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武则天挑选男宠有哪几条必备条件?

时间:2025-02-2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男宠,又叫面首,面,貌之美;首,发之美。

面首,也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

在历史上,女强人秘招男宠之事屡见不鲜,如,西晋除“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还派人四处搜罗“端丽美容止”的地方“小吏”(见《》);北魏冯先是“内宠李弈”,又见“王叡出入卧内”,后来“李冲……亦由见宠帷幄”(见《魏书》);胡太后“与沙门昙献通”,后主“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见《北齐书》),等等。

与她们相比,因为登上了权力巅峰,所以在招纳男宠方面与以上诸人还有些不同。

应该说,武则天招纳男宠,主要是用来浇灭欲火的,这与家族女性普遍性欲较强的基因有关。

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府人(后改封太原王妃)八十八岁时,仍性趣十足,竟然与自己的外孙通奸,对此,《》称“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就连治学严谨的司马光在《》中也称“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可见这事不是虚构。

另外,武则天的女儿、姐姐夫人、外甥女夫人在私生活方面都不是省油的灯,由是武则天在这个家族中也不会例外。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从“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见《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垂涎已久的唐太宗决不会放过她。

但是,由于武则天性格刚强,缺乏女子的那种柔弱,不久便被唐太宗晾在一边,坐了十二年冷板凳。

所以,武则天没有生育,封号也一直是才人。

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出家,后改嫁。

唐高宗有八子四女,其中后四子、后二女均为武则天所生,这一点,足以说明武则天在性生活方面的贪婪和霸道。

唐高宗后期多病,身体变得很差,武则天的性欲受到了压制,不过,追逐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武则天的生理欲望。

权力,是男人的伟哥,也是女人的催情剂,而且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来自身心的蠢蠢欲动,就越强烈。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掌权,身心放松,久蛰的生理欲望,在权力的刺激下,再次被激活,于是,男宠成为武则天这个寡妇的必需品。

此后,、沈南璆、、等著名男宠,相继成为武则天的床帏伴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臣,天下男人,期待伺候武则天的男人也不在少数。

那么,武则天在选择男宠方面有什么讲究呢? 武则天的男宠都是美男。

薛怀义“伟形神,有膂力”(见《旧唐书》),“伟岸”(见《新唐书》),是一个相貌不凡、高大威猛的帅哥。

史料没记载沈南璆的相貌,但他能够入得宫廷,专职给、皇后等高端人物看病,最起码是一个温和、儒雅的清秀男子。

张易之“年二十余,白皙美姿容”,张昌宗“面似莲花”(见《旧唐书》),二人都长得十分貌美标致。

另外,从“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和“近闻上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须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见《旧唐书》)来看,年轻貌美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首要条件。

武则天的男宠都是猛男。

薛怀义“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见《旧唐书》),武则天试过后“悦之”(见《新唐书》),且“恩遇日深”(见《旧唐书》)。

沈南璆是薛怀义的替代品,《唐史演义》称“南璆房术,不让怀义,武氏恰也欢慰”,可信度较高。

武则天对张昌宗的床上功夫很满意,而“易之器用”还要高出一等,武则天“即令召见,甚悦。

由是兄弟俱侍宫中,……俱承辟阳之宠”(见《旧唐书》)。

此外,从“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见《旧唐书》)来看,武则天对男宠的下半身是相当在意的。

年轻、貌美、健壮,是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个必备条件。

上有需求,下必。

那么,是不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男子,就可以充当武则天的男宠呢?非也。

文人就吃了武则天的闭门羹。

宋之问很有才华,且“伟仪貌,雄于辩”(见《新唐书》),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武则天下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宋之问蠢蠢欲动,也想为武则天出力,并专门给武则天写了一首表明心迹的诗。

“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

之问终身惭愤”(见《太平广记》)。

武则天拒绝宋之问,除了他有“口臭”,还在于他太露骨。

武则天虽然是皇帝,虽然贪恋美男,但她毕竟是女人,仍须保持必要的矜持。

宋之问如此,况且有生理缺陷,别说武则天不喜欢他,不敢与他亲近,就是喜欢也不好答应。

事实上,除了宋之问,凡是公开自荐的,不论是父亲举荐儿子“洁白美须眉”,还是自我标榜“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见《旧唐书》),均遭到了武则天的拒绝。

武则天一时糊涂,发出的“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诏令,在朱敬则的劝谏下也废止。

可见,武则天选择男宠还是很注意影响的。

受家族基因的影响,受权力因素的刺激,武则天晚年虽然欲望亢奋,但终其一生也不过四个男宠而已。

四人中,薛怀义是悄悄献媚,张昌宗是太平公主秘密推荐,张易之是张昌宗顺带引荐,沈南璆是武则天的地下情人,入宫时均未造成恶劣影响。

自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薛怀义入侍,武则天“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见《新唐书》)。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的男子精液有美容养颜和永葆青春活力奇效的论断,老早就在武则天身上得到了实验。

有了情爱的滋润,武则天,尽力施展了治国才华。

除了用来满足身心欲望,武则天招纳男宠还有一定的政治需要。

武则天一生追逐权力,特别是在称帝前的紧张阶段和衰老后的慵懒阶段,有些机密的事情需要人帮忙,而与她有肌肤之亲的男宠,无疑是最可靠的人选。

如,武则天让薛怀义扮作僧人,“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合微”(见《旧唐书》),为武则天登基称帝、以周代唐做舆论宣传。

又如,武则天任命张昌宗为修书使,“撰《三教珠英》于内。

乃引文学之士李峤、……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实际是为了培养亲信队伍。

没有男宠的帮助,武则天未必能顺利登基;没有男宠的情爱,武则天未必能永葆青春。

这一点,作为直接受益人,武则天心知肚明,所以,对几个男宠器重有加。

如,武则天初封薛怀义为梁国公,后又改封鄂国公、柱国,让他享尽荣华。

若不是薛怀义,任性使气,一把火烧了明堂,武则天是不会忍痛下手的。

如,沈南璆病逝后,武则天大哭一场,并亲题诗一首,以志纪念。

又如,武则天晚年“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见《旧唐书》),二人权倾朝野,连、都争着为其执鞭牵马。

可以说,武则天对男宠仁至义尽。

因为男宠一事,武则天遭到了世人的非议。

有人把武则天说成一个淫荡无耻的风骚女人,甚至有人杜撰《如意郎君》这样的淫书丑化武则天,以此来抹杀和否定武则天在历史上做出的功绩。

平心而论,武则天的生理需要是很强,但她终其一生也只有区区四个男宠,这与唐太宗、唐高宗、佳丽,也是不成比例的。

再者,武则天招纳男宠时,唐高宗已死,武则天是寡妇,是独身,找几个男宠来安慰身心,打发寂寞,也算是武则天鲜活生命中的动人之处。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掉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李唐复兴。

武则天,这个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斗争常胜者,最终没有逃过悲剧性的命运。

失去权力支撑,特别是缺少情爱滋润,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寂寥无托,身心崩溃,很快就憔悴了。

十一月,武则天病逝,与唐高宗合葬乾陵。

乾陵朱雀门有两座石碑,一为唐高宗的述圣碑,一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均为武则天生前所立。

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精雕而成,碑首为半圆形,碑顶中间位置略有凹陷。

这种特殊的造型,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宫佳丽三千唐高宗李治为什么痴恋继母武则天?

《传奇》热播的时候很多网友吐槽:好好的一代女皇传奇怎么成了主角光环bling bling 的玛丽苏神剧。换个角度想,一代帝王,不顾世俗伦理常纲,不怕千万人阻挡,将已经出家当尼姑的继母接回宫中,给她锦衣玉食,给她皇后宝座,给她权力,然后这个女主有颜值有智慧有手腕,一路开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超级玛丽苏都写不出的爆款剧情,加上对的痴恋,确实很像玛丽苏言情文里的男主人设,也难怪编剧忍不住把《》剧情往玛丽苏方向引了。网络配图 李治有多爱武则天呢?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出来之后,共养育了六个孩子,四男二女,四个男孩全都当过太子。这之后李治再也没有同其他女人生过孩子,当然中间也是开了小差,跟母女有过一腿,作为一代帝王来说,已经是十分专情了。 很多人不理解,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李治对自己的继母爱得死去活来? 首先,武则天颜值高。这毋庸置疑,不然武则天也不会被唐太宗看中,被封为才人。武则天由于其特殊身份,在史书上老被泼脏水,被妖魔化,关于她长相的描述参差不齐。有个相对靠谱的说法,武则天认为与她最像,“则天以为类己”,史书对太平公主相貌有记载,“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她体态丰腴,脸蛋很饱满,额头也比较宽,很符合的审美标准,武则天大概也是这类美人。 其次,武则天的性格极具魅力,御姐控李治就好她这口。据说在唐太宗时期,西域进贡一匹烈马狮子骢,无人能驯服。李世民问:论如何驯服一匹烈马?在所有人都一脸懵逼,故作沉思状时,武媚娘答得干脆利落:“铁链+匕首,烈马不听话,就用铁链抽它,还不听话就用匕首削它”,这回答让李世民出乎意料,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对武媚娘的气魄赞赏不已,呵,这样英姿飒爽的姑娘。网络配图 据说李治与武则天定情,是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两人眉来眼去有一阵子,那天李治照常来探望李世民,中途去上了个厕所,上完厕所后,武则天端着金盆,盛水给李治洗手,一副娇滴滴风情万种的样子。李治心中一荡,吟诗俩句投石问路:“乍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恨无门。”武则天才思敏捷,心领神会了双关语,马上回吟道:“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两人算是正式勾搭上了。 李治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喜欢写写书法,陶冶情操。武则天还是才人的时候,为了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她的书法与诗歌都有很高的造诣。后来做尼姑武则天曾给李治写了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的大意是说: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李治是一个温柔多情、有浪漫气质的青年,像武则天那样坚强的姑娘,为自己流眼泪,这对李治来说杀伤力太强,心被彻底俘虏了。网络配图 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后,武则天对李治很体贴,“巧慧,多权数”,治理国家是个头疼的事,有了武则天协助,李治有了个出谋划策可以依赖的人,李治称其“胜于上”。武则天一边又辅佐李治与前朝老臣们斗智斗勇,清除了朝中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外戚势力(以、褚遂良等人为代表),延续了的繁荣。有个贤内助但没有让李治感觉到被压制,武则天分寸把握得很好。李治后期重病,不仅让武则天与他二圣临朝,甚至还让武则天摄政,但是被大臣反驳回去,直到死前命太子继位时还说重大事情可让武则天抉择,这是VVVIP才能有的待遇。总的来说,李治对武则天的爱,不是庸君对奸妃居高临下的宠幸,而是对她性格的喜欢,对她能力的认可和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把王位传给侄子而是传给儿子

建立武周之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王朝如何延续,在这个问题上,武则天在自己的侄子和儿子之间权衡了很久。 当初武则天废除太子为庐陵王之后亲自登基,做了武周的。当时武则天就曾经想过立为太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制约之下,武则天最终放弃了立后人为太子的想法。网络配图 武周时期,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是,她向狄仁杰征求建议:究竟是立废太子李显为太子,还是册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当时回答:“陛下,您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与庐陵王是母子关系,你认为那个更加近呢?当然是母子关系更近了。如果陛下立庐陵王为太子,陛下可以与先皇葬在一起,一起在太庙享受香火祭祀;但是如果立武氏兄弟为太子,那么百年之后......自古以来,谁听说过让姑母进太庙的?”一盆冷水将武则天浇了一个透心凉,于是武则天决定将庐陵王李显召回京城,立为太子。网络配图 武则天再蠢也不会把皇位给她侄子的,天下有那个父母把自己的家业给外人继承的,在说武则天也算是一个英明君主,非常聪明的女强人,她不能让自己百年之后留下千古骂名,也不能让自己的灵位进不去李家祠堂,古今的女人都属于外姓,死后是不能回娘家安葬的。网络配图 后来丞相张谏之带人逼武则天退位,史书上说是武则天把皇位还给李家,而不是李家儿子夺回皇位。因为武则天是妈!中国历来孝为先,如果是夺,第一没面子,第二不孝,第三谋反,在古代某反是重罪,所以李家夺回皇位就说是武则天还给李家皇位了,说白了就是我老公死了,儿子小或不懂事,所以我做妈的当家理事,现在我行将就木,而儿子大了,懂事了,我就把当家理事的责任给儿子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