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总理比总统权力大?
优质回答:
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重要条文,德国总统只是名誉上的德国最高行政长官,并沒有实权,真正最高行政长官是德国总理,全面负责和接管国家一切事务和外交活动。
其他网友观点这是因为德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内阁制),德国的联邦政府只向联邦议院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总统的权力小到不能再小了,只享有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地位。

说起德国总理,大家一定都能想到铁娘子默克尔那张笑脸。
但是,如果问你德国总统是谁,恐怕大多数人都茫然了,估计还会问出:
德国居然还有总统?
这样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都要和德国的政体联系在一起,德国政体规定行政权力属于议会选出的总理,在这种情况下,总统是谁完全无需知道,因为总统没有任何权力。
德国的这种体制,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34年,在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大权独揽。
希特勒将总统、总理的职能合二为一,自称元首兼帝国总理(Führer und Reichskanzler),纳粹就这样垄断了德国的一切,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后,新兴的德国反思过去的制度,于是就在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时颁布了宪法性质的《德国基本法》。
这部法律严格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规定总理必须由议会多数党选出,总统没有任命总理的权力,也没有指挥军队、颁布法案的权力,只有国家元首的虚名。但与此同时,总理也并不享有德国元首的地位。

现任德国总统是施泰因迈尔,大家不用在意这个人。
其他网友观点德国总理默克尔出生于1954年,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出生于1956年,所以默克尔大
权力欲极强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容忍胡惟庸七年之久?
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 大高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开国皇帝。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在长达31年的皇帝生涯中,、整饬吏治,为大明王朝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就像劳动模范一样勤勤恳恳地位这个帝国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句不夸张的话,朱元璋几乎是封建社会最勤奋、最拼命的几个皇帝之一。 然而,在如此勤奋、拼命的背后,朱元璋有着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权力欲。 大凡能称得上一代雄主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什么、唐太宗,都是这样。当然,作为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贵为天子,位尊九五,但是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有人拦住了朱元璋,就只有一个下场——死。网络配图 在大明王朝建立、天下安定之后,朱元璋做的很不地道,多次发动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干净。而朱元璋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权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来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穷人,凭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丝怀疑,就让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元勋。 可是,却有个例外——。 胡惟庸也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勋了,在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不过只占据了很小的一块地盘,统一天下,门都没摸到呢。 正是因为胡惟庸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后朱元璋节节胜利,胡惟庸的官职也步步攀升,到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成为正四品(相当于正局级)的太常少卿。 胡惟庸一路官运亨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谋士的推荐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了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后遭朱元璋处死。 事情到此本来就了,可没等胡惟庸坐稳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牵连出亲戚、朋友,最后诛杀3万余人才算罢休。 其实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奇怪,因为胡惟庸从担任右丞相开始,就开始了自己揽权的生涯。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宰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网络配图 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抢夺他的权力,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七年,要知道,别人抢夺他的权力,他连半年都忍不了,怎么可能忍七年! 所以,官方的说法又是老一套的,什么皇上被“奸臣”胡惟庸蒙蔽了,过了七年,经过“忠臣”的提醒,朱元璋一下子醒悟了,哦,原来胡惟庸这家伙一直都在骗我! 当然,这是不可信的,朱元璋何许人也?白手起家,从一个世代贫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么厉害的人,岂是你说骗就骗,说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别人抢去了。 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 自古以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类似于今天国务院总理,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必须要听皇帝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宰相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封驳”——皇帝做的不地道,宰相拒绝执行;比如代拟诏书——政策制定好了,皇上只要盖个章就行了。 很多偷懒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们把活儿都干了,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但凡触及到权力,他就绝不会轻易饶恕。网络配图 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 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要说起来,胡惟庸被杀,也不算太冤枉他,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利用他,等到了七年之久,才最终行动,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 朱元璋为了权力,能够、忍耐七年之久,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元朝,乃马真后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权力巅峰的
乃马真氏(?---1246年,西里尔字母书写:Дөргэнэ,拉丁字母转写:Töregene),史称乃马真后,名,汗的皇妃。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其长子远征尚未归来。于是,脱列哥那未与宗亲们商议,便狡诈地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此事件,史称“乃马真摄政”。脱列哥那统治时间达5年之久。 摄政 脱列哥那摄政后,结党营私,,任命了一批不学无术的人担任朝廷内部的命官。法提玛本是波斯徒思人,被俘虏到哈剌和林后,,但经常接近脱列哥那哈敦的斡尔朵(宫殿)。所以,当脱列哥那摄政后,他权倾一时,曾与脱列哥那合谋逮捕中书右丞相镇海和燕京行台断事官牙老瓦赤。镇海、牙老瓦赤得知后,逃奔到阔端斡尔朵,寻求其庇护。中书令也含怨而死。大商人奥都剌合蛮却被派往中原,接替牙老瓦赤的职务。 脱列哥那的摄政,使《札撒》遭到废弃,造成法度不一。诸王 人人都向四方派遣使臣,滥发诏旨牌符;他们四下结党,各自为政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使蒙古帝国濒于崩溃境地。 篡权夺位 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指定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窝阔台死后,脱列哥那违背其生前意愿,决心立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1246年七月,诸王及那颜们召开大会,准备推举合罕(大汗)。但是, 还在拔都和宗亲们未到前,脱列哥那和异密们就以自己的权力立了贵由为合罕 。贵由的即位为 黄金家族 内部的纷争埋下了种子。实际上,贵由自幼多病,难以料理朝政,朝纲事务多出于脱列哥那的主张,政务由右丞相镇海、断事官哈达处理。 在脱列哥那和法提玛的合谋下,镇海被迫逃奔到阔端处,幸免于难。贵由当政时,以谋害阔端罪处决了法提玛,重新任命镇海为右丞相;处死了奥都剌合蛮,仍命牙老瓦赤主持中原地区的财赋事务。为保证法度的统一,贵由下诏收回诸王散发的牌符;规定诸王不准擅自颁发敕令;对窝阔台汗制定的法律条文,不准改动和任意损益增删等。另外,把管理和河中地区的政务之权交给马思忽惕;命额勒只到鲁木、格鲁吉亚进行统治;原属绰儿马罕的军卒统归于额勒只;诸王所属部下,每10户人家抽2人充当把阿图儿军从征;将统治波斯和阿塞拜疆的权力交给阿儿浑。 察合台的长子木图干在攻占范延堡战争中阵亡,其子哈剌斡忽剌被指定为察合台汗国的继承人。察合台去世后,嫡子也速-想成为合罕,但哈剌斡忽剌不让其参与朝政。贵由即位后,认为儿子在世,不能让继承汗位。于是,决定派也速-蒙哥君临察合台汗国。 1248年,贵由迁移斡尔朵到叶密立-忽真的途中病逝,仅执政三年。 史籍记载 元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后妃一 太宗昭慈皇后,名脱列哥那,乃马真氏,生定宗。岁辛丑十一月,太宗崩,后称制摄国者五年。丙午,会诸王百官,议立定宗。朝政多出于后。至元二年崩,追谥诏慈皇后,升祔太宗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