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在位55年。
第五代王。

姬姓,名满。
姬瑕之子。
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
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
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代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虽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简介 穆天子东征西讨,范围之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通过他的征伐,周王朝顺利扩大疆土,加强对四方蛮夷的统治力度,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统治者积累的强国之本基础上,得以展现的大邦周威信的强势证明。
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正如之后的西汉也逐步由盛而衰一样。
最后,周朝的最后三代国君:厉王、宣王、幽王,除了宣王有所成就(宣王中兴)外,另两位国君把周朝弄的礼崩乐坏,整个国家十分混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十分痛苦。
史墙眼中的穆王 有关穆王这位积累了祖父辈发展基石的君主,他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将周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开来。
周代的史墙盘在提到穆王时是这么形容的:“只显穆王,刑帅宇诲......”。
由此可见,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
因此,在《》、《穆天子》等书中也留下了一段段他的传奇故事。
穆王传说 关于周穆王,本章节将从神话传说的角度进行阐发,依据是《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周本纪》等记载。
“享年百岁” 关于穆天子的岁数,根据《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历来被定论为105岁。
而《竹书纪年》则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岁。
因此,穆天子究竟年岁几何,各有见解。
目前周穆王时期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34年,尚没发现40年以上的。
见西王母 穆天子曾经西征,抵达青鸟栖息的所在,彼时西王母出来,止之。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比较特别的人物,传说她居住在昆仑之丘、瑶池之滨。
《山海经》说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三只青鸟为伴。
而《汉武帝内传》说她是容貌绝代的女神,并赐予汉武帝三千年结果的蟠桃。

葛洪《枕中书》则说她是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所生的天皇,而她则生地皇,地皇生人皇,竟是把她当成女娲一样的造人始祖。
凡此种种,演化至今,西王母成为众所周知的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正妃。
《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
” 当年,穆天子以擅长制造的造父为车夫,以诸侯进献的八骏神马(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
骅骝、绿耳)为御驾,西征而去。
一路征讨,抵达昆仑之丘。
西王母出来阻止他,请他观之宫,迎他上瑶池,设宴款待,两人诗歌相和。
史记则说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西王母回访,穆王在昭宫款待西王母。
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征讨东南 穆天子西征之后,转战东南,东方诸侯之徐国,率领东夷侵扰,穆天子一举平定乱事,继而东进,抵达九江。
尔后,南征。
《太平御览》卷七四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
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 巡狩范围 传说穆天子巡游,“穆王西征,还里天下,亿有九万里。
”“穆王东征天下,二亿二千五百里,西征亿有九万里,南征亿有七百三里,北征二亿七里”。
范围之广,恐怕不仅前无古人,甚至还是后无来者。
若要拿个能与之比较的,恐怕唯有的西征了。
而且,成吉思汗并非自己亲自征伐到最西处,穆天子却是自己率兵抵达这些地方,可谓独一无二。
偃师造人 偃师是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时候,曾经在遥远的异域遇见的奇人。
偃师是古代传奇中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还要出色的偶人。
偃师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极为酷肖,周穆王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偃师的随行之人,经过偃师的解说,才让这位神性极强的名王也惊奇万分。
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则能够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让旁观者惊奇万分,周穆王看得有趣过瘾,还让宠姬一起出来观看。
表演将毕,那偶人却向周穆王的宠姬抛了抛媚眼,让周穆然大怒,一心认定这个灵活宛似活人的家伙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将偃师当场处决。

偃师却将偶人立刻折开,发现它只是由皮革、木头、胶漆、黑白红蓝颜料组成的死物。
周穆王趋前细看,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边则是筋骨、关节、皮毛、牙齿、头发一应俱全,但却都是假物,一经组合,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偶人,将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无法说话,拆走肝则眼目皆盲,将它的肾拆走,就无法走路。
最后,才让周穆王心悦诚服,大叹偃师技法的高超。
典故:偃师造人唯难于心就是说技艺再好,人心难造。
野史逸闻 周穆王名字叫姬满,是房生的,父亲是周昭王。
昭王南巡时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为周朝的国君。
当时穆王已经五十岁了,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一百零四岁。
穆王年轻时就喜欢修炼成仙的道术,想学黄帝那样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于是他坐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奔赴西北戎族聚居的地方,为他驾车的是周时最有名的驭手造父。
在路上,穆王得到一只白狐狸一只黑貉子,用它们祭祀了河神。
他的车驶到据说连羽毛都浮不起来的弱水时,河里的鱼、龟、鳄鱼等自动为他搭起了桥让他的车通过。
接着穆王登上了泰山,在天界的瑶池上会见了西王母,并和她一起畅饮。
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飘着悠悠白云,道路啊漫长得无穷无尽。
无数的高山大河把我们阻隔,从此一别将难通音信。
然而你将长生不老,相信以后还能重逢。
”穆王说,“我回到神州故土以后,将使华夏各国都能和睦相处,使万民都过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时我会再来看望你。
”过了三年,穆王又出行于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后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镐京(今西安市西南)。
当时令尹喜已经跋涉过流沙和草地到了终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随着他走过的路,请来了隐士尹辄、杜冲,他俩都住在草地树上搭的屋子里,周穆王也来和他们同住,他们的住处被称为“楼观”。
后来祭父从郑圃赶来拜见穆王,报告说徐偃造反作乱,穆王才又回到国里平复了作乱,使社稷平安。
穆王登昆仑山时,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全部得到了腾云飞升的道术。
他之所以还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间出现,是想现身说道,告诉人们修炼的结果。
何况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浆,吃的昆仑山上的甜雪,还有素莲、黑枣、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呢?传说西王母曾降临到周穆王的宫中,两个人一块驾云飞升,进入了天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武王姬发发动的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有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那就是由周武王发动的牧野之战,也被称为“”。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当时正值商末,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解救天下百姓,于是就有了牧野之战。那么,牧野之战的性质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的为帝辛。商纣王帝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暴虐成性,喜好女色,将商朝的朝政搞得一团糟。商纣王又是一名十分喜欢打仗的君主,他先是对西北的部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商朝的国库却空虚了。后来,商纣王宠信妖妃妲己,,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自己和妲己两人享乐。等到后来,商纣王帝辛听信奸佞小人的话,大肆残杀朝中大臣,要是有大臣不顺着他,他就将其处以极刑。商朝重臣、箕子等人都被商纣王杀害,商纣王的这一行为加剧了商朝的灭亡。 公元前1046年,周国这一小国逐渐发展,终于有能力跟商朝一决雌雄了。两方人马在牧野进行决战。在姬发和丞相姜尚的精心安排下,终于打败了商朝的军队,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牧野之战时我国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终止了统治国家长达六百多年的商王朝,直接导致了西周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虽然,在接下去也有其他类似性质的战役发生,但却再也没有牧野之战这么成功的战役了。牧野之战也成为后世百姓推翻暴政的代表性战役,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牧野之战的结果 据史料的记载,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发动了对商王朝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亦称“武王伐纣”。这一场战役的成败决定着两方最后的命运,那么牧野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生活非常的困苦。当时商朝的皇帝是商纣王帝辛,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王朝,开始走向了没落。商纣王帝辛为人英勇善战,有着极高的天赋,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明君的,但帝辛为人凶残,根本不是一个明君,这加速了商王朝的覆灭。 而与商纣王帝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西伯侯,西伯侯姬昌一直爱民如子,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他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发展周国的实力,为推翻商王朝做准备。西伯侯姬昌于公元前1050年病逝,其子姬发继位。经过多年的准备,姬发联合其他国家准备一起攻打商朝的国都朝歌。姬发接连获得胜利,最终两方在牧野展开决战。 姬发先派丞相姜尚率领数百士兵前去迎战,震慑商朝的军队,然后姬发自己再率领士兵冲进敌军,打破敌军的阵型。由于当时商王朝国库空虚,士兵的人数也不够多,于是商纣王就用奴隶来充数。那些奴隶见到周国的军队如此英勇,纷纷弃械投降。就这样,姬发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商纣王帝辛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时间 根据史料的记载,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王朝的暴政,结束了商王朝长达六百多年的统治。在牧野之战后,姬发成为了西周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西周这一全新的政权。那么,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又是在哪一年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国的姬发联合众多小国组成了一支反抗商王朝的联军,联军与商王朝的军队在牧野进行决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牧野之战决定着决战双方未来的命运。根据时间的推算,公元前1046年正是商朝末年,当时的皇帝为商纣王帝辛,是商王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历史上的商纣王帝辛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君主,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的他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喜欢女色。当时有大臣为了讨好帝辛,献了一名美女给他。那名女子便是妲己,妲己有着一张的脸,长得十分的美丽,帝辛十分宠爱她。商纣王帝辛不顾国库空虚,大兴土木,建造了无数的宫殿楼台,供自己和妲己享乐。 越到后期,商纣王越是暴虐。因不喜朝中大臣对他的劝谏,商纣王残杀了许多大臣,造成了后来无人可用的局面。商纣王的种种行为,终于引起了民愤。因不满商纣王的暴政,周国联合其他小国组建了一支多达四万人的联军,对商纣王进行讨伐。联军在姬发和其丞相姜尚的带领下,一路获得胜利,两方最终在牧野进行了决战。 在丞相姜尚的精心布置下,周国所率领的联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平王姬宜臼简介 东周建立者,东周第一代帝王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年―前720年),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人物简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洩父早死,立平王之孙林为太子,是为周桓王。 周洛邑,传了23代王,至赧王亡,史称「东周,虽长达500多年,但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不过,即使周天子再不像西周时名实相符,却仍算是共主,得到有权势的大诸侯表面尊重.在这500多年的东周,根据政局变化,又细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 人物经历 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便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卫、晋、秦、郑、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西元前770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不久,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宜臼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夹辅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宜臼即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天子,称携王,出现了两周并列的局面。十余年后,支持宜臼的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王朝又重新统一。宜臼东迁时,因为秦襄公护送有功,就提升他为诸侯,并答应说:“戎人攻占了镐京和岐山地区(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你去攻击他们吧,打到哪里,那里就归秦所有。”不久,岐山以西地区为秦所攻占,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我国历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侯以封地,并派自己畿内的百姓去戍守。这使百姓离乡背井,十分怨恨。姬宜臼一度委任郑庄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姬宜臼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为郑庄公所操纵,又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阳,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不依。姬宜臼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作人质。不过这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姬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前720年,姬宜臼病死。姬宜臼死后的谥号为平王。 后世评价 周平王于周幽王去世后,在东都雒邑建立东周,为一复国君主。但由于周平王即位时,有许多诸侯反对他,当时传闻他和母亲申后因被其父周幽王废掉后一直怀恨在心,故意联合诸侯国缯和外族犬戎入宫杀害幽王和褒姒,然后即位为天子。故此,所有诸侯都不再听从天子,而造成东周时代的开始。 周平王时,周的国力已衰,军力不振,经济困难,大片土地已分封给诸侯国,尤其是宗周一带的故土都给了秦国,周王直接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了。周王室的土地仅仅方圆几百里,东至荥阳,西至潼关,南至汝水,北至沁水南岸。相反,诸侯国的地盘却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之间互相兼并,掠夺土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