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根据鹅卵石及其负穿孔的3D扫描制作了实验性的纺锤和螺旋。(图片来源:uux.cn/Yashuv,Grosman,2024,PLOS One,CC-BY 4.0)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Owen Jarus):以色列的考古学家已经确定了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轮式技术之一:几十颗12000年前的甜甜圈形状的鹅卵石,可能是纺锤形的。
周三(11月13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大约100个纺锤轮是带孔的鹅卵石,可以插入棍子,从而更容易地用亚麻或羊毛纺织纺织品。
考古学家在一份声明中写道:“这组纺锤轮代表了人类使用轮式工具旋转的一个非常早期的例子。”。“它们可能为后来的旋转技术铺平了道路,如陶工轮和手推车轮,这些技术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考古研究所的研究生、该论文的合著者Talia Yashuv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杂志:“虽然穿孔的鹅卵石大多保持了自然不变的形状,但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代表了轮子:一个中心有一个孔的圆形物体,与旋转轴相连。”。
研究鹅卵石
考古学家一致认为,轮子是在大约6000年前发明的,尽管它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他们在研究中写道,为了调查这些鹅卵石是否是早期的“旋转技术”,Yashuv和研究合著者、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学教授Leore Grosman分析了100多个多孔石灰岩鹅卵石,其重量在0.043至1.2盎司(1克至34克)之间。
这些鹅卵石是在考古学家称之为“Nahal Ein Gev II”的遗址的先前发掘中发现的。该遗址位于以色列北部,距离加利利海以东约1.2英里(2公里)。它可以追溯到大约12000年前,当时该地区的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从事农业。
该团队使用3D扫描技术创建了鹅卵石的详细虚拟模型。这使得考古学家能够以人眼无法达到的细节水平分析鹅卵石。他们发现,大多数鹅卵石的中心都钻有孔。
不同的旋转方法,包括(a)手动大腿旋转,(b)纺锤和螺纹“支撑旋转”和(c)“落下旋转”。在底部,Yonit Crystal使用支撑旋转和落下旋转技术对穿孔鹅卵石的复制品进行了实验。(图片来源:uux.cn/Yashuv,Grosman,2024,PLOS One,CC-BY 4.0)
该团队研究了鹅卵石的几种可能用途。例如,他们考虑了这些鹅卵石是否可能是珠子。然而,该团队表示,珠子通常被雕刻成精确的形状,往往很轻,通常不超过0.07盎司(2克),因此不太可能用于鹅卵石。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鹅卵石也不太可能是钓鱼用的重物,因为在这么早的时候还没有其他钓鱼用重物的例子。他们还指出,早期的捕鱼砝码往往比石灰石更大,由比石灰石更重的材料制成。
为了确定鹅卵石是否可能是纺锤形的,该团队使用3D扫描创建了鹅卵石的精确复制品,并让传统工艺制造专家Yonit Crystal用它们来纺织纺织品。通过一些实践,Crystal能够有效地纺织纺织品,发现亚麻比羊毛更容易处理。
该团队得出结论,大多数鹅卵石可能被用作主轴螺纹,这是一种早期的轮轴技术。
Nahal Ein Gev II的考古遗址位于加利利海附近。(图片来源:uux.cn/Naftali Hilger;Yashuv,Grosman,2024,PLOS One,CC-BY 4.0)
该团队的发现很重要,考古学家Alex Joffe说,他在该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工作,并且是中东和非洲研究协会的战略事务主任。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Joffe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杂志:“实验结果确实表明,穿孔的石头被用作纺锤形螺纹。”。
Joffe说:“亚麻很可能被少量纺制,用于其他新兴技术,如袋子和钓线,也就是说新的储存和生存方法。”。
Joffe说,如果使用主轴螺旋来创造新的存储方法,那么“技术影响可能比作者建议的更大”。
芝加哥大学考古学教授Yorke Rowan也对这项研究表示赞赏。“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彻底而令人信服,”Rowan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Live Science。罗文说:“因为这些还为时过早,我认为这是技术成就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的评估是有充分依据的。”。
然而,Carole Cheval,一位在史前纺织品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研究员,同时也是法国一家名为“文化与环境、史前、古代、中世纪”(CEPAM)的考古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指出这一发现并不是轮状技术的最古老证据。
Cheval在给《生活科学》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物体很可能是纺锤体;事实上,这一假设不是原创的,其他类似的物体,有些更古老,已经发表过。”
爱因斯坦给5000年后人类的信:都写了什么?图
193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配合将于次年举办的纽约世博会,依照其“未来世界”的主题,决定送给5000年后未来世界的人们一份特殊礼物。 最后他们决定用铬铜合金制作一个巨大的“时间舱”,将送给未来世界人们的礼物放置在这个“时间舱”里。 在1938年埋下的巨大的“时间舱”里,写给5000年后的一封短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其余的大部分空间里,装着不同的布料、金属、种子和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电话、电动剃须刀、丘比特娃娃,甚至还有一包万宝路香烟。 这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迎接第二年将举行的纽约世博会所准备的特殊礼物。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他们决定在世博会场馆地下,埋入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 制作这个容器的过程中,西屋电气的主席安德鲁·罗伯森曾鼓励那些负责装配的工人:“5000年后,当它再次醒来时,里面的内容会成为我们给遥远后代的最好的礼物。” 这个穿越时空的礼物,有着铬铜合金制成的外壳,看起来就像一个两米长的巨大的子弹。它里面所装载的,除了那些让当时人们自豪的科学发明和日常用品,还包括一段纪录片、存有超过1000万字文档的微缩胶片,以及三位“对时代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给后代的留言,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 不过,相比于为科技高速发展而自豪的普通人,这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所表达的内容,沉重得有些不大协调。他在信中写道: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这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这是因为,与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相比,普通大众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都要低得多。 “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应当会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阅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当时,许多科学发现被应用于军事,转化为更加先进的武器,推动着人们相互的杀戮与争夺。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这样表达自己对“普通大众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的不满。在他看来,当时的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而人文环境则每况愈下。科学家们所写的“经”,被这些普通人“念歪”了。 此后,科技与人文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就在写下这段话的第二年,爱因斯坦又签署了另一封信件,建议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抢在德国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几年后,就是这样两颗凝聚着最新科技的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夺走了几十万平民的生命。 而那个“时间舱”,则一直静静地躺在纽约法拉盛草原-可罗娜公园(Flushing Meadows Corona Park)里。1965年,为了迎接在纽约举行的又一次世博会,一个新的“时间舱”,被埋在了相邻的地方。在这个被命名为“时间舱II”的容器里,装入了近20年的新鲜玩意儿,包括信用卡、避孕药、塑料心脏瓣膜,还有一张披头士唱片。不过却再没有科学家们写给后代的留言。 现在,在这座纽约第二大的公园里,人们在宽阔的草地上打球、烧烤、散步,只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石碑提醒人们,距离地面15米的花岗岩洞穴里,埋藏着人们送往5000年后的礼物。 曾有媒体评论说,注意到“时间舱”的人们,会沉浸于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但那些充满忧虑的信件,却很少有人仔细回想。 与72年前相比,如今的人们似乎很容易就能获得爱因斯坦所说的“优越感”。但科学家们所忧虑的社会现实仍然没有变化。人类的杀戮和争夺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恐慌也仍然在持续。 如今,埋下一个自己的“时间舱”,已经成为每个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惯例。在学家的眼中,“时间舱”是当代人承担起的“责任”。 70年前,亚特兰大奥格尔索普大学校长雅各布就曾评价说,记录着当代文明的“时间舱”,能够让后人还原我们的生活。 但它的影响显然远不止于此。至少,这封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人们的信,已经被时间的信使带给了每一个人。总有人在读到这些文字时,会停下来想一想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想一想人类社会所缺乏的那些东西。 只是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些。当人们的目光不断聚焦于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人类关于文明的反思,也像“时间舱”里爱因斯坦的那封信一样,被遗忘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非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孟尼利克二世简介
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Ⅱ,1844—1913年),非洲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成就的统治者之一、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 埃塞俄比亚(1889至1913在位),埃塞俄比亚民族英雄。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孟尼利克二世,1889年即埃塞俄比亚皇帝位。1894年7月,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组织和领导了抗意战争,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独立。后来极力周旋于大国之间,努力维持国家的政治独立。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同时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宫廷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人物生平 继任帝位 原名萨勒·马里亚姆(Sahle Miriam),1844年8月17日生于绍阿的安哥捷拉。是后来成为绍阿公国国王的海尔·马拉科特之子。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侵入绍阿,将它变为半独立的王国。11岁的他国破被俘,被带到马格达拉,在特沃德罗斯二世的宫廷中长大。在这以后的10年中,他独自过着清寒的生活,亲身感受到战祸之烈。由于马格达拉是西奥多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孟尼利克受到西奥多开创的改革之风熏染,逐渐萌发了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理想。 1865年21岁的孟尼利克从马格达拉秘密逃走,后在沃洛省盖拉族女首领沃格特夫人的帮助下回到绍阿省,宣布继承父业称王,从此他便开始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政治舞台上。执掌绍阿公国大权以后,他励精图治,致力于埃塞俄比亚的统一和进步事业。 飘摇时局 孟尼利克从步入政界到临终的48年,正值非洲历史上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伴随着西方列强逐渐从自由阶段发展到阶段,各国对非洲大陆的入侵和瓜分也在加紧进行。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之角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英、法、意、德、俄等国都想侵占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入口,实现殖民扩张的野心。1881年苏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马赫迪·穆罕默德起义,使英国暂时无暇东顾。法国在中败北以后,实力受到削弱,在争夺红海入口的角逐中,感到力不从心。海外没有殖民领地的意大利便趁虚而入,加紧了在埃塞俄比亚的殖民侵略活动。 1879年,意大利政府接管了一家长期在阿萨布湾附近地区活动的意大利私人公司。1880—1883年,意大利政府竟无理宣布阿萨布湾及附近地区为意大利领土。1885年它又侵占了厄立特里亚并开始向内陆扩张和渗透。 统一国家 面临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急关头,削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民族存亡悠关的首要问题。孟尼利克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揭开了他个人政绩中最夺目的一页。 1868年西奥多皇帝死后,东北部地区的贵族领袖约翰尼斯四世虽然取得帝位(1872年),但由于他的软弱,诸侯争雄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结束。此时,孟尼利克已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他一面不断以武力迫使各中小封建主就范,一面又用通婚的办法,与国内主要贵族集团联姻,为获得最高权力奠定社会基础。1883年孟尼利克与提格雷国王的公主泰图成婚。1886年,他将自己前妻的10岁女儿佐迪图许配给约翰尼斯的儿子阿利亚·塞拉西公爵。这样,当1889年约翰尼斯出兵镇压马赫迪起义者的战斗中阵亡后不久,孟尼利克就加冕为“万王之王”,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皇帝。 击败侵略 孟尼利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曾经一度把意大利政府看成是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为了消除残留的封建势力,他也希望借助于外力来增强军队装备。因此,他登基仅40天就同意大利政府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17款载明,埃皇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通过意大利政府给予协助。可是在意大利文本上却把“可以”一词换成“必须”的字样。正是按照这种“曲解”,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就公开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永久保护国”。 孟尼利克对意大利的殖民野心缺乏思想准备,在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面前甚为惊讶。他立即写信给意大利国王, 信中说:“由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我在签约时说过,请意大利君主受理我国在欧洲的事务。但是,我从未签订条约来限制自己必须这样做。”1890年二月,他又致书欧洲各国,表示“埃塞俄比亚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帮助,她只祈求于上帝。”孟尼利克维护主权的正当立场,受到意大利当局蛮横的指责和恫吓。这时,他已看到西方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所抱的卑鄙企图。 1891年4月,孟尼利克再次写了“致欧洲列强书”,表达了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信中写道:“如果远方的列强前来瓜分非洲,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随后,他下令中断埃意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1893年,孟尼利克正式宣布将在乌西阿利条约签订5年之际(即1894年5月2日),予以废除。 意大利殖民者对孟尼利克的行动极为气恼,首相克利斯皮指示驻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要准备用顺从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贵族取代他。克利斯皮说:“从现在起,就要鼓励那些觊觎王位者来反对他”,只要他“不存在了,这个帝国就会分裂成南北两半,……最后都会置于意大利的崇高保护之下。”如果这样做不能成功,那么,就采用“一世的方法征服这个非洲古国。”1894年7月,在内部颠覆没有奏效的情况下,意大利不宣而战。半年时间内意军侵占了古城阿克苏姆、阿迪乌格里以及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 在战云密布的时候,孟尼利克并没有仓促行动,而是加紧筹集兵力、军火。直到1895年9月,才正式颁布了“告人民诏书”:“敌人从海外入侵,他们侵扰了我们的国境,妄图消灭 我们的信仰,破坏我们的祖国。为了爱惜我们最近几世纪遭 受如此深重苦难的国家,我忍受着一切, 同他们进行了长期谈判。但是敌人却象鼹鼠一样,,……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大家都快跟我来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人人出力!” 诏书发布,。广大贫苦农牧民踊跃投军。在通往征兵站的大道、小路上,一批批青壮年汇成人流。那些开明的封建诸侯也纷纷表示站在埃皇一边。几天内,国家就筹足了购买军火的200万银元。两个月中,孟尼利克手下已有了一支配备10万支来福枪、400门加农炮的大军。 1895年12月,埃军在阿拉吉平顶山战役中打败了意大利的两支军队,并收复了被意军占领的马卡累城。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孟尼利克提出和谈,遭到意当局的拒绝。 1896年3月1日爆发了著名的阿杜瓦战役。意大利投入17000兵力,大炮56门;埃塞俄比亚投入了10万兵力,以绝对的优势对付敌军。经过一天激战,意大利侵略军几乎;伤亡人数高达12000人左右。意军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引起一片哗然。克里斯皮内阁随即倒台,英国议会也出现了要求修改对埃塞俄比亚政策的呼声。西方殖民者无法想象“这样巨大的灾难会降临到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头上。”同年10月,意大利政府被迫与孟尼利克王朝签订了一项新条约(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意大利终于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变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享有绝对的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阿杜瓦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孟尼利克和埃塞俄比亚国家的国际声誉。自此,英、意、法、俄等国都相继与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抱憾离世 他晚年多病,每当病痛发作时总喜欢吃几页《圣经》,称这样就能使自己恢复健康。1908年,身染重病的孟尼利克因中风全身瘫痪,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泰图皇后没能生育,皇帝又不愿承认他的一位盖拉族前妻生的女孩佐迪图是他的女儿,只好宣布由他的外孙、12岁的埃雅苏王子当他的继承人,并指定他的老部下塔桑马将军任摄政。实际上,权力落入泰图皇后手中。她竭力扶持自己家族的势力,激起王朝内外的强烈不满。一场新的宫廷权利纷争又在酝酿之中。1913年12月12日,他在一次宫廷的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后由皇后泰图摄政,1916年其女儿佐迪图女皇继位。 孟尼利克皇帝是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代表。在他执政期间,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得到了扩大和统一,国内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不过,他之所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御了意大利的侵略,在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曾一度维护了本国的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