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风景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了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之一,现在小编为大家介绍澳大利亚最美的10座国家公园,一起围观一下吧。
澳大利亚最美的10座国家公园1、皇家国家公园(新南威尔士)

就在悉尼市区南部不到一小时的地方,[bai]坐落着一片原始的灌木丛和原始的海岸线。皇家国家公园建于1879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园,也是世界第二大公园。热衷于丛林行走的人会走上从邦迪纳到奥特福德的26公里的海岸赛道。
2、芒戈国家公园(新南威尔士州)

如果你认为新南威尔士州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海岸景观,再想想这个非凡的月亮般的芒戈国家公园。这个古老的干涸湖床位于该州西南偏僻的地方,是大威兰德拉湖区世界遗产区的一部分。
3、蓝山国家公园(新南威尔士州)

令人叹为观止的悬崖、大片的原生丛林、洞穴、瀑布和土著岩画使蓝山国家公园成为澳大利亚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受保护的荒原之一。它建于1959年,占地15.6万英亩,是大蓝山世界遗产区的一部分。
关键字:
景点
翁万达有哪些当作?为什么被后世称为“岭南第一名臣”?
翁万达,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出生,字仁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今属汕头)人,中期名将、诗人。翁万达生于寒门,勤奋好学,,28岁时,考中进士,从此踏入官场。 中进士后,翁万达即授户部广西司主事,此后历任广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为官之初,他查勘悬案,监督税收,赈畿辅饥民,敢言政策利弊。他秉公执法,严惩当地豪强,因此 以廉法著称 。 嘉靖十三年(1533年),翁万达升任梧州知府。梧州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边防要地,民风凶悍,难以治理。翁万达上任之后,以治学为根本,兴办学校,招人讲学,在当地掀起一股学习风潮,致使民风好转。期间,镇守两广的咸阳宁侯,纵容悍卒横行,翁万达不惮权贵,将十余个悍卒逮捕入狱。在治理梧州的4年,翁万达功绩卓著,声名远播,被誉为“治行第一”。 嘉靖十七年(1538年),安南国(今越南)莫登庸父子称制,勾结广西土匪反叛朝廷。命两广总兵仇鸾、兵部尚书毛伯温率部征安南。在征南一战中,翁万达展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征南号令传出,兵部、礼部意见不一时,他提出以 重兵威慑,抚剿兼施,迫其乞降 的策略,得到兵部、礼部的认同,并成为朝廷国策。他也因此被推荐为征南副使,成为征南大本营决策层中的智囊团成员以及广西一路的前线指挥官。征讨安南,翁万达先平定与莫登庸勾结的少数民族叛乱,并实行策反,最后兵不刃血迫使莫登庸乞降。两广总督张经大说他: 翁君神算也。 叛乱平定之后,翁万达功居第一,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官职连跳三级,嘉靖二十年(1541年)擢升其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先后转任陕西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翁万达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三边总督。此时明朝已经,北有俺答侵扰,南有倭寇进犯。嘉靖二十四年,俺答来犯,翁万达率众迎战,严守铁裹门、鹁鸽峪两关。在铁裹门这边,将士们英勇无比,杀敌无数,俺答军损失惨重,只得仓皇逃离。鹁鸽峪易攻难守,在失守的情况下,翁万达亲自领兵,与将士们拼死力战,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俺答军听说明军援兵将至,担心寡不敌众,,最终遁逃而去。铁裹门、鹁鸽峪血战,被誉为“奋勇中坚,威震北虏”,翁万达声名大振。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进犯宣府。翁万达率领明军与俺答军在曹家庄交战,但敌多我少,翁万达深知强攻无胜算,只能智取。他令将士乘车拖着树枝,顺丰鼓噪,使得沙尘四起,黄沙蔽日,好比来临,吓得俺答军仓皇而逃,明军取得曹家庄大捷,自此俺答军不敢再大举进犯,边关地区一度和平生息。凭着卓越功勋,翁万达赢得嘉靖中叶第一边臣的美誉。 曹家庄大捷后,因戍边有功,翁万达升任兵部尚书。不久,父亲去世,他南归奔丧,按照明制,大臣遇丧事,可守丧三年。不料俺答得知翁万达离开边关,立即兴兵犯境,大同失守。形势危急,嘉靖皇帝下诏命翁万达立刻返回边关,起兵抗敌。然而翁万达背疽发作,动弹不得,只能修书一封《乞恩陈情终制疏》让儿子转交圣上。只是没想到儿子路上遇盗贼,弄丢了。而此时,俺答军已经 溃墙南下,直薄都城 ,嘉靖皇帝急得再下两道金牌,催促翁万达起程。翁万达只得重写修书一封《题知起程疏》让侄子送进京,奈何路途遥远,修书送到北京已是一个月之后。俺答来犯,边关失守,嘉靖皇帝对翁万达很不满,再加上奸臣离间,嘉靖遂降翁万达为经略。 嘉靖三十一年,翁万达因背疽益发严重,请求辞官,嘉靖皇帝恼火将他免职,后又以他的《谢疏》有讹字为由,将他 削籍为民 。戎马多年的翁万达便衣简车回乡。在回乡途中,翁万达背疽疾发,卒于舟中。而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嘉靖皇帝颁诏起复他为兵部尚书,但为时已晚,诏书到时,已经是翁万达死后第六天了。 翁万达一生从军从政,宦海沉浮数度。改革家说他“(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屈一指焉”,后世称他为“岭南第一名臣”。随着潮汕人遍布海外,翁万达威望远播异邦,在泰国,他被誉为 英勇大帝 ,立庙祭祀多达100余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谁才是春秋公认第一名相?孔子都是他粉丝
(?——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是郑穆公的,子国的儿子。因公子之子称公孙,所以又称公孙侨。 子产执政后工作勤奋,兢兢业业,在内政外交上都很谨慎,并且十分注意发挥人才的作用。譬如他在做出外交决策时,一般是先向熟悉各国情况的公孙挥征求意见,再同善于出谋划策的裨谌一起研究,同时在了解一些民意后,还要请善于判断的冯简子加以决断,最后再派擅长外交的游吉去办外交。在起草政策法令时,也是多次与专家研讨,听取民间反映后才出台。他总是很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网络配图 有一次,他的继任者子太叔向他询问政事,子产就给他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这话的意思是:处理政事就好像干农活,白天黑夜都要思考。既要想着它的开始,又要想着取得什么结果。早晨晚上都按照想好了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就好像田地有边界一样,这样过错就会少得多了。这里子产用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执政如同种地,执政者就像那辛勤的农夫一样,要有周全的考虑,要按计划去行动。 到了晚年,有一次子产得了重病。他知道白己的病情难以好转,于是很诚恳地对继承人子太叔说:“我可能不久于人世了,我死之后,你必然执政。只有德行很高的人,才能用宽大的政策使百姓服从;德行稍差的人就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这就好比水火一样,火势猛烈,人们远远望见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被烈火烧死;而水性显得柔弱,人们就常常轻视它,而在水中嬉戏,结果被水淹死的就比较多,所以实行宽大的政策就比较难。” 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子太叔开始在郑国执政。他不忍心过于严厉,便采取了宽大的政策。他认为宽大的政策总比严厉的要好。没想到的是子太叔执政的时间不长,结果却大出所料。郑国的盗贼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各个地方纷纷告急。网络配图 子太叔非常后悔,他对人说:“我要是早按照子产的话去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他决定马上改变政策,派兵围剿那些盗贼,情况才有所改变。 听到这情况后,很有感慨地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和。”这话的意思是说,政策要是太宽大了,人们就会轻视、怠慢,这样就必须用严厉的政策、措施来纠正。可是政策太严厉了,人们就有可能受到一些伤害,这样又需要实行宽大的政策。总之用宽大辅之以严厉,用严厉辅之以宽大,政事才能得到调和。孔子的赞叹正说明子产“宽猛相济”的治国方法是很讲究实际的,也是很符合辩证法的。 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人悲痛异常。青壮年人痛哭失声,老年人像孩童一样地哭泣,他们都说:“子产离开我们走了,老百姓将来依靠谁啊!”大家都由衷地怀念他,赞颂他。 对子产,孔子是非常崇敬的。《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评价子产说:“(子产)有四种君子的品德:他自己的行为谦逊庄重,事奉上级严肃而谨慎,他养护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符合正义、符合情理。”网络配图 这段话是孔子对子产的评论,是赞扬他的为政之道和君子之风。子产在治理国家中能很好地处理对自己、对上级、对百姓的各种关系,使各种关系都很和谐。无怪乎历史学家王源赞颂他为“春秋第一人” 子产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思想家、改革家。他的政治活动,他的改革成果自然只属于郑国,只属于他那个时代,而他的创新精神,他以法治国的方略,他的关注民生的态度和惠民的政策就不只是影响于春秋时期,而且长期影响于后代。在我们坚持改革、依法治国的今天仍然很有着借鉴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