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中向来有厉鬼勾魂,无常索命的说法,不过执行这件事的是地府的鬼差。但是在国外就不一定了,在很多的血腥传说中都留下了那些记仇鬼魂的名字,让很多灵异爱好者为此痴迷不已。下面就来看看国外传说中的十大记仇鬼魂都有哪些人吧。。
传说中的十大记仇鬼魂

十、美国 - 卡尔普鲁特(Carl Pruitt)
传说在1938年7月,一个名叫卡尔普鲁特的男子把他的妻子捉奸在床。被她的背叛行为激怒的卡尔抓来一根铁链,在那个奸夫匆匆溜走的时候勒死了他的妻子。当他终于意识到他自己做了什么后,他自杀了,死后与妻子埋在不同的墓地里。当地人开始声称他的墓碑上出现了最初建造时所没有的铁链,也就是这时,受害者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
第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往墓碑上扔石头的男孩。当他骑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就像是被别的什么东西(或是什么人)控制了一样,他的自行车失控并撞毁。在这场意外中,车链条松了,并且勒死了男孩。几个礼拜以后,男孩的母亲拿了把斧子将这块墓碑毁掉。不久后,当她在晾衣服的时候,晾衣绳突然松了,并且自己绕在了她的脖子上,勒死了她。(她的晾衣绳也是用铁链而非绳子做的)当地政府来到墓地调查时发现那块墓碑完好无损。
还有另外的三个打扰了普鲁特墓地的人都死于相似原因。最终,当所有别的尸体都被移走后,他的墓地被人们遗忘并渐渐被荒草覆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露天采矿的活动中普鲁特的墓地被毁,不过,至今没有人因为这次冒犯而被害。
九、马来西亚 - 桑德博朗(Sundel Bolong)
桑德博朗是马来西亚传说中最著名的鬼魂之一。桑德博朗是一个在怀孕时死去,而后在坟墓中生产的美丽女人的鬼魂。也有一些说法是她难产而死。她的鬼魂在世上游荡,穿着飘逸的白色晚礼服,黑色的头发长长地垂到臀部,挡住了她背上产出婴儿留下的洞。
她主要的猎物是男人,而且据说她的魅力难以抵挡。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有洞的娼妓”,这也告诉了人们她是如何引诱她的猎物的。一旦桑德博朗捕获了一个男人,她会阉割他,却又留他一命,让他活着饱受折磨。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故事中又加入了让她怀孕的强暴;有些版本又说她因为这样怀孕而自杀,从而完成了某种诅咒并变成了桑德博朗。
八、印度 - 丘利尔(Churel)
这是一个流传在印度,特别是北印度的鬼魂,在别的地方也被叫做丘黛尔或者丘德尔,因它的尖叫而出名。它常常是以女人的形态出现,据说丘利尔是一个死在排灯节——也就是印度的灯节——时的怀孕女子。有一些传说说它会在女人难产而死时出现。无论哪一种说法,它们都会以一种类似吸血鬼的形态回到人间,带着它们未出生就死去的孩子带来的痛苦向活人复仇。
丘利尔经常出现在野外,她的脚可以转180度,使她可以在用眼睛迷惑受害者时往回走。如果她对受害者双眼的凝视没有被衣服或者毯子隔断,她会把受害人带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场所然后吸干他的血。丘利尔的猎物往往是她的家人,因为她痛恨他们没有在她怀孕时好好照料她。如果尸体被谨慎小心地安葬和受到尊重,丘利尔的嗜血欲望也能被满足。
七、日本 - 怨灵(Onryo)
怨灵是一个回到故地来纠正他活着时经历的错误的邪恶鬼魂。一般怨灵是女人,虽然男性怨灵也不是没听说过。折磨他们过去的恋人和家人能给这些鬼魂带来极大的快乐,因此他们经常迫使活人自杀。怨灵常常会等待几天——有时甚至几个月——再开始攻击他们的亲戚,因为它们想看看谁是真正为它们的死哀悼的,谁不是。
怨灵和御灵十分相似。御灵是另一种日本传说中的鬼魂,它会回到人世来攻击活人,虽然御灵常常是一些贵族家庭的殉道者。相反的,怨灵常常是某种精神创伤造成的,比如被丈夫抛弃。但它们的怒火常常是无差别的,也就是说它们会攻击和它们的死毫无关联的家人。事实上,有时真凶反而不会被怨灵制裁!
六、泰国 - 僻太康(Phi Tai Hong)
在泰国,死于极度痛苦的人和尸体没有被掩埋或者好好安葬的人会变成叫做“僻太康(音)”的鬼魂。怀孕的女人变的鬼最有威力,因为她加上她未出生的孩子就有双倍的力量。据说一个发生了极大灾难的地方,比如恐怖袭击或是自然灾害的地方,是极好的僻太康的产生地,因为这些事件往往会夺去本不该死去的年轻人的生命。在这种地方人们常常会建造圣殿来劝说鬼魂离开人世。
僻太康常常会逗留在它们的死亡地附近,等待另一个活人路过。这些鬼魂会试着杀掉这个不幸的活人,希望它们可以占据他的身体,把自己从灵魂的束缚中释放出来。满哥瑞塞特(满哥瑞王审判)是一部规定了谋杀的细节的14世纪法典。当一个人谋杀了另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小孩时,他们必须把尸体在自己的家里保存一个预定的时间。这是为了创造出僻太康来折磨这个凶手。
五、英国苏格兰 - 绿夫人(The Green Lady)
绿夫人在其他地方也被叫做格拉斯蒂,是水的灵魂,上半身是个女人,下半身是山羊(就像萨提一样)。她人类的部分有灰色的皮肤,长长的飘逸的棕发盖住了她大部分的身体。她常常试图用她绿色的礼服——也就是她名字的来历——盖住她非人的部分。绿夫人能够变形,因而经常在不同的讲故事的人口中有不同的形象。
有时她是淘气的,会把卵石扔到过路人身上或是把人们领向错误的方向,仅仅是为了在他们意识到自己迷路时报以嘲笑。她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是她是一个被自己的仆人谋杀后填入烟囱中的贵族女人。也就是在这种说法中,绿夫人会用歌声迷惑并杀死男人。
平息她的怒火非常容易,因为她常常被视作奶牛的守卫,她对牛奶非常着迷。
四、中美洲 - La Siguanaba
最开始被称为Sihuehuet,也就是“美丽的女人”,La Siguanaba和阿兹特克的神祗特拉洛克的儿子有一段风流韵事。但是她是一个极不称职的母亲,常常丢下自己儿子一个人去和她的男神爱人幽会。有一次特拉洛克发现了,他诅咒了Sihuehuet,让她在远处看起来光彩照人,然而近看丑陋无比。她于是有了那个“La Siguanaba”的名字,也就是“恐怖的女人”,被迫在荒野中游荡,寻找可以诱捕的男人。
在萨尔瓦多,传说她在河中洗她的衣服,然后被迫用其他的时间来寻找她获许永生的儿子。夸耀自己和很多女人上过床的奸夫常常是La Siguanaba愤怒的靶子。人们会看见她在月光下洗浴,在丛林中看起来非常魅惑。那些不幸的男人常常会惊吓而死,但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会发现自己在野外迷失了。有时候她也会变化成孩子母亲的形象,把孩子引向死路。最好的抵御La Siguanaba的方法是咬一小块金属或是十字架然后向神灵祷告。
三、纳瓦霍 - 辛迪(Chindi)
在纳瓦霍的传说体系中有一种特别的鬼魂叫做辛迪,它们常常是暴力的副产品——无论是意外或是战争——辛迪是由死人的黑暗面构成的。不够庄重的葬礼和提到亡者的名字会带来辛迪,这也是纳瓦霍人不提死者名字的原因。有时辛迪会恐吓一个家族达数十年之久,就像长盐家族的事件中,整个家族据说被折磨了超过100年。
死人的房子或财物是最易出现辛迪的地方,所以它们经常被隔离或者完全摧毁。因此,纳瓦霍人尝试让死亡在户外发生,从而防止房子闹鬼。据说药剂师能对亏待他们的人下咒,让他们被辛迪折磨。另外,纳瓦霍人相信与这种鬼魂接触的人会得一种叫做“鬼伤风”的病。
二、日本传说 - 舟幽灵(Funayurei)
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死在海上的人的灵魂,ぶねゆうれい,或者意译为“舟幽灵”,是非常常见的。他们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召唤出幽灵船。这些舟幽灵就用这些船作为诱饵,使附近船只的船长驾船偏离航线,驶向死亡。
一些说法是这些舟幽灵流落到海外,折磨着那些毫不知情的船员的精神。一旦到了海外,舟幽灵需要一种叫做柄杓的,类似长柄勺的工具。一旦他们得到了这种工具,他们就会把它们倒过来,于是水就神奇地开始流进船里,直到这些船里再也装不下了。传说中对小一点的渔船,舟幽灵实际上会亲自一勺勺地把水舀进船里直到船沉下去。
一、委内瑞拉传说 - 拉萨亚那(La Sayona)
另一个由一个人变化而成的鬼魂是在委内瑞拉和其周边国家广为流传的拉萨亚那的传说。最开始她只是一个叫梅丽莎的人类女子,她姿容绝代,有她深爱着的丈夫和一个儿子。有一次在她在河中洗澡时,一个奇怪的男人出现在梅丽莎身边,告诉她她的丈夫正和她的母亲睡在一起。她愤怒地冲回家,看到她的丈夫和儿子安静地睡在床上。
梅丽莎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她烧掉了整幢房子,烧死了丈夫和儿子。之后她去了她母亲家,捅死了她的母亲。在临死前,她的母亲诅咒她将会永远在人间游荡,杀死所有背叛妻子的丈夫。如今,她看上去就像是个在公路上的美丽女人,诱惑过路的男人进入她的陷阱。她有的时候用对方爱人的外形来欺骗男人,之后她的脸就变成一个骷髅。。
刘秀竟靠运气夺得天下,难道他真是传说中的位面之子吗?
能从天下群雄中脱颖而出,运气占了很大成分——既有他自身的狗屎运,也有对手的一连串失误。事实上,当他扫平了河北,在藁城建元称帝后,仍然看不出他就是那个即将创造出“光武中兴”大业的位面之子。 因为在当时,至少有四只绩优股看起来跟他难分伯仲,甚至比他更具爆发力:以绿林军为班底的刚刚打进长安,杀了,手握传国玉玺和武林盟主的大纛,正红得发紫;而山东数十万赤眉军,通过抓阄方式从民间选出一个汉室宗亲——小羊倌刘盆子——立为,一路高歌西进,要与绿林军争天下;隗嚣称雄陇右,人心归附,;割据西蜀汉中,倚仗地势之险,梦想仿照当年故事,东出争霸。 刘秀的战略很明确,就是“躲猫猫”,蹲在一旁让绿林军与赤眉军争夺“武林盟主”,坐等两败俱伤时收取渔翁之利。至于暂时够不着的陇右和西蜀,则本着“”的原则,,结为外援,至少不能树为敌人。 东汉初年各地割据形势图 运气一如既往地眷顾着刘秀,这个并不高深的战略很快就得到了以上四只绩优股一致而热烈的响应: 赤眉军经过与绿林军的几场血拚,终于笑傲江湖,冲进长安干掉了刘玄,捧红了刘盆子。红的虽然灭了绿的,却浑身挂彩元气大伤,加上关中缺粮,只得裹挟一堆黄金珠宝和妇孺放弃长安东返; 陇右的隗嚣任凭东方打得昏天黑地,气定神闲地治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这堆乱世枭雄中,他比较欣赏刘秀的为人,主动派为使者前去考察,认定刘秀最具帝王气质。为此他甚至劝说打了败仗的刘玄取消帝号,反过来跟随刘秀当小弟。最重要的是,由于陇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他死死扼住了公孙述东进的道路; 盘踞蜀地的公孙述借用图谶中“废昌帝,立公孙”之说,又说自己掌纹奇特,有帝王之相,跟刘秀同一年称帝,(公孙述尚白色,号称“白帝”,“白帝城”即是他所建)并屡次向中原传送檄文,蛊惑人心,聚众数十万之巨。但他几次出兵,都让隗嚣挡住,送钱送官拉拢,都被坚决拒绝,连使者都让隗嚣给宰了,这让公孙述很郁闷。 白帝城,伤心之地 同样受益于图谶,并对图谶之言的刘秀觉得有必要驳斥一下公孙述。这不仅是自尊心的问题,也事关天下民心所向。他特地给公孙述写了封信,进行学术探讨: 图谶上的“公孙”咋就一定会是你个龟孙呢?图谶说“代汉者当途高也”,你又不姓“当涂”,又不叫“高”,跟你有个毛线关系啊?你掌纹奇特,王莽比你的更奇特,结果还不是让人点了天灯?拜托以后别再往中原张贴这种小广告! 为了尽量不伤和气,刘秀在信封上特地写上“公孙皇帝亲”字样,但公孙述压根儿不搭理他,连礼节性的回复都没有。 打嘴仗不是重点,重点是历史的车轮正按照刘秀的设想一步步前行。刘秀以逸待劳,利用赤眉军缺粮的弱点,在其东返途中堵住道路,却又高垒深沟不跟对方硬拚,直到赤眉军饿得军心大乱时才一战定江山,迫降刘盆子和赤眉主将樊崇等人,清除了最大的一个对手。 这个时候的隗嚣,仍然继续卖力地替刘秀阻挡住公孙述,使刘秀能专心经营东方,分兵四出清扫各地小股割据势力。 隗嚣名字虽然很嚣张,却是个、如假包换的经学大家,他的叔父隗崔豪爽侠义有人缘,起兵反抗王莽并占据了陇右地区。但老隗认为要成大事必须有一套先进的思想学说作指导,硬是抬举小隗作了首领。 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有时候也误事。有文化懂经书的隗嚣谦恭爱士,陇右一带让他治理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长安关中的士大夫不堪连年战乱,纷纷往西逃到陇右,这让隗嚣名声更大,很多士子慕名来归。但这个地头蛇显然没有更长远的进取目标,而是学起了周文王的低调和谦逊,满足于世人的好评和地面的安定。时人评价他说: 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如果隗嚣能始终如一地做下去,倒也算识时务知天命。问题是当刘秀扫清东方,打算带着他一起去收拾公孙述时,他却不合时宜地动摇了,回绝了刘秀的建议,掉过头来与公孙述眉来眼去。 这让刘秀很不爽。但这个史上最厚道的皇帝没有选择动粗,而是反复派出高级使团,包括皇亲兼能臣来歙、故人马援等进行劝谕,请他入朝,并许以重爵。 隗嚣的表现再次证明了他是个好学者,却担不起乱世枭雄的称号。性情多疑的他一方面让长子隗恂入朝作人质,一方面据险自守,打退了奉命西进的汉军,并“委屈”地向刘秀上书解释说,陇右官民害怕朝廷大军,起兵抗拒只是为了自保,我并无二心。 精通经学的隗嚣还引用当年与父亲相处时的难处自比:大杖则走,小杖则受。言外之意就是,您骂我几句我听着,您要是派兵进入我的地盘,我只得反抗,这也是替您着想,免得坏了咱们君臣情谊。 刘秀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小聪明,但他不想妄动刀兵,拒绝了朝臣请求诛杀隗恂的请求(人质就是干这个用的),再一次派来歙携带亲笔信去劝说。 这封信写得——我不追究你抗拒朝廷的罪过,只希望你就此停手。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军旅十载,不喜欢“浮言虚词”,咱就来点实在的:你如果能再派一个儿子来作人质,则“爵禄获全,有浩大之福矣!”如果不听我的,就不必回信了。 在儿子与地盘之间,隗嚣选择了后者。他没有回信,而是直接向公孙述称臣,条件是公孙述派兵出汉中,陇蜀联手对抗刘秀。 天水出土的隗嚣母亲所用金印 刘秀决定亲征陇右。此时天下归心,大局已定。而隗嚣曾经的两位好友马援、来歙,因为熟知陇右地理人情,成为此战的关键人物。 战前,马援在刘秀面前用米谷堆聚成沙盘,将陇右地形要害指点清楚,刘秀第一次看到如此直观的山川地势,高兴得:“虏在吾目中矣!” 而出使陇右多次,早已摸清地理虚实的来歙更生猛,仅率两千精兵,钻山沟穿老林,突然攻取了陇右战略要地略阳。隗嚣大惊说:“来得这样快!”他急忙亲率全部主力几万人包围略阳,开山筑堤,蓄水灌城。 刘秀并不急于全面进攻,他相信来歙的能力,想借这支孤军牵制、消耗隗嚣的主力。来歙没有辜负刘秀的期望,他像一帖死死粘在隗嚣的命门上,箭用光了,就拆房子锯木头制作兵器,从春天一直抵抗到秋天。 看到隗嚣让来歙折腾得筋疲力尽,刘秀这才亲自率兵大举进攻,陇军溃散,略阳解围。 进退无据的隗嚣病饿交加,手下找不到肉食精米,只能给他煮豆子。望着这碗平时只有马才吃的粗食,隗嚣气不打一处来,“恚愤而卒”。 活活气死隗嚣之后,得陇望蜀的刘秀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公孙述。失去陇右屏蔽的公孙述倒是毫不怯场,他干脆地拒绝了刘秀的劝降,傲慢地对手下说:“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 蜀军战斗力不行,但功夫了得,派武林高手刺杀了汉军主将来歙。来歙中刀后,看到副将的样子:就要死翘翘了,叫你来托付后事,你咋跟个女人一样?再哭我宰了你! 安排好军中事务,来歙从容地提笔给刘秀写了封诀别信,然后扔下毛笔,用力拔出身上的刀子,气绝而亡。 在刘秀的“”中,没有来歙的名字,这并不代表他功绩小,只是因为他是皇亲,是刘秀姑祖母之子。刘秀为了抑制外戚势力,在表彰功臣时有意将皇亲排除在外,这一点比李世民将大舅子列为凌烟阁首位相比,明智得多了。 汉军第二任主将更不是个善茬子,他以部分降军与蜀军主力对峙,亲率精兵开路架桥绕到敌军后方,直奔成都而去。公孙述闻听战报,吓得用手杖直敲地:“是何神也!” 令人无语的是,汉军的安全保卫工作实在糟糕,很快又让对手钻了空子。公孙述的刺客再次灵光闪现,夜间刺杀岑彭。 但刺客改变不了大局。汉军第三任主将吴汉经过一系列艰苦战斗,终于打垮蜀军,公孙述在阵中胸部被长枪洞穿,回城不久就挂掉了。 学者蔡东藩对隗嚣、公孙述比作“庸中佼佼者”,他有句很有意思的评价:公孙述据蜀自雄,隗嚣负陇自固,以视赤眉铜马,固相去有间矣。然述多夸而嚣多疑,疑与夸,皆非霸王器也。 疑惑则鼠首两端,六根不净输得干干净净;夸矜则妄自尊大,不明大势徒逞一时之快。相比于刘秀在兄长被冤杀时的隐忍,在得志后的冷静与警醒,隗嚣与公孙述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传说还是真相是怎么回事?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 民间传说,自从做了,就整天,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 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牢骚,某某大臣在家里人邀人喝酒、聚友密会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就神经过敏,心想:难不成这些人背着自己私底下有所图谋?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 朱元璋很快想出计策,要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他先是传谕中枢:“自从立朝以来,开国虽然各赐封爵,但朕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天下太平,理应为功臣们庆贺一番。”网络配图 四个月后,一座高楼在南京城内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在楼门上。随后,他又选择吉日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看上去,这是一场国家最高规格的表彰大会。 朱元璋虽行事机密,却瞒不过有着“再生诸葛”之称的。不过,尽管刘伯温明知道皇帝的用意,却不敢声张,再三斟酌,他写了一道奏折,借口自己年迈无用,就告老还乡避难去了。 临走时,很多大臣都来送行,当刘伯温看见好兄弟时,担忧其性命,忍不住。徐达心知其中必有蹊跷,便寻个机会悄悄问询,刘伯温不便如实相告,只让徐达在庆功宴当日不要离皇上半步。 很快,到了典礼的日子,庆功楼上高朋满座,热闹非常。朱元璋对前来赴宴的功臣嘘寒问暖一番后,见窗外检校和人员打出暗号:已将火药、干柴准备就绪。于是朱元璋就装出笑脸让众人入席。待酒过三巡,朱元璋便借口离开。 警惕的徐达见皇上走了,连忙跟着离席,追了出去。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回头一看,见到徐达,吃惊地问:“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却下来干什么?”徐达赶紧低头哀求:“万岁,您当真一个不留吗?” 朱元璋一听,心知徐达已经洞悉了秘密。他转念一想,便轻声对徐达说:“你既已知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功臣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哪里还能逃得出去?庆功楼和众臣子灰飞烟灭。 疑团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庆功楼 “火烧庆功楼”这个传说最早见于流传的《英烈传》评书里。由于原版《英烈传》书中屡称朱元璋为,承应天地之命,令满清统治者极为不悦,就干脆令人对《英烈传》进行纂改,加入许多丑化污蔑朱元璋和朱明王室的内容,火烧庆功楼就是其中之一。网络配图 解疑朱元璋其实并不冤 事实证明,所谓“火烧庆功楼”并不可信,可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这个血腥残暴的故事呢?其实,这与朱元璋的性格有关。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当时左丞相九族,随后又“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并“连蔓引,迄数年未靖”,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冤狱。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借口凉国公谋反,再度大开杀戒。短短14年间,朱元璋利用这两起事件几乎将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史称“胡蓝党案”。 那么,朱元璋为何大肆诛杀开国功臣?这里面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巩固皇权。这一点,火烧庆功楼的传说倒是没有过分杜撰。比如开国丞相。这个曾被朱元璋捧为“再世”的谋臣,最后却被归为胡惟庸同党而惨遭灭族之灾。 对于父皇的滥杀,皇太子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朱元璋故意把长满刺的棘仗扔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即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就把这些刺去掉再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句话很有水平。但可惜的是,朱标在37岁时就病逝,继承皇位的重任落到了当时年仅15岁的朱标之子朱允头上。如此一来,朱元璋更害怕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威胁天下。 于是,痛恨朱元璋的人们,就把他杀害功臣巩固政权的事情用文学的方式夸大,使矛盾冲突更尖锐,更富有戏剧性。网络配图 我们有必要再来看看清朝人编修的《》,在《明史》中,我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火烧庆功楼的记载。所以,火烧庆功楼看似真实,实则有着许多破绽。 至于庆功楼,据大学士宋濂的《张中传》记载,朱元璋的确曾在南京城建造了一座楼,每逢兴兵作战之时,他常与身边的谋士武将在此讨论军国大事,楼里的确藏有火炮和火药。值得一提的是,宋濂在他的文集里还提到过一件关于该楼的意外事故——有一天,该楼发生火灾,引起爆炸,声音如雷。偏偏楼又和官府大楼相连,导致南京城内一片惊慌。朱元璋那天运气好,并不在楼上。 或许,这场火灾就是“火烧庆功楼”的原型吧。 尽管没有火烧庆功楼,但是朱元璋本身的残暴诛杀有功之臣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也就让他成为了火烧庆功楼的早期原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