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绍宗(501年-549年),字绍宗,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时期北魏、名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慕容绍宗早年原是尔部将,担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开国侯。

归顺后,历任扬州刺史、青州刺史、度支尚书、晋州刺史、御史中尉、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等职,进爵索卢县公。
他在之乱期间,以东南道行台之职总领平叛事宜,改封燕郡公,先在寒山堰之战中大败援军,生擒梁军主帅,而后回师涡阳,大败侯景。
武定七年(549年),慕容绍宗在围攻颍川城时乘船窥视城池,结果被风将船吹到城下,遭到守军的乱箭攒射。
他自知难以逃脱,被迫投水而死,追赠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景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慕容绍宗年轻时身材魁伟,,但胆略过人。
他因北方局势混乱,携带家眷前往晋阳(治今山西太原),投奔表亲,受到尔朱荣的重用。
追随尔朱 永安元年(528年),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立长乐王为帝,是为北魏帝。
他认为“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打算趁百官迎拜新帝之时,全部予以诛杀。
慕容绍宗极力劝谏,认为无故诛杀朝臣,恐失天下所望。
尔朱荣不听,在河阴(治今河南孟津)大肆屠杀百官,造成。
永安二年(529年),慕容绍宗因军功被封为索卢县子,不久又进爵为县侯。
他随军平定羊侃、邢杲,升任并州刺史。
建明元年(530年),孝庄帝诛杀权臣尔朱荣,又命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部南逼晋阳,攻打其堂侄尔朱兆。
尔朱兆,遣使向高欢告急,请他出兵援助。
慕容绍宗极力劝阻,认为不能给高欢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结果反被尔朱兆囚禁。
普泰元年(531年),高欢在信都(治今河北邢台)起兵,公开声讨尔朱氏,与其彻底决裂,并拥立宗室为帝,是为北魏节闵帝。
尔朱兆任命慕容绍宗为长史、行台,让他率军驻守壶关(在今山西长治),抵御高欢。
永熙元年(532年),尔朱兆在韩陵之战之战中被高欢击败,因麾下士卒逃散,欲率轻骑西逃。
慕容绍宗命人竖将旗、吹号角,召聚逃散的士卒,整顿军容,而后与尔朱兆撤回晋阳。
后来,高欢立平阳王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归顺高欢 永熙二年(533年),高欢攻入晋阳,尔朱兆北逃途中自缢于赤谼岭(在今山西临县)。
慕容绍宗逃往乌突城,后见追兵追至,遂带着尔朱兆的余部以及尔朱荣的妻小投降高欢。
高欢非常赏识慕容绍宗,保留其原有官爵,还经常让他参预军议。

天平元年(534年),高欢将北魏国都迁到邺城(治今河北临漳),命慕容绍宗与一同掌管府库图籍等事务。
是年,孝武帝与高欢决裂,逃奔关中依附。
高欢另立宗室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
为东魏与。
天平二年(535年),宜阳百延孙聚众造反。
慕容绍宗被任命为西南道军司,统率都督厍狄安盛,征讨李延孙。
他讨平叛乱,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不久又改任青州刺史。
当时,丞相府记室孙搴请托于慕容绍宗,想让自己的哥哥担任青州主簿,结果被慕容绍宗拒绝。
他怀恨在心,便向高欢诬告慕容绍宗,称其有恢复祖业的野心。
高欢遂将慕容绍宗召回朝中。
元象元年(538年),河南地区寇盗蜂起,西魏将领趁机进据洛州(治今河南洛阳)。
慕容绍宗率军赶赴虎牢,与行台刘贵等人击退独孤信,进爵索卢县公。
他历任度支尚书、晋州刺史(兼领西道大行台)、御史中尉。
武定二年(544年),慕容绍宗出任徐州刺史,讨平刘乌黑起义,擒杀匪首刘乌黑,后又升任尚书左仆射。
击破侯景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病逝,长子接掌东魏朝政。
镇守河南的大将侯景起兵叛乱,向西魏南梁请降,求取援兵。
命贞阳侯萧渊明率军十万北伐,援救侯景。
萧渊明屯兵寒山(在今江苏徐州东南),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并修筑寒山堰,准备淹灌彭城(治今江苏徐州)。
高澄改封慕容绍宗为燕郡公,任命为东南道行台,授以开府之权,让他节度三徐二兖等州军事,与大都督一同援救彭城。
慕容绍宗在寒山大破梁军,生擒萧渊明,而后回师讨伐侯景。
是年十二月,慕容绍宗与侯景决战于涡阳(治今安徽蒙城)。
当时,慕容绍宗引十万精兵,鸣鼓,并顺风布阵。
侯景紧闭营垒,等大风停止方才出战。
他命士卒持短刀冲阵,专砍人脚和马腿。

东魏军大败。
慕容绍宗也坠马受伤,率部撤往谯城(治今安徽亳州)。
他改变策略,深沟固垒,采用持久战术与侯景对峙。
最终,侯景军中粮草耗尽,部将司马世云出降。
武定六年(548年)正月,侯景欲率部突围南渡,遭到慕容绍宗的五千铁骑夹击。
他欺骗部下,谎称他们的家属已被高澄杀光。
慕容绍宗在阵前披发仗剑,向北斗星发誓,保证他们的亲属尚在。
侯景部众皆是北人,不愿南渡,在暴显等将领的带领下纷纷投降。
侯景率八百残兵,南渡淮河,投奔南梁。
他派人对追击的慕容绍宗道:“我若被俘,您对于来说还有什么用呢?”慕容绍宗深知的道理,遂停止追击,放任侯景逃入江南。
后来,高澄论功行赏,又别封慕容绍宗为永乐县子。
战死颍川 侯景反叛初期,曾向西魏请降。
宇文泰出兵东进,解除了东魏军对侯景的围攻,而后又命大将王思政屯据颍川(治今河南),逐步侵蚀河南之地。
涡阳之战后,高澄任命慕容绍宗为南道行台,让他和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生等人一同围攻颍川。
东魏军围攻颍川近一年,但在王思政的守御下,始终不能破城,遂在洧水修筑堰坝,准备以水灌城。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慕容绍宗乘船巡视堰坝,窥探城中动静。
这时,东北方向突然狂风大作,吹断了座船的缆绳,并将座船吹到颖川城下。
城上守军忙用长钩钩住座船,同时乱箭齐发。
慕容绍宗情急之下跳水逃生,结果溺水而死,时年四十九岁。
三军将士无不悲惋。
高澄嗟伤不已,追赠他为使持节、都督青兖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号景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为什么对石虎掘坟曝尸?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慕容儁的祖父生前常说:“我积累福德仁义,我的子孙应当拥有中原。”从此,入主中原,成了慕祖孙三代人的梦想。 东晋大兴二年(319年)慕容儁出生,慕容廆对别人说:“这个小儿骨相不同于常人,我家族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咸康七年(341年),东晋封慕容儁的父亲为燕王,以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一名慕容俊,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时期前燕第二位。 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世子慕容儁继袭燕王爵位。 永和五年(349年)正月,慕容儁依照惯例改称元年,在境内实施大赦。四月,皇帝去世,石虎的儿子们开始争位,后内大乱,慕容儁图谋夺取中原土地,于是以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骛为辅义将军,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挑选了二十余万精兵以待时机。 后赵石虎是史上出了名的荒乱之君,他残忍好杀,做将军时喜欢屠城,被他攻陷的城池鲜有活口留下。“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称帝之后,残忍好杀的事迹比比皆是。 石虎祸乱北方长达15年时间,终于在公元349年病死,没过多久,江山便被养孙(即)夺去。 同年,东晋穆帝司马聃任命慕容儁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并依慕容廆和慕容皝的先例承制封拜官员,在东晋授命下正式继承了对辽东的管治。 永和六年(350年),后赵大将军冉闵在邺城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慕容儁乘机兵分三路南攻,自己亲自率中军出兵卢龙,攻下了蓟城,并迁都至蓟。 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直到永和八年(352年)才正式称帝独立,改年号为“元玺”。 永和八年(352年),慕容儁派慕容恪和相国封弈到安西讨伐冉闵。 冉闵英雄盖世,素来享有威名,众人都害怕他。慕容恪对诸将说:“冉闵军队长久在外,士卒疲惫不堪,实在难以用来作战;加之他有勇无谋,只有匹夫之勇。他们虽然拥有精兵,但不值一击。我们现在把部队分成三部,形成犄角之势来等待战机。冉闵有轻捷精锐之兵,又了解我们军队的势力不能与他抗衡匹敌,一定会竭尽全力冲击我们的中军。我们现在穿好钟甲加固军阵等待他们到来,诸君只需整肃激励士兵,从旁等待他们与我们的中军交战,夹击他们,无往而不胜。” 冉闵以万人对阵慕容鲜卑十余万骑兵,十番大战、鲜卑十战皆败。最后,鲜卑以伍千精锐骑兵以铁链相连成阵,方才抵挡住冉闵凌厉无比的攻势。冉闵一人连杀三百鲜卑骑兵,因众寡悬殊,冉闵挥两刃矛杀出重围、突围而走,不料战马突然倒地,冉闵被俘。 这种以铁链将战马相连的战法,就是所谓的铁浮图。时期,金军南侵之时曾经使用、威力无比,后惨败于。 冉闵被押至鲜卑国主慕容儁跟前,慕容儁就骂冉闵:你不过是个奴仆下人,怎么敢称帝呢?冉闵怒斥:趁天下纷乱之际,你们这些夷狄胡虏,人面兽心的东西,尚且还举兵叛反行纂逆之事。我乃中原本土之当代英雄,为什么就不可以做帝王呢! 慕容儁无言以对。命人将冉闵鞭笞三百并斩于遏陉山。 史书上说,冉闵被杀之后,遏陉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死,蝗虫大起,一连五个月不下雨,一直到十二月。慕容儁大骇,遣使祭祀冉闵并追谥冉闵为武悼。 慕容儁在消灭冉闵后,统一河北地区。 之初,并没有报复石虎之意,直到数年后做了一场噩梦。据史书记载,前燕升平三年(359年),慕容儁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梦,梦到石虎化成一只猛虎,咬伤慕容儁的手臂。慕容儁惊醒后,依然感到手臂隐隐疼痛,心中极为愤怒,便下令寻找石虎的尸身,在搜寻无果后,命令悬赏百金向民间征求线索。 不久便有邺城女子李菟来告密,指出石虎陵寝所在之地,而李菟的身份是石虎的宫嫔,因战乱而避难于民间。慕容儁寻找到石虎的陵寝后,下令掘坟曝尸,在历数其桩桩残暴罪行后,将其鞭尸数百,随后扔到漳河中。令人无法相信的是,石虎的尸身在漳河中被桥柱阻拦,没有被大水冲走,竟然停留在该地长达11年时间。 公元370年,大军灭前燕,皇帝进入邺城,在获悉石虎的遭遇后,因感念其对的恩义(苻坚的祖父,后改为苻),才下令将石虎的尸身隆重安葬,同时将还活在人世的李菟处死。这都是后话。 升平三年(359年),慕容儁图谋再度攻打东晋,并企图消灭前秦。慕容儁下令各州郡清点检查现有的兵丁,检查核实户口,一律各家各户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征发入伍,想使步卒达到一百五十万,希望第二年会合全部兵力,准备进军洛阳。 武邑人刘贵上书极力劝谏,陈说百姓生活困乏,召兵不合乎法律,恐怕百姓不堪承受,会有如土崩塌的大祸,并且陈述当时不适合时势的政治事务十三件。墓容俊读完谏书同意刘岂的意见,交付公卿广泛商议,刘贵所言之事多数采用,于是改为五丁抽三制,放宽一周的战备时间,命令他们在第二年冬末全部赶赴邺都集结。 就在这时,慕容儁病重,他对弟弟慕容恪说:“我病得很虚弱,恐怕不行了。人生的长短是的,还有什么遣憾呢!只是两方敌寇还未消灭,年龄幼小,我担心他无力承受过多的苦难。我想远追的后尘,把国家交给你。” 慕容恪说:“太子虽然年幼,但天性聪慧,必定能遏制凶残的敌人,使天下安定刑法措置不用,不能乱了正统。” 慕容儁说:“兄弟之间哪里用得着说客气话!” 慕容恪说:“陛下如果认为我能够承担天下重任,我怎能不辅佐少主呢!” 慕容儁说:“如果你如那样辅政,我还忧虑什么呢!李绩清廉方正忠诚坦荡,能够胜任大事,你要善待他。” 升平三年(359年),病中的慕容儁在蒲池宴请群臣,他,说:“有才华的儿子难得。自从慕容晔死后,我鬓发已经半白。你们说慕容晔怎样?” 司徒左长史李绩回答说:“献怀太子慕容晔在东宫的时候,我为中庶子,太子的志向业绩,我怎敢说不清楚呢!太子的大德表现在八个方面:其一,至孝;其二,聪明敏锐;其三,沉着坚毅;其四,痛恨阿谀,喜欢刚直;其五,好学;其六,多才多艺;其七,谦恭;其八,喜欢施惠于人。” 慕容儁说:“你的赞誉虽说有点过分,但如果此儿健在,我便死而无忧了。慕容暐怎么样?” 当时慕容暐正陪从在旁边,李绩说:“皇太子天资聪慧,虽然已有具备八德的声誉,但尚有两方面的缺憾未能弥补,喜欢游玩、打猎和丝竹器乐,这就是导致他有所不如的原因。” 慕容儁看着慕容暐说:“李绩的话,是,你应该引以为诫。” 升平四年(360年)正月二十日,慕容儁在邺城对军队进行大检阅后,病情加重,他召来慕容恪、阳鹜以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正月二十一日,慕容儁去世,时年42岁,共在位11年,景昭皇帝,庙号烈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慕容暐简介 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帝王慕容暐生平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