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数码家电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优质回答:

没有哪个国家或个人拥有5G,5G是由3GPP推动的开发技术规范。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3GPP属于一个中立的成员驱动型组织,在全球有七个区域性标准制定组织将技术规范转换为标准。3GPP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的550多名成员公司,包括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基础设施制造商、学术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机构、个体等。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各个组织通过3GPP相互合作,制定总体的方针和策略,以及技术规范、产业政策等。而3GPP负责准备、批准、增强和维护全球适用的技术规格,确保不同厂商之间可以无缝互操作,也保证移动通信的全球规模化。实际上,3GPP小组的主席和副主席也是从区域组织成员中选出,代表3GPP公正行事。区域组织还负责建立和执行知识产权政策。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5G专利的归属权

“一代王者”诺基亚虽然不再生产手机了,但他持有1.2万余项通信专利让他直到现在都能够“躺着”赚钱,其中33%左右为GSM必要专利(2G)、25%左右为W-CDMA必要专利、19%左右为LTE必要专利。必要专利是指实施时难以绕过,必须要采用的专利技术。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三星电子、小米公司、HTC、LG、华为、苹果等智能手机制造商每年都在向诺基亚缴纳高额的专利授权费。这笔钱有多少?2017年5月23日,诺基亚起诉苹果的显示器、芯片组、软件等等32项专利侵权,最终苹果败诉赔给了诺基亚20亿美元。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一代枭雄”高通纵横通信行业三十多年,靠的是两个铁拳,分别是骁龙系列芯片和专利技术。

1989年高通正式对一些无线通信企业进行CDMA(码分多址)技术专利授权,并利用各大巨头的注意力放在时分多址(TMDA)时,高通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申请了几乎所有的CDMA相关的专利。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高通还雇佣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律师团负责申请专利、谈专利价格、控告侵权,并通过并购、控告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等法律战,以此将所有CDMA相关专利捏在自己的手里,“专利流氓”“高通税”就是这么来的。

通信巨头争相抢夺5G专利高地

一方面谁都想学着诺基亚和高通“躺着”靠着专利授权赚钱,另一方面又不想因为别人的技术专利卡住自己的脖子,这也是为什么5G标准的制定和准备工作能够如火如荼地在全世界方面内展开的原因。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爱立信对于高端5G设备每部最高收取5美元专利授权费,低端5G设备每部最低收取2.5美元专利授权费。高通对每部单模5G手机按批发价的2.275%收取专利授权费,多模5G按照批发价的3.25%收取专利授权费。

可见,每个厂家对于5G专利的收费是不一样的。当然核心技术水平高低同样决定了收费的标准。

通信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需求”和“利益”同时驱动的市场

1G美国掌握话语权

1G起源于二战时期摩托罗拉负责美军的一个项目,5磅重的设备要两个军人配合才能使用,通信范围虽然小却让美军在二战时期在通信上取得巨大优势。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1978年贝尔实验室基于蜂窝网络开创了以模拟技术(1G)为基础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紧接着欧洲各国、日本、加拿大等也纷纷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但都是基于美国AMPS的修改版本。

2G欧洲GSM和高通CDMA争夺战

1G是模拟通信,存在很多的缺点,如:容量有限、只能传输语音流量、系统太多、系统不兼容、通话质量差、设备昂贵、无法全球漫游,很容易受到静电和噪音的干扰,容易被窃听等。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便应运而生(2G),欧洲和美国几乎所有的电信巨头都选择了TDMA(时分多址),只有刚成立的高通坚持CDMA(码分多址),高通的专利授权战争由此展开。

3G中美欧三国杀

GSM网络容量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开始不断地暴露问题,不得不新增更多的基站设施,3G变成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1998年欧洲成立3GPP,希望绕过高通专利从GSM向 WCDMA 过渡。1998年以大唐电信为主的研发团队提出了中国的TD-SCDMA标准。1999年高通领头成立3GPP2,推行自家的CDMA2000 技术。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从3G开始中国成为了通信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中国的抉择逐渐开始影响全球的通信格局。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如今因为APP大爆炸、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加速从4G往5G演进。无利不起早,通信巨头们也希望通信技术的演技过程能够进一步的攻城掠地,得到更多的技术专利“躺赚”。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其他网友观点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谢谢邀请。5G作为一项通信标准,并不属于那个国家,由各个公司进行研发。

其中有两个关键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个是最早投资研发5G的欧盟,2013年投资5000万欧元用于5G研发;

一个是中国的华为公司,在5G方面投资较大,并掌握了很多的5G网络专利。

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5G网络的那些事吧!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什么是3GPP组织

说道5G网络的标准与专利,就不得不说说3GPP这个组织。

3GPP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98年。

主要致力于国际通讯标准化适用规范,统一通讯标注;

该组织由各国对通讯贡献较大的公司构成,国内有华为、中兴、联想、小米等公司。

5G通讯网络的各项编码规范则是由该组织召开会议,通过投票来选择。

这里,对大家印象较深的一件事情就是联想的投票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华为在5G网络上的贡献

可以说华为在5G网络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截止2018年12月2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统计出5G网络的专利数量。

可以看出,华为以1970件专利,排列在其他通讯公司前列;

专利数量占比5G网络总专利数的21%。

华为的优势不仅仅在5G网络专利方面,还包括了5G网络的基站制造、用户端5G CPE设备、5G移动终端等设备,可以说具有5G网络全产业链的制造能力。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高通胜出的5G专利

这里来说说高通在第一次5G标准投票中获胜的部分,为何显得如此重要。

5G网络可以细分为三个场景:eMBB、mMTC、URLLC

比较重要的是eMBB场景,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移动流量宽带等应用。可以说使用5G网络用户均无法避免eMBB场景。

高通获得了eMBB场景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从而导致我国每年在5G手机方面要损失500亿元。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关于5G网络还有那些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5G并不是说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都可以掌握这项技术。先简单说一下5G之前,2G、3G时代,可以说一个国家一种标准,各国之间的沟通非常不便,4G虽然部分国家进行统一标准,但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国家依然有很大的不便,所以,5G时代,全球统一标准,就是为了方面国际间的交流,这也就看出了为什么5G标准比之前要重要很多。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我们目前所知的,拥有5G标准的,只有两家,美国的高通和中国的华为。华为作为国内最大的通信公司,为了让国内通信方面不再被动,可以说,为了5G标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费用。当然,华为和高通掌握的,是5G的标准,最开始研发的,是欧盟,在2013年欧盟就投资研发了5G,在欧盟之后,其他国家或地区才开始研发的。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对于5G专利的掌握,高通和华为各抱有部分专利,目前来看,华为是5G标准中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但是相比,其实高通的专利更重要些。对于5G标准到底属于哪家企业,还需要进行投票,3GPP作为国际通信标准化的组织,组织内部的投票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国内在这个组织里的有华为、小米、中兴和联想等品牌,当然这里联想投票5G标准的事就不和大家说了。相比高通,华为目前还是比较劣势的。

5G是哪个国家最先研发出来的?最终的专利又属于谁?

现在华为抢先推出5G手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华为让我们在通信领域不再被动,无论华为最终能不能得到5G标准,他都是我们的骄傲。

周厉王以“专利”治民:引发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动

中国有确切纪年是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召公和合作,共同执掌周王权力,处理国政。在此之前的历史,只有王号而没有年代,从共和元年开始,后来的历史都记载了国王或在位的年数,使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准确的系年。 公元前九世纪中叶,西周王朝曾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国中没有天子,国政由周公、召公两个贵族共同主持,史称“共和行政”。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起因,是周厉王的“好专利”和暴虐。网络配图 按古代的习惯成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川林泽和荒野名义上自然是归周天子所有,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占有。由于山川林泽数量太大,周天子也无暇顾及,民众可以随便使用。 西周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一些山川林泽和荒地已被开垦出来加以使用,成了贵族和国人的私田。随着占有欲的增加,他们还把原来占有的国有土地逐渐私有化,当成了私田。周厉王在位时,这个问题日益严重,而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总是想不断聚敛更多的财富。当时周王朝有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很有敛财的本事,他为周厉王出主意:重申土地国有的传统法度,明确山川林泽、荒地及其中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国王的专有利益。这样,周厉王便在土地国有的招牌下,公然侵夺贵族的私田、产品和奴隶,变为王有,而一般平民也不得在山林中砍柴打猎,不得在河流中捕鱼。这种作法激起贵族和国人的不满,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作诗指责厉王:“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 一个叫芮良夫的大夫劝谏周厉王不要听信荣夷公的话,废除有关“专利”的各项规定。可是周厉王为新增加的大量财富迷住了心窍,根本听不进芮良夫的,不仅没有疏远荣夷公,相反还提拔他做了朝廷的卿士。 周厉王实行“专利”的做法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上上下下议论纷纷,尖锐的批评直指周厉王,史称“谤王”。大臣召公听到这些批评议论后,急忙跑去报告厉王,并告诫厉王:百姓已经无法忍受了。周厉王听后大怒,他找了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暗中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人发表“谤王”的言论,立即告发,一律处死。在这样的残酷镇压下,很少有人敢再“谤王”了,各地诸侯也不再来镐京朝见。到后来,镐京城里的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连话都不敢说了,只能用互相使眼色的办法,表示一点对厉王的不满。 周厉王见用卫巫“弭(止息)谤”的办法很有成效,十分高兴,他对召公说:“我已经止住了那些批评议论,没有人再发表谤王的言论了。”召公指出:“您并没有平息人们心中的不满,只不过是堵住人们的口,不让他们说出来罢了。您要知道,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奔流的河水还危险。堵住的河水一旦冲垮了堤防,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堵住人们的口,不让他们发表意见,一旦人们的愤怒爆发,就会给国家造成危险。”可是,一意孤行的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 周厉王实行“专利”,增加了王室的收入,却损害了贵族及国人的利益,因而丧失了民心。在周厉王推行的高压政策下,人们,表面上看国中平安无事,实际上一场大的动乱已经在酝酿中了。网络配图 周厉王实行“专利”的第三年,表面的平静状态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国都中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城中的国人、工匠和部分贵族一哄而起,手持棍棒、斧头,冲向王宫,要杀死厉王。厉王闻到风声,赶紧逃跑,东渡黄河,一直逃到彘地(今山西省霍县东北)。后来厉王再也不敢回镐京,直至死于彘。 愤怒的国人在宫中没有找到周厉王,便把仇恨发泄在他的家人身上。这时有人发现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逃进了召公家中,于是国人包围召公的家,要求召公交出太子静。召公的先辈世代都是周王朝的重臣,召公本人也对周王室,他虽然对周厉王不听劝谏导致这场灾难十分怨愤,但为了周王室的利益,还是藏起了太子静,而让自己的儿子换上太子静的衣服,把他假装成太子静交给国人,结果被国人打死了。 周厉王出逃在外,“太子”又被杀死,太子静虽得到保护,但一时也不得公开身份来接周王之位,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朝廷中没有国王的政治空白期。周国的贵族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举行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决定由的周公和召公共同代行国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期间,革除了周厉王推行的一些弊政,各种矛盾得到缓和,周王朝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共和行政十四年(前828),周厉王在彘死去,谁来继承王位的问题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时召公把当年让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赴死的真相讲了出来,并把在自己家中躲藏了十四年的太子静带到贵族们面前,提出仍由他继承王位。太子静当年还是一个小孩子,周厉王的暴政本来就与他无关,只是国人一怒于他而已。现在经过召公十四年的培养教育,太子静已成为一个颇具才干的青年,于是贵族们一致拥立他做了国王,他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之后,在周公和召公的辅佐下,继续革除厉王时的弊政,他要求大臣在处理政事时,要,使下情上达;又警告他们在征收赋税时,不要中饱私囊,鱼肉百姓。这些禁令还被郑重地铭刻在毛公鼎上。周宣王励精图治,努力恢复西周初年先立的好传统,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在对不服统治的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征伐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周王朝的威望也提高了。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网络配图 “共和行政”不仅在结束周厉王的暴政、开周宣王时的中兴局面中有着不可抹杀的功绩,它还作为历史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开端而受到史家的重视。在此之前的历史,只有王号而没有年代,从共和元年开始,后来的历史都记载了国王或皇帝在位的年数,使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准确的系年,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共和元年这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就是公元前84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最先退出历史舞台?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