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神秘事件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取经成功之后,如来按功行赏——

  唐僧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旃檀功德佛;齐天大圣孙悟空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斗战胜佛;沙僧加升大职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唯有猪八戒和白龙马加升汝职正果!小白龙封的是八部天龙马,猪八戒封的是净坛使者。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开始蜗牛还以为看错了,或者书上少印了一个字,但对照了多个版本,才发现如来的封赏不仅有成佛与未成佛之分,还有大职正果与汝职正果之分相当于正职和副职。

  猪八戒不仅没成佛,甚至连大职正果也没捞到一个,好不容易封了个净坛使者,享受的还是副职待遇!

  我们来看看,净坛使者是个什么官。

  净,干净。坛,祭坛。净坛,就是把祭坛打扫干净。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使者,类似侍者,就是办事人员。

  通俗说,净坛使者就是信徒在拜祭如来等佛时,送上很多供品,但如来等佛吃不完,时间长了又要过保质期,再吃可能就要拉肚子,如何办?那就让猪八戒去吃干净,这就叫净坛。

  在佛教众多官职中,根本没有净坛使者这一职位。也就是说,这官完全有可能是如来临时给猪八戒封的。比如现在的拆迁办主任,拆迁完了,自己的官也就该拆了。

  不像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佛,还有沙僧的罗汉,都是有编制的,猪八戒这官,就是个临时工。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想当初,猪八戒可是天上威风凛凛的天篷元帅,掌管八万水兵,而现在沦落到西天的临时工,心中怎么能服气?

  所以,他当场就嚷开了:“他们都成佛,怎么把我做个净坛使者?”

  如来告诉他——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怎么不好!”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最终一句“怎么不好”,再加一个感叹号,把如来极不耐烦的神色淋漓极致地表现了出来!

  如来真的是照顾八戒能吃,才给了他一个“吃货”的官?

  当然不是!

  要知道,猪八戒丰乳肥臀大肚皮可不是天生的。想当初,他当天篷元帅的时候,可是一个帅小伙。如来剿灭完妖猴准备走,八戒拦住他去路:“我老大玉帝说,你不要走,他马上赶过来。”如来就不敢动。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如果八戒长得丑的话,玉帝不可能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更不可能让他当传令官——天庭可不是动物园。

  后来因为种种真相红头文件通报是调戏妇女罪,猪刚鬣才变成了猪悟能,帅小伙才变成了猪头人身大肚皮。

  唐僧到了西天,就自动丢掉“臭皮囊”脱胎换骨了。猪八戒到了灵山,猪身也进化了。随便变个小鲜肉,一点没问题。如何说他肚子大,就该干这事呢??

  在原着第九十九回,取经团队取完经踏上归程,却被观音整落通天河。重回陈家庄,猪八戒只吃了一点东西,就再也吃不下去了。齐天大圣孙悟空问他:“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如何,脾胃一时就弱了。”

  这说明,到了西天后,取经团队人人都丢掉了“臭皮囊”,连八戒的宽大食肠也自动改造,成了仙家肚皮。

  所以,如来不给八戒封佛,把真相归结于他太能吃,明显是个借口。

  真实真相是什么呢??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我们来看如来对八戒的评语——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如来这个点评,给年终岁尾许多领导点评部下一样一样的,先是表扬全年除了迟到都准时了,除了没来都上班了。正当部下心中一喜,以为有好事光临时,帆叶网,一句“但是”,然后便历数今年的问题。到了最终,领导的声音越来越高,部下的头越来越低。

  如来表扬完八戒“喜归大教”“保圣僧在路”,语气一转,立即严肃指出,“有顽心”“色情未泯”,不过,“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意思是,如果不是猪八戒挑了担,连净坛使者都捞不着。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只干了挑担一件事?当然不是!他打死的妖怪比齐天大圣孙悟空打的还多不信大家可以翻原着数一数,干的脏活累活比沙僧多几倍!

  多的不说,只举两例——

  唐僧师徒来到荆棘岭,被千里野刺乱枝挡住去路,即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没办法在地上穿行。师徒几人的僧衣很快被荆棘抓破了,再走下去就是裸奔了。

  猪八戒主动请缨,捻个诀,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钯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请师父跟我来也!”

  这一干,就是两天一夜,中途,唐僧提议休息,猪八戒也不肯:“师父莫住,趁此天色晴明,我等有兴,连夜搂开路走他娘!”这哪是懒汉作风?简直就是铁人猪进喜啊!

  原着第六十七回,唐僧师徒来到七绝山,这里只有一条稀柿同可通行,但路上全被烂柿子填满,只要一刮西风,就有一股淘厕所的味道,路人无不呕吐。当然,对吸惯了雾霾的国人来说,可以用一句吐吐更处于良好的状态来安慰自己。

  要顺利通过这条三十多里的路,只有把烂柿子清理干净,不然人就会像在粪池里走路一样,不被淹死,也会被熏死!

  这等脏活,大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不屑干的,沙僧奸滑,更不可能干。最后,只能落在猪八戒头上。

  最开始,猪八戒同志也有意见:“哥哥,你们都要图个干净,如何独教老猪出臭?”

  唐僧就对他说:“悟能,你果有本事拱开胡同,领我过山,注你这场头功。”八戒这才答应。

  我们看猪八戒是如何干的——

  好呆子,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做一个大猪。孙行者见八戒变得如此,即命那些相送人等,快将干粮等物推攒一处,叫八戒受用。那呆子不分生熟,一涝食之,却上前拱路。

  这样一拱就是两日,拱猪是不是这样来的?最终,“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同此日开”。猪八戒同志用他吃饭的嘴,硬是给大家开出了一条屎路。

  取经路上,我们常常以为打妖最辛苦,本来,很多妖怪是天庭、西天派下来的群众演员,打妖过程往往有惊无险。而这些脏活累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终全是八戒干了。

  而沙僧呢?,全程只打死了一名妖怪,还是假冒他的那名小猴,担子也只在猪八戒去打妖怪的空隙才偶尔挑下。

  沙僧最终也没达到他的意图,观音连给他的“官复原职”承诺也没实现。而猪八戒呢??干了这么多苦活累活,为什么依然被如来、观音选择性地遗忘了?唐僧答应帮他请功,为什么也紧闭着嘴不张口?

  本来,最重要真相,还是坏在八戒这张嘴上。

为何唐僧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却不能?

  什么“顽性太大”,该他干的活,他也没少干。什么“色心未泯”,唐僧也有色心,但人家就不说出来。

  猪八戒本质并不坏,只是干得多,牢骚也多。很多时候,成绩就被牢骚给冲淡了。

  在比丘国的时候,唐僧闻知国王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顿时悲痛得大哭,八戒偏多嘴——

  “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没有同情心,也是他没有成佛的关键。但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答应想办法救小儿时,他立即与唐僧沙僧一起念:“南无救生药师佛!南无救生药师佛!”他们为何不念如来名号,而念这名菩萨的名字?改天蜗牛将解读。甚至在齐天大圣孙悟空办完事回来后,他还在念。

  猪八戒还有一个习惯,动不动就提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蜗牛在往期文章中也分析过,即使散了伙,八戒也不可能回高老庄。说散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口头禅而已。

  但是,这话听在如来、观音耳朵里,却是致命的,这不是典型的蛊惑人心吗?原因是这样的?这不是典型的不忠心吗?原因是这样的?这已经突破了如来的底线了!

  任何一个组织,也不希望团队的人有二心,哪怕是说说也不可以!忠诚,绝对是第一位的!所以有领导爱说一句话:有本事不忠诚,本事越大,破坏越大!

  猪八戒本事不大,提散伙也是图个嘴快,但是,就是这个嘴快,抹杀了他全部功劳。

  因此,年轻人进机关时,老司机都会告诉他们:管住嘴、迈开腿,少说多干。但年轻人往往这看不惯那看不惯,让他不说,比杀了他还难受。最终,管住嘴的都成熟了,当了领导了;没管住嘴的,大多被淘汰后成了牢骚大王。

  猪八戒当面顶撞如来,可以想像,他这个净坛使者也未必能干长久。反观沙僧,人家即使没成佛,也不声不响,生生把话阴在了肚子里,下来再慢慢找如来做工作。

  八戒想在灵山机关成佛,路还远着呢?!

你知道吗: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唐太宗李世民

看过《》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网络配图 据历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的西行路途再一次受阻,他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的决心。到了第四天,玄奘已经非常虚弱了,麴文泰只好同意放他走,而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临行前,麴文泰要求玄奘从印度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还要求讲经一个月后才能走,玄奘一一答应。 离开高昌时,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三十人。这个团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 631年,玄奘穿越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后,终于踏上印度国土,看到了那烂陀寺。网络配图 此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大学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学习。这期间,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大噪,自此,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他决定沿着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麴文泰的约定,玄奘原本要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途中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经不在人世,此约定未能实现。两年后,玄奘回到中土,受到官方和民间热情的欢迎。 小说中对唐僧归唐的经过简单带过,直接由如来座下的金刚驾着祥云护送回国。只提到师徒四人回到大唐后,受到盛况空前的迎接。 现实中,玄奘归国的路途确实是平坦无阻的,而且有人护送,但不是神仙,而是由几个国家的国王以接力形式护送回国。网络配图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回长安,迎接的阵仗也是空前的,“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无论僧俗都来迎接,以至于整个首都的市场都停了。玄奘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陈列他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佛像。 小说毕竟是小说,有很多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唐僧是与很多国王结拜,受到多人敬仰。但偏偏这个队伍中没有李世民。回到大唐迎接他的只是各寺庙的高僧,也并未看到李世民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史上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唐太宗李世民

看过《》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网络配图 据历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的西行路途再一次受阻,他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的决心。到了第四天,玄奘已经非常虚弱了,麴文泰只好同意放他走,而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临行前,麴文泰要求玄奘从印度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还要求讲经一个月后才能走,玄奘一一答应。 离开高昌时,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三十人。这个团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 631年,玄奘穿越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后,终于踏上印度国土,看到了那烂陀寺。网络配图 此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大学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学习。这期间,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大噪,自此,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他决定沿着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麴文泰的约定,玄奘原本要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途中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经不在人世,此约定未能实现。两年后,玄奘回到中土,受到官方和民间热情的欢迎。 小说中对唐僧归唐的经过简单带过,直接由如来座下的金刚驾着祥云护送回国。只提到师徒四人回到大唐后,受到盛况空前的迎接。 现实中,玄奘归国的路途确实是平坦无阻的,而且有人护送,但不是神仙,而是由几个国家的国王以接力形式护送回国。网络配图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回长安,迎接的阵仗也是空前的,“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无论僧俗都来迎接,以至于整个首都的市场都停了。玄奘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陈列他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佛像。 小说毕竟是小说,有很多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唐僧是与很多国王结拜,受到多人敬仰。但偏偏这个队伍中没有李世民。回到大唐迎接他的只是各寺庙的高僧,也并未看到李世民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