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名最近与外界接触的巴西原始部落成员正手持武器行走,他们中有人在与外界接触中感染了流感病毒。图片来源:巴西印第安人事物管理部门(FUNAI)
(诡秘的地球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冯丽妃):上周,巴西印第安人事物管理部门(FUNAI)公开宣布,在阿卡里州地理位置偏僻的一个长期隐居的亚马逊原始部落,一些部落成员在与外部全球联系后感染了流感。很多人类学家和医学研究者非常担心,这些讲帕诺语的原始部落成员感染病毒后,会把潜在的致命性病毒传染给部落里其他没有任何免疫能力的成员。
今年6月末,这个部落的成员在巴西沿恩维拉河上游的森林中出现时,他们正在袭击另一个偏远部落的居民,后来他们碰到了FUNAI的一个研究队伍,并和这个团队在一起生活了3周。研究者猜测,这些部落成员新近接触过的人有可能是逃跑的伐木工或可卡因贩子。根据FUNAI的公开声明,这些部落成员是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感染了流感。流感病毒对这些与世隔绝的部落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他们对其没有任何免疫能力,研究者希望可以避免病毒传播。因为此前一个接一个的案例已经证明,与外界接触是导致原始部落成员感染疾病如流感、麻疹,并因此致死的悲剧源头。
根据FUNAI的声明,政府已派遣医疗团队给这些新感染的部落成员进行了医治,并对他们进行流感免疫接种。但这些原始人很快就闪入森林中的居住地。“我们只能寄希望于FUNAI团队的医治可以在这些感染者把疾病扩散给其他部落成员之前起作用。”美国怀俄明州亚马逊上游保护区执行主任Chris Fagan说,“现在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对他们的医治是否及时,或许可以避免一场灾难性的瘟疫。”
FUNAI在声明中强调,这些与外界接触的部落成员表示,他们曾遭到一些外来者的猛烈攻击。伊利诺伊州雨林保护联合会主席Bauer-Goulden指出,被感染者可能来自于希纳内河村落,该村落位于一条可卡因贩子时常经过的路上,他怀疑是“毒品贩子在逼迫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园”。
但现在,研究者最担心的还是疾病扩散,感染者非常可能向部落里的其他成员传播新的病原体。密苏里大学人类学家Robert Walker说:“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听到的只是一次外界接触,那里有3000~4000个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的原始人,想一想这个地区有多少伐木工和走私贩,就可以知道这种接触有多频繁。”
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 军队统帅孙万荣简介
孙万荣(约640—697.5.25),契丹大部落联盟首领,军事统帅。契丹是时期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傍水草而居,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孙万荣的曾祖(一说为祖父)孙敖曹在时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武德四年(621),孙敖曹附唐,为此唐高祖李渊将其部落安置在营州城(治柳城,今辽宁朝阳)傍边,并授孙敖曹为云麾将军,行辽州(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总管。 归附唐朝 显庆五年(660年),松漠都督、酋长窟哥死,继任松漠都督的阿卜固率契丹诸部与奚族连兵反叛。同年五月,遣降将阿史德枢宾为沙砖道行军总管,讨伐契丹。不久,契丹兵败,阿卜固被擒送洛阳。孙万荣担任部落首领后,主动与唐朝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垂拱初年,累授孙万荣为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从此,契丹与唐又恢复了藩属关系,保持著正常的朝贡往来。 举兵反唐 但武则天自高宗后期擅政以来,对内剪除异已臣僚与唐宗室诸王,对外连年出征,企图以单纯武力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与攻扰。致使国家政局动荡,朝内不稳,军费上升,征调日加。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年初,契丹发生饥荒,广大百姓生活无著,穷困潦倒。刚愎自用的营州(治龙城,今辽宁朝阳)都督赵文翙不但不予赈给,反而视契丹首领如奴仆,此后还多次侵侮其管辖的契丹部属。 赵文翙的行为激起了契丹人的强烈不满。孙万荣早年曾以侍子入朝做人质,深知唐朝虚实,便抓住唐朝内忧外患之机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共商大计,决定乘机举兵反唐。五月十二日,李尽忠率部举兵反唐,攻陷营州,俘虏数百人,斩杀赵文翙,从而揭开了东北各对中原王朝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乱。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孙万荣 被任命为主帅。随后孙万荣率军东进,,所向披靡。由于契丹各部都不堪唐朝官员的欺压,纷纷前来投奔,契丹军在10日内便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号称10万。随后又进攻崇州(治今辽宁朝阳东北),俘唐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钦寂,声势益壮。 消息传至洛阳,武则天大怒。为安定边疆,武则天于二十五日诏命左鹰扬卫将军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28将,率兵征讨,企图一举消灭契丹。七月十一日,武则天又增派春官尚书、为榆关(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南)抚大使,纳言姚踌为副使,屯兵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作为第二道防线,以备策应。同时下诏改李尽忠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 八月二十八日,唐军行抵西硖石黄獐谷(在今河北卢龙附近)西,孙万荣协助李尽忠指挥作战,击败唐军,俘唐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 唐军的失利,便武则天恼羞成怒。九月,武则天令天下囚犯及士庶家奴骁勇者充军,山东(太行山以东)近边诸州置武骑团兵,又下诏以同州(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刺史、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右拾遗为总管府参谋,率部征讨契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巴西尔二世是哪位?拜占庭帝王巴西尔二世生平简介
巴西尔二世是中期的雄主。在拜占庭帝国漫长的千年历史中,被动挨打的时间远长于强盛的时间,但也有过辉煌的岁月,巴西尔二世时代就是与查士丁尼时代并驾齐驱的两大黄金时期。 前言描述 不容许自己的臣民势力过大,不使任何一个显要的军事长官拥有巨大的财富,随意用各种捐税来压制他们,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来料理私事,而无暇他顾。不相信任何人,只使少数人知道自己的计划。 ——一位拜占庭作家对巴西尔二世政策的描述。 历史背景 8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及军区制的加强使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有所提升,9世纪之后,随着带来的龙卷风的消退,拜占庭帝国在东部战场上逐渐占到了上风,但阿拉伯帝国仍是一大长期的威胁。 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北方的诸“蛮族”,包括保加利亚人、马扎尔人、南部斯拉夫人、罗斯人等发展迅速,正在进入国家的阶段,而且具有一股的狠劲,使拜占庭这个老大帝国吃尽了苦头。特别是保加利亚人,在7世纪后期已经成立了国家,9世纪初克鲁姆大公时代开始成为拜占庭的劲敌,西蒙大帝时代更是迫使拜占庭俯首纳贡,甚至几乎夺取了拜占庭的皇座。 面对诸“蛮族”的威胁,拜占庭帝国也有它的优势。基督教是它的武器之一,常常能起化敌为友的作用。而“借蛮打蛮”也是拜占庭帝国惯用的伎俩,利用金钱或其它诱饵,拉拢其它“蛮族”去打击威胁更大的“蛮族”,拜占庭帝国也因此获得了狡诈多变的名声。 867年,来自马其顿的巴西尔一世完成了由一个农民到的神话般的历程,建立了马其顿王朝,这个神奇人物在军事和外交上都取得了成功,为他的后继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到了他儿子利奥六世时代,碰上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全盛时代,在西蒙大帝的鞭下蒙受了不少耻辱,到君士坦丁七世和罗曼努斯二世时代,帝国的大权逐渐落入军事贵族手中。拜占庭帝国急切地渴望出现一位贤良的新君。 早年生涯 958年,巴西尔二世出生。 在他5岁时,其父罗曼努斯二世驾崩,他继位为皇帝,由母后菲芳娜(又译为“赛奥法诺”)摄政。但随后掌握了帝国军事大权的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同菲芳娜结婚,以继父的身份与年幼的巴西尔兄弟成为共治皇帝。称尼基弗鲁斯二世。尼基弗鲁斯·福卡斯是小亚细亚军事贵族的代表人物,颇有军事才能,从阿拉伯人手里夺回了克里特岛、塞浦路斯等地,并利用罗斯人给予宿敌保加利亚人以毁灭性打击。 但这位杰出统帅在967年死于残酷的宫廷阴谋,凶手约翰·吉米斯基斯米接过了他的皇位,成为巴西尔的第二位“共治者”,称号约翰一世。 976年,约翰·吉米斯基斯死,年已18岁的巴西尔二世决心自己独揽大权。但已推出过多位皇帝的小亚细亚军事贵族不甘寂寞,又推出了他们的新领袖巴达斯·斯科莱鲁。斯科莱鲁在齐卡米死后立即宣布自己为共治皇帝。 于是,一场内战不可避免,巴西尔二世派遣帝都行政长官宦官巴西尔·勒卡平去平乱,勒卡平是罗曼努斯一世(巴西尔二世的曾祖父)的私生子,为人又有才能,但他在军事上的平庸使斯科莱鲁气焰更加嚣张,巴西尔二世不得不起用另一位小亚细亚封建贵族巴达斯·福卡斯(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的侄子),终于敉平了斯科莱鲁的叛乱。这场叛乱持续了三年(976—979年)。 但巴达斯·福卡斯也非善类。由于巴西尔二世采用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压制势力过大的小亚细亚贵族,又触怒了小亚细亚贵族,于是巴达斯·福卡斯利用这些不满,又拉起了自己的大旗。987年,他自称皇帝,很快控制了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巴西尔二世一度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这是巴西尔一生中最危难的关头,但人的潜能也只有在这样的关头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他充分利用了占有首都和正统地位这两个优势,利用君士坦丁堡充裕的资金资源,用罗斯瓦良格亲兵队作为他的主打军,经过两年奋战,平定了这场叛乱。 988年巴西尔二世成功地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结成联盟,罗斯军队成为拜占庭军队的雇佣军。(这次结盟拜占庭的代价是贴出了皇帝的妹妹安娜,由于罗斯人被拜占庭人视为蛮夷,安娜起先坚决拒绝,以死相抗,但最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就范。) 对内铁腕 巴西尔5岁继位,18岁亲政,31岁才平定所有敌对势力,真正独揽大权。虽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但经过数次宫廷夺权和平定叛乱的考验,已经熬成一个成熟老练的君主了。 经过两次叛乱,昔日严重威胁君权的小亚细亚军事贵族受到严重打击,但巴西尔对于贵族势力仍然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当时大贵族都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土地经营事业上,土地兼并活动越演越烈,作为国家军队和税收基石的自耕农军士的经济情况日益恶化,服徭役和交税赋的自由农民数量不断减少。 巴西尔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他执政后政策的一个重点就是遏制豪强。996年,他严令大封建主必须将侵占的村社农民土地悉数归还。1001年颁布“代缴法”,规定“富强者”必须在缴纳赋税方面为“贫弱者”负责,如果“贫弱者”无力缴付,则由“富强者”代缴。这意味着教俗大地主将不得不为他们的农奴的赋税负责,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贪得无厌的大地主们。虽然此法令遭到大封建主们的强烈反对,但巴西尔二世在位时期仍将其坚持贯彻下去。 但总的来说,巴西尔二世的努力并未能阻止拜占庭帝国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趋势。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在没有受到干预的情况下,会自发地发生贫富分化,通常只有王朝初期的强势帝王有能力扭转这种趋势,而王朝中期帝王的努力往往难以收到相应的效果。 对外征战 在解决了国内的敌人之后,巴西尔二世将注意力转向西亚,阿拉伯人一直在那里对拜占廷的亚洲领土进行渗透。自从早期哈里发帝国对拜占廷本土的大规模侵略被击退后,双方一直进行着拉锯战。尼斯福鲁斯二世和约翰一世在位时期采取强硬政策,从穆斯林手里夺取了部分领土;但亚洲的叛乱和随之而来的长期内战使拜占廷在东方的地位被削弱,这些地方。阿勒颇被穆斯林军队围困,安条克也受到威胁。995年,巴西尔二世集结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前往亚洲与阿拉伯人作战。他在叙利亚获得几次胜利,解除了阿勒颇之围,进而占领奥龙特斯河河谷。巴西尔二世甚至推进到了更靠南的地方(霍姆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只是由于兵力不足才使他没有尝试收复耶路撒冷。他的胜利使拜占廷帝国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得以恢复。自从阿拉伯人兴起以来拜占廷就丧失了古代罗马帝国在叙利亚的领土,希拉克略以后的诸拜占廷皇帝没有一个能统治这些地方。由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这些地区重新并入拜占廷达75年之久。 在1000年到来後,巴西尔开始了他征服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的军事行动。1002年,保加利亚达到了其极盛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塞缪尔将保加利亚的疆域扩张到了北至多瑙河, 南达希腊北部,西抵亚得里亚海,东至黑海的广大区域。 而所有的领土都是300年来从拜占庭夺走的。而巴西尔决心夺回这些领土,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拜占庭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半岛长期交战。1014年7月29日,巴西尔将保加利亚主力逼至 爱琴海北岸的萨洛尼卡附近,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与其决战,克雷西昂之战爆发。 拜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14000名保军,巴西尔命令将99%的战俘刺瞎,而令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由此巴西尔赢得了“保加利亚人杀手”的名声。1018年,巴西尔大举入侵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就此灭国。 拜占庭兼并了保加利亚的所有领土达168年之久, [3] 并使达尔马提亚的塞尔维亚王国臣服。而与此同时,1016年,巴西尔和基辅罗斯联合,击败了可萨王国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领土。 巴西尔胜利回军后,转向了东方,他几次出征高加索附近的地区,占领了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将亚美尼亚王国的一部分纳入帝国版图,另一部分作为拜占庭的附庸继续存在。使亚美尼亚在两个世纪后再次回归拜占庭。 此外巴西尔还收复了意大利南部被诺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领土。 离开人世 1025年巴西尔出兵准备征服欧亚最后一块拜占庭的传统领地西西里,但不幸在途中逝世。巴西尔留下的帝国,恢复了拜占庭除了埃及和西西里以外的所有领土。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死后,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要求葬在他的骑兵训练营地,而后来的法国拜占廷学家路易·布莱赫尔描写巴西尔二世:“有着战士的秉性,又是伟大的军事将领,而且兼有统治管理才能”。他堪称是为了拜占庭奋斗终生的军人 。在他去世之前,邻近各国都畏惧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力量而不敢轻举妄动。巴西尔二世被安葬于君士坦丁堡城墙外的圣使徒约翰教堂。而令人惊讶的是,巴西尔二世去世后,他的财富总数(去除了所有的战争费用和免去两年的赋税后)竟然还有14400万诺米斯马。巴西尔二世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在他死后,其弟君士坦丁八世继位。拜占廷帝国在一系列平庸的君主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 1204年,他的墓被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十字军严重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