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马常在:清朝最可怜的妃子,死后7年才被发现

时间:2025-02-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常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生活在后宫的女子们从来都是在做着一些的事情,因为只有得到的宠爱以后,她才可以在那么大的一个皇宫内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不仅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身边人的安全了。

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好多影视作品当中,有好多都是在家讲述后宫的争斗,难道说那个时候后宫的战况真的就如此激烈吗,也是说不准的,可多少还是会存在宫斗的。

不过尽管周围生活的环境平静的和湖面一样,可还是有些女子在皇宫内生活最后落得了一个特别悲惨的结局,就比如身边的马常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雍正成为皇帝的前几年时间里面,除了他本来王爷府中的一些旧人以外,也就不会有什么新人存在了,不过身边的宫女却是一批又一批的出现,这位就是在雍正七年通过选秀而进宫成为了宫女的。

马氏虽然身份地位什么的特别低下,但好在她的相貌是比较出众的,而且再加上她还年轻,所以因为运气好就被雍正给宠幸了,在这之后,雍正便让她成为了一个答应,虽然位分是最低等的一个,可起码也算是正是踏入皇帝的后宫了,也彻底的摆脱了自己要伺候其他人的工作,换成是别的人来伺候自己了。

而且雍正对于马氏还是兴趣比较浓厚的,经常会让她侍寝。

在入宫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马氏就从一个宫女上升成为了答应,再是成为了马常在,其实,她这样的发展趋势还是很乐观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一直下去的话,她慢慢的成为一个贵人那也是很大可能得呢。

可偏偏命运就是在自己幸福的时候要给你一巴掌,在马氏成为常在的这一年,雍正的十三弟便去世了,而雍正自己也随之生了一场大病,而且还是特别要命的那种。

很多人都甚至觉得雍正会在这次的病痛当中坚持不过来,可就在雍正九年,他还是慢慢的康复了起来,知道最后的完全康健,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以后,雍正对于之前的马氏竟然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把她给彻底忘记了,而这个时候的雍正喜欢的是另外一位宫女出身的,而且很快就刘氏还生育了一个皇子,这就让马氏在宫中更是没了存在感。

马氏的位分也一直都停留在了常在上面,也没有再得到过晋升,而且她还没有生育过一个孩子,在登基了以后,虽然她算得上是新皇帝的长辈,可是因为没有生育功劳,她也就没有得到什么尊封,不过马氏对于自己的现状还是很轻松就接受了,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宫中平静的生活似乎就已经是成为了她的宿命,偶尔无聊的时候,她还可以找别的妃子下下棋什么的。

这位马常在去世的时候已经到了乾隆33年了,她也差不多有50岁的年纪了,当时雍正的陵墓也早就已经修建好了,按道理来说她也应该差不多在一年以后被安葬下去,可就是因为相关人员的忽略,才导致她的棺材就这样被放了七年的时间,而乾隆知道了以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在甚至还把负责的官员给严惩了,最后才把马常在给安稳的下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兵马俑中最珍贵的俑人,至今只展出四次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在地球开始出现人类文明以后,我们这片土地上就开始繁衍文明的种子,在千年又或者是万年的成长过后,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不间断传承时间最久的文明,这让很多中国人十分自豪,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是真正历经还依旧强大的文明,不管哪种理论,都很直白地显示着我们的优越,这也是埋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自豪和骄傲。 因此,在上世纪西安挖掘出震惊世界的秦岭兵马俑后,全中国都轰动了,大家都想去亲眼看看两千多年前气吞山河的,更想看看灭掉了六国的大秦铁骑是什么样子。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他一手开创了中国文明的新纪元,在他之后的皇帝不管做出了多大的功绩,也依旧不能超过秦始皇,因为他是开创者。而且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确实十分霸气,力求每件事都要和其他人不一样。 在他去世前,就要求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并且要求铸造世界上最庞大的兵马俑群,他要把自己的兵马也带进死后才会去的那个世界,对于秦始皇来说,他不仅要做现世的皇帝,还要去做死人世界的皇帝。因此,每一个兵马俑的制造都力求做到最完美,每一个匠人都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到了今天,这已经是中国最顶级的宝物了。 在挖掘出兵马俑以后,国家立马采取了最高规格的保护措施,不过,这些国宝,却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凭门票进去观看。不过在众多的兵马俑当中,有一个十分特殊,也最宝贵,自从被发现以后,它只被展出过四次,可见它的珍贵。看过兵马俑的人都知道,尽管这些土人的表情和神态都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俑都没有颜色,都是土的颜色,这让很多人都十分遗憾,因为不能真正看到纵横天下的无敌铁骑,但事实上,这些兵马俑在刚刚出土的时候,都有着艳丽的颜色,只是因为和空气接触,导致全部褪色了。 但还有一个兵马俑的颜色保存了下来,尽管只是脸上的颜色,但依旧让人们感觉十分不可思议了。而且这个俑人的脸是绿色的,让世界上无数人都很感兴趣。不过,研究到今天,依旧没有专家搞明白,为什么它的脸会是绿色,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国宝。 随机文章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新西兰活捉一只恐龙,能活动行走自如吸引各古生物学家(假新闻)人的长相是前世修来的,前世修善果长相甜美/作恶则长相丑陋远古恐龙为什么那么大,富氧环境加没有生长抑制基因造就巨大身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古时候真的有千里马吗?真的能一天跑一千里吗

无论是看古代的书籍还是影视剧,我们总是会看到或听到“千里马”这样的字眼,甚至还有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古代真的有千里马吗?中国古代的马一天到底能跑多少里?八百里加急是如何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解答。 首先,“千里”只是个虚数,所谓“千里马”一般是泛指善于奔跑、具有非常持久的耐力的好马,并不见得真有马能一天跑一千里。当然,考虑到古人多次在古籍文献或诗文作品中提到千里马确实能跑出千里距离,我们相信中国古代确实有千里马。比如: 西汉时,在《·赵世家》中就曾提到“千里马”,原文为“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时期,著名的赤兔马也是一匹千里马。 此外,根据《宋史·岳飞传》的记载,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曾在拜见时提到自己有两匹良马,堪称“致远之才”。原文为“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根据岳飞的描述,我们认为这两匹良马也称得上千里马。 当然,传说中“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汗血宝马(也叫大宛马)中也应该有不少能称得上千里马的。 所以,我们认为千里马是存在的。但千里马只是少数,而且需要精心饲养、小心照料。 那么,中国古代的普通的马一天到底能跑多少里呢?且看下文: 根据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马驴品种志》的记载,我国曾于1903年举办过一场北京至天津的长途骑乘比赛,赛程全长120公里。当时,参赛的38匹马全是蒙古马。最终,率先完成比赛的蒙古马跑完全程一共用了7小时32分钟,其中,前100公里耗时5小时50分钟。 《中国马驴品种志》还记载了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产的哈萨克马的相关测试数据,其中:短跑方面,哈萨克马跑1000米只需1分17秒,比蒙古马快4秒;但100公里长跑,哈萨克马就比蒙古马要差一些了,全程用时需要7小时14分钟,仅比获得1903年北京至天津长途骑乘比赛第一名的蒙古马跑120公里快了18分钟。 由于这些都是真实的比赛数据或测试数据,所以准确度和可信度都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蒙古马和哈萨克马保持10-20公里的时速一口气跑1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这毕竟是比赛专用马或训练有素的马。普通的散养马要想保持10-20公里的时速一口气跑100公里还是非常困难的,大概一口气跑30公里可能就不错了。 实际上,马的短距离高速冲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马的缺点是耐力不足。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哈萨克马,它跑50公里最快只需要1小时42分钟,但是接着再跑50公里(也就是跑100公里),速度就下滑的非常快,所以跑完100公里需要7小时14分钟。 这样来看,在保证马匹安全的情况下,综合考虑马的耐力等因素,一天下来一匹马最多估计能跑150-200公里,再远肯定就跑不动了。但是,这种跑法跑完一天之后,就必须得让马休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考虑马的生命安全,一天下来冲刺300公里也是有可能的。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比较好奇,那么传说中“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汗血宝马的极限究竟是多少呢? 首先,我们需要指出一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夸张说法。不过,与其他品种的马相比,汗血宝马的确无论速度还是耐力都属上乘,非常适合用作军马、长途行军。但是,非常可惜,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我们无法确知汗血宝马一天究竟能跑多少公里。不过,考虑到汗血宝马具有“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耐力强(曾用84天跑完过4300公里的路程,为马中翘楚)”的特点,其极限应该是400公里/天。 一般来说,古代长期行军运粮的马不可能每天都高速奔跑,倒是以每天行进30-40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属于正常承受范围内,超过这个速度就可能没办法长期跑了,毕竟马还还得负重。当然,也有例外,三国时期的被称为“疾行将军”,他的最快行军纪录是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也就是说一天就跑了83.3公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马的耐力不足,那中国古代的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实际上,从唐朝至清代,我国各地基本都设有专门的驿站;而且,一般每隔20里就设一个驿站。其目的就是为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不断换人、换马的方式来弥补人的体力和马的耐力不足的缺陷,保证每匹马都能以高速冲刺的速度奔跑,最终有保障的实现消息的快速传递。 据史料记载,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驿站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 里的速度进行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紧急军情,传送的速度则可根据紧急程度达到每天 400里、600里、甚至800里。所以,我们在很多古代的电视剧中常能看到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桥段。 当然,讲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前提条件都是要不断换人换马,否则再牛的人、再厉害的马,也受不了长时间高速奔袭。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1.中国古代真的存在千里马,但是毕竟是少数,且需要精心饲养、小心照料。 2.虽然不是每匹马都是千里马,但是马善于短距离高速冲刺,所以只要不断换人换马,一天跑800里(即八百里加急)是能够实现的。 3.中国古代的马如果需要连续行军,则每天大概跑60里地左右,否则无法长期坚持;但以单日为目标,一匹马一天的极限约是150-200公里,即300-400里,再多可能也跑不动了,甚至会危及马的性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考虑马的安危,则300公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4.速度和耐力均属上乘的汗血宝马理论上能做到“日行400公里”。 随机文章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人类的超能力怎么激活,屌丝靠变异但会变废物/开发大脑只会变聪明ufo和uso的真实视频,俄罗斯军方承认真实存在/10战舰曾遭遇USO钱塘江涨潮是什么原因,三点原因需了解/附观潮最佳时间和地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