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揭露了自贡市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伟的贪腐细节。
一张收款单,牵出养老保险补缴“真相”
2023年,自贡市荣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在一次审调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张这样的收款单,上面不仅写明了已交纳“服务费”的金额,还注明了“如果事情办理成功,就全额不退,如果未办理成功就退还(或扣除2000元资料费)”等内容。

据调查,这张收款单的出具方,系荣县当地一煤矿的实际控制人吴某某。2019年7月,自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社保局。
吴某某了解到补缴政策后,便在县社保局作了补缴登记。此时,社会上一些其他人员也找到了吴某某,想要搭上其企业的“便车”进行补缴。
自贡市荣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 李俊兵:吴某某是一个见钱眼开的老板,他很快就想到用这条政策“吃”钱。对那些不符合补缴条件、又找他帮忙的非企业职工,他公然按1万元到3万元不等的标准收钱,帮助对方申报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补缴。
按照当时文件规定,企业向县社保局申报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补缴,首先需要向县社保局稽核股提供职工劳动合同、补缴时段对应月份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和财务记账凭证等原始依据,申请稽核,由稽核股稽核属实,出具书面处理意见认定劳动关系后,企业再持书面处理意见以及文件规定的申报资料申报补缴。经县社保局企保股、稽核股审核,且公示无异议后,县社保局主要负责人审批、上报县人社局复审。对复审通过的名单,最终签批并进行公示后,名单交还给县社保局录入信息系统,办理养老保险费补缴。
在文件条款的要求下,吴某某违规申报处处“碰壁”。2020年下半年,荣县社保局稽核发现,吴某某递交的申报材料几乎都存在伪造虚假证明材料、虚构劳动关系和虚增工作年限骗取养老保险费补缴资格的问题。


面对请托,他亮起“绿灯”分杯“羹”
自贡市荣县监委委员 杨山卜:吴某某提供的资料中,出现了很多“傻瓜式”的纰漏。比如说工资表有部分金额栏中记载的金额是几个*号,领取的职工还签了字,1997年的财务记账凭证,报销依据是2009年的发票等等,而且还存在明显的做旧痕迹,一看就是新做的假资料。所以当时相关股室按照规定,拒绝了吴某某的申报。
自贡市荣县监委委员 杨山卜:2019年5月,身为荣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陈伟,调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伟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所以对煤炭行业有较深的感情,讲义气,和这些煤矿老板“哥们儿”相称。
此后,吴某某多次到陈伟办公室说情,请求给予其关照和支持,又拉着陈伟吃吃喝喝,大谈兄弟情义。吴某某信誓旦旦地承诺,事成之后一定表示感谢。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拉拢腐蚀下,陈伟虽然明知对方是为了利用他的权力赚取个人利益、并非全心全意为企业职工着想,但出于“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仍爽快地答应了吴某某的请托。谈及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陈伟坦言,老板吃了“大头”,自己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自贡市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伟:就是想到老板“吃肉”,我们好“喝点儿汤”这种思想。反正自己现在也没有好大个追求了,自己还不如整点儿实际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当吴某某将相关申报资料拿给陈伟过目时,陈伟明显看出这些资料是伪造的假资料,还装模作样地询问对方为什么资料的泛黄程度不一,对其背后真实原因“看破不说破”。
后续,为了让吴某某的违规申报一路“绿灯”,陈伟肆无忌惮地充当起了商人老板的“马前卒”。他一方面利用职务便利,向经办人员打招呼、施压,要求他们加快办理进度,一方面又帮吴某某代邀经办人员吃饭,为其“站台”。
自贡市荣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 李俊兵:吴某某多次让陈伟请这条线的兄弟伙吃饭,并为其“撑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名干部被相继“拉下水”,明知吴某某资料造假,都予以审核通过,交给陈伟最后签字认定。
某次,当经办人员到相关镇政府调取吴某某提供假资料的原件——一份补偿金花名册,并发现查无此物,不予审核通过时,陈伟又与吴某某里应外合,毫无忌惮地帮其“过关”。首先,吴某某拉拢相关工作人员,将虚假的花名册悄悄放入乡镇档案室。此后,陈伟带队到该乡镇再次核实,以找到补偿金花名册为名,将其作为确定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的印证资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养老保险补缴手续。
除了吴某某,陈伟对主动找上门、提出同样请托的煤矿企业主,几乎都有求必应。经调查,2019年至2022年期间,陈伟利用其担任县人社局副局长的职务便利,帮助相关企业推动养老保险费补缴程序,为多人谋取利益并收受感谢费共计31万元,其个人实得30.7万元,该行为致使135名虚构劳动关系和虚增工作年限的申报补缴人员违规办理了补缴,造成社保资金重大损失。
自贡市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伟: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了,根本就无法阻挡后面这一系列的腐蚀。
忙于为他人违规“通关”并从中分利的陈伟从未想过,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实际会对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带来怎样的损害。案发后,荣县人社局和县社保中心为稽核追回、清退做了大量工作,全额追回违规发放的社保待遇。其间,部分补缴人员多次到荣县信访局信访,上百名群众到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仕途无望,他工作“躺平”谋财路
在留置期间,陈伟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走上歧途的原因。在写《忏悔书》时,陈伟提笔的第一个字便是“悔”。他写到,“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就像是一个醉酒汉一样,从2020年一直醉到现在,自己真的是多么地愚蠢,多么地无可救药。”而“沉醉”却不自知的起点,则是陈伟调任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自贡市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伟:好像当时自己的岁数也是超过了40岁了,就觉得好像自己在仕途上没得更多的进步。也有一点儿就是说思想上抛锚了,有点儿混天过日的感觉,很多时候,都在办公室泡杯茶,这儿喝一天就结束。
基层干部处于不同的层级,担任不同的职务,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都应该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然而陈伟在工作上并没有主动作为,而是选择了消极被动、甘于躺平、安于现状,甚至产生了“从经济上多补偿自己”的不良思想,最终与廉洁渐行渐远,与不法商人越走越近,倒在了“廉关”前。
2023年7月28日,陈伟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4年2月29日,陈伟因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荣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武则天晚年性福生活:宠爱“妖孽”型小鲜肉
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风流男子也惯于“傅粉施朱”,打点粉底再抹面脂,在时期的男子中已经流行。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网络配图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身为男子却爱化女性妆、佩女性饰。 这种畸形审美情趣,古月清照认为与时下的“伪娘”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各朝各代中此文化无疑以隋唐五代最甚! 从史书上我们不难发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武则天的男宠、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脸”。《》上说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张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现代“人妖”,大概跟武则天、等大唐权贵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既然上层权贵妇人喜欢“小白脸”,朝野上下就竞相仿效之,男子做美容、化女妆,装饰打扮标新立异,日渐成为一大时髦。《新唐书》记载末年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矜严盛饰”,不仅相貌雄奇、性情严谨,还喜欢修饰外表,每当他梳洗时,便命侍者前后置放两面大镜子自照。时代的诗人李山甫姿容秀美,头发长达五尺余,每次沐浴后便让二婢女把长发“捧金盘承而梳之”,遇到有客人造访时,常常会将其误认作女子。 网络配图 小说家沈既济最早借“狐仙”拟人的《传》一书中,描写了一个风流才子韦崟,这韦崟打探到朋友新近物色到一位绝色美女(实为狐仙),“遽命汲水澡颈,巾首膏唇而往。”从中可知在当时男子使用唇膏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当然,韦崟之类的风流男子也惯于“傅粉施朱”,打点粉底再抹面脂,在武则天时期的男子中已经流行。 曾任唐朝宰相的路岩善于修饰,曾经成为时尚男子仿效的对象。路岩裹的幞头(包头的软巾)式样很美,很快就。为标新立异,路岩就剪掉了幞头纱巾的脚。于是知情者在街巷遇见仿效路岩原幞头四处炫耀的,便会讥笑道:“路侍中(路岩曾任侍中,即宰相)早已不戴这式样了。” 隋唐五代时期的时尚男子还流行“以香熏衣”。用香熏衣之俗,大抵始于,至唐朝已经十分盛行。《旧唐书》上说曾任太平节度使的柳仲郢“以礼法自矜”,“厩无名马,衣不熏香”。官吏不“以香熏衣”被史书上作为“以礼法自矜”的例证之一,可见当时男子熏香风气的盛行。 这一时期的男子还流行戴簪花。簪花本是古代女子将花朵插戴在发髻或冠帽上的一种装饰美化,其花或鲜花,或罗帛等所制。在唐代的绘画作品中有不少妇女戴簪花的形象,如《簪花仕女图》等。但最晚在时便有男子簪花的记载。玄宗时期的汝阳王小名花奴,他曾为玄宗敲击羯鼓,玄宗听得欣喜便亲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又一次玄宗与曾任中书舍人的唐代文学家苏颋等郊游,苏颋即兴作诗,玄宗认为是美文,就将“御花”(玄宗自己头上所戴)插在苏颋的头巾之上。由此可知,当时至少在宫廷中已经流行男子簪花。 网络配图 男子簪花风俗,还能从这一时期的不少诗作中得到印证。便有诗曰“尘世难适开笑口,菊花须插满头归。”这菊花是插在男子头上的。大约自五代起,男子簪花已经开始流行,至五代后期更是蔚然成风,乃至成为官方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后梁开平年间,有个叫李梦符男子,“洁白美秀如玉人”,四时常插花遍历城中酒肆,高歌狂饮,还作诗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后唐人霍定每逢春游曲江时,即花重金雇员偷采贵族宅院中的名贵兰花“插帽”。闽主王延羲在遇害的当天,还在头上插了几朵花,从宫殿出来时,门帘三次拂落簪花,他“整花上马”,却遭侍卫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室马皇后竟是别人“送”的?
的后宫很幸福,自然是因为皇后马秀英的仁慈。因为的出现,中国帝王的后宫里才多了一位值得称道的女性。 在与马秀英认识前,朱元璋不像那样有前科,既无情人,也不。他放过牛,做过和尚。因为瘟疫,家里的人全死光了。因为贫穷,父母哥兄死后只能用草席埋了了事。朱元璋成了孤儿,可以说家境比当年的刘邦差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就是这样,《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 “奋起淮甸,仗剑渡江,英贤云集,平伪汉,伐伪昊,定关中,廓清中原,遂平元都,混一海宇,不十年而成大业。” 与刘邦一样,朱元璋的妻室也是人家“送”的。不同的地方是,刘邦是名声不好,娶不到,朱元璋则因家里贫寒,娶不起。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其时还是一个穷和尚。郭子兴是安徽定远县有名的土财主,因无法忍受元人的欺侮,在濠州发动起义。 收了朱元璋后,郭子兴常带他在身边,当亲兵用。 在智慧上,朱元璋与刘邦都有过人的地方。因为,才受到郭子兴的信任和器重,投奔两个月后,郭子兴与夫人做主,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这样也好拴住朱元璋的野心,让他忠心效劳。 马秀英是安徽宿州人,父亲名字不详,史书上只称“马公”,母亲叫郑媪,在马秀英很小的时候就死了。马秀英的父亲因为杀了人,从宿州逃到定远,把闺女托付给有交情的郭子兴,这样马秀英成了郭子兴的义女,寄养郭家。 后来,马父客死他乡,郭子兴待马秀英更如亲生闺女,据说亲自教她读书写字。长大后,端庄秀丽,但天生一双大足,时人称天足,未缠过脚。因为这双脚,民间戏称马秀英为“马大脚”。 马秀英嫁给朱元璋后,很是疼爱自己这位小和尚出身的丈夫。据说有一次因为伤了郭子兴的面子,郭一气之下将他关了禁闭,也不给吃的。还是新媳妇的马秀英一听急了,从伙房偷了一个刚出锅的馒头送给朱元璋,路上碰巧碰到了义母张氏,便慌忙把馒头往怀里藏,结果把乳房都烫伤了,可见朱元璋与马秀英之间的恩爱程度。 正因为这样,朱元璋当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后马娘娘,生怕马秀英不高兴。而马氏因为恪守妇道,人品好,后宫嫔妃没有人不服,史学家称马氏是一个称职贤惠宽厚仁慈的正宫娘娘。 史书上对马皇后多有褒言,《明通鉴》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佐上定天下,恒劝以不嗜杀人为本。及册为皇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妃嫔、宫人皆厚待之。命妇入朝,如家人礼。爱诵《小学》,尝求上表章。上决事或震怒,辄随事微谏。虽上性严,为缓刑,戮者数矣。 从这段记载上可见,与马秀英是两个完全不能相比同论的皇后,一个恶毒,一个仁慈;一个不守妇道,搞乱后宫,一个恪守女道,稳定后宫;一个烦神,一个省心。 在这一点上,刘邦确实是不幸的,而朱元璋则是幸运的。马皇后为他生育了不少儿子,《历代陵寝备考》称,“后生、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注,有史书称马皇后不能生育,非其亲生),还为他的政事操心。 马皇后多次劝朱元璋:“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欲得贤人,共理天下。”如果不是马皇后,朱元璋还不知要滥杀多少人呢。而刘邦的皇后吕雉呢,则嫉贤妒能,为了坐稳自己的皇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妻子的贤能,在马皇后生病后,朱元璋为她请来了良医,还亲自送饭,亲手喂药,大臣也为她祷祀。《明通鉴》载,马皇后告诉朱元璋: 马秀英嫁给朱元璋后,很是疼爱自己这位小和尚出身的丈夫。据说有一次因为伤了郭子兴的面子,郭一气之下将他关了禁闭,也不给吃的。还是新媳妇的马秀英一听急了,从伙房偷了一个刚出锅的馒头送给朱元璋,路上碰巧碰到了义母张氏,便慌忙把馒头往怀里藏,结果把乳房都烫伤了,可见朱元璋与马秀英之间的恩爱程度。 正因为这样,朱元璋当皇帝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后马娘娘,生怕马秀英不高兴。而马氏因为恪守妇道,人品好,后宫嫔妃没有人不服,史学家称马氏是一个称职贤惠宽厚仁慈的正宫娘娘。 史书上对马皇后多有褒言,《明通鉴》称: 后,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佐上定天下,恒劝以不嗜杀人为本。及册为皇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妃嫔、宫人皆厚待之。命妇入朝,如家人礼。爱诵《小学》,尝求上表章。上决事或震怒,辄随事微谏。虽上性严,为缓刑,戮者数矣。 从这段记载上可见,吕雉与马秀英是两个完全不能相比同论的皇后,一个恶毒,一个仁慈;一个不守妇道,搞乱后宫,一个恪守女道,稳定后宫;一个烦神,一个省心。 在这一点上,刘邦确实是不幸的,而朱元璋则是幸运的。马皇后为他生育了不少儿子,《历代陵寝备考》称,“后生懿文太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注,有史书称马皇后不能生育,朱棣非其亲生),还为他的政事操心。 马皇后多次劝朱元璋:“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欲得贤人,共理天下。”如果不是马皇后,朱元璋还不知要滥杀多少人呢。而刘邦的皇后吕雉呢,则嫉贤妒能,为了坐稳自己的皇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妻子的贤能,在马皇后生病后,朱元璋为她请来了良医,还亲自送饭,亲手喂药,大臣也为她祷祀。《明通鉴》载,马皇后告诉朱元璋: “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罪诸医乎?” 《国榷》也称:后微时,依郭子兴家,事上备极艰苦。每佐征讨大策,补缝行间,虽贵极,谦素不渝。上或谴怒,辄婉辞。朝夕尚食,手剂之,其谨微类此。疾笃,不复饮药。曰:“药无益,徒为医者累”。 临死时,朱元璋问她有什么话留下,她说,“愿陛下求贤纳才,。”洪武十五年,马皇后死了,时年51岁。当时朱元璋是,至死也没有再立一个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