬国同意,戴季陶的遗骨在大陆火化后,运往台湾举行祭奠仪式。由于戴季陶生前的遗愿是能在大陆长眠,经过蒋纬国与大陆方面协商,最终,昭觉寺的清定法师同意将戴季陶葬在寺院碑林里,那时,距寻找到骸骨已经过去三年了。
1993年11月27日,昭觉寺举行戴季陶骨灰安葬仪式,清定法师和昭觉寺的师父们一起做法事。戴季陶终于得以在昭觉寺的禅林长眠。
渊源
1996年9月,蒋纬国写信给清定法师表达谢意,信函中的致谢缘由为“义父传贤先生夫妇灵体得安塔宝寺,多蒙上人全寺法僧等照顾。”
安葬昭觉寺蒋纬国写信表谢意
为何蒋纬国对戴季陶之墓如此记挂?多年来,关于蒋纬国的身世众说纷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其为戴季陶的儿子。
1996年,蒋纬国八十大寿之际,接受《联合报》记者汪士淳近40次采访后,整理而成蒋纬国自传《千山独行———蒋纬国的人生之旅》。自传里道出了蒋纬国的身世之谜。
文中写道:“蒋介石在日本与戴季陶共居时,戴季陶结识了当地的护士重松金子。交往之下,金子怀孕了,并且于民国五年10月6日产下一子,这个孩子便是蒋纬国……金子生下蒋纬国几年后就过世了。正如外界传言,蒋纬国几乎是生下来就成为蒋介石的儿子。事情的根源在于,戴季陶的原配钮有恒性情较烈,如果知道丈夫出轨的话,就要闹翻天。所幸在日本,这段露水姻缘能保密到家,钮有恒始终不知道有重松金子这么个女子。戴季陶就和好友蒋介石说好,由蒋认子,孩子一生下来,就由对中国很热心的日本人山田纯太郎带回中国上海,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给婴儿取名为蒋纬国,与在上海结缘的夫人姚冶诚一起抚养。”
1989年1月11日,蒋纬国以蒋经国逝世一年来的感受为题在台北发表演讲,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自己的身世,“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戴季陶,做谁的儿子,我都愿意。”
戴季陶安眠昭觉寺三年后,1996年9月,蒋纬国写信给清定法师表达谢意,信函中的致谢缘由为“义父传贤先生夫妇灵体得安塔宝寺,多蒙上人全寺法僧等照顾。”2009年4月,昭觉寺举办了清定上师生平事迹照片展,其间展出了这封信函模样的照片。
一个谜>>>
请人给戴季陶做法事的老人是谁?
昨日,恰逢农历二月十五,寺院比往常更加热闹,前来昭觉寺进香的香客众多,到碑林来拜祭的人也络驿不绝。大多数香客在碑林中边走边看,从左至右,一一拜过。“我不知道这里面是谁,既然来了,就都拜一拜吧。”前来进香的王大爷说。
即便知晓戴季陶这个人生平事迹的香客,大多因为墓碑上由秦孝仪书写的古体碑文,辨认不出葬在里面的人到底是谁。
“大约在三年前,有一位成都本地的老人,专程来到这里,请师父给戴季陶做过一场法事。”昭觉寺智僧师父说,但老人并未留下姓名,无从查证他的身份,这也是这些年来,昭觉寺僧人唯一能回忆起前来拜祭戴季陶的人。
蒋纬国姓蒋姓戴身世谜团,他说:做谁的儿子都愿意
蒋介石与蒋经国、蒋纬国关于蒋纬国身世的问题,一般有三种说法:第一,政治圈内流传,民国二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悬赏缉捕“乱党”,革命党人纷纷亡命日本避祸,在日本三年期间,蒋介石和戴传贤共租一屋居住,房东为他们介绍一位下女,三年共处下来,多出两个小壮丁。长的归戴传贤所有,就是戴安国,小的属蒋介石,就是蒋纬国。第二,传说蒋纬国就是蒋介石的儿子,是蒋介石与一日本女士同居所生的。这位日本女子除生了蒋纬国之外,还生了戴安国。后来,戴安国过继给戴氏元配钮有恒抚养。所以,蒋纬国、戴安国都是蒋介石的儿子。第三,根据《蒋纬国报到》一书中所说,蒋纬国和戴安国都是戴传贤所生,戴怕老婆,不敢将纬国带回,故交给蒋介石抚养。对于这些是是非非,蒋纬国很早也想明了。据说,在修谱期间,蒋纬国曾探问,谱中有没有写他的母亲。修谱者只得告知他,这是根据他父亲手稿编列的。蒋纬国默然,后来说:“过30年再说罢。”过了30多年,1984年,当蒋纬国由联勤总司令被贬为联训部主任时,也许由于心情烦闷,他终于自揭身世谜底。他曾面告采访他的香港女记者孙淡宁说,他并不具有“第一世家”的血统。生性坦率的蒋纬国能说出这种话,似可印证几十年来在政坛上有关他身世谜团的传说。民间人士也由“经国”、“纬国”、“安国”的字义来推敲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推敲并非毫无缘故。江南的《蒋经国传》曾记载:到经国5岁这年,蒋家才再添丁,孩子取名纬国,生辰是10月6日。这个孩子的来历,似乎谁都知道,又谁都说不清楚。关于蒋纬国的生母是哪位,香港出版的《蒋纬国传》(李达编著)中的叙述较上述传闻更为翔实。书中说:蒋纬国的生母是一位名叫津渊美智子的日本人,辛亥革命前夕,蒋介石、戴季陶、陈其美等人相继赴日本留学,由此与津渊美智子结识。当年的戴季陶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美智子倾心相随,两情相悦的结果则是安国和纬国两个儿子的先后降生。1916年,戴季陶携美智子由日本回到上海。由于政局动荡,戴、蒋等人的生活奔波无定,美智子于1920年返回了日本。看到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那位神奇的东瀛女子的名字是津渊美智子。然而,在另一个版本的传闻中,她的名字又叫“爱子”。据《陈洁如回忆录》说,蒋介石曾亲口告诉陈洁如蒋纬国是如何样和他结父子之缘的。蒋介石说:“几个月前,当我正在环龙路44号我们总部的时候,门铃响了,不是一次,而是有几次。我开开门,想不到站在门前的是一位日本女士,手牵着一个小男孩。我和她彼此都认出对方,因为她是一位我在东京认识的旧友。我就请她进入客厅。‘你好吗,爱子女士?’我问,‘你什么时候到上海的?请进来。我现在去叫戴季陶下来跟你见面。’这个妇人照日本习惯,深深鞠躬,说道:‘这个男孩子是戴季陶的骨肉,你看他样子像他父亲吗?’我冲上楼梯,一步跨两三阶,放开喉咙大叫:‘季陶!季陶!猜猜谁来了?爱子来这里找你。她给你带来了你的儿子!哈,哈!儿子来找爸爸!’我的快乐叫声在整幢房子里回荡着。”“戴季陶听到我的喊声,登时怔住了。爱子这个名字让他受不了。他向我招手,要我轻轻进人他的房间,关起门来,小声说:‘我在日本流亡生活的那一页已是明日黄花。当时我真个销魂,但仅此而已。我不要再提过往云烟。我现在自己有妻子有儿女,无法恢复跟爱子的关系,我不要看到她或这个孩子。所以请你务必想个借口,赶快帮我请走她。告诉她我不在这里,你说什么话都可以,只要把她弄走。告诉她你不知道我的住址,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我。’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窘迫之状,于是我问他:‘你真的不要你的孩子吗?他是一个很乖巧的小男孩!’戴季陶不耐烦地摇摇手,并且皱紧眉头,不高兴地说:‘我已有自己的家庭——儿子、女儿和老婆!我要爱子的儿子做什么?我的那一段生活已经完结,你懂不懂,把她弄走!快点弄走!’我只有垂头丧气地下楼去,一直在想该用什么借口劝说爱子。我知道她是很好的人,因为在那段过去的时日中,她总是温婉、大方、和善。我想不该过分伤害她的感情,因此,我回屋后便向她说:‘爱子,我真是抱歉,季陶不在这里,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这里。你愿意留个话给他吗?’我看见爱子面露苦色,差点哭出来。她沉默了一下,然后好像对自己说似的,细声道:‘我此次来上海,当初决定错了。我原相信那个男人的甜言蜜语,以为他真的爱我。这就是何以我忍受苦难,旅行来此,给他看看他自己的小儿子,我以为我们可以重拾从前的老关系,像当初区别时一样。他的确在离开日本以前,这样答应过我。如今我知道了我渴求欢乐重聚的美梦只是一场可悲的幻想。’她忍不住又哭泣起来。随后我对她说:‘爱子女士,请不要责备自己。你只需保持耐心,事情将会好转。’‘耐心?’她对我苦笑一下,然后疯狂地痛哭流涕,说道:不要又骗自己又骗我了,他既然拒绝见他的亲骨肉,这表示他不再要我们了。但是他不应该忘记他在日本革命的日子。他穷的时候,我把我的金手镯、金项链都给了他,帮助他,而这就是我所获得的报答。我信任了一个无信的男人,完全是我的过错,如今我可以为我的愚蠢而哭了。’她望着窗外,借以遮掩泪流,然后下了决心,对我说:‘蒋先生,请代我告诉他,如果他不要他自己的骨肉,我也不要。’她草草地吻了孩子一下,急速冲向门,开了门,跑上街道。我当时被她的突然动作吓了一大跳,就赶出去追她。但是没有用。她跑得好快,在霞飞路转弯后,就失去了踪影。我站在街上,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可以去什么地方找她。这就是这个孩子的故事。那孩子既已无父无母,我就收养他做我自己的儿子,给他取名纬国。我已同福梅及姚氏商量好,由她们轮流照顾这孩子3个月。”1989年年初,一些报纸刊出《蒋纬国第一次公开谈身世,姓蒋姓戴仍是谜》的报道,说蒋纬国表示“对自己究竟是蒋介石之子或是戴季陶之子谜团,迄今亦无法证实”,并“希望能多找点资料弄清楚”云云。“蒋纬国是蒋介石领养的戴季陶之子”,这是民革奉化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炳岳先生亲闻当年教蒋纬国养母姚冶诚学文化的陈志坚大姐说的。她还说,只因蒋介石对纬国视若己出,自家人讳莫如深,其他人也就一直不便泄露,是以至今罕为人知。陈志坚还常说:“我于民国二年初到蒋家时,毛氏所出的经国刚4岁(1910年生);后来看到蒋介石领了纬国回乡交姚氏抚养,纬国也是4岁(1916年生)。”当年讲岁数一般算虚岁,可见纬国到蒋家是1919年的事情。蒋介石与蒋纬国蒋介石把蒋纬国带回到姚冶诚住处,嘱她代为抚养,以“义子”视之。姚冶诚自己从未生育,这一时期又经常与蒋介石闹别扭,自感夫妻关系日趋紧张,又怕蒋介石“休”掉她,因此,她欣然接受了纬国这个“义子”,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纬国身上,倍加钟爱,视如己出。也有一传闻说蒋纬国、戴安国均是蒋介石之子,而戴安国是过继给戴季陶的。根据蒋纬国的说法,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戴安国是戴季陶与一位中国妇女所生,交由钮有恒女士抚养;而蒋纬国却是戴季陶东渡日本后,戴氏与一位东洋女友所生,过继给蒋介石,称蒋氏为“义父”。所以,当蒋纬国论及与戴安国的关系时,他说:“我与安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这句话,证明了蒋纬国与戴安国的关系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蒋纬国是戴季陶的次子。至于蒋纬国为什么过继给蒋介石呢?蒋纬国仅说他从小称蒋介石为“义父”,没有细说。据蒋纬国说,有一次他在蒋介石的办公室,看到美国作家约翰根宝所写的《亚洲内幕》,里面有一段写道:蒋介石元帅二子蒋纬国少尉,是国民党元老戴传贤的儿子,以后为了某个真相过继给蒋公。后来,他问戴季陶先生,戴拿出一面镜子,让蒋纬国自己照自己的侧面,问他:是这边像蒋公呢,还是那边像蒋公?蒋纬国说,对于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做谁的儿子都愿意。1989年1月11日,蒋纬国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又说道: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戴季陶,“做谁的儿子,我都愿意”。蒋纬国虽非蒋介石亲出,但幼时所得到的父爱却超过亲生的蒋经国。这里可能有两个真相:一是蒋经国生相像娘,长得不如蒋纬国漂亮,而且个性比较拘谨,不如纬国活泼;二是蒋经国出生后,蒋介石和毛福梅的关系已经濒于破裂,而蒋纬国从日本带来,蒋介石和姚冶诚尚处于恩爱阶段,自然接近纬国要比经国更多,且蒋经国早年赴苏留学,父子无法会面,蒋介石自然只能从纬国身上享受天伦之乐了。由于蒋经国曾赴俄留学,与其父失和,蒋介石对少年蒋纬国的垂爱,远超过蒋经国。蒋介石对蒋纬国的“视如己出”,赢得了蒋纬国非常浓厚的“崇敬感受”,历久不衰。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年底,国民党大溃败前夕,蒋纬国生父戴季陶故世于戎马倥偬之际,蒋纬国未能随侍在侧,且因戴季陶逝世,使蒋纬国失去政治支撑,故而,蒋介石迁台后,冷落了蒋纬国,并限制了他在军系的发展。但在父子情分上,蒋介石仍然给了蒋纬国许多关怀。宋美龄对蒋纬国更是爱护有加,她一直将蒋纬国“视如己出”。至此可知,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这是确定无疑了。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过继之后随养父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姓氏本身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