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968-1022),第三位,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

历史上称。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人物简介 赵恒(公元968—公元1022)北宋第三代皇帝,史称宋真宗,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
最初并非皇位继承人。
宋太宗最初立长子赵元佐为太子,但因赵元佐后来患有精神病,而且因病伤人及在宫内纵火,最后被废。
太宗再立次子赵元僖为太子,但赵元僖又早逝。
赵元僖死后,太宗才立三子赵德昌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再次复发而驾崩,赵德昌继位为帝,改名为赵恒,是为宋真宗。
宗室谱名赵德昌,太宗继位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
继位前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曾用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在咸平年间,治理有方,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的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于距首都汴[biàn]京(今河南开封)三百里外的澶渊(今河南濮阳县西),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向辽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岁币”,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chán]渊之盟”。
此后,宋辽均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休养民生,北宋也逐渐进入经济繁荣期。
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
公元1021年,宋真宗病。
戊午日,命太子赵祯继位,乾兴元年(1022)二月二十日驾崩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享年55岁,在位25年,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蔡家庄)。
赵恒死后谥号章圣元孝帝,庙号真宗。
宋真宗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
人物生平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

太宗第3子。
太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
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
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没有出来。
僧人却奏告说:“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
”太宗说:“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说:“我刚才见站在寿王门前的3个仆人,他们都具有日后成为将相的器度。
仆人尚且如此,他们的主人自然更高贵了。
”于是,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
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也能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
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
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
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
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
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
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

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
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
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
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从此,岁币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
赵恒后又听信王钦若的谗言,怨恨寇准迫使他亲征,冒—了风险,撤掉了寇准的相位,信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人为相,伪造“天书”,封禅泰山,提倡佛、道、儒教,大搞迷信活动,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政治腐败,社会矛盾趋于尖锐。
公元1021年,赵恒起病。
第二年2月,病重,戊午日,命太子继位,不久死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
赵恒死后的庙号为真宗。
历史评价 纵观中国历史,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好与坏。
真宗在的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但对外政策上却有软弱之心,辽国入侵,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虽然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但真宗畏于辽军气势而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
使宋朝向番方纳贡换取和平的恶例开始,导致此后的宋朝君主都一贯如此。
宋真宗统治后期善用人才,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
同时又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
真宗这样说来还是一位明君。
宋真宗时,冶铁工艺进步,铁制农具日益普及,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进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平王姬宜臼简介 东周建立者,东周第一代帝王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年―前720年),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人物简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洩父早死,立平王之孙林为太子,是为周桓王。 周洛邑,传了23代王,至赧王亡,史称「东周,虽长达500多年,但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不过,即使周天子再不像西周时名实相符,却仍算是共主,得到有权势的大诸侯表面尊重.在这500多年的东周,根据政局变化,又细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 人物经历 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便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卫、晋、秦、郑、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西元前770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不久,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宜臼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夹辅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宜臼即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天子,称携王,出现了两周并列的局面。十余年后,支持宜臼的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王朝又重新统一。宜臼东迁时,因为秦襄公护送有功,就提升他为诸侯,并答应说:“戎人攻占了镐京和岐山地区(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你去攻击他们吧,打到哪里,那里就归秦所有。”不久,岐山以西地区为秦所攻占,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我国历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侯以封地,并派自己畿内的百姓去戍守。这使百姓离乡背井,十分怨恨。姬宜臼一度委任郑庄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姬宜臼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为郑庄公所操纵,又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阳,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不依。姬宜臼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作人质。不过这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姬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前720年,姬宜臼病死。姬宜臼死后的谥号为平王。 后世评价 周平王于周幽王去世后,在东都雒邑建立东周,为一复国君主。但由于周平王即位时,有许多诸侯反对他,当时传闻他和母亲申后因被其父周幽王废掉后一直怀恨在心,故意联合诸侯国缯和外族犬戎入宫杀害幽王和褒姒,然后即位为天子。故此,所有诸侯都不再听从天子,而造成东周时代的开始。 周平王时,周的国力已衰,军力不振,经济困难,大片土地已分封给诸侯国,尤其是宗周一带的故土都给了秦国,周王直接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了。周王室的土地仅仅方圆几百里,东至荥阳,西至潼关,南至汝水,北至沁水南岸。相反,诸侯国的地盘却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之间互相兼并,掠夺土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二次车臣战争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第二次车臣战争简介
第二次车臣战争,于1999年8月26日起,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重新夺回对车臣的控制权。 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等城市接连发生多宗炸弹爆炸案后,俄罗斯政府指责是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所为。1999年10月1日俄罗斯部队进入车臣。俄军的行动终结了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当时实质上的独立,使联邦政府重新控制该地区。 在战争初期,俄军及车臣当地的亲俄民兵联手对抗车臣分离分子,经过冬季围城后,于2000年初夺取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车臣分离分子在此后数年继续以游击战形式对抗俄军并残忍杀害战俘。另外车臣叛军也有发动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并焚毁作为宗教场所的东正教教堂。然实际上俄军及叛军双方也都被指犯有不少侵犯人权的事件。 到2009年止,俄罗斯大致上已经重创了叛军的活动能力,大规模的战斗已停止。俄国陆军及内务部队不再驻守各条街道。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的格罗兹尼正在重建中。不过北高加索地区仍有零星的暴力事件;偶然有以俄联邦及地府部队为目标的炸弹爆炸及伏击发生。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官方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三个月后,流亡外地的车臣分离分子领导人艾哈迈德·扎卡耶夫要求从8月1日起对车臣警察实施停火,他表示希望“从这一天起车臣人不会再向同胞开枪”。 战争中的准确死亡数字不明,非官方估计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踪,大多数是车臣平民。俄罗斯方面逾5200人阵亡(根据俄国官方数字)。有民间团体估计俄军方面(至2005年)有约14000人阵亡。 战争背景 1999年8月7日沙米尔·巴萨耶夫指挥5000多名武装分子聚集于达吉斯坦和车臣边境,分两路攻入达吉斯坦,向俄军猛烈进攻,企图继在车臣赶走俄军以后再在达吉斯坦打败俄军,以实现车臣、达吉斯坦脱离俄罗斯而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的目的。1999年10月份,俄罗斯联邦军队开入车臣,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了。 面对巴萨耶夫的进攻,8月10日,刚刚成为总理的普京就与总统叶利钦及有关部门领导人讨论了车臣形势。普京表示:“车臣是一个被匪徒和宗教极端分子占领的地区,是从外部攻击和内部颠覆(俄罗斯)的前哨阵地”,对车臣匪帮“如果今天不动手,明天损失会更大”。“不管车臣匪徒藏在何处,俄军都将把他们消灭”。 普京请求叶利钦赋予他指挥行动和协调各强力部门的全权。在得到允许后普京便马上开始扭转强力部门的工作局面。他每天都召集这些部门的领导人到自己的办公室,一次次地要求他们把所有资源聚集成一股力量。他还召开了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会上他表示,在高加索地区出现的践踏法律和恐怖主义行动是不能容忍的,必须采取措施整顿那里的秩序和纪律。 他说,俄罗斯领导人已向联邦和地方权力机关下达了任务,根除那里产生骚乱的祸根。普京向新闻界宣布,在达吉斯坦活动的武装分子中有车臣武装分子,俄政府已经为整顿达吉斯坦的秩序制定了一整套方案,并得到了叶利钦总统的批准,同时宣布成立恢复达吉斯坦正常秩序军事司令部。 随机文章请问蒙古西征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是炙热奇点没有时间和空间谷歌可自由拆卸的积木手机,能添加血糖检测仪等附加功能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龙卷风风眼有人进去吗,龙卷风中心有没有风/没有风但是气压非常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