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中国地理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是什么?青藏高原是由哪两个板块形成的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今天看下青藏高原地壳类型和青藏高原是由哪两个板块形成的,百科知识为您详细介绍。

本文目录

1、

2、

3、

1青藏高原地壳类型

地壳划分为12种主要类型。它们是:地盾、地台、古生代造山带、中生代-新生代造山带、大陆裂谷系、火山岛、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脊、边缘海盆、内陆海盆。地壳类型,是指具有相似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地壳区段。

1、地盾:由前寒武纪岩石组成,很少或没有沉积盖层,也很少或没有地震活动,是地壳的稳定部分。构造上长期稳定,地形平缓。出露岩石的变质程度多半反映了其原来的埋藏深度,它们一般形成于5-35km深度条件下的温压条件。世界上最大的地盾有非洲地盾,加拿大地盾和南极地盾等。

2、地台:也是地壳的稳定部分。其基底由前寒武纪岩石组成,上复1-3km的未形变或形变程度低的沉积岩。地台上沉积岩的年龄,可从前寒武纪至新生代,如中国的华北地台。

3、古生代造山带:是古生代褶皱、断层和火成活动的曲线状地带,其宽度和延长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由各种地槽型岩石组成。常以低的高度剥蚀的山脉或山区为特征,代表了中等稳定的构造活动条件,最强烈的中生代造山带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和亚洲东部类似的山脉地区。

4、中生代-新生代造山带:其规模和岩石类型、特征等与古生代造山带相似,与后者的差别是它们具有不稳定的构造活动条件。最强烈的新生代造山带是横贯欧亚南部的阿尔卑斯-特提斯带和上述的科迪勒拉山系,如西藏高原和科罗拉多高原。

5、大陆裂谷系:是以断层为边界的谷地。宽50-75km,长可达几百至上千公里,以张力构造为特征,地球上最长的裂谷系是东非裂谷,从小亚细亚西部到非洲东南部延伸达5600km。裂谷系可以产生在任何年龄的岩石中,年青裂谷系以其构造活动条件不稳定为特征。

6、火山岛:大洋岛屿有各种类型和成因,这里是指火山成因、与俯冲带无关的岛屿,它们产在洋脊上或其附近,或产在大洋盆地内,其构造活动性变化大。

7、岛弧:岛弧产在活动的或近代的俯冲带之上,呈弧形的岛链。岛弧系主要由年青的钙—碱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近代岛弧以强烈的地震和火山作用为特征。

8、海沟:大洋海沟是俯冲带开始的标志,常伴随强烈的地震活动。海沟沿大陆边缘平行于俯冲带上的岛弧或火山链,代表大洋的最深部分,其深度一般为5-8km,它通常含有少量来自附近岛弧或大陆地区的沉积物。

9、大洋盆地:是地壳的稳定部分,有薄的深海沉积物盖层和线性磁异常。由于大陆供应碎屑沉积物,沉积层沿大陆斜坡变厚。总体说大洋盆地比较平坦,但它有深海丘陵、海底平顶山和大洋岛屿等。

10、洋脊:是宽的线状带,靠近大洋的中央部位。地形较高,构造上不稳定。洋脊附近顶部有裂谷系,玄武岩浆从那里侵入或喷出。世界范围的洋脊系统从这个大洋到另一个大洋互相联系,总长达80000km。洋脊顶部常为许多转换断层切割。可使洋脊各段位移上千公里。冰岛是现代洋脊唯一露出地面的实例。

11、边缘海盆:是大洋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岛弧与岛弧之间或岛弧与大陆之间,沉积物来自大陆或岛弧。边缘海盆广泛发育于太平洋西部,可以分成活动与不活动两类。构造活动的边缘海盆,具有薄的沉积盖层,地堑地垒的地形及高热流值等特征。

12、内陆海盆:是完全被陆地包围的盆地,以及与岛弧系无关的边缘海。后者亦几乎被陆地所包围,如黑海和墨西哥湾,构造上属中等稳定至稳定地区。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是什么?青藏高原是由哪两个板块形成的

2青藏高原是由哪两个板块形成的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Plateau)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是什么?青藏高原是由哪两个板块形成的

3青藏高原的特点

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

1、地质环境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2、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

3、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纵向分层,横向分块。岩石圈厚度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

青藏高原地形特征及成因速览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地形特征鲜明且成因复杂。简而言之,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1地形特征概览青藏高原地表景观壮丽,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其平均海拔远超同纬度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2详细地形特征 特征 描述 平均海拔 远超同纬度周边地区 高山分布 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地形起伏 内部起伏度较低,边缘地形破碎 冰川覆盖 冰川广布,是重要水资源 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青藏高原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形成,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一过程始于约4亿年前,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欧亚板块,导致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随着板块运动的持续,青藏高原逐渐抬升,成为地球上的“世界屋脊”。4板块运动细节 时间节点 地质事件 约4亿年前 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 约2.4亿年前 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 约8000万年前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地急剧上升 距今一万年前 高原抬升速度加快,成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独特且成因复杂,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杰作。其壮丽的地表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地质学研究的宝库。

青藏高原地形特征及成因速览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地形特征鲜明且成因复杂。简而言之,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1地形特征概览青藏高原地表景观壮丽,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其平均海拔远超同纬度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2详细地形特征 特征 描述 平均海拔 远超同纬度周边地区 高山分布 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地形起伏 内部起伏度较低,边缘地形破碎 冰川覆盖 冰川广布,是重要水资源 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青藏高原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形成,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一过程始于约4亿年前,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欧亚板块,导致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随着板块运动的持续,青藏高原逐渐抬升,成为地球上的“世界屋脊”。4板块运动细节 时间节点 地质事件 约4亿年前 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 约2.4亿年前 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 约8000万年前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地急剧上升 距今一万年前 高原抬升速度加快,成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独特且成因复杂,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杰作。其壮丽的地表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地质学研究的宝库。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