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他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这一行为常被后人质疑和批评。为了理解石敬瑭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策,我们需要回顾那段动荡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政治考量。
一、后唐的政治危机
石敬瑭之所以反后唐,主要是因为后唐末年的政治局势极度动荡不安。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后,其子李从厚继位,即唐愍帝。然而,愍帝年轻无经验,朝政被权臣操控,导致内部矛盾激化。石敬瑭作为边疆将领,对中央的腐败和无能感到失望,加之自身权力基础雄厚,遂生反叛之心。
二、寻求外援的决定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石敬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向契丹求援。他承诺给予契丹丰厚的礼物和条件,其中包括割让幽云十六州这一重要地区。石敬瑭此举是出于对契丹军事力量的依赖,希望通过外力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三、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影响
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使石敬瑭得以在契丹的支持下建立后晋,但这一决策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失去,不仅削弱了中原王朝的边防,也为后来契丹和女真等民族的南侵打开了门户。此外,这一行为也被后世视为卖国行径,成为石敬瑭名声上的污点。
结语: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背后,是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动荡和个人权力斗争的直接体现。他的这一决策虽然短期内确保了自己的统治,但长远来看,却给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石敬瑭的例子提醒我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必须考虑长远利益,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国家根本的决策。
五代十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钱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中原大地、、、后汉、轮流登场,、、吴越等十多个政权割据并存,乱世纷争,民不聊生。但位于江南两浙一带的吴,却是另一番景象: “其民(吴越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语),宛如笔下的。 创造这一乱世奇迹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人称 “海龙王”的开国君主钱镠。 (一)智勇双全,乱世崛起立根基 钱镠是浙江杭州人,字具美,传说他出生时面相怪异,父亲钱宽认为不详,要把他扔到井中,被祖母拦下,所以他又有一个小名叫“婆留”,后来以同音字“镠”取名钱镠。 钱镠小时候不爱读书耕田,喜欢舞枪弄棒,“善射与槊,骁勇绝伦”(《十国春秋》),但,靠偷贩私盐为生,被家乡人称为无赖。钱镠天性聪颖,史载“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从小就有指挥才能。 末年,王仙芝、起义爆发,临安守将董昌招兵买马,镇压起义军,钱镠和几个伙伴投奔镇海节度使董昌。由天他作战勇猛,又有智谋,很快成为董昌手下的大将。 879年,黄巢义军进犯临安,当时,临安守军不足千人,将士人心惶惶,想弃城而逃。钱镠却主动请战,并只挑选了20个精干士兵埋伏在城外山谷中。义军不知道有理伏,先锋大将带领一小股军队走在前面,钱镠,张弓搭箭,射杀其先锋将领,义军大乱,钱镠指挥二十人弓箭齐发,杀敌数百。 暂时吓退义军后,钱镠又带领20名手下来到一个名叫“八百里”的险要关口设伏,并事先叮嘱路旁一位老妇人:“如果有人问前面有多少兵驻守,你就说‘临安驻兵八百里’。”义军整顿好队伍过来后,果然向老妇人打听驻兵情况,老妇人回复后,义军将领不知道“八百里”是个地名,说“刚才十余人都杀死我们数百人,何况余百里驻军呢!”于是急忙引兵撤退。钱镠从此名声大振,很快被提升为杭州兵马都指挥使,初步掌管了杭州兵权。 不久,董昌与越州节度使刘汉宏发生争斗,钱镠又奉命擒杀刘汉宏,因功升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几年间,钱镠跟随董昌四处平叛,屡获战功,不断晋升,逐渐在杭州站稳了脚跟。 895年,董昌发动叛乱,在越州自立为帝。钱镠苦劝不成,只好奉朝廷之命征伐董昌,几年后,董昌兵败自杀,钱镠因平叛有功,被朝廷任命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赐免死铁券,并被封为吴王,从此基本奠定了吴越国的雏形。 (二)勤勉理政,凤兴夜寐“不睡龙” 从一个不务正业的盐贩子,到一方诸侯的统治者,志得意满的钱镠终于可以衣锦还乡,炫耀一番了。他在临安故里建造豪宅,每逢回乡都前呼后拥,大宴宾客,“镠于临安故里兴造第舍,穷极壮丽”(《》),“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新五代史》),连家乡的山林都用锦缎覆盖起来。但他的老爹却不待见他,儿子回来,他就躲起来,连面都不和他见。 钱镠不解,一次,他事前没有声张,换上农家衣服,偷偷回家见到老爹,探问老父避而不见的原因。钱宽说:“当父亲的,哪有不想念自己孩子的道理?你现在虽然暂时发达了,但周围三面环敌,如果不思进取,说不定哪天就会把祸害引到家里。”钱镠听后,恍然大悟,哭着感谢父亲的提醒。 钱镠从此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摒弃排场,专注理政。为了警醒自己,他专门用一段圆木做了一个“警枕”,用绳子系上一个小铃铛,夜里睡觉时,头从枕上滑下,就能拉动铃铛,使自己醒来。事情繁多,担心遗忘,他就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粉盘”——盛着粉的盘子,“有所记则书盘中,比老不倦”(《》),类似于现代的记事板,夜里想起什么事,就随时记下来,免得白天忘记。 为了提醒夜里值班巡逻人员,他经常往城墙外弹射小铜丸,让他们随时保持警惕。钱镠还经常微服出行,一次,他故意等到城门关闭才回城,在门外高喊开门,但守门小吏却毫不理睬,并说:“就算是大王来我也不会开城门。”钱镠听后大喜,对他加以重赏。 钱镠勤勉理政,夜里设置“警枕”“粉盘”的事情传出后,人们都称他为“不睡龙”,连契丹人都知道。 (三)治国有略,保境安民“海龙王”公元907年,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钱镠已成为事实上的吴越统治者。923年,钱镠正式建立吴越国,一切礼制皆按照的规格。 吴越地小国弱,又与后梁、后唐、吴、南唐等强国为邻,钱镠深知处境险恶,因此,在政治、外交上,采取向后梁、后唐等中原王朝纳贡称臣,与周边小国友好相处的策略,以求境内安定。 在经济上,采取鼓励垦荒、发展农桑,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特别是在修筑海塘和疏浚内湖上,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称道。当时,钱塘海潮浪急潮大,经常淹毁农田,冲毁永恒,卷走人畜财物,百姓。 公元910年,钱镠组织20万劳力,治理钱塘江潮患,他们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笼子固定在江边,形成坚固的海堤,既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又通过沿岸石塘的蓄水功能,为江边百姓提供农田灌溉。钱镠还设置了 “撩水军”, 负责在太湖地区浚湖、筑堤,为周边地区农田灌溉提供便利。 在他的治理下,吴越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百业,史载“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两浙百称其为“海龙王”。 公元932年,钱镠病逝于钱塘,享年81岁,武肃王。临死前,他一再叮嘱子孙们要善事中原,免动干戈,不要因为朝代更迭就改变和中原王朝的友好关系。这一遗训始终被子孙后代恪守,这也是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978年,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下吴越政权,钱镠之孙吴越王钱弘俶审时度势,遵从祖训,投降,史称“”,使百姓免于战乱流血,开创了中国和平统一先河。 (四)修身治家,陌上花开缓缓归 钱镠不仅有杰出的治国谋略,其修身治家之道更是为后人传颂。其原配夫人,是浙西观察判官吴仲忻之女,一共和他生了十三个子女,钱镠和吴氏感情深厚。钱镠性格急躁,吴氏经常地加以劝解。吴氏非常孝顺,每年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侍奉双亲,春天再回来。吴氏每次回娘家,钱镠都给吴氏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有一年春天,田间小路上的花儿都盛开了,吴氏还没有回来。思妻心切的钱镠就给吴氏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思念、关切之情跃然纸上。吴氏见信后,当场落泪,为夫君的真情感动不已。此事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学者王士祯评论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家庭和睦,一直影响着子孙,培养了良好家风。钱镠生前两次订立治家“八训”“十训”,特别是临终前给子孙们留下的十条家训,内容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虽然部分内容受时代限制,带有封建思想,但大多数是为人处事的人生智慧,如要心存忠孝,爱兵恤民;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等等。这些遗训成为激励和规范钱氏后人的处世准则。 吴越国从开国到归宋,前后72年历三世五王,皆诚信忠厚,体恤百姓,深受国人爱戴。其后世更是人才辈出,据统计仅载入史册的名家就逾千人,被后世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代十国南楚是如何灭亡的 马希声开启了南楚君主作死新格局
上次讲到马希声为了名声超过,每天都要吃50只鸡,今天我们在继续讲讲这荒唐的其他事情。 朱温是马希声的偶像,在楚国的土地上,马希声也有不少自己的粉丝。自此之后,楚国的养鸡业有了长足发展,养鸡专业户般成长,种茶兼养鸡,楚国农民的衣袋里装满了沉甸甸的铁制大钱。 马希声突然喜欢上吃鸡,家里是没人敢反对的。他虽然是的二儿子,所以的人都把他当太子对待,不是因为他比大哥马希振优秀多少,关键是他的亲妈袁夫人比马希振他妈漂亮。马希振他妈是马殷还在河南老家开木匠铺的时候娶的老婆,一个小木匠,能娶上老婆已经不错了,所以马希振他妈只是相貌一般的女人。后来,马殷参军做了军官,发达了之后开始娶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后来娶的女人在外貌上相对来说就讲究一些了,袁夫人在这些女人里面是最美丽的,也最得马殷宠爱,所以,她生出来的儿子马希声在所有的儿子里面也最得宠,马希声说,我要吃鸡,别人谁也不敢说你少吃两只吧,他说五十只就五十只,没人敢提反对意见。 马殷在位的时候,马希声是武安节度副使,马殷很看重这个儿子,还任他判内外军事,掌管国家的兵权。 手中掌管了大权的马希声很快就给老爸惹了一个大乱子。 楚国的谋臣高郁为楚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发展茶业,发展蚕桑,铸铅铁钱等等,都是高郁替马殷出的主意,一系列富国强民的国策,使楚国经济腾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富裕的小国。楚国有了高郁这个能人,让邻居南平王高季兴很不舒服。 高季兴的荆南地区很穷,但是穷横穷横的,他们利用自己被后唐、吴、楚和蜀夹在当中的优越地理位置,谁要经过他的地盘都要留下买路钱,南汉、楚和闽向后唐进贡,都过经过这里,这些贡品他能抢就抢,活脱脱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人称 “高赖子”。高季兴最恨的人就是楚国的高郁,他派了间谍到马殷那里离间马殷和高郁的关系,没想到马殷不买他的帐。高季兴转过身去又去马希声那里离间,说高郁今后会谋反,削夺了他手中的兵权。马希声信了,去找高郁算账,高郁愤然要求退居二线,从此什么都不干了。马希声想的是,你说不干了就不干了?万一你真的谋反呢?他假造了一个马殷的圣旨,把高郁杀了,以除后患。 马殷听说这件事的时候,高郁早就人头落地了。已经年近八十的马殷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看起来像个可怜兮兮的孩子,他哭着说:我真的老得没用了,连我的功臣都保不住,让他惨遭横死,我还活着有什么用啊。 老态龙钟的马殷确实开始说了不算了,名义上他是一 国之君,实际上权利基本上已经被马希声攥在了手里,所以,当马殷活到了七十九岁,的时候,长子马希振想都没敢想继位的事,乖乖把王位让给了马希声。 老皇上驾崩了,举国悲哀,马希声一看就有大将风范,表情上一点都看不出哀伤的意思,每天像平时一样从容地说笑,自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他这表情很让人看不懂,死的是最疼爱他的亲爸,难道他一点都不悲伤?也许,朱温的粉丝就要这样寡情绝义。 老爸去世了,服丧期间马希声依然坚持完成每天吃五十只鸡的艰巨任务,雷打不动地做好这件事,即使马殷马上要下葬了,马希声镇定地喝完他那五十只鸡炖的鸡汤,吃了好几盘鸡肉,抹着油汪汪的嘴唇,打着饱嗝,迈着四方步子来到久等的送葬队伍面前,马殷的灵柩这才向墓地出发。 马殷这大逆不道的做法,人们都不敢言语,只有一个叫潘起的礼部侍郎发了几句牢骚,也不敢明说,说什么东晋的的故事,说阮籍他妈要下葬的时候,他不按照规矩吃素食,而是吃蒸,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不懂事不孝顺的人。 阮籍那种不靠谱的风流之士吃吃蒸小猪、喝喝酒的,还有情可原,但是,马希声不管怎么说也是即将继承王位的准皇帝啊,谁都听得出来,这个的是在借古喻今讽刺马希声。不知道马希声正式上任后,这个礼部的潘副官是不是遭到了打击报复。 马殷好歹算是入土为安,马希声于同月继位。 继位后,马希声不敢当国王。表面上看他胆子很大,那得看对谁,他是软的欺硬的怕的主儿,对强悍的后唐政府,他其实是个的窝囊废。他不敢称王,自动废去王号, 只称自己是藩镇。后唐政府就喜欢这样听话的人,任命他为武安、静江等军节度使。 即使继承了老爸的位置,马希声还是经常犯欺软怕硬的毛病。据说那年有个外地商人到长沙来卖犀带,犀带就是饰有犀角的腰带,在当时这玩意很流行,也很贵重,古代百官服饰都离不开腰带,这种腰带不像今天在衣服里面藏着,那时候是系在外面的,从腰带上的装饰就能看出某个人的官阶品位。那个卖犀带的不知怎么就遇上了马希声,大概犀带的质量确实很不错,马希声一眼就看上了,问人家多少钱卖,人家说一条百万钱。马希声让那个商人到住的宾馆当然那时候叫驿馆等着他。那人地回住处等着,却等来了御林军,三下两下就把商人杀了,犀带归了马希声。 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按说这种黑社会老大才做的事,马希声不会去做的,他即使不敢做国王,也是一方老大,至于杀人越货吗?这个很江湖的故事,就当传奇故事听听得了。 马希声一共就当了三年政,他当政的时候,在治理国家方面完全是推着走,没做出什么好事,也没干成什么大的坏事,主要是他没有更多的爱好,一天吃五十只鸡,还不至于把国家吃垮了。不过,最后他是不是因为吃鸡吃死的就说不好了。三十三岁的马希声在当政的第三个年头上,突然得暴病死了,谁知道是死于禽流感呢,还是引发了急性肠胃病呢,反正命是没了,每天吃五十只鸡的美好生活到此结束。 马希声死了之后,才被后唐末帝追封为衡阳王,总算是做了回王。 马殷一共有十个儿子,现在老二死了,还剩下九个呢。当初马殷临终的时候就留下遗言,这个王位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哥哥死了弟弟继位,这老爷子怎么这么有先见之明呢,之后他的这些儿子们不断的死去,不断又有人前赴后继,形成了众驹争槽的乱象。 马殷的大儿子马希振是个聪明人,他不想当这个国王,和马希声同日出生的弟弟武平军节度使马希范接任了二哥的职位,成为第三任楚王。 和马希声相比,马希范不喜欢吃鸡,但是也喜欢,这一点和二哥有共同点。除此之外,马希范还喜欢建筑工程,这一点大概是从小做木匠的老爸的传承,他在建筑设计方面很有才能,一般工程师设计的图纸他看不上,修建大型工程天策府的时候,他亲自审定设计方案,那座建筑,很有创意。最有创意的是里面的九龙殿,大殿里面八条巨龙绕柱,马希范的座位在八龙之间,也就是说加上他这条龙,一共是九条龙,有创意吧。还有一个宏伟工程就是会春园,也是高端大气上水平的超豪华建筑。有了这些硬件设置,没有美女做装饰和陪衬,就少了许多成色和味道,于是马希范广纳美女,和许多无为的皇帝一样落入无道的怪圈中。 比二哥幸运的是,马希范当了十多年皇帝,也得病死了,弟弟们你争我斗,马希范的同母弟马希广胜出。但是这哥们儿天生懦弱无能,面对马希范留下的一堆烂摊子无从下手,和他不是一个妈的弟弟马希萼乘机反叛,马希萼是武平军节度使,自己手中有兵权,已经有了很大胜算,再加上他向南唐称臣,有外援的资助,拿下了马家的江山,把亲兄弟马希广一条白绫赐死。 马希萼上任后,比哥哥们强不到哪儿去,他躺在皇帝的宝座上,每天做的还是荒淫皇帝那点儿事儿,喝酒淫乐,国家政务交给同母兄弟马希崇全权办理。想想看,这样下去时间长了,马希崇也舍不得把国家大权还给马希萼了,会有什么后果傻能想明白。 马希崇上台,是平定了一场宗室内部的叛乱顺理成章上去的,叛乱平息完毕的时候,马希萼还一无所知依然沉浸在他的淫乐中,直到被囚送到衡山,才明白过来,自己的位置已经被马希崇抢走了。 马希崇夺权后,同样一头栽进纵酒荒淫的温柔乡,马殷这些儿子们真是一个比一个更不争气,摊上这么一帮倒霉儿子,楚国灭亡是早晚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