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覆盖,如此大量的水来自哪里?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许多假说。你可能听说过地球的水起源于小行星的理论,即小行星通过撞击将水转移到极为干燥的早期地球。但你或许会想,小行星不可能为地球带来所有的水。不过,通过模拟小行星撞击事件,科学家表示这一假说很可能成立。
美国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来自小行星的熔化岩石“锁住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水量”。这种现象不仅对于地球历史非常重要,而且对其他行星也同样重要。“在其他行星系统中,如果撞击能成功锁住成长中的行星的水分,那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许多行星表面和内部有水存在,”研究作者特里克·戴利(Terik Daly)说,“如果这些水是液态的(而不是水蒸气或冰的形式),那么,没错,你就有了目前已知的三种生命关键组分之一。”
“水和挥发物的来源和运输是行星科学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特里克·戴利补充道,“这些实验揭示了一种机制,小行星可以通过这种机制将水输送到行星、卫星和其他小行星,这一过程开始于太阳系形成初期,到现在依然在进行。”

撞击实验留下的玻璃物质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垂直射击靶场”(Ames Vertical Gun Range)来进行模拟实验。这是一把垂直巨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帮助科学家研究高速撞击的效果。此次实验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研究人员利用2.5米长的垂直枪将用蛇纹石制成的“子弹”射出,来模拟小行星的撞击。这些子弹的速度是一般子弹加速时的两倍,达到每小时18000公里,以45度向下击中一块不含水的火山岩——代表我们的早期地球。
撞击结果显得十分混乱,留下大量“陨石”碎片、角砾岩(由众多更小的碎屑组成的一种岩石)和由撞击高温中形成的玻璃。根据发表在近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结果,这三种组分中都含有来自“小行星”碎片的水。从陨石中逃逸出来的水蒸气可能在角砾岩和玻璃的形成过程中被锁住。
Kathrin Altwegg解释道,有一些科学家根据自己的模型研究结果,并不赞同小行星将水带给地球的观点,而是宣称“所有水分和挥发物在撞击之下都散失了”。但是,这一实验表明“小行星确实很可能是地球水体的来源”。
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者Kathrin Altwegg并未参与此次研究,她表示,这个实验及其结果都非常棒。最重要的是,这表明了实际、明确的实验在验证理论时有多么重要,而不仅仅是就模型展开争论。
这场争论还将继续,一个实验或一篇论文还不足以回答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的问题。此外,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实验,而不是真正的陨星撞击,因此还不是对小行星输水假说的完美验证。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行星、原行星和小行星之间经常发生碰撞,布朗大学的这一实验表明,小行星很可能在碰撞过程中将一部分水转移到了早期地球上。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垂直枪靶场”
艾姆斯垂直射击靶场
随着计算机和处理器的技术发展,以数字形式模拟非常复杂的现象已经变得十分容易,但舒尔茨并不认为这些会取代垂直射击靶场。“我的部分乐趣就是找到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且它永远不会过时,”舒尔茨说道。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垂直射击靶场主体是一把长2.5米的垂直巨枪,是研究太阳系不同位置陨石撞击效果的有效工具。大多数岩石星球,以及小行星、彗星表面都有大量或大或小的陨石坑,而地球由于构造活动使地壳再生,消除了各种太阳系碎片遗留的长期痕迹。这把垂直枪与一般的枪支不同,在枪管的末端有一个弹药爆发装置,可以将氢气压缩到百万倍大气压,压缩气体释放时,能使子弹以每小时11265到24120公里的速度射出。高速摄像机会以每秒百万帧的速度记录撞击效果。
在近50年的历史中,垂直射击靶场帮助科学家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火星上的撞击痕迹与金星上的不同。布朗大学的彼得·舒尔茨(Peter Schultz)教授在靶场工作了30多年,进行了许多实验,以模拟不同陨石构成带来的不同撞击效果。“模拟火星撞击与金星不同。火星稀薄的大气会使撞击产生的物体向各个方向喷射,”舒尔茨说,“但在金星上,大气压会阻止这些物体扩散,有点像一个高压锅。”
日本天皇通过改革能再度掌权?为什么周王朝不可以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形态,跟我国东周时期的政治形态比较相似,国家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而君主也都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那为何日本天皇能通过而再度掌权,而周天子却始终无法再拾权力呢? 首先,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一样。日本幕府时期的分裂,只是在行政与军事上没有得到统一(在行政上,政出各藩;而在军事上,各藩的藩士也只效忠于各藩的藩主)。但在语言、文字、宗教等其他领域,日本各藩都是一致的。且日本在幕府时期之前,经历过很长时期的国家统一,有民族与国家统一的记忆。 幕末时期,在面临西方势力入侵的危机之下,更触发了日本的民族危机认识,日本各藩的有识之士都呼吁政治变革。更有许多藩士在尊王攘夷的思想感召之下,不断宣称脱藩而成为浪人,形成了以日本天皇为中心的新兴政治力量,渐渐冲破了旧有的藩国体系。明治,本质上就是以“”为旗帜,而实现日本近现代的统一。对比西方史,日本在其民族国家统一的步伐上,与西方同为封建体制的德意志、意大利等国基本同步。 而周王朝时期,各诸侯国的语言、文化、度量衡等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且在周王朝之前也没有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故而,在周王朝时期,天下并没有能形成统一的国家、民族认同。而我国真正有统一的国家、民族认同,实际上是到了西汉王朝的中后期(颁行之后),这也是我国现今主体民族以自称,而不以周族、秦族等其他族名自称的原因。 再则,周王朝时期,天下各地对周天子的认同度,也远远没有日本对日本天皇的认同度高。幕府时期,日本天皇虽在政治上被完全架空,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地位并没有动摇。在日本的历史上,也唯独只有平将门一人在造反的时候,曾自立过皇号,而日本的其他权臣或地方大名却从未僭越过天皇名号。因而,日本各地对天皇的家族统治是高度认同的。 而周王朝虽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认同度并没有那么高。至今,湖南、湖北一带(荆楚)的方言中,还有“不服周”之说。周王朝时期,东方、南方的夷、商等残余部落,反周的情绪普遍高涨,对周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服气。故而,南方的徐、楚、吴、越等国,先后都僭越王号。 而至战国时期,中原的魏国最先称王,其后,魏齐在徐州相王;再后,五国相王(魏、韩、赵、中山、燕),天下稍有实力的诸侯都已称王,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彻底沦丧。而至战国后期,称王已经不能满足诸侯的野心,如秦昭襄、齐愍就曾互尊帝号。诸侯为侯,周天子是爸爸;诸侯称王,周天子是兄弟;而诸侯称帝,则周天子沦为儿子。周天子的政治权威不断沦丧,当然也就不会有人再以此为旗帜,匡扶周室。 第三,周王朝与日本天皇,在两国的地位也不同。日本的皇室,被称为“万世一系”,虽然在实际上并不可能有那么久远。但是,据日本有载以来,日本皇室的家族谱系的确没有断绝过,而始终在一个家族谱系中传承。 而周王朝的统治,却是通过推翻殷商的统治而来。故而,在天下诸侯看来,和尚摸得,我又如何摸不得?君权也并非那么神圣、不可触碰。 第四,日本天皇不但在世俗政治上具有权威,而在宗教信仰领域更有不容估计的力量。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天皇被认为是的后裔,而天照大神是神道教中的最高神。故而,日本天皇不但拥有世俗政治的权威,也拥有精神信仰领域的权威。二战之前的日本天皇,一直被视为神,而集君权与神权于一身。 而周王朝的统治,本质上只是一种宗法亲缘政治。而在宗法制下,血脉越疏远,对周王室就会越疏离。用的话来说,就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在对各自国民的影响力上,周天子在周王朝的影响力,远远没有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影响力那么大。 随机文章请问「东周」为何又分「春秋」和「战国」?西沙群岛蓝洞夺得世界第一,深度300.89米秒杀各国蓝洞千万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你,避免人性的弱点影响前程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凭本能影响宇宙万物(智商疑似超低)电池爆炸的原因,手机电池充电过满引发爆炸/导致女孩双手炸伤毁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首位通过投票产生的帝王!继位后成一代明君子孙也都很争气!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