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元帝的性格与他的先世伯祖非常相似。
他们都柔弱仁慈,而柔弱仁慈的人是最不适宜做的人。
可以说就是他这一性格弱点造成西汉衰落。
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
一天趁着陪父亲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我们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这儿的“王道”与“霸道”,大概也勉强可以解释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吧?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这儿的“家”,就是指大汉王朝的基业啊。

然而,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汉宣帝最终没有更换太子,没有更换“革命接班人”。
汉宣帝的话果真应验了。
元帝即位之后,一反前代帝王之制,单崇儒家,纯任德教,治国完全以经学为指导,选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标准。
这种以经取士,使一些只知书本、而不省吏事的“书呆子”也被选进了各级政府机构。
这影响了西汉后期各级政权的效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不光如此,元帝很是依赖宦官,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形不成盘根错节的庞大集团。
就这样,宦官石显之流得势。

宦官石显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他和外戚史丹、许嘉勾结在一起,排挤打压朝臣。
听之任之,结果大权旁落。
加之元帝在位期间,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而他又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缓和矛盾,最终导致西汉的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伊苏里亚王朝经历了几个国王?王朝历代帝王简介
封建王朝(717~802)。因其建立者利奥三世(717~741在位)来自小亚细亚南部的伊苏里亚,故名,一共传4个、1个女皇,合计5个君主,统治85年。 利奥三世,叙利亚人,伟大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初为拜占廷将领,推翻狄奥多西三世,结束了自711年至717年拜占廷的无政府状态,登上皇帝宝座,开创伊苏里亚王朝。拜占廷再度被受神示的帝国首领,伊索里亚王朝的统治者利奥三世(717-741年)所拯救。利奥三世原为叙利亚军事指挥官,趁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之际,夺取了政权。他不仅粉碎了阿拉伯人的围攻,而且将他们赶出了小亚细亚。 君士坦丁五世(718-775在世)拜占庭帝国 伊苏里亚王朝皇帝(741∼775年在位),绰号"科普罗尼穆斯",以对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的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战绩闻名。 伊索里亚人利奥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之子,718年,他在受洗礼的时候,弄污了圣水,因而得了个外号---臭虫。720年被其父立为同朝皇帝。741年其父去世后,君士坦丁五世继位。 他在位期间,重新整顿了"希玛"军制,拜占庭经过他父子两代的努力,国力迅速恢复,他一生致力于抗击威胁拜占庭的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亚人,在751和763年,先后击败了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收复了在内战中失去的许多领土。君士坦丁五世期间, 继续开展破除圣像运动,大批修道士和修女受到迫害, 对偶像的崇拜被再次宣布为异端,甚至为基督教会的圣徒进行祈祷的行为也被宣布为异端然而,拜占庭的意大利拉韦纳(Ravenna)总督辖区于751年沦于伦巴底人之手,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对意大利北部的统一。775年,他在另一次与保加尔人的战斗前夕病逝。他的儿子利奥四世 继承了他的皇位。9世纪时,他的遗体被后代东正教会掘出,并被抛进了大海。 利奥四世(Λέων Δ΄,750年1月25日-780年9月8日),人称"哈扎尔人"(the Khazar),东罗马帝国皇帝(775年-780年在位)。 君士坦丁六世(英文名:Constantine VI)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自780年加冕起至797年被废黜,共在拜占庭皇位上待了17年,其中只有7年时间掌握着拜占庭帝国的实权。 伊琳娜(希腊语:Ειρήνη η Αθηναία,拉丁化:Eirḗnē ē Athēnaía,或译艾琳娜、伊琳妮等,752年-803年8月9日,绰号"雅典的"),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或译叙利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的皇后,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的生母,是拜占庭帝国和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皇帝。 随机文章汉武帝时期窦婴矫先帝遗诏被诛九族?龙吸水拍到真龙图片,疑似真龙快速飞过云层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秦始皇陵发掘44年无人敢挖(技术菜)2017西安ufo事件真相,金字塔形状的不明飞行物竟是风筝2018.1.30美国ufo事件,环状不明飞行物倾斜悬浮于半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大汉奸吴三桂的三大关键错误是什么?错杀一个人,高估一个人,低估一个人
下面就一起来看小编带来的的人生三大关键错误:错杀一个人,高估一个人,低估一个人。 吴三桂是明将,但灭亡跟他关系不大,至少不是主要责任人。倒是能入主中原,吴三桂功不可没。当然,这些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开山海关迎军这事,被骂了几百年了。要说开关这事在吴三桂的人生中并不是最大的错误,连三甲都排不上。吴三桂最大的三个错误是:错杀了一个人,高估了一个人,低估了一个人。 吴三桂错杀的这个人是南明永历皇帝。历朝历代杀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吴三桂这种前朝旧臣,把自己的主子给砍了,这不得让人戳脊梁骨。举个例子吧,当年皇帝修的时候,把鲁王之死的锅扣到郑成功的脑袋上,让郑成功被汉人骂了几百年,直到数鲁王之墓被找到,才让郑成功沉冤昭雪。 如今吴三桂把南明皇帝给宰了,恐怕清军的心里头要掂量掂量,这哥们明儿个会不会把自个也宰了。其实吴三桂想的很简单,既然要降清,那就纳个投名状吧,永历皇帝的人头是最佳的投名状啊。吴三桂的投名状纳的太狠了,把自己的后路都给堵死了。其实吴三桂大可以杀个亲王,没必要杀皇帝,只要不杀永历皇帝,以后跟大明朝的忠臣们还有回头见的机会。 吴三桂高估的这个人正是满清摄政王,吴三桂倒不是高估了多尔衮的能力,主要是吴三桂没想到多尔衮这么没节操。当初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打的是借虏平寇的算盘,说好的搞定,就把黄河以北的土地让给满清。结果多尔衮进了北京城,再往紫禁城一住,这日子舒坦了,不走了。多尔衮原本只想当一个北方土皇帝,没想到被范文程、等一干汉人的怂恿,突然寻思着占了整个天下得了。 打天下就打天下吧,吴三桂吃了哑巴亏,就能帮着满清打天下了。要说吴三桂打自己人确实够狠,在加上南明那些败家子着实不争气,吴三桂一路南下,给自己攒了不少功勋。清朝给的平西王的爵位根本和吴三桂的功勋不对等。你想想啊,吴三桂把明朝最精锐的奉献出来,还为明朝的大臣做了投降的表率,已经有人出头做汉奸,其他想降清的还有什么顾虑。全国稳定后,满清政权也没多看得起吴三桂,辛苦赚来的平西王还要被收回去,多尔衮出尔反尔,节操着实碎了一地。 高估了多尔衮的节操,导致吴三桂犯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康熙皇帝的决心和能耐。吴三桂想反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真正起兵那年吴三桂已经61岁了,当时的康熙才19岁。一个是的老将,一个是乳臭未干的小子,吴三桂怎么可能看得起康熙。这也是他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吴三桂怎么不想想,康熙才19岁是没错,可人家已经当了十一年皇帝了,这十一年间还除掉了这样的权臣,笼络了索尼这样的老臣,整个大清朝堂早就被小康熙牢牢控制住了。三桂呀,三桂,前面高估人,后面低估人,你这一生堪称悲剧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