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是一座充满古代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城市。
这座江南水乡之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
现在小编为大家介绍浙江湖州十大著名景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浙江湖州十大著名景点1、南浔古镇
地址:位于湖州市南浔镇人瑞路51号[bai]
南浔古镇,秀美的江南水乡,古代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白墙黛瓦的建筑,小桥流水人家,古朴的青石板路,处处都是梦里江南的样子,漫步古镇中,静静参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等景点,还有一些旧宅古居,感受古镇的岁月静好。
2、太湖旅游度假区
地址: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太湖畔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又叫南太湖,水面微波荡漾,风景旖旎,在湖边散步闲逛,蓝天碧水,清风吹拂,真的很治愈~湖边半环形的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是南太湖的地标,也是湖州的标志性建筑,夜晚的夜景很漂亮,充满了梦幻浪漫的气息。
3、中国大竹海
地址:位于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
中国大竹海,因《卧虎藏龙》而名声大噪,走进中国第一竹乡,竹林遍地,空气清新,清幽秀美,徜徉在万亩竹林的海洋中,满目青翠,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登上玻璃栈道,俯瞰漫山遍野的竹海,壮阔浩瀚,清风拂过,绿波浩渺。
关键字:
景点
梁山五虎将排名:关胜为什么能排在五虎将第一位?
传记载,梁山排座次后,分封众好汉,各司其职。其中,马军五虎将五员:、、、、。 NO.1 大刀关胜——马军五虎将之首 排名:坐第5把交椅 籍贯:运城(今山西省运城市) 绰号:大刀 武器:青龙偃月刀 星号:天勇星 相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原型:初,刘豫任济南知府,金军攻济南。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守将关胜,降金。这段故事被清陈忱加以演义,写入了《水浒后传》。此关胜可能就是小说中的原型。 出场回合:第063回 后代:关铃,在《说岳全传》出场,岳云的义弟。 关胜乃汉末义勇武安王嫡传子孙,长相与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人称为大刀关胜,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之勇。原来是蒲东的巡检,后被蔡太师调往梁山泊攻打。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后用计擒住、。宋江不能取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关胜念及宋江及梁山诸英雄的侠义,以及朝廷的昏昧,奸臣弄权而投靠了梁山,并招降了、等人。 调兵进攻梁山,关胜和单廷圭几十回合,后用拖刀计打败单廷圭,劝服使之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在梁山泊英雄中排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总第五把交椅。在攻打辽国、方腊的战斗中表现卓越。 梁山众将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出征,冲锋陷阵,刀斩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在扫田虎、平王庆过程中屡立战功;征方腊战常州刀斩方腊手下名将钱振鹏,数战杀死梁山战将多人的南军大将石宝,最终功成回京,金殿受封为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甚得军心,众皆钦伏。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 NO.2 豹子头林冲——马军五虎将之右军大将 座次:坐第6把交椅 籍贯:东京(今河南开封)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小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冷月枪,丈八蛇矛 出场回目:第7回 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百回本) 死亡回目:第99回 原因:受风、瘫痪(百回本) 住所位置:正西旱寨。同住:董平、单廷圭、魏定国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照顾,半年后病故。 NO.3 霹雳火秦明——马军五虎将之先锋大将 排名:坐第7把交椅。 籍贯:开州。 绰 号:霹雳火。 星 号:天猛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青州兵马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清风山时,中计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狼牙烽火棒。 有。宋江去清风寨投靠时,被清风寨文官刘高陷害,宋江与花荣被黄捉拿押往青州,又被清风山好汉截住相救。青州指挥司统领本州兵马,统制秦明得知花荣谋反,点起五百人马前去捉拿。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雳火”,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折兵损将后,秦明掉入陷坑被捉,秦明不肯归顺梁山,仍要回青州,奉青州知府命,率领人马往青风山捉宋江等;夜走瓦砾场,妻子被杀,无家可归,却被花荣用计断了退路投降宋江,宋江又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秦明为妻。 梁山归顺朝廷后,跟随宋江出征大辽,扫平田虎,剿灭王庆,凭手中狼牙棒,战场交锋,屡立战功,从未折了梁山的锐气。最后,平定方腊的过程中,在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阵前交锋,不分胜败,不料方杰副将杜微暗放飞刀,秦明躲闪不及,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血染沙场而亡。 NO.4 双鞭呼延灼——梁山五虎将之合后大将 排名:坐第8把交椅。 籍贯:太原。 绰号:双鞭。 星号:天威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汝宁郡都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梁山,兵败被俘后,被宋江招降。 梁山职务:马军第四名五虎将。 武 器:雌雄虎眼鞭(雌鞭12斤,雄鞭13斤),乌油七星链,踏雪乌骓马。 必杀技:呼延家传三十六路猛虎鞭法,连环甲马阵。 开国功臣呼延赞嫡派子孙,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招安”。宋江兵马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后,高俅推举呼延灼作兵马指挥使攻打梁山泊。呼延灼用连环马连败宋江兵马。献计用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吴用设计派去东京偷了徐宁的雁翎锁子甲,骗徐宁到了梁山。徐宁的钩镰枪果然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呼延灼逃到青州,青州知府让他带人攻打桃花山、二龙山。梁山泊人马赶到桃花山、二龙山救援,用计把呼延灼骗到陷坑 里活捉。呼延灼投降梁山,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中第四员大将。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呼延灼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曾力擒辽帅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平南归京后被授予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出军杀至淮西阵亡殉国。 NO.5 双枪将董平——梁山之中军大将 排 名:坐第15把交椅。 籍 贯:上党郡(今山西省潞城市)。 绰 号:双枪将。 星 号:天立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东平府兵马都监。 上山原因:宋江攻打东平府,董平和梁山军交战,战败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双龙戏水枪。 董平,梁山泊第十五条好汉,马军五虎将第五名。董平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督,使一双长枪,勇猛无敌。宋江攻打东平府,用计骗董平到一村镇里,用绊马索绊倒董平。董平感谢宋江不杀之恩,归顺梁山。东昌府善用飞石打人,,一连打伤宋江手下十几员大将。董平才投奔宋江,急着立功,与张清大打出手,张清连发三块飞石都被董平闪过。攻打方腊时,董平在帐下攻打独松关,被炮火伤了左臂,和厉天闰、张韬交战时,为救张清,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同张清、先后阵亡。 关胜为什么能排在五虎将第一位? 关于《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历来都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不说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是战败后归降于梁山的。而双鞭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子孙,武艺高强,杀法骁勇,有为万夫不当之勇,曾用连环马杀得宋江望尘莫及。呼延灼在梁山五虎将中排在大刀关胜和林冲后面,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 再说豹子头林冲,原是较早上梁山的梁山元老,枪法和箭法都,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也没能坐上五虎将第一位。 坐上梁山五虎将第一位的却是大刀关胜,关胜虽精通兵法,却也只是浦东的巡检,论地位要比林冲差些,论武功也没林冲好,那么,到底为什么关胜能坐上五虎将第一位?因为《水浒传》是名著,当然创作题材必须有根据,那么,施耐庵是根据什么原因让关胜坐五虎将第一位? 其一: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 如果论出身背景,关胜在梁山英雄中,因为有皇家血统,估计会比关胜更为尊贵。只是,关胜乃是关羽的后代,关胜的须发外形,衣着打扮,真的像极了其先祖关羽。关羽可是一个被极度推崇的人物,关羽这个人物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三国中的关羽一直是忠义之人,即便死后,仍被人们一直追封,从北宋末期的“武安王”到元代的“武安英济王”,再到明代的“关圣帝君”,从清代到现代的“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羽真的是一个义神,影响极其深远。 可以说,关胜在梁山上备受英雄好汉的尊重也是沾了先祖关羽的光的。只是,关胜生不逢时,努力奋斗了大半辈子,也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浦东巡检,在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之后,济州府便安排了观察何涛、捕盗巡检两人去征剿黄泥岗七雄,可见巡检是受州县节制的低级武官,也可见关胜当时的仕途相当落魄。 但是,当时的江湖人士早就痛恨官场,宋江不也只是小小的郓城县押司,所以,梁山英雄看中的是英雄气节,身为关羽后代的关胜当然也备受人们青睐。这一点上,林冲呼延灼是无法与关胜媲美的,所以说,关胜能成为五虎将第一位,很大的原因是沾了先祖关羽的光。 其二:关胜能打平林冲秦明的合围,主要是借助其神勇过人。 关胜之所以上梁山,是因为关胜被蔡太师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宋江不能取胜,最终是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深感宋江有胆识和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延,单延投降了梁山。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推敲,林冲秦明两人合围到底为何没能战胜关胜? 首先,关胜手握偃月刀,形似关羽,任何英雄看了都畏惧三分,因为关羽在江湖人士心目中是勇不可挡的人。其次,林冲与秦明一起出手,形成二对一的架势,这在梁山五虎将中可是极少出现的,《水浒传》中写得明白:林冲秦明不是合作,而是为了争功,更何况两人从没配合过也不清楚关胜的底细,于是关胜便能抵挡住三十回合。假如单靠林冲一人,关胜是很难抵挡的,因为林冲是个比较稳定的人,一生不败,善于使用回马枪,进攻和防守都很高明。 然而,林冲与秦明合围,秦明是很显然的攻强守弱,加上脾气暴躁,碰上细致打法的人很容易吃亏,也因为这样两个人同时出手,一直不分高下,导致宋江鸣金收兵,在旁人看来,关胜很是神勇,也不问其中情由,只看到两个一流高手都打不过关胜。也就为关胜上梁山之后赢得好名声的主要原因。关胜也因此被宋江重用,坐上五虎将第一把交椅。 其三:关胜能顾全大局,很讲义气。 关胜能成为五虎将的领导,大致是具备做领导的气质,关胜能顾全大局,讲情面,能识人,有义气且对上对下都很关照。林冲之所以无法坐上五虎将第一把交椅,是因为林冲是一个生活在感情世界里的人物,极重恩仇,被高俅逼得走上梁山也就一直对高俅怀恨在心,因为与爱得很深夜就时常思念妻子,所以林冲为人处事都是快意江湖。而关胜的闪光点是在水浒最后,征方腊时,当关胜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去的时候,关胜一点一点的凸现出来,关胜到了最后是唯一可以克制强敌石宝的将领,石宝可是方腊手下四元帅之一,其武力令人害怕,也只有关胜能与之打个平手。 当我们看到石宝在乌龙岭上杀死燕顺之后,关胜急驱而到,大喝:“贼将安敢坏我弟兄?”石宝急退,这种场面真的很令人感动,犹如当年关羽手提偃月刀杀敌无数一样,深感英雄的义气深重。直至后来,征方腊之后,关胜接受招安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可关胜每天只知道借酒消愁,直至暮年喝醉酒跌在马下死亡。关于关胜为何到暮年酒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是隐藏着什么还是要发泄什么,我看什么都不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关胜时常思念阵亡的梁山兄弟,梁山好汉的牺牲给了关胜极大的精神打击,关胜手下的兄弟壮烈牺牲令关胜追悔莫及,暮年孤独的关胜对梁山兄弟情义仍在,只是往事无法回首,只好酒醉才会满足他的精神需要。 这就是关胜,是关羽的子孙,手握偃月刀,外貌很似关羽,也因为关羽是义神,在江湖好汉中名声很响,关胜又能凭借其神勇在林冲与秦明合围时不分高低,关胜又能顾全大局,能讲情面,能识人,在征方腊时,看到梁山兄弟一个个倒下去的时候,关胜很讲情义,奋勇抵挡石宝。关胜正是具备了这些做领导的素质和气质,因此才能成为梁山五虎将中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建立了宋朝,大宋第一位帝王
宋太祖(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人物生平 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这就是传说中的“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事,历来的史学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广泛流传。 但也有学者经过考证,对这件事下了这样的评价:故事性强、子虚乌有。从这之后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丘,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丘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匡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匡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人物功绩 一、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另外一次就是,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后的重要人物。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三、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四、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另外宋太祖本人极具几尽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