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未解之谜,蛇,伏羲,赫拉克勒斯,女娲,地球,希腊神话,戈耳工相关的知识】
这里提到的烛龙其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有时也被称为烛阴、烛九阴、逴龙或火精。
传说它住在北方的章尾山中,有人的面孔和蛇的身体,浑身红色,眼睛竖着长。
它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黑夜;平时不吃不睡不呼吸,却能够呼风唤雨。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还提到它吹气就是冬天,呼气就是夏天,身长有一千里!
世间当真存在过这样能够控制昼夜、寒暑和风雨的神兽?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昼夜交替,四季更迭其实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它同时也造就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以及热带这五带分区。
空气的大范围运动形成风,大气层中水蒸气的聚集产生雨,这些自然现象其实并非受到某种强大生物的影响和控制,烛龙的神话更多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体现了古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和四季
图源: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能力虽假,但烛龙人面蛇身的形象却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01
蛇---神话中的常客
全球共有蛇类4000余种,这其中能够严重致人伤亡的毒蛇约占到种数的7%。
它们分布广泛,除了南极、格陵兰岛、新西兰等少数地区,几乎都能找到蛇类的踪迹。
奇特的外观、隐蔽的行为、致命的毒液,这些特征使得蛇成为了早期人类最常用来创神怪的素材之一。
在中华神话中,一直有宇宙初开之时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妻,创造了人类的传说,而这其中提到的人类始祖-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从汉代和唐代墓中出土的《女娲伏羲交尾图》也很清楚地展示了这一特征。
不仅如此,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龙,其修长的身形和披满鳞片的外观也被认为很可能是在蛇的外形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以至于有人调侃我们应该称自己为蛇的传人。
唐·伏羲女娲像 绢本
图源:故宫博物院
在埃及神话中,黑暗与毁灭之神阿波菲斯(Apophis)同样被描绘成了一条巨蛇,它是埃及文明最早的一批神明,被认为是太阳神拉(Ra)的死对头。
这条巨蛇总是试图吞噬太阳神的太阳船,从而使世界陷入无边的黑暗和混沌,两者之间的斗争被早期埃及人解读为造成日夜交替的根本原因。
而埃及人觉得猫是蛇的克星,是太阳神的化身,这也是为什么埃及人非常崇拜猫的原因之一。
阿波菲斯被猫击败
图源: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在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蛇怪当属九头蛇海德拉(Hydra),美国队长中的反派组织就是以它命名的,传说它是最强大的巨人堤丰和半人半蛇的怪物厄喀德娜的女儿,拥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刀枪不入,其余头被砍下后还会在原伤口长出一个新头。
它最终被赫拉克勒斯斩杀,成为了大力神著名的十二功绩之一。
除此以外,眼神能让人石化,大名鼎鼎的蛇发女妖美杜莎(Medusa)也同样深入人心。
赫拉克勒斯杀死九头蛇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纵观人类文明,以上这些还只是蛇所参与创造的诸多神话故事中的一小部分,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02
极北之地真有蛇?
传说烛龙生活在北方,处在大地边缘,终年日光照耀不到,条件极其恶劣。
但众所周知,蛇是变温动物(ectotherm),也就是人们说的冷血动物,它们需要依赖诸如太阳等外界环境因素来帮助它们调节体温,达到自身活动所需的温度。
如果烛龙的原型的确是蛇,那在如此幽暗寒冷的地方,真的可能会有蛇出没吗?
还真有可能!
目前人类所知地球上分布区域最北的蛇是极北蝰(Vipera berus),它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北部,在我国的新疆、吉林等地可见,是唯一能够在北极圈内出现的蛇种。
极北蝰体型不大,通常仅半米有余,背部贯穿首尾的深色锯齿状纹路是它的醒目特征。
极北蝰的英文名叫common European viper,common一词暴露了它常见的属性,作为欧洲最常见的毒蛇,欧洲每年绝大多数的毒蛇咬人事件都是因它们而起。
不过好在极北蝰的毒液主要对血液和淋巴系统有影响,一般不会立即致命,除非被咬的人对毒液过敏或未及时得到治疗。
以英国为例,虽然每年有超过200人被它们咬伤,但从官方记录来看,1876年至今,只有14人命丧蛇口,而最近一次极北蝰咬人致死已经是48年之前的陈年旧事了。
极北蝰
图源:iNaturalist
01
高山之巅也有蛇?
另有一说,烛龙贵为山神,生活在巍峨屹立的高山之上,这也有可能吗?
完全有可能。
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南麓的喜山蝮(Gloydius himalayanus)是目前人类已知生存海拔最高的蛇类,人们在海拔2100米到4900米的高海拔山区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202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静耸博士通过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首次揭示了喜山蝮是亚洲蝮蛇属中最先分化出来的一支,它们随着喜马拉雅山体的隆升,最早和同属其它成员产生分化,是探讨亚洲蝮起源和演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虽然喜山蝮所属的亚洲蝮家族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毒蛇,但由于分布区域等因素的限制,我们至今对于喜山蝮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它们如何应对高海拔地区的稀薄空气和低温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喜山蝮
图源:Rohit Giri
而除了高山之上,在青藏高原3500米至4500米地区也生存着一群完全适应了高海拔环境的我国特有蛇类,温泉蛇(Thermophis spp.)。
目前已经被发现的温泉蛇共有三种,分别是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四川温泉蛇(Thermophis zhaoermii)以及香格里拉温泉蛇(Thermophis shangrila)。
这其中西藏温泉蛇是三者中生活海拔最高(约4500米),也是最依赖高原温泉的蛇种。
在长期的生存演化过程中,它演化出了一系列特殊的本领以帮助其应对严苛的高原环境,包括更敏感的热源探测本领(应对低温),更强大的心肺功能(应对稀薄的空气)以及更高效的DNA修复能力(应对强紫外线)。
生命的顽强和大自然的神奇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藏温泉蛇
图源:Jun Feng Guo
你知道吗?
其实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极地探索展区就有一条珍贵的,由钟扬教授千辛万苦从高原采集回来的西藏温泉蛇标本,你觉得它会不会就是烛龙的原型呢?
上海自然博物馆B2层极地探索主题区的西藏温泉蛇标本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