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情感故事

感天动地父子情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清康熙年间,远城县柳树村有一老汉叫郭荣贵,五十多岁年纪,与儿子郭宝成相依为命。郭家很穷,郭宝成都二十六了,连媳妇都没能娶到。郭荣贵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儿子成个家。

  

感天动地父子情

这年农闲时候,地里没活儿。郭荣贵就想上山去挖些药材,换些钱来补贴家用。天还没亮,郭荣贵就起来了,他看了看正在熟睡的儿子,不忍心叫醒他,就独自一人带上砍刀和锄头,还有些干粮上了山。等他背着药材往家里赶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挖了一天的草药,他感觉很疲倦,加上药材又重,所以走得也慢。走一阵子,就歇一阵子。也许是太困了,在路边歇着的工夫他靠在树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在睡梦中,他忽然听到有人在说话。他睁开眼睛,却看不到人影,只听到说话声。一个说:“真没料到出了这趟苦差,跟了这么个穷家伙。”另一个说:“是啊,真是倒霉,害得我们吃没得吃,喝没得喝,这老头这么穷,也是该死了,活着也是受罪!”前一个又说:“好在熬了一天了,还有两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长吁短叹的。郭荣贵明白了,这是两个鬼。自己的寿限要到了,阎王派出勾魂鬼来了。听老年人讲,人将死的最终三天鬼就会跟着,看样子还有两天可活了。

  郭荣贵倒是不怕死的,可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儿子还没成家,当爹的哪能丢下不管呢?唉,真是咽不下这口气呀。他琢磨,临死前的这几天,要帮儿子做点什么。家里所有的钱都早已经给了儿子,那两间破房子固然也是儿子的,田地里的活儿昨天也收拾干净了,自己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还能给儿子什么呢?

  左想右想,郭荣贵终于想出个好办法:从现在起,在他人生的最终两天,不吃饭了,给儿子省点粮食。

  郭荣贵回到家,儿子郭宝成已经做好了晚饭,正等着他回来吃呢。郭荣贵没提自己听到了鬼的话,也不说自己的死期快到了,他说自己在外面已经吃过饭了,让儿子把饭留着明天再吃。他还告诉儿子,明天他还会在山里吃饭,让儿子就不要给自己留饭了。

  第二天,郭荣贵趁儿子还没起床,就悄悄上山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拼命地挖药材,最终挖到自己几乎都挑不动了。回到家后,他仍是不吃儿子留给他的饭,倒头就睡了。

  第三天还是这样,郭荣贵早早起来,挖了一整天的药材,正吃力地一步步往家里挪着,忽然郭宝成赶来了,帮助父亲把药材挑回了家。郭宝成给父亲拿来两个煮熟的红薯,说是专门给他留的。郭荣贵已经好几天没进食了,虽然饥肠辘辘,但还是不肯吃。他说他已经吃过了,编了个谎话,算是把郭宝成给蒙住了。

  郭荣贵倒在床上,又饿又累,全身像散了架一样。过了不大一会儿,就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没料到天色已经大亮,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差不多已经是中午了。郭荣贵暗暗叫苦,自己如何睡这么死呢?按时间计算,自己到今天夜晚就要去见阎王爷了,可这一天就被浪费掉了!

  郭荣贵挣扎着爬起来,这时郭宝成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套新衣服,对他笑了笑说:“爹,您把这套新衣服换上。”

  “新衣服?”郭荣贵大吃了一惊,“你……你……这是哪位的新衣服?”

  “爹,这是专门给您买的,您快换上吧。”郭宝成说。

  郭荣贵其实就饿得头晕眼花,看到儿子手里捧着一套新衣服,不知道是如何回事,哆哆嗦嗦地说:“我的新衣服?你、你是哪来的钱?为啥要给我买衣服?”

  郭宝成扭过头,在脸上抹了一把,吸吸鼻子,说:“爹,您这一辈子,从没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儿子这几天在外面打短工挣了些钱,想尽尽孝心,就给您买了这套衣服……”

  郭荣贵听了,又是心疼又是欣慰,他让郭宝成拿去退掉,可郭宝成坚决不答应,非要给他换上。郭宝成说:“爹,我们去吃饭。”说着把他扶到了堂屋,郭荣贵忽然看到屋子中间的桌子上放着满满一桌子菜,有鸡、有鸭、有鱼……有生以来,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大桌子菜。

  郭宝成指着一盘菜说:“爹,这是您最爱吃的猪肘子,您说您还是三十年前吃过一次,还常常讲给我听呢,今天您就吃个饱吧。”

  “这、这、这……”郭荣贵看着满满一桌子菜,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喘了半天气,才老泪纵横地说,“你这个败家子!我一辈子省吃俭用,就想能让你娶个媳妇,可你……”

  郭宝成也泪流满面,说:“爹啊,媳妇儿子可以晚点娶,甚至可以不娶,可儿子想让爹享享福啊!”

  这时院子里忽然涌进来一群人,郭荣贵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戏班子。刚才郭荣贵没注意到,院子里居然早已搭了个戏台。郭荣贵最爱看戏了,没料到儿子居然为他请来了戏班子。

  郭荣贵愣怔半晌,忽然一拍桌子,喝道:“不对,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又是买衣服,又是办酒席,又是请戏班子……你就是打十年的短工也不够啊,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我们郭家虽穷,但穷得要有骨气!你快说,你是哪来的钱?”

  郭宝成“卟嗵”一声跪下了,他说:“爹啊,儿子对天宣誓,儿子从未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请爹放心!”

  郭荣贵摇了摇头,喝道:“我知道你没有那么多钱,我如何能放心?”

  这时,只听“哈哈”一声笑,一个蓄着八字胡的中年人走进来,郭荣贵认识,是本村的财主郑大斗。郑大斗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在郭荣贵的面前抖了抖,奸笑道:“这是你儿子的卖身契,从今天起,你儿子这一辈子就是我的人了。哈哈!”

  郭荣贵一听此话,一头就要栽倒,郭宝成忙把父亲扶住。郭宝成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地说:“爹啊,事到如今,儿子也不隐瞒了,您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您为儿子吃了一辈子苦,儿子想让您在有生之年享享福,即使卖身也值得啊!”

  原本,郭宝成第一天见父亲不吃饭,以为他真在外面吃过了,也没在意。可第二天,他发现父亲已经很虚弱了,根本不像是吃过饭的样子,可他就是不吃家里的饭。第三天,郭宝成就跟踪父亲进了山,他眼见父亲一整天一粒米未进。就在这工夫,他忽然听到了跟在父亲身边那两个鬼的谈话,得知父亲寿限快要到了,他也知道天命难违,只想让父亲趁最终几天享享福……

  郭荣贵这才明白儿子的良苦用心,父子二人抱头痛哭。这时,忽然听到空中也传来“呜呜”的哭声,一个哭着说:“父亲为了省下钱给儿子,舍不得吃饭;儿子为了让父亲临终前享一点福,不惜卖身,我还真没见过这么情深意重的父子呢,真是太感人了!”另一个也哭着说:“是啊,这样的人我是不能抓的,就是受阎王罚我也不抓,我们走吧。”

  说到这里,只听郑大斗哇哇大叫了起来,大伙转眼一看,只见他手里的那张卖身契忽然脱手而去,飞了起来,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就看不见了……

  郭荣贵果然活了下来,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顺心,没多长时间,郭宝成还娶上了媳妇……

,帆叶网

宁远公主灭国后是什么下场?沦为仇人父子的玩弄对象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天堂”苏州的奠基人 五代吴越国钱元璙父子

钱元璙(公元886-942),字德辉,初名传璙,浙江临安人。钱元璙是大名鼎鼎的吴越国王钱镠的第六子。钱镠在位时,他做过宣武军(今河南开封)节度判官,太傅,同中出门下平章事等官。后其弟,钱镠第七子钱元瓘继承吴越国王之位后,众兄弟尽改“传”为“元”,钱传璙也就改名为“钱元璙”,升检校太师,中书令,开封仪同三司。后晋封钱元璙为广陵郡王,不及受命而病故。 钱元璙在《资治通鉴》上写的都是他头衔的变化。他的头衔很长,有40多字,为“苏州刺使、中吴建武军节度、苏常润三州团练使、加检校太师、守太傅、同平章事、侍中、中书舍人、彭城郡王” 。其中真正管事的,还是苏州刺史和中吴军节度使。 有关钱元璙形貌性格的记载并不多,《吴越备史》中只说他“仪态瑰杰,风神俊迈,性俭约恭靖,便弓马” ,,风度潇洒,谦虚节俭,英勇善战,这个钱元璙也算是个人中豪杰了。这大概不全是野史的溢美之词,从一则故事中也可见一二。徐绾起兵背叛钱镠,钱镠派大将顾全武到杨州联络一起对付徐绾。为了表示诚意,钱镠让钱元璙一起去。这显然是个很危险的事,钱元璙当年不过十七岁,却慨然应诺,扮作顾全武的贴身小仆前往。路过润州时,润州团练使安仁义设宴招待,看顾全武的贴身小仆,聪明伶俐,大为喜欢,要以十个仆人来换钱元璙。顾全武含糊其辞,不敢多说,半夜里花重金买通守城的士兵,连夜过江。到了扬州,钱元璙向杨行密“指陈逆顺之理”,杨行密“为之动容”,感概地说:“生子当如钱郎,我之子豚犬耳”。杨行密不但同意与钱镠结为同盟,还把女儿嫁给了钱元璙。 钱元璙的政绩主要体现在治理苏州期间。钱镠统一两浙、定都杭州,建立吴越国后,钱元璙以战功迁升苏州刺史,带兵驻守苏州。苏州城原为春秋时吴王所筑,系土城,时已残破。他治理苏州三十年,很有治绩,特别是其于苏州园林建设的贡献,泽被后世。史书还记载他“俭约镇静,郡政循理”, 使苏州人民。在经济上,钱元璙“置都水营田使,疏导诸河”,“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使当时苏州的农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吴地经济的繁荣。钱元璙及其子钱文奉(钱镠第十一个、钱元璙次子、生于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他们父子俩在苏州六十年,正是苏州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可谓太平盛世,而钱元璙父子也因此而得以同祀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钱元璙父子治理苏州时,苏州的水田是全国最好的,曾受到范仲俺的夸奖。苏州有一支政府组织的营田军,人数达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也是全国之最。《吴郡图经续记》的作者朱长文说:“当兵以剽焚之后,而元璙以俭约慎静镇之者三十年,与江南(南唐李煜)接境,而能保全屏蔽者,元璙之功也。”朱友文觉得,苏州经钱元璙、钱文奉父子前后六十年的经营,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大城市,所以,朝廷对派驻苏州的地方长官人选,常常是慎之又慎,非台阁之贤,谱宪之序,不以轻授。 武肃王钱鏐一生妻妾八人,生有三十个儿子。谁来接班?以战功而论,钱元璙和钱元瓘不相上下,两人分别出任镇海、镇东节度副使,分守苏州、湖州,地位相当。两人同年出生,同岁结婚,细细考评,钱元璙还略占优势,当时,元璙有五个儿子,但元瓘因原配夫人马王后没有生育,故得子较晚,元璙是正室夫人所生,元瓘也象他的几个儿子一样是待妾所出;元璙是哥,元瓘是弟。但钱镠选择了元瓘接班。虽然史家认为钱元瓘在狼山江之战中,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但钱镠也许更看重他能理解和接受“子孙善事中原,切勿以中原帝姓多变而改国之大政”的政治路线。钱镠是成功的。钱元璙尊重父亲的选择,并主动来杭看望钱元瓘。而元瓘也丝毫没有趾高气扬,以国王自居,而是以弟弟的身份说:“这位本是兄长的”。元璙则谦虚地说:“父王决定很正确,你是”。这在当时朝中和各藩国为继位而兄弟相残之际,元璙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因而,两人都被对方的话所感动,,。钱元璙在苏州一住就是三十年,认真做好他的苏州刺史。钱元璙除了经略苏州地方建设外,还“颇以园池草木为意,建南园、东圃及诸别第” 。《吴郡图经续记》说元璙“好治林圃, 釃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比及积岁,皆为合抱,亭宇台榭,值景而造,所渭三阁,名品甚多,二台、龟首、旋螺之类”。 因而, 苏州的园林史应该为元璙父子留下一笔。连苏州的标志性建筑——虎丘塔也是他们坐镇苏州时修建的。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钱镠将苏州升格为中吴军时,顺手又将原属苏州的嘉兴县升格为开元府,兼领嘉兴、华亭两县。这也是为了防止元璙的权力过大。元瓘接位后,立即罢开元府,将嘉兴、华亭、海盐、依然划归中吴军管辖,显然是安抚一下钱元璙,有兄弟之间共享富贵的意思,当钱元瓘大位坐稳后,又将嘉兴、华亭、海盐三县划出,另置秀州府。为了确保苏州的安全,钱镠还派梅世忠、李开山两员大将屯兵苏州府属常熟东北三十多里外的许浦上游,由于驻军,老百姓也逐渐聚集,慢慢形成了一个集市,因这两位将军治军严格,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这个集市就以两将之姓冠名,设了梅李镇。如今已成为常熟市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元璙之后,其子文奉袭父职,又继续经营了数十年,从此,苏州以园林享誉中国。杭州、苏州两个都市的发展,使吴越的繁荣更加深入国人之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成了中国人的共识。但苏、杭在五代前名声并不显赫,有了长江三角洲的繁荣,有了几代人对西湖的开发,特别是有了西湖的秀丽和苏州园林的精美,才使有共享“人间天堂” 的美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苏杭的奠基者:苏州、杭州已经成为华夏大地上两颗璀灿夺目的,即使此外别的什么也没做,您们也已经为中华民族后代子孙造福无穷而可以自豪了。 说到秀州,自然会使人想到耸立在南湖上的“烟雨楼”,南湖不仅以中共一大会址之一而闻名天下,也以由中共元老董必武题写楼名的“烟雨楼”而声名远播,而这座楼最早是钱元璙为了“以馆宾客”而建造的,应该不是一时的。从现在的眼光看,钱元璙可谓是一个狂热的园林建筑爱好者。他在苏州时,建起了苏州发展史上最大的园林——南园。《吴郡志》载:“南园,吴越广陵王元璙之旧圃也。老木皆有抱,流水奇石,参差其间。王禹俑为长洲县令,尝携客醉饮,”有诗曰:“天子伏贤是有唐,镜湖恩赐贺知章。他年我若功成后,乞与南园作醉乡。”可见南园的当日之盛。苏州的名园,如苏舜钦构筑的沧浪亭、创建的郡学之庙,都是南园的一部分,南园之大可见一斑。 钱元璙何时在南湖边建楼已无可考证,但肯定在其统治苏州期间。《十国春秋》说:“元璙作金谷园以娱老,又建烟雨楼于滮湖之上。”明《秀水县志》说:“元璙筑台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他在南湖边筑楼是为了“馆宾客”,可见他长年住在苏州,只是在公务之余,邀上亲朋好友,在南湖畔作几日休闲之游。在其心目中,其地位是远远不及苏州南园的吧。建立后,吴越归顺大宋,保境安民,嘉兴也因此而避免了兵火之灾。 当年的上海县属松江府,而当时的松江府又归秀州管辖,而秀州时而独立时而又归苏州管辖,所以今日作为“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如此繁荣,也与钱元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钱元璙父子经营苏州六十年,“一时才艺多依之”是有成果的。龚明之《中吴纪闻》记云:“(钱氏父子)皆为中吴军节度使,开府于苏。时有丁陈范谢四人者,同在宾幕。”这四人是同僚,同为中吴军节度推官。推官是节度使幕僚,按照级别,依次有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等。推官的身份,近似秘书。但这四个小秘书的孙儿辈,却是北宋鼎鼎大名的人物,丁守节,其孙,贵为丞相。陈赞明,其孙陈子奇,官至太子中台,被称为“吴下三贤人”,家住阊门。范梦龄,其曾孙是范仲淹。谢崇礼,其儿子谢涛,官至太子宾客,属东宫官属。谢涛有文名,与卢镇齐名,时称卢谢。王鏊《姑苏志》对这一现象称赞不己,很羡慕“其子孙皆至大官”。所以现代史家也认为:时至北宋,以两浙之境而论,苏州最出人才,这与钱元璙、钱文奉幕府有着或多或少的渊源关系。 钱元璙虽不在三代五王之列,但他对吴越国内部的团结统一,对吴越国百姓的安宁幸福和今日苏州及“长三角”的繁荣是有特殊贡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

大家都爱看

示爱挤上公交车示爱挤上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