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神秘事件

中国史上唯一拿人肉当军粮的恐怖事件

时间:2023-08-1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原,是西周的王畿之地和其宗室诸侯的分封地,故而古时相对于四周边疆及蛮荒之地称其为“中原”,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全境、河北、山西的北部、山东的西部、陕西的东部。中原大地地域广大,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然而,上天在赐给这片土地美丽富饶的同时,似乎并没有赐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多少安居乐业的时间,翻烂整部中国战争史,也很难找出一次与这片土地无关的大规模战争。

中国史上唯一拿人肉当军粮的恐怖事件

黄巢于中和三年四月撤出长安后,率部出蓝田入商洛山,又把战火重新烧回这片美丽富饶而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五月,黄巢派左军中尉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后投降齐军,孟楷随即由蔡州移师转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当时的陈州刺史赵犨是唐朝的著名将领,自其祖父开始四代担任忠武军的牙将,其本人先后多次参加过围剿黄巢起义的战斗,可以说是大齐军事的夙敌。赵犨担任陈州刺史是在黄巢攻陷长安后,在他刚上任时就对部下说过:“黄巢如果不死在长安,就必然要向东走,陈州是他必经之路,帆叶网,不可不早做提防。”看得出来,他在刚上任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黄巢的失败,并且能够根据这个大胆的预见而进行相应的部署,相比于当时那些庸庸碌碌的唐朝将领们,其战略眼光还是极具超前意识的。

当孟楷刚刚进入陈州境内,赵犨趁其不备,果断出击,对其军事发起猛攻,将齐军杀得大败,孟楷被俘,赵犨为表示与黄巢绝不妥协的决心,命人将孟楷斩首。孟楷是最早追随黄巢起义的主要将领,素为黄巢宠信,他的死使黄巢异常悲愤,立即与秦宗权合兵一处将陈州团团围住,并“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陈州决不罢休之势。

但是,在赵犨刚任刺史之时,就已经对此有所防范,所以在他继任之后,就一直不断地建造城堑,积蓄粮草,缮治兵器,又在黄巢到来之前,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方圆六十里内的居民统统迁入城中,同时募集大批勇士,由赵犨的弟弟和儿子分头统领,加固城防。可以说,赵犨对陈州保卫战的准备工作组织得是非常细致和到位的,也使黄巢对陈州的攻势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其实在这段时间内,战争局势对黄巢来说还是很有利的。他虽然丢掉了长安,但兵力上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而且来到中原后,又在兵源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补充,粮食问题也得到了暂时的缓解。更主要的是,唐朝方面由于收复了长安,从上到下都舒了一口气,并没有及时地组织兵力对他进行追击。而在长安与他作战的那些重要将领,都因为在收复了长安之后忙于进行政治分赃而各回本镇,这样一来就分散了兵力,难以组织起对他的有效攻击,所以给了黄巢一个极好的自由进展空间。如果黄巢能抓住这个机会做大做强,那么他造反的前途仍然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我们黄巢大哥的脾气是巨大的,见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却连一座小小的陈州都攻不下来,非常生气,干脆在陈州城下扎起营寨不走了,大有不破陈州誓不罢休的气势。而且黄巢是在长安做过帝王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倒驴不倒架,竟然在陈州城下建起一座类似于皇宫的“八仙营”,并设置了百官曹属,重新又过了一回帝王瘾。结果,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却始终没能将陈州攻破,在这里,黄巢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等于是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也从而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结局对于唐朝末年那些苦难深重的人们来说似乎更好一些,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本身就像是在做着一场噩梦,如果再让黄巢这样一个极度疯狂的人领着几十万疯狂的军事一直存在下去的话,那么,沉睡在这场噩梦之中的人们岂不是永远也不会有醒来的一天?

此时的黄巢无疑已经疯了。说他疯了并不是指他思维混乱、语无伦次……那只不过是一般人疯了以后的表现方式。但黄巢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掌握着数十万大军的统帅,一个尚未解体的政权领袖,像这样一个人如果疯了,其产生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朝军事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刚刚在唐军的进攻下撤出长安,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赵犨在他到来之前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也没有给他留下粮食。而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事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吃人。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

下面介绍几个名词。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里去壳或捣碎。

臼: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制成,中部凹下。

碓: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有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会连续起落,去掉石臼中糙米的皮。

谢安: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不想为官的千古名相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姓计的名人明星都有哪些?计姓历史人物有谁?

姓计的名人明星都有哪些?计姓历史人物有谁?据说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地,后来鲁国的王公贵族都以鲁为姓,这是鲁姓的由来。你的姓氏从何而来,你的祖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华易网。姓计的名人明星都有哪些?计闯,姓计的明星也是姓计的名人,出生于黑龙江省,身高:165 cm 体重:44 kg 职 业:影视演员,代表作品:《海瑞驯虎》 《娘心计》 。计春华,男,1961年7月20日出生,巨蟹座,身高178cm,体重70kg,浙江杭州人,中国武术演员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姓计的历史人物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一名计研。其先为晋国亡公子。本姓辛。后改姓计。他不事王侯,潜心于学,博学善计算,为范蠡师,著有《文子》(早于《淮南子》)。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出守池州,转朝奉大夫。居官多善政。游太学时,上书言天下大计,高宗嘉之。及卒,家无余资,时称清白吏。计有功宋代右丞议郎,字敏夫,安仁人。知简州时,有政绩,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因功为张浚从勇,尝居浚幕府。绍兴中谴诣行在奏封,献所著《晋鉴》。又有《唐诗记事》传世。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以画菊,落笔皆用草书法。时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计西龙清代画家。官函吉安训导,耽著迷,精绘事,尤喜画红梅,时称计红梅。有《一隅草堂稿》。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濡染家学,以诗文游四方,工入太学。有《菉村诗抄》。计昭字叔明,三国吴武康人。黄武(222—229)中,为车骑将军,见孙皓荒暴,乃弃官隐居德清禺山(在今三合乡),晋宣帝司马衷(290—306在位)屡诏不起。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