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代:汉孺子人物简介及生平资料(5年-25年)(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

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人物简介 汉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史称“孺”,于公元6年—公元8年十一月刘婴任皇太子。
他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炀侯刘勋之孙、广戚侯刘显之子。
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
王莽便从汉朝皇室中挑选了年仅两岁的刘婴。
但是,因年龄太小,刘婴并未正式即皇帝位,仅当了一个“皇太子”而已。
王莽自称“摄皇帝”,任何排场实与皇帝无异,仅在见孺子及(王嬿)时需自称臣。
为想实质控制朝政大权,得到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允许后,封自己为安汉公,并完全摄政,以、自居,改元“居摄”。

而刘婴这个皇太子仅为傀儡。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将“摄皇帝”称号改为“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腊月,王莽自称汉高祖要他做皇帝,便强迫皇太子刘婴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新”,并将原定的“初始元年十二月初一”改为“始建国元年十二月初一”,中国又一个封建王朝——新朝开始了,王莽即新始祖高皇帝,也称为新朝建兴帝,简称为新帝。
王莽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封刘婴为定安公(也写作安定公),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
至此,立国214年的西汉帝国灭亡。
临泾称帝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征调隗嚣及其叔父隗崔、隗义等,嚣将去长安,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所以劝阻,让其别去长安,隗嚣不听,方望以书辞谢而去。
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弃离隗嚣的方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便对安陵人弓林等说:“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婴,是汉平帝的后代,因王莽代政而没有做汉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刘氏当受命,我等何不立他为王,谋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赞成。
于是,赴长安求得了孺子婴回来,“聚党数千人”在临泾城(今甘肃镇原)被立为皇帝。
方望做了总理庶务(辅佐君王的丞相),弓林当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赏罚的大司马。

孺子婴临泾立帝,遭到了同姓复辟王朝刘玄的竭立反对。
不久,更始政权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毁了这个复辟势力。
孺子婴、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诛杀。
一说,刘婴在称帝之前就被更始政权所派的人杀死了,不存在“临泾称帝”的事实。
在位年号 居摄:公元6年—公元8年十一月,共使用不足三年; 初始:公元8年十一月—公元8年十一月,仅使用一个月,西汉就灭亡了。
谥号陵寝 刘婴,无谥号,史称孺子婴、汉孺子或西汉末帝(其实他没有当上西汉王朝的皇帝,只是一个皇太子而已)。
他死后,也没有陵(刘婴被东汉王朝当做乱臣贼子,不可能为其建造陵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哀帝为什么禅位于外姓之臣?汉哀帝禅位董贤之谜
汉哀帝为什么禅位给?说到古代,本来认为没有人不愿意做的,然而翻开史料一看,却发现了例外。西汉的哀帝就是这个例外。他不仅不愿意自己做皇帝,而且要把帝位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外姓之臣。那么,为什么大汉的天子要把禅位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外姓之臣?其中究竟有什么不能对外人道的故事呢? 关于汉哀帝,他是西汉历史上第十三世皇帝。史家有评论说:“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帝在位只有六年,坏就坏在他宠爱了一个弄臣董贤。这个弄臣董贤就是汉哀帝要为之禅位的那个外姓之臣。 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还是做定陶王的时候娶了王妃。他被立为太子时,王妃变成太子妃;他当上皇帝时,太子妃也就成了皇后。汉哀帝没有喜新厌旧,对他的原配不离不弃。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不纵情声色。除了一个皇后外,只册立了一个昭仪,也就是董贤的妹妹。董昭仪是哀帝最欣赏的女子,住处叫椒风殿,和皇后的住处椒房宫相呼应。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父董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当时他年纪还不过十五六岁,常以美丽自喜。宫中的侍臣,都说他年少无知,不让他办什么要紧的事,所以哀帝只听过她的名字,但没见过他的模样。 哀帝即位后,董贤因为太子舍人之故而官进侍郎。一天轮到董贤传报时辰,哀帝从殿中看见,还以为是个美貌的宫女打扮成男子模样。于是将他召入殿中,待问明了姓氏,立即想起来:“你就是舍人董贤?”哀帝口中如此问,心中却正想入非非。男子中有此姿色,真是绝无仅有,就是六宫粉黛,也相形见绌。哀帝让董贤坐到腿上面,与之促膝而谈,并当下授董贤黄门郎的官职,让他随侍左右。 董贤生就一种女性的柔媚,娇声下气,搔首弄姿,引得哀帝欲火中烧,居然让他侍寝,有了肌肤之亲。董贤一月三迁,升任驸马都尉侍中,出则与哀帝同骖乘,入则共床榻。董贤穿像雾一样轻逸的绡革衣,像蝉翼飘飘若飞。哀帝与董贤常常一同沐浴,董贤在池水之中供奉仙药丹术,邀宠献媚。 董贤深得哀帝的宠幸,出则参乘在前面为皇帝赶车,在宫中则陪伴在皇帝左右,每月间得到的赏赐过万,贵震朝廷。董贤曾经有一次和哀帝一起午睡,脑袋压着哀帝的衣袖。哀帝醒了以后,看到董贤还在熟睡,不忍心惊动他,竟然叫人来把自己的衣袖剪断! 随着董贤的受宠,董贤的父亲董恭也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妹妹被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董贤的妻子也被允许进宫。此外,董贤的岳父出任将作大匠,董贤的妻弟为执金吾。哀帝为了给董贤封侯,竟然将别的大臣的功劳算到了董贤的头上。当时的丞相王嘉怀疑其中有诈,几次提出异议,竟然被哀帝打入监狱,最后死于狱中。 丞相王嘉死后,大司马丁明心里十分同情他。哀帝本来就想重用董贤,看出丁明的心意之后,知道他不是道上的人,就下诏免去丁明的官职,让董贤代大司马卫将军。甚至一次和董贤及董贤父亲一起喝酒的时候,哀帝看着董贤笑说:要效法尧将帝位禅让给舜的做法,也就是要传皇帝位给董贤。当时在旁边侍侯的王氏外戚、侍中王闳赶紧说:“天下是高皇帝打下来的,并不是陛下所有的。陛下继承祖先的基业,应当传给子孙至无穷。管理国家和社稷是很严肃的事情,天子不能戏言!”哀帝不作声,但心里很不高兴。王闳很快被遣送出宫廷,以后再也不能给哀帝侍宴。 董贤二十二岁时就出任三公,为大司马卫将军,位居各大臣之上。有一年匈奴单于来朝,哀帝设宴款待。单于内心奇怪,就问道,那个站在群臣之前的董贤如此年轻,是干什么的?哀帝告诉单于说:“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 哀帝执政时代,是王氏外戚基本上处在最不得势的时期。但是哀帝短命,不久就死去。而董贤“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平帝即位之后,以的名义下旨要收回董贤大司马的印绶。董贤获悉这个消息之后,知道自己将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哀帝如此重用董贤,甚至有同性恋的嫌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被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控制过分严格,因此产生了逆反和变态心理,对于外戚统统采取排斥态度。但是,这样一个皇帝,却荒唐地重用了一个只是因为长得漂亮的年轻男人,国家的衰败也就无法逆转了。 董贤极盛时期,王氏只有王闳作为待诏能够呆在内宫。王闳的岳父萧咸,是当年名臣萧望之的后人。董贤的父亲董恭想为他的另一个儿子董宽求娶萧咸的另一个女儿做妻子,让王闳帮着说媒。萧咸婉拒了,对王闳说:哀帝任命董贤为大司马的诏书中有“允执其中”的字样,这是当年尧将天下禅让给舜时所用的话,这不是属于三公所用的词语,董家怎么能够承受得了? 董恭得知被拒绝之后,慨叹说:“我董家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天下百姓的事情,让大家这样害怕?”箫咸确实不愧为名臣之后,很有先见之明:哀帝一死,王太后和王莽这支王氏外戚重新上台;董贤立即被免职,最后与他的妻子一同自杀。家人害怕,连夜下葬。王莽怀疑董贤是诈死,让人挖开董贤的墓,将尸体抬到狱中,他亲自去狱中察看,最后将董贤就地埋在了狱中。董家财产全部被没收变卖,董恭、董宽及家人被流放合浦。官员朱诩曾经得到董贤的厚遇,自己掏钱给董贤买寿衣,最后也被王莽找其他借口处决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汉哀帝也是一个才气出众、聪慧过人的皇帝,但他生在乱世,却不是治乱世之才而郁郁成为声色皇帝,因爱上不该爱的人,而更加得不到后人的肯定。说到底,汉哀帝错就错在生在那个乱世!其实,历代皇帝有断袖之癖大都没有好结局,既被后宫的怨妇嫉恨,又被朝野臣民不齿,外面可能无限风光,其实内心却极为痛苦。处于宫廷这个特殊环境,男宠与女宠一样都有色衰爱弛的一天,哀帝与董贤死得早,使人无缘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汉最强外戚!拥立了三个帝王,最后却不得已服毒而死!
最强!拥立了三个,最后却不得已服毒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古代宦官专横的朝代,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因为明时期的王振、、之流,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其实要论宦官最嚣张的朝代,当属。自玄宗时期的起,之后的大腕级宦官陆续登场,接替操控国家政务,皇帝俨然成了摆设。而逼宫弑帝者,就有好几人。 在明以前的王朝有两大病垢,一是宦官当权;而是外戚干政。如果说唐朝的宦官嚣张无比,那么东汉时的外戚则更是。东汉著名的专权外戚,人称“跋扈将军”。给梁冀起这个外号的人,不是后世的史学家,而是东汉(zuǎn),也就是被梁冀毒死的那位皇帝。不过从这个外号来看,可见刘缵也是颇为幽默的。 早年得势 《后汉书》对梁冀的形象记载: 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目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 就是说这个人两只手臂像鹰的一样,准备随时飞起袭击猎物,而眼睛看人的神情,就像豺狼看猎物一样,在找寻时机偷袭目标,而且梁冀说话也口吐不清,只会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才无德、且形象欠佳的人,只因为妹妹是的皇后,所以谋得了河南尹的职务。 当梁冀的父亲梁商刚死,汉顺帝就改任梁冀为大将军(传统,大将军一职历来都由外戚担任),并录尚书事(官员升迁任命的权利)。这样一来,粱冀就同时手握军政大权,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当时朝堂还有三公的存在,但是梁冀仗着皇帝宠信,而且妹妹是皇后,再加上本人性格残暴凶狠,所以做事虽肆意妄为,但却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拥汉冲、汉质二帝登基 当汉顺帝驾崩后,其两岁的儿子刘炳(bǐng)继位,也就是后来的。东汉后期皇权旁落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因为皇帝在登基时年龄尚小,基本都由外戚把持朝政。而皇帝长大后,皇权依然不能尽握手中的原因,也是由于从小长于妇人和宦官之手,所以即使日后亲理朝政,也不能使朝纲平稳。 汉冲帝在位仅一百多天就病死了,随后登基的是汉质帝刘缵,刘缵登基的情况要好一些,当时他已经八岁。虽然还小,但是史料记载刘缵天资聪明,而且很不满粱冀的不法行为。一次在朝堂上,指着粱冀对众大臣说到:“此跋扈将军也”。当时就把粱冀弄了个大红脸,同时他也明白这个皇帝不能再让刘缵当下去了,不然自己早晚有一天要死在他的手上。 拥汉桓帝登基 于是就安排亲信手下在刘缵的食物中投毒,汉质帝吃后当晚就死了。汉质帝死后,就要考虑新的皇帝人选,当时大臣们建议立清河王刘蒜;而粱冀却坚持立蠡吾侯(也就是后来的汉桓帝)。在此过程中,的祖父中常侍也支持立刘志,这也是后来曹家崛起的基础。 最后迫于粱冀淫威,大臣们只好顺从他,于是刘志顺利登基为帝。而粱冀则是万万想不到的,他日后将会在这个亲手扶持的皇帝手中吃亏。 服毒自尽 刘志继位时14岁,他知道自己是在粱冀扶持下,才能当上皇帝的,因此在登基后就想用特殊的待遇彰显粱冀的身份。有人提议把粱冀享受的待遇提升到昔日、和一样的地步。即封地再次扩大,几乎成了国中国;出行礼仪规格再次提高,超过了同级别的三公,仅次于皇帝。此见于《后汉书·梁统列传》: 冀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悉以定陶、成阳余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采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 虽然此时刘志对粱冀礼遇有加,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就开始觉得粱冀实在是太过专横了,“跋扈将军”当真是。于是就秘密安排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这五位中常侍诛杀粱冀,后来粱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和妻子双双服毒自尽。这也是极为讽刺的一幕,当初粱冀自己毒死汉质帝,没想到日后自己也是因毒而死。 至此这位历经四朝、权倾朝野的外戚大将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汉桓帝刘志剪除了以粱冀为首的外戚,但是后来朝政大权却又落在了宦官手中。这真是无奈的结果。之后东汉朝政大权则在外戚和宦官之间来回轮流,到了汉少帝时期,因为武夫的入京,则代表着东汉皇帝彻底没落,大汉天下进入到了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