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汽车百科,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历程(比亚迪是如何一步步发相关的知识】
比亚迪汽车的成立背景及过程(1990-2003年)
要回顾比亚迪的发展史,不能不提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
1990年,王传福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工作,按部就班地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还曾带出过一批研究生。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而欲买者还趋之若鹜。王传福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在他这个教授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
1995年2月,王传福决定下海经商,在获得250万元的投资后于深圳注册了比亚迪实业。
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
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而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2000年,比亚迪打败了来自台湾的对手,“毫无悬念”的获得摩托罗拉的订单。
2002年早些时候,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开启了金融领域的博弈之战。年底,比亚迪因锂电池产品优势突出,最终赢得诺基亚手机电池供应合同。
2002年7月,比亚迪全资收购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开始为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做准备。比亚迪在收购了吉驰模具厂并没有立刻进行整车模具开发,而是为了迎合国际竞争趋势,生产了三款“格洛克17”系列战斗手枪以及1款“X利”造M1911手枪的模具,这是比亚迪第一接触军用产品。
2003年,比亚迪公司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而就在这一年,比亚迪再次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进军汽车行业。作为一个门外汉想要进军汽车行业谈何容易,比亚迪选择的办法就是收购当时的秦川汽车。2003年1月22日,“电池大王”比亚迪与秦川汽车公司股东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正式入主西安秦川汽车公司,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当时的福莱尔是秦川从奥拓平台进行开发的车型,被比亚迪收购后悬挂起比亚迪车标,投入了与长安奥拓的竞争中。
比亚迪初期发展(2003-2005年)比亚迪汽车成立之后,公司迅速确立了三个业务: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立之初比亚迪主要把精力放在基础建设和新车研发上。
比亚迪在西安建立了产能为20万台的比亚迪汽车生产线;在深圳成立了比亚迪销售公司;在上海建立比亚迪汽车检测中心。
成立之初的2年里,比亚迪只推出福莱尔一款车型。当时比亚迪以“经济型精品家轿”的概念将其推出,主攻5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福莱尔是比亚迪“闭门造车”的产品,由于根本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在比亚迪生产的2年里销量并不理想。
想在短时间内造出“好车”,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亚迪采用的方法就是“逆向研发”,购买多款汽车进行拆解,基本上逆向研发比正常从0开始研发能给比亚迪省下1/3的研发经费,而且时间上会缩短很多。不但如此,比亚迪还推崇一种造车理念就是“人海战术”,用大量工人代替机器。王传福经常援引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经常这样算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工人的劳动力还是非常廉价的。
在这样的“研发”背景下,第一款真正为比亚迪打开汽车市场的F3车型在2005年诞生了,比亚迪F3最大的亮点就是性价比高、空间宽敞、外形大气时尚、高配车型配置丰富,而消费者只需7.38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丰田花冠”,这些优点使得F3在上市时就被疯狂的追捧。
比亚迪疯狂扩展(2006-2010年)2006年中国车市竞争进入白热化,各细分市场车型战、价格战、渠道战纷纷展开,比亚迪F3的销量却节节攀升。继一季度产、销量增幅和单一车型销量的“三冠王”后,在传统淡季的五、六月也分别实现了4679辆和5041辆的现车销售,并以半年销售32500辆现车的成绩进一步巩固了F3在中级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与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增幅达到614.2%,在各汽车品牌中位列第1。
2006年,比亚迪的第一款搭载磷酸铁电池的F3e电动车研发成功。F3e虽然使用的是F3的车身、内饰和悬架,但是其电动机、减速器、电池组件以及控制系统全部由比亚迪自行研发自行生产。因为国家政策以及充电设施的不充分,王传福遗憾的放弃了F3e上市。但是,此时的比亚迪在看到了F3e的各种优势后,已经“毫不留情”的将F3以及手机电池领域获得的利润,投入到第1代混动技术以及S6DM(2015年上市的混动4驱唐)的预研项目。
F3的巨大成功,让比亚迪过多的品尝到了“逆向研发”的好处。比亚迪在短短几年推出了比亚迪F0、比亚迪F3R、比亚迪G3、比亚迪L3、比亚迪F6、比亚迪M6等车型,研发新车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2006年,比亚迪汽车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力车型F3实现了63153辆的销量,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冠军。
2007年1月和3月,F3月销连续突破1万辆,分别达到10064辆和10337辆,稳坐万辆俱乐部位置,并一举杀入全国销量排行前十的行列,并且在短短13个月内累计销售已高达10万辆,成为最快突破10万辆的自主中级车型。
在2007年比亚迪F6上市的时候,王传福放出豪言:“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汽车企业,在2025年成为全世界第一!”。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斥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占10%的股份,巴菲特的投资表示了其对比亚迪发展前景和品牌价值的认可,促使比亚迪在电动车项目上的快速发展,也对提升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009年7月24日,比亚迪成功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在资质上具备了制造电动大巴的能力。同年,比亚迪成立了洛杉矶分公司,准备将旗下的新能源车F3e、规划中的S6DM(唐)和电动大巴(K9),拿到美国市场试水。并在同年底开始电动大巴的实际测试。
2009年,王传福成为中国内地首富,手里拿着电池、手机零部件和汽车三张牌。同年,比亚迪汽车首次在销量上超过奇瑞成为中国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年代,保持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造出一些失败的产品,例如当时还推出了硬顶敞篷跑车S8,外观原型是奔驰CLK,比亚迪历时4年打造,不过近20万的售价也使其变得无人问津,就这样S8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
与可观的销量相对应的则是庞大的经销商网络,2006年比亚迪有500家左右的服务网点,而发展到2010年,最多的时候其网点竟然达到了1200家左右,短短几年内,比亚迪汽车膨胀得非常厉害。而比亚迪把这1200家服务网点分成了四个大的销售网络分别销售当时旗下车型,其中A1网销售:F3、F6、S6;A2网销售:F3R、F0、S8、L3;A3网销售:F3R、G3;A4网销售:M6。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