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马超能力堪比三姓家奴吕布,投靠蜀汉却得不到重用

时间:2025-02-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据记载,在用人上颇有才智,他的七条用人之道,说得很有道理: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度”。

三、“咨之以策略而观其识”。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既然诸葛亮会用人,那么,他封杀马超是否是一个过于谨慎的举动? 有先例为证:重用马超,结果,马超被蜀国轻易地说降了过去。

像马超这种野心比较重的人,通常会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时候如果敌人跑来添油加醋,他势必会调转枪头。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乃时期名将,善战骁勇,曾经在潼关追逼致曹操不得不,之后,他归降位列五虎大将。

但是,在马超归降之后,却并未受到重用,渐失锋芒。

而在归降蜀国之后,他唯一一次作为大将出征,是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之时。

当时,50万魏兵分五路进攻蜀国,此消息使蜀国上下惶惶不安,然而,诸葛亮想出对策,分五路以不同的对策拒之,其中,命马超领兵北拒10万羌兵。

而其余时间,马超几乎一直碌碌无为。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是马超的能力不行吗? 并不是这样的。

宛城战、西凉遇马超、华容逢,是曹军所遭遇过的几次重大失败,曹操曾经发出过“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的感慨。

能让曹操这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发出如此感慨的人,恐怕除了关羽,就是这位马超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称五虎为“关张赵马黄”,而把他排列在第四,确实有些委屈他了。

由此可见,马超之勇在猛虎辈出的三国时期可谓是。

但是,以诸葛亮的精明,放着猛将不用,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那么,这又是诸葛亮的失误吗? 非也。

在对用马超的这件事上,他可比误用的事情要清醒得多。

马超是什么样的人?世代名家,文武双全,乃群雄之才,引军麾战,才是他的心意。

位居人臣,帮助别人打天下,绝对不会是他自己的心愿。

比起关张赵黄这些单纯的武夫,野心更重的马超是很难驾驭和满足的,恰恰是这些原因,导致蜀国不敢重用马超,就连给他封的官职,也是看似大官实则无用的那种。

或者说,另一个原因便是:诸葛亮对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便不用,甚至将其冷藏起来。

反倒是马超的族弟,,更具有王佐之才。

因此,在马超病之后,马岱收到了重用。

另一方面,马超降蜀也是迫不得已。

张鲁中了孔明的计策,使马超进退两难,与此同时,孔明派人去离间马超,巧妙地降伏了蜀国的心头大患之一。

然而,对于马超这样的个性,除非他是被绝对实力征服的,否则,他一定会口服心不服,不会为你心甘情愿地卖命。

更早的时候,曹操就利用杨阜以巧计破马超,使马超无家可归。

虽然,此时曹操战胜了马超,但是,换来的却是马超满腔的怒火,自此,马超便立下终身与曹操为敌的重誓。

以实力胜之,然后使其归降,其人大可用。

这样的例子在当时是有很多的,比如关羽收、释、孔明孟获,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很明显,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孔明无法效仿先例去收服马超。

虽然,张飞能和马超达成平手,但是,在战场上马超可以率领骁勇无比的西凉骑兵,其实力足以击溃强大的曹兵,何况是当时更弱的蜀兵呢?即使能打败马超,也肯定会大伤兵力,必定得不偿失。

因此,诸葛亮三思过后,决定巧降马超,纵然不能用这个良将,但是,也不能留下来当作隐患。

提起智降,当时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同样都是诸葛亮智降过来的,他就受到了重用。

这其中,不免有姜维心思早已不在的因素,但是,比起马超,更重要的是,姜维并没有那么的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上面提及,马超归蜀之后只参加过一次大战役,而当时,又是何故让孔明放心地让马超出阵呢?难道是因为蜀中没有良将了吗? 也并非如此。

当时,孔明早已察觉到马超想要领兵出征的心思,如若继续不用他,可能会出乱子。

而恰巧,当时命军队五路进攻之中的其中一路,是和马超世代交好的西羌人。

孔明右想,料定他们之间不会交战,于是,,让马超去平这一路人马,这也着实精明。

由此也可以看出,孔明的用人之道确实十分高明。

只是可惜了善战的,自从到了蜀国之后,便销声匿迹碌碌无为了,最后,孤寂地离开了人世。

如果,不是他之前和曹操交过手,打过大仗出了名声,只怕我们能否在史书上看到这个名字都是个问题。

真可谓:惜哉马孟起!悲哉马孟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潼关之战中马超逃走真的是因为许褚在场?

潼关之战是建安十六年,丞相击破、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是曹操手下第一号猛将,腰大十围,勇力绝人,也深得曹操的信任,曹操曾夸赞许褚是他的,让许褚担任他的贴身护卫,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因为许褚力大威猛,曹操有一次和马超单独会面,马超依仗着自己骁勇,曾想突然袭击,活捉曹操,但是,看到许褚在曹操身后,正瞪着他,因此,马超吓得没敢动手。 《志 马超传》记载: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以此说法,甚至有人认为,马超害怕许褚,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马超并不惧怕许褚,只是,当时马超看到许褚在曹操身边,他如果动手偷袭曹操,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并不是害怕许褚。 在这之前,马超凭着自己的骁勇,差点将曹操和许褚都干掉了,他怎么会害怕许褚呢? 证据在哪里呢? 潼关之战,马超和曹操作战,许褚当时就在曹操的身边,然而,这一战,马超强势进攻,差点杀死了曹操,许褚在场,也没有改变曹操惨败的战局,甚至,许褚本人差点也成了箭靶子。 当时,曹操和马超对阵,曹操率大军渡河北进,让士兵先过去,曹操带着许褚还有一百多名护卫留在南岸断后。 这时,马超看准了战机,率领一万多步,突然杀来,箭如雨下,眼看情况危急,许褚赶紧告诉曹操,赶快撤走,于是,立即扶着曹操上船,准备逃往北岸。 留下断后的士兵,看到马超军势大,进攻太猛,加上老大曹操也跑了,谁都不想白白送死,也争相往船上逃,拥挤不堪,船也因为人多,几乎要沉没了。 许褚没办法,赶紧拔剑砍杀攀船的士兵,同时,左手举着马鞍子,为曹操挡箭,因为箭雨密集,船工都被乱箭射死了,许褚没办法,只好亲自用右手撑船,护着曹操逃到南岸。如果没有许褚在场,曹操必死无疑。 《三国志 许褚传》记载:从讨韩遂、马超於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因此,说马超害怕许褚,这是不成立的。 马超进攻的时候,许褚那么猛,为何不敢带着一百多护卫,阻击马超呢?很明显,许褚没有把握,他根本挡不住马超军,只能带着曹操逃跑,不敢硬拼。 宛城之战,同为曹操贴身护卫的猛将,为了掩护曹操逃走,拼死守在辕门,以一人之力,挡住的军队,最后,力战而死。 典韦不就是一个人硬拼的吗?而潼关之战,许褚没有这么做,他是带着曹操一起逃跑的。 如果不是那个马鞍子,不仅曹操被射死了,成了箭靶子,许褚也会被射成刺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禅的能力和智商究竟如何?至少不比曹丕差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