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自然探索

有关杜鹃花的医学配方

时间:2025-04-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杜鹃花为杜鹃花科常绿或芈常绿灌木植物杜鹃花的花。

【别名】山石榴、映山红、红踯躅、山踯躅、艳山红、满山红、报春花。

【产地】分布河南、湖北及长江以南各地的山坡或平地、林中、岩畔。

【药用部分】花、叶、根。

【采集加工】春季4-5月盛开时采花,夏季采叶,秋季采根。

根洗净切片晒干,花叶晒干。

【成分药理】杜鹃花含花色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葡萄糖、黄酮醇类。

本品对实验小鼠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并能够对抗豚鼠组织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性味】花、根,酸甘,温。

叶,酸、平。

【功能主治】花,和血、调经、祛痰止咳、祛风湿、止痒,主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叶,清热解毒、止血、主治痈肿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支气管炎。

根,和血、止血、祛风湿、止痛,主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肠风下血、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常用便方】1.慢性支气管炎:①用杜鹘花叶研粉,制成1:1酊剂,每服10-2O毫升,每日2次。

治疗1000余人,近期有效率达80%.以镇咳、祛痰的效果较显著,痰稠者容易咯出。

亦可用于普通感冒的咳嗽。

②杜鹃叶30克,鱼腥革24克,胡颓子叶15克,羊耳菊9克,水煎服。

2.吐血:鲜杜鹃花15克,水煎服。

3.鼻衄:杜鹃花15-30克,水煎服。

4.黄癣(瘌痢头):杜鹃花60克,油桐花30克,焙干研末,桐油调搽(先剃头后搽)。

5.胃痛:杜鹃根12克,青木香茎叶15克,橘饼15克,甜酒煎服。

6.乳痈初起:杜鹃根15-30克,承煎服;外用鲜杜鹃叶、香附各适量,捣烂敷于患处。

叶向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轶事典故 礼遇 据记载,明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多次在北京私宅中款待利玛窦。他赠诗利玛窦曰:“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诗赠西国诸子》) 据《利马窦在北京》记载,利马窦于1610年5月11日病逝北京。依照当时惯例,客死中国各地的传教士都必须迁葬澳门神学院墓地。利玛窦生前曾有在京郊购买墓地的想法,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友也希望同意利玛窦的生前愿望,但遭到很多官员的极力反对。叶向高为其上书朝廷请求赐葬,理由是“自古以来的外国人,其道德学问,有哪一个能像利玛窦这样吗?不要说其他事情了,就是翻译《几何原本》一书,就应该赐葬地了。”经过叶向高多方交涉,利玛窦最后得以准许葬于京郊。 弈中第二 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未遇敌手。泰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老夫意欲带他进京,代为延请名师,教习治国安邦之术,老丈意下如何?”未等过百龄父亲回答,过百龄抢先说:“小子学业未就,还是不去为好。”听了此话,叶向高揣摸过百龄怕被人说是趋炎附势,因此不愿与达官同行,也就不为难他,只好作罢。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人物评价 《》评:①向高有裁断,善处大事。②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③赞曰:熹宗初,叶向高以宿望召起,海内正人倚以为重,卒不能有所匡救。盖政柄内移,非一日之积,势固无如何也。 明末清初学者李逊之评:乃既不能得于内,又无以解于外,惟有一去以谢责而已。身为元老,委蛇中立,而欲收无咎无誉之功,得乎哉!不欲为刘健、,恐并不能为,所以规之者至矣。 诗人评:东林诸子,奉福清为伦魁,沙汰江河,和调水火,海内服其公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胡安·鲁尔福在创作上的特点是什么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创作特点 主题 作品全都以墨西哥农村生活为题材。一部分写,另一部分则大都写墨西哥农村的贫穷、落后和富者的为富不仁、贫者的救死不赡,写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破灭。无论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还是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胡安·鲁尔福都关注二十世纪初墨西哥乡村最土、最粗俗,也是最现实的东西,包含了绝望、欺骗、冷酷、死亡等。 在他收录于《燃烧的原野》中的短篇作品里,比如《孤独的夜晚》、《烈火平原》和《我们分到了土地》描写的均是墨西哥革命,前两篇叙述农民起义军的惨败和革命理想的破灭,第三篇写革命“胜利”后农民们获得的土地竟是一片寸草不长的干渴贫瘠之地。《佩德罗·巴拉莫》的故事发生地科马拉,刻画了一个巧取豪夺、的土财主的形象。在庄园主和酋长佩德罗·巴拉莫的统治下,破败凋敝、荒无人烟。胡安·普雷西亚多只身一人闯入此地,寻找他的生父佩德罗·巴拉莫。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是庄园主卢卡斯的儿子,他小的时候父亲被雇工杀死,家境也一落千丈,为此受到很大刺激。成年后他采取用跟他家最大的债主多洛雷斯-普雷西亚多结婚的办法来免除债务,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尽管他从来也没有爱过她。后来他又借故将妻子送到亲戚处,从此将她抛弃。为了扩大地产,佩德罗-巴拉莫与管家合谋,将地主阿尔特雷特吊死在家中,假造契据夺了阿尔特雷特的地产。他在1910年的墨西哥革命中假装投靠革命,以便保护自己,指使自己的心腹打入革命阵营,以监视起义军的行动。他唆使起义部队了去抢劫周围的村落,自己趁机扩大地盘。尽管佩德罗-巴拉莫在乡下,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孤独,他的爱子坠马身亡,他童年时青梅竹马的女友苏珊娜另嫁他人。当他娶得苏珊娜时,苏珊娜历经磨难艰辛迫害已神经失常,一直到苏珊娜死,佩德罗-巴拉莫也没能进入苏珊娜的心灵世界。的佩德罗-巴拉莫最后被他的诸多私生子之中的一个——赶驴人阿文迪奥酒后杀死。佩德罗-巴拉莫死了,科马拉村也在饥馑中消亡。 风格 《佩德罗・巴拉莫》运用最多的手法是闪回。故事里的人物绝大多数都已经死去,鲁尔福却漫不经心地将他们还原到现实场景展示,时空转换明暗交织,极具幻想气质。《佩德罗・巴拉莫》几乎整篇都是独白。主要叙事人的出场顺序似乎没有什么内在逻辑,这些随处散落、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就这样拼凑起来巴拉莫近70年的人生。 从已去世的母亲絮絮叨叨的回忆不断出现在胡安的叙事中开始,鲁尔福的招魂术就运作了整部小说没有多余的议论和联想,也没有多余的插话和解释,这与作家创作“开放小说”的意图紧密联系。整部小说放弃知晓一切的作者,在独白之间留下空白,故意让读者去补充、去想象、去思考这些空白。单从小说叙事的角度来看,《佩德罗・巴拉莫》未免有些混乱,以致长久以来,除了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大而无当的术语之外,它如此随意善变的叙事视角似乎无法被有效解读。对于西方人而言,一个完全由鬼魂讲述的文本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完全违背理性主义的逻辑。但是对于墨西哥人而言,这一点都不“魔幻”。因为墨西哥的文化中,生死无界。《佩德罗・巴拉莫》式的招魂写作――将记忆唤回,使历史与现在共存于同一空间,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个典型的非西方文本,它甚至构成了对西方形而上学历史概念的巨大挑战。 《佩德罗・巴拉莫》也可以被视作典型的俄狄浦斯文本。对胡安而言,父亲仅仅存在于叙事与建构之中不仅胡安无父,科马拉中的大多数年轻男是在“无父”的情形下长大的,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同一个人――巴拉莫,而后者从来没有认过他们。将《佩德罗・巴拉莫》还原于历史语境之中时,文本内外(包括鲁尔福在内)的俄狄浦斯们的焦虑便超越了个体经验,而可以被视为关于墨西哥国族身份的寓言。《佩德罗・巴拉莫》的写作,表明大革命中长大的西班牙后裔鲁尔福对欧洲传统(线性历史观、现代化道路)的彻底拒绝,这本身带有浓厚的文化弑父色彩。虽然“鬼魂叙事”的风格标明了对的敬意,但鲁尔福并没有将皈依印第安文明视为墨西哥的出路。因为包括《佩德罗・巴拉莫》在内,鲁尔福的所有小说都并没有快乐的结局。而鲁尔福笔下的鬼魂,生于科马拉,死于科马拉,死后游荡在科马拉,永生永世没有救赎,没有希望。 另一部中篇小说《金鸡》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故事的发展推进都有作者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议论、插话、解释也多有出现,这与《佩德罗-巴拉莫》正形成鲜明的对照。《金鸡》的创作实际上是他先前《烈火中的平原》一贯风格的延续。 人物评价 对于胡安·鲁尔福作品的深入了解,终于使我找到了为继续写我的书而需要寻找的道路。他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但是它几乎和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加西亚·马尔克斯评) [5] 鲁尔福的小说不仅仅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苏珊・桑塔格评) 后世纪念 文学奖 1990年,为了纪念胡安·鲁尔福,设立了“胡安·鲁尔福文学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奖金为10万美元,用于奖励那些为该地区文学繁荣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是当今拉美及加勒比地区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 纪录片 1999年,关于胡安·鲁尔福的纪录片《胡安-鲁尔福:遗忘与记忆的斗争》在墨西哥上映。 获奖记录 文学类 1983 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学奖 (获奖) 1970 墨西哥国家文学奖 (获奖) 1956 墨西哥撒维尔·维尧路地亚奖 (获奖) 荣誉类 1974 墨西哥语言文学院院士 (获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