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家庭厨房的常备调味品,还可融入各种美食中,如姜葱鸡、子姜焖鸭、猪脚姜、醋泡姜、柠檬姜茶等等。
不仅如此,生姜还是一味中药,且在中药界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张仲景的《伤寒论》共有112方,用到生姜的方子就有37个之多。
这样一看,平日里吃点生姜,的确是大有益处。
那么,具体的好处是啥呢?今天咱就来好好说说。

一、冬天吃生姜的好处
1、止咳驱寒
中医认为,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经,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若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或是稍微吃点生冷寒凉食物,睡觉时就咳嗽不止的人,不妨在菜肴里加点生姜。
这样,生姜既能中和食物的寒凉之性,再加上其性味辛温发散,有“走而不守”的特点,又适用于外感风寒。
现实生活中,若是不小心受寒,出现喷嚏、怕冷等症状,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生姜汤以祛除风寒之邪,就是同样的道理。
2、缓解呕吐
生姜还有“呕家圣药”之称,适用于多种呕吐证。
如果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家可以在菜肴中加入生姜,或是取生姜汁调味,这样既可以享用美食,又能缓解症状。
二、生姜配红枣专治虚寒
中医认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就是阳气像一层盔甲笼罩在人体表面,保护人体免受寒邪的侵扰。
当冬天气温降低时,人体会从身体内部增派更多的阳气充盈于体表,以抵御外界的严寒。
一旦人体阳气存量不够,就没有余力“支援”体表,这样一来,只要温度稍微降低,人就容易冷得受不了,稍有不慎还会被寒邪钻空子,导致风寒感冒频发。
因此,我们在调养身体的时候,可以从脾胃开始。
这是因为,体表的阳气源于体内脏腑,尤其是脾胃。
保养推荐:姜枣茶
暖呼呼的姜枣茶,就可以及时补充脾胃阳气。
脾胃阳气足,人自然就暖和舒服了。
其中,生姜味辛性热,能温胃散寒,加上一点补脾胃的红枣,既能缓和姜的燥热,又能使它的效果柔和持久。
姜枣相伴,专治虚寒。
生姜的辛搭配红枣的甘,合而调和营卫,对惧风怕冷、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经期腹痛、胃痛、血虚体寒者,都有所帮助。
做法:
生姜5~10克切片 约4~5片,红枣2~3个,掰开去核,锅中加水300毫升,煮开后再煮约10分钟即可,趁热饮用。
喝不惯生姜辛辣味的人,可少放些生姜,也可适当加红枣或红糖调味。
注意:
本身有胃溃疡或出血性疾病,不宜饮用姜枣茶。
温馨提示:正宗的姜枣茶,应该要用生姜而不是干姜,如果想要排寒通堵力道强,又不上火,尤以药用的怀姜为佳,市面上很多“姜枣茶”会用干姜代替生姜,这样就失去了本身最可贵的“发散”之功,干姜更偏向于守住中焦,且性质大热,不能像生姜那样化开大枣的黏性,特别是体内寒气重、体质较虚的人喝了后,反而更易上火,且难以驱散体内寒气。
江国灭亡后江国的臣民都去哪里了?江姓哪里人最多
江国灭亡后,江人被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在战国时江人后裔江乙出任郢大夫,郢,为春秋后期所建的都城,即在今湖北江陵。这支成为楚人的后来向南方移民,繁衍发展,最终在广西形成了江姓人里的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准阳地区,后由淮阳为中心向四方散迁,其中一支向东北方迁移到齐鲁大地。秦汉时期,江人主要活动于河南、山东、湖北地区,后来向西、北、南发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迹。两晋时,北方战火纷飞,政权频繁更迭,中原地区百姓大批向东南方迁移,江姓也随这股南移之风向江东移民,定居于会稽,即今浙江的绍兴。这一时期是江姓历史上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最终发展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唐宋之际,随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进入了赣、浙、闽广大地区,时进入台湾。 当代江姓的人口已330余万,为全国第79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江姓人口由40万增到330多万,增长了9倍多,江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至今1000年中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江西、安徽四省区,大约占江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这六省又集中了33%。广西为当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江姓,以北碜淫缝懿分布局面。在近600年期间,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国东南部向华中、华北有一定的回迁,但向西南和南部地区的移动十分强劲。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江姓是两广地区为较常见的。 在桂粤、赣闽台、皖浙南部、湖南南段、湖北东端、贵州南部、云南东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7%以上,在中心地区的比例可高达2.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2.3%,居住了大约55.3%的江姓人群。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中部、上海、湖南大部、湖北南部、四川东南、重庆大部、云南中部、贵州北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8%一o.57%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7.4%,居住了大约25%的江姓人群。2012年人口统计:3563395.94 人,每1000人中大约有江姓人口: 3.56 人。 随机文章平安京简介大理国跟宋朝的关系?1994年特大彗星撞击木星,最大威力等于2.5亿颗原子弹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火龙卷和水龙卷撞一起,小概率事件/火龙卷造成1000人死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哪位?这个人最后有着怎么样的成就
学生时代,想必大部分人都学习过一篇课文叫做《》,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可是在这篇课文中,大篇幅都是在将司马光的救人过程,对于司马光所救之人是谁只字未提,那么,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呢?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那一年,才年仅7岁,就已经显露出了非一般的智慧和才能。而他所救的人,是与他关系甚好的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名叫上官尚光 众所周知,司马光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和我们如今的国务院总理差不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的作者,司马光这样的成就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司马光画像 而这个被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上官尚光则没有这么高的成就,只不过是个普通平民老百姓,后来没有走上仕途,在正史上也没有记载,没什么存在感,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课本并没有告知司马光救出来的人是谁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官尚光倒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在自己住所的附近修建了一个亭子,取名叫做“感恩亭”,以此报答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陵墓里有活人埋在里面陪葬吗?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施加一个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毁灭世界蜘蛛神后罗丝前世今生,精灵的命运女神堕落成任性女王银河系为什么是扁平的,旋转是主因/引力和角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地震和台风哪个厉害,地震难预测破坏更强/1201年地震伤亡110万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