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中国地理

中国有3座滕王阁,最有名的是赝品,被毁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来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优美的诗句描写的是滕王阁上的景色,滕王阁和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而这句诗出自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该序和滕王阁文以楼名,楼以文传;誉满当时,声贯古今。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南昌,但你可知道,这个楼是个仿品,最早的滕王阁在山东滕州。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封到山东滕州,故为滕王。李元婴喜欢建造亭台楼阁,封到滕州后,就在当地建造了滕王阁。

后调任到江南洪州(现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就在当地又仿制了一座滕王阁。人们登在阁上,只觉得好像腾云驾雾,置身于重霄之上一般后来李元婴又调任到四川阆中,又在当地修建了一座阆中滕王阁。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游新民作

那为何这三座滕王阁唯有南昌的这座得享大名,成为“江南名楼”呢?

这当然有赖于王勃的千古绝唱。这篇由骈体写成的诗序,笔力明快、风格清新、气势浩荡,堪称典范之作。但是滕王阁的屡兴屡废,和历史上历朝的兴衰也不无关系。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滕王阁屡废屡兴,先后修葺次数达到29次之多,其中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清阁于1926年被北洋军阀焚毁,今阁系第29次重建。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唐宣宗大中二年夏,滕王阁首次毁于大火,虽派人前往扑救,但因火势炽烈而未扑灭,初唐之阁荡然无遗。当时的江西观察使纥干当即决定在原址上重建,重建工作于次日便开始,于同年八月竣工。重建的滕王阁规模略有扩大,并增加了不少附属的建筑,如邮驿、厅、轩、小阁、江亭等。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唐代滕王阁

大中二年重修的这座滕王阁规模宏丽,也最为坚固。经260余年,直至宋徽宗大观年间才加以重修。南宋时,滕王阁被改建于城墙之上。元姚燧《新修滕王阁记》谓宋阁“其基城为阁⋯⋯大抵非唐屋矣。”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宋宫廷画中的滕王阁

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国事日非,滕王阁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元代滕王阁其修建可考者,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及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两次。

第一次重修滕王阁,阁高五丈六尺。元统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儿游登滕王阁,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 元 夏永 滕王阁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明朝初年,元代的滕王阁遗构犹在。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曾在滕王阁上大宴文武群臣。但因为江岸坍塌,后为了防御,南昌沿江的城墙内移去江三十步,滕王阁则由于年久失修,风飘雨淋,“颓压以尽,遗址颇沦于江”。

正统初年,江西布政使吴润重建,改阁名“迎恩馆”。滕王阁在当时可谓是名实俱亡。

明代宗景秦三年(1452年),迎恩馆毁于大火。巡抚韩雍于是在馆之东岸,改构“西江第一楼”。“西江第一楼”在明宪宗成化元年(1468年)已圯坏。这次重修,盖易旧制为阁,规模宏大。于是人们复称之曰:滕王阁。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 明 仇英 滕王阁图

在此之后滕王阁又因大火和战乱而数次修葺。而到了清朝的时候,滕王阁的兴废则更为频繁,前后有十三次之多。据史料记载,滕王阁在清朝曾经毁于火灾七次,遭兵燹两次,自然损坏而倾圯四次,毁后均又重新修葺。单是在康熙年间,滕王阁就曾经四次毁于火灾,得益于康熙盛世,每次损毁后均又重建。

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曾经是大军交战的地方,滕王阁因为战乱被毁的干干净净,不过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没钱去好好修缮滕王阁了,所以修得马马虎虎。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滕王阁最后一次损毁是在1926年,当时的北洋军阀怕城外的建筑为革命军所用,得以居高临下便于攻城,于是就用大火将城楼给烧了,大火连绵三日,江岸十里一片火海,长达十余里的城外街巷尽成焦土。处在章江门外的滕王阁也难以幸免,就这样焚化为灰烬了。

滕王阁的再次重修,就到了新中国建成以后。1942年的时候,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和其助手莫宗江考察江南古建筑时,曾路过江西,并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其中包括彩色透视图一幅,平面、立面及断面图七幅。1957年江西省文化部呈送《重建滕王阁意见书》,确定以1942年梁思成、莫宗江的设计方案为基础重建滕王阁。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得知此消息后,梁思成特别提示省文管会:“滕王阁原是建在城墙上的,因此重建时也应为它建一个高约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以代原来的城墙。”

然而,时局动荡,加上之后的多次重修滕王阁的计划都未能实现,直到1983年,重建滕王阁的决议才正式提到议事日程,并成立重建滕王阁筹备委员会,1985年奠基重建,1989年完工。至此,滕王阁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才真正重新以他的雄姿屹立于江南。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梁思成1942年绘制滕王阁复建设计渲染图及草图

滕王阁在历史上建而又毁,毁而复建,先后修建达29次之多。而滕王阁之所以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还要得益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中华文明的光辉。梁思成就曾在书中写到:“:“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噪天下,从此文以阁名,阁以文传。而阁其本身,也在历次修葺中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烙印,每一次阁楼的再修葺,都是一次对美的探索和再创造。

141900080d778a64e654.jpg

梦到灵异事件什么意思

梦到灵异事件什么意思,乃是近期多有烦恼之事,难以安眠,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得此梦与感情相关事宜者多为不顺,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刚失恋之女人常常梦到灵异事件,乃是烦恼事多,感情中颇有执念之想法,则生活更有不利。单身女人梦之,乃近期与家人相处不顺,彼此争吵颇多,心中有所压抑,得此梦应与家人常有沟通,切莫有过于自我之行为。已婚女人梦之,事业发展多,与他人有相处融洽之事,乃贵人运多之征兆,此乃吉兆。求财在外者,往北走吉利,往南走不吉利,得此梦从事物流,航海等相关行业者,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此乃好运之迹象。在外求财者,切莫将个人脾气发泄之人,有所收敛,方能在事业中更多好运。

事件真相:灵异档案是怎么回事?2008年汶川地震灵异事件,半张蓝色人脸

2008年的大地震可以说是给了汶川乃至中国一大重创。在地震施救途中,也发生了很多怪事,一位名叫陈坚的男子被3块重达一吨的石板压了79个小时都活了下来,被营救人员救出后10分钟就直接死亡了。凤凰卫视录制节目时,画面中出现了诡异的半张蓝色人脸,一时间轰动全国。关于汶川地震的灵异事件也不止这两件,来和小编看看吧!1、被3块重达一吨的石板死死地压在身上长达79个小时动弹不得,被营救人员抢救出废墟后的短短10分钟内迅速死亡陈坚,四川绵阳安县秀水人,地震发生前正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工作,地震后被埋在瓦砾下。在5月15日下午3时,被埋在地下已经60多个小时后,救援人员找到了他,发现他被3块重达一吨的石板死死压着动弹不得。不过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透过镜头,他对记者表示,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他所说的这一切也都通过电视机被全国的人看到了,全国的人开始一起关注他的命运。负责救援他的是江苏营救人员,经过5个多小时的救援,一直到晚上8时40分,陈坚被成功救出,可是他却在被送下山的路上失去知觉。随后救援人员为他进行人工呼吸及心外压,被救出后短短10分钟,陈坚死亡。有关陈坚的电视片段播出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人们都感到惊讶的是为什么救援时还好好的,出来了不到10分钟就死了呢。后来有些专业人士推测,陈坚被压在石板下70多个小时,身体组织已经坏死,坏死的组织会产生有害毒素。由于救援出来后,身体得到放松,使得有害毒素通过血液迅速流遍全身,最终导致功能性衰竭死亡。2、诡异的半张蓝色人脸随后,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节目在录制陈坚的最后79小时专题时,离奇的拍摄到了半张蓝色人脸,视频过程中更没有人为加工的可能性,人脸出现在视频的3分58秒,一直到4分50秒,根据拍摄镜头显示,那半张人脸映在坍塌的水泥墙上,而且眼睛还会眨动。有关陈坚的电视片段播出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3、地震中,整个庙都倒塌了,菩萨塑像毫发未伤5月12日这天都江堰灵岩山因地震游客被困索道上,危急万分,上演了一场长达30多小时的武警官兵索道大救援的惊险一幕。当时山上有游客和工作人员上百人,地震发生时,整个山上的山体有四处同时崩塌,一时间山崩地裂,腾起的砂石烟雾遮天蔽日。两条上山的山路被铺天盖地的山石瞬间掩埋。山上的两个宾馆的房屋被巨大的山石击中,多处房屋被震垮。索道扭转变形卡在高处不停地荡秋千。但令人惊奇的是整座山上无一人伤亡。山上唯一死亡的是索道上的一位游客,由于精神崩溃,在救援人员已经站在他面前,打开索道轿厢的一瞬间自己跳下了索道,摔死了。听说当时有很多很多极其惊险的场面,但最后全部都化险为夷。于是,人们便开始传说这座山是因为受到了观音的保佑,才使山上的人幸免遇难。山上的人从此相信了观音的法力无边,纷纷说以后见观音就拜,见观音庙就烧香……更为神奇的是遭受如此巨大的灾害,山上的几十座观音的塑像都神秘地完好无损。为此,山上的工作人员至今专门保持着地震发生时的现场原形,待人们瞻仰。各种奇怪的现象现象一: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均未直接受害。例如汶川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之间仍可直接、准确地传递电视信号。现象二:在汶川地震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而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现象三:汶川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塌陷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好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现象四:汶川的一栋三层库房,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一个右旋达40度,旋转角度更大的当时即已脱落。科学家指出,扭波与纵波、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最后为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振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有了扭波,在地震现场发现的怪异现象全部迎刃而解了。在研究出地震扭波理论后,李泰来趁热打铁进行了抗震理论的研究。因为扭波不能通过流体和柔性物体,他提出了“轮胎”理论,即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作为建筑体的“轮胎”,阻止扭波进入建筑体,从而达到防震的作用。他还针对扭波拟定了具体的防震抗震措施。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